APP下载

基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语文素养评价的实践探究

2022-11-24王文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

王文娟

[摘 要]培養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一体化,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对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教师应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和多元化的评价设计,积极探索语文素养评价的有效路径。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向纵深发展,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语文素养;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5-0009-03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这明确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这不仅要依托学习任务群开展科学、适当的学习活动,还要借助评价来进行诊断和指导。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指出:“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2]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开始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来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并真正将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评价方式引入语文学习实践中,以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3]以此为依据,笔者对单元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横纵两个方向的整体分析,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确定本单元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完成的核心任务。达成的目标:理解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的特点,自觉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如何为民间故事注入活力?核心任务: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举办一场民间故事会,创造性地呈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笔者将核心任务分解成四个学习阶段进行实践。(学习任务及评价内容如表1所示。)

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下的评价设计

为了体现“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笔者将评价融入学生学的过程中,凸显了评价设计的特点。

(一)提供成功标准,强化自主评价

成功标准体现出学为中心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成功标准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目标达成的行动方向和衡量标准,从而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李竹平老师认为:“运用成功标准,学生在达成相应学习目标后,会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这种体验可迁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为学生学习注入了鲜活的动力。”[4]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设计中,每个学习阶段,笔者都提出了相应的成功标准,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这是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用评价指导学习过程的体现。成功标准不仅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明确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习到何种程度、是否达成学习目标。这样,学生能将自我评价与学习预期充分结合,不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二)搭建展示平台,体现综合评价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中,笔者不只是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有效沟通与表达、深度阅读与写作素养的发展等。因此,在进行民间故事汇报展示前,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剪纸、戏剧和动画等学习资源的支持,学生可以基于自身兴趣和意愿进行分组合作实践。这样的学习任务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融入多学科的学习内容,跨学科学习活动由此产生。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最终的民间故事汇报展示既是本次学习任务的终结性评价,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展示,充分体现了本次评价设计的综合性。

此外,针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笔者还设计细致的评价量规。采用评价量规的目的是以评价诊断来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每个学生在展演当天都会拿到一张评价卡(表3)。评价卡上既有自己的展示等级,又有量规说明。在本次学习任务结束后,很多学生都珍藏了自己的民间故事评价卡,体现了综合评价的育人功能。

普通传承人,积极参与,能够完成作品,得1分;一流传承人,在合作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或小组合作较好,完成的作品效果较好,得2分;最佳传承人,在合作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或小组合作特别顺畅,完成的作品质量很高,得3分。

(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多元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充分体现了评价功能的发展性。借助我校学生素养培育量表,笔者确定本次学习任务的评价维度分别是有效沟通、团队合作、深度阅读与有效写作、自主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了评价维度表(详见表4)。为了落实本次学习任务中的多元评价,笔者借助我校项目学习网络平台,有效实现了学生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和评价共享以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多维度评价。不仅如此,素养维度的评价还可以依据数据进行持续记录,是学生素养发展的全程记录,能全面地评价学生。

(四)撰写纸上访谈,关注评价差异

在本次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评价设计中,笔者充分关注到评价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意味着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因此,笔者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反思意识。在学习任务完成后,运用纸上访谈单(详见表5)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将评价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通过纸上访谈单,笔者能真切看到每个学生最为真实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生长点。这样,笔者不仅能明确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哪些支持,而且能对本次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的适切性进行有效评估。质性评价的运用,既能让教师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实际,又能够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未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所需,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素养、全面发展。

三、指向语文素养发展的评价思考

对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评价设计,笔者从学习目标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内容的评价以及素养维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形成了全方位、多维度、多元主体的评价方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信息技术与成功标准的综合运用等,其根本目的是强化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整合评价数据、评价诊断和评价反思,最触动笔者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展现出的从未有过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是通过真实的、情境化的学习任务来实现的。只有把故事讲出来,口耳相传下去,民间故事才能焕发活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科学适当的评价设计,实现了教与学的深入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李竹平.语文课堂学教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J]. 小学教学设计,2022(7):15-17+21.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开展综合性活动
探究农村中学语文素养的提升方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