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培养的策略

2022-11-24徐世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写话教学能力提升兴趣培养

徐世梅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可尝试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培養他们运用书面语言文字说话、写话的能力;在说写结合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呵护他们主动表达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敢说敢写、乐记善写、会说会写,实现个性化、有创意的写话目标,为今后的习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写话教学;兴趣培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5-0091-0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低年段小学生写话指导提出的具体要求中,“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根据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表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表现出“我一定要掌握它”的心理倾向。

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生活等策略,充分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在说写结合中提高他们运用书面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从而为今后写一段话甚至写完整的习作打牢基础。

一、有意积累运用新鲜的词句

对于刚刚接触书面语言文字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生字词以及句段的表达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困惑——毕竟,在对一些生字新词不理解的情况下,想立刻积累并灵活运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笔者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短语和短句的表达练习,让汉字成为有意义的符号和积极鲜活的语言存储于他们的记忆仓库中。

如在学习“口、耳、目”等生字之后,笔者让学生围绕这些表示身体器官名称的词来说一说“谁的手”“怎样的手”“能干什么”。学生在观察自己的小手、观察别人的手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说出“我胖胖的小手”“我胖胖的小手会写字”“妈妈的手很白”“妈妈每天用手给我做好吃的”……

开始学习儿歌、课文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进行表达积累,如从“一片叶子”“一朵朵花”等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一(  )月亮、一(    )星星、一(    )大树、一(   )小鸟、一(    )小朋友”等表示数量关系的短语练习,而后渐渐过渡到如“圆圆的荷叶”这类写出事物特点的短语表达。这样,学生在以后说写“在什么地方、谁、干什么”这类的句子时,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句式,如《四个太阳》一课中关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颜色的太阳有不同的作用的想象描述,教师在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了之后,也可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画出不同颜色的太阳,说说能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这样,学生兴味盎然,表达自然水到渠成。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模仿和迁移说话、写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逗号、句号等常用标点符号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让学生少经受一些挫折,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在满满的获得感中生发表达的兴趣,树立表达的自信。

二、启发学生发现表达的话题

在日常说话、写话练习中,一些学生往往无从说起,无处下笔。教师可能会将这样的表现归结为学生词汇量少,没有学会基本的表达形式,于是本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厚积方法,让学生去大量抄写、背诵自己精心挑选的、认为可以作为佳作范文的例子。这样的做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总的说来还是弊大于利,因为读抄只能让学生学到套路、公式,而非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能力、素养。

在日常说话和写话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身边的人、事、景、物,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表达的话题。所谓“生活是表达的源泉”,当学生学会口述自己身边的现象、事情后,写话的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在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搭建支架助力表达,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说连贯通顺的话。

如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看到教室里的一张张小脸红扑扑的,孩子们映着金色的阳光,散发出活泼的气息。于是,笔者结合这样的天气,和学生展开了对话:“小朋友们,今天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呀?”学生非常大声且清晰地回答:“晴天!”“晴天,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纷纷看向窗外,而后陆续举起了小手:“晴天就是有太阳的天。”“晴天,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晴天,太阳非常亮。”“晴天,太阳红红的、亮亮的,照在身上很舒服。”“晴天,太阳红通通的,天空蓝蓝的。”……笔者热情鼓励了学生的回答:“是呀,太阳是晴天的标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看到的和感觉到的晴天,真好!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的周围,说一说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晴天的样子。”学生们立刻睁大眼睛,四下寻找起来,很快就有了新发现:“晴天的时候,阳光会从外面照进教室里,坐在窗边的同学脸上都亮亮的。”“太阳光照在我的脸上,热热的,眼睛都快要睁不开了!”“太阳光照在老师的身上,老师的脸上也红红的,衣服也好像发光一样。”……

在这样的交流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等,将自己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在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和集体展示后,在写话本上有条理地写下了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的话语。

三、培养有侧重地读图的能力

看图说话、写话是统编语文教材中最常见的练习方式。学生在真实可感的图片情境下,能够很快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进行有内容的表达。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无意注意胜于有意注意,而且极容易被鲜艳的色彩、新奇的画面所吸引,因此在表达中极容易毫无顺序、没有重点、简单直白。如在《请你帮个忙》这一口语交际的练习实践时,很多学生先看到的是第三幅图中的足球,而对于泡泡中人物的语言却视而不见。

首先,教师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将他们从感兴趣的画面逐渐引向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礼貌对话、真诚对话。在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表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由选择、尽情表达的基础上,启发他们说一说自己是从哪里开始看的,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而后帮助他们总结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从主要到次要等常用的观察、表达的顺序,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顺序再练说几次。

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图读活。当一幅或几幅图片定格在学生眼前时,其所呈现的画面就是静止、有限的。在指导学生读图时,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将所见到的内容表述出来,而要启发他们将图读活、读丰满,联想到图外的内容。如在指导《植树》这一看图写话时,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小女孩扶着一棵小树苗,一个小男孩则拿着一把铁锨。当学生说“小红轻轻地将小树苗放进小军挖好的土坑里”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方面进行思考:“这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要植树?怎么植树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植好了树,他们的心情会怎么样?”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将图片内外的内容写具体:“春天来了,小草从土地里钻出来,高兴地跟太阳公公打招呼。这是非常适合植树的季节。星期天上午,小红和小军约好一起去小山坡上植树。他们扛着铁锹,提着水桶,带着树苗,高高兴兴地来到了一块空地上。小军先挖了一个小坑,小红轻轻地把小树苗放进土坑里,小军再用铁锨把土填进坑里,并浇上水。看着小树苗在春风里站得笔直笔直的,他们俩开心地笑了。”

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图有序、有侧重的能力培养,并鼓励他们从静止的图画中读到更多的内容。这样,学生的说话、写话才不会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四、呵护学生个性创意的表达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历存在着客观差异,他们对于身边的人、事、景、物也会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自己的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大胆表达,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对于帮助他们树立表达的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得一次,邻家四岁多的小孩随爸爸妈妈一起从南京回来探亲,笔者看到那个小孩边走边四处观望,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因此远远地落在了父母的身后。于是,笔者迅速走过去,从后面抱起她,很开心地说:“嘿,我捡到了一个小孩!”小女孩既没有挣扎,也没有哭闹,而是淡定地转过头来,睁着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一本正经地说:“这么多人都看见啦!”听到这话,孩子走在前面的父母以及周围的人一下子都笑开了。虽然我们不明白小女孩这句话的逻辑以及她的认知经验,但是她的话语却给人诸多的遐想:也许,她认为自己走在人多的地方,有人看到了,就不算是捡;也许,她觉得“捡”应该是不被发现的,笔者在這么多人面前说“捡”是不对的。可惜当时大家都被小女孩快速的反应和出乎意料的回答逗乐了,笔者也忘了继续追问一下“怎么别人看到的就不算捡”,以致失去了一个洞察儿童思维、感受儿童心灵世界的机会,甚是遗憾。

其实,在学生日常的自由表达实践中,他们往往会流露出充满童稚童真的话语,这些话语或许没有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充满真善美,不显得那么高大上,但这是他们真实心灵、认知的流露。我们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评判、纠正学生的话语,而应呵护他们纯洁的表述,给他们说真话、说心里话的权利。

笔者尝试在班级内开展“一句话日记”活动,不提具体要求,不限制内容、字数,让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由练笔,积累素材。有一位学生曾这样写道:“今天早上,我还没睡醒,就被奶奶吵醒了。她不停地喊:‘快起来,快起来!吃完饭去上学,迟到了老师骂我不管你啊!’我心里一点都不舒服,为什么总是催我呢?”从内容上看,我们可能觉得这个学生没有很高的立意,甚至还缺少了感恩的心,但这样的心理确实是真实的,我们大人有时也会因为被别人的这种好心惊醒了美梦,而产生莫名的起床气。所以,对于学生起步阶段的说话、写话,教师不要过于苛刻,而要守护那份童真、童趣、童言。

五、凸显“教—学—评”的一致性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永漷将“教—学—评”的一致性,定义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上的多元评价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联动一致。事实上,这三者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指导学生想象写“小老鼠看到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的小花猫后,会发生什么”(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7”)时,笔者根据课前拟订的目标——“读懂题目要求,能将时间、地点、动物、事情说清楚,想象有趣,能按一定顺序写好话”,组织学生展开观察、想象、表达等实践。在学生积极展示的过程中,笔者对他们的话语进行激励性和启发性评价,让他们的表达更加通顺、连贯。如有一学生说:“我看到一只小老鼠在玩电脑,被小猫吓了一跳。”笔者先肯定了他观察仔细,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然后给他一个句式:“有一天,一只小老鼠在玩电脑,忽然屏幕上出现了         ,它         。”让他结合自己的观察再说一说。学生在表达支架的辅助下,顺利地进行了表达。这时,笔者再引导其他学生进行互评:“刚才仔细倾听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刚才的两次说话,有很多的不同。”这样可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说话也要交代好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及至想象部分,大多数学生都从图上小老鼠的表现联想到它此时的心理活动,但由于他们积累的词语不够丰富,笔者给他们推荐了一组词,如“怦怦直跳、胆战心惊、战战兢兢、大惊失色、惊恐不已”等,然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看到怕人的东西后会有什么想法。如此,学生的想象有了辅助的双翼,思维之门也就得以打开了。对于学生鲜活的个人经验,笔者均给予热情肯定,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生发写话的兴趣,形成写话的能力。

突显“教—学—评”的一致性,可以让教师对自己“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了然于胸,让学生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应该到什么程度”“怎样到达”有清楚的认知。这样,学生就会在积极的引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启发性评价中爱上写话。

综上所述,说话、写话这一语言实践,对于刚刚接触书面语言文字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弯下腰身,从儿童的认知视角去看他们的表达,在欣赏、鼓励中激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稳稳地驾驭好语言表达之舟。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浙江:宁波出版社,1998.

[3] 赵华容.谈以生为本的习作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4):26-28.

[4] 徐栋.儿童写话的四个“真相”[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11):59-61.

[5] 吴忠豪,薛法根.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写话教学能力提升兴趣培养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益尝试
低年级写话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