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知识内在连接点,加速认识理解
2022-11-24叶盛
叶盛
[摘 要]智慧的教师,不是只教书,而是通过精准的引领、智慧的理答等策略,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更好地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认知的科学建构与内化升华。所以,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做一做、分一分、想一想、理一理等活动,让他们在不断深入的探究中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均分;连接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7-0005-03
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教学《平均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已有平均分的经验,引导学生沟通不同分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的感悟,助推学生初步建构平均分的数学模型,为他们深入学习除法、理解除法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
一、动手做一做,沟通联系
《平均分的认识》的教学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也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基于学生对表内乘法的学习与理解之上的。所以,在《平均分的认识》的教学前,教师要重视乘法意义的复习与梳理,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就是“几个数连加的和”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份(每一个加数)都是相同的,从而将这部分知识与平均分的学习联系起来。同时,教师可通过动手做一做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平均分两种分法的核心要义:一是按照每份数去平均分,看能够分成多少份;二是按照一定的份数去平均分,思考每一份的量是多少。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
屏幕显示活动要求:小组4人互动,每人拿出3个圆片(每人圆片的颜色各不相同),摆成一排。
生1:我们每人都是摆了3个圆片。
生2:每组有4份圆片,有4种颜色,每一份有3个圆片。
生3:可以算出圆片的总个数,即3+3+3+3=12(个)。
生4:也就是4个3相加,用乘法列式计算为3×4=12(个)。
生5:对!还可以是4×3=12(个)。
生6:这不是依据乘法口诀吗?即三四十二。
师:学得不错!那么,依据乘法口诀,你会想到什么?
生7:三五十五,可以是5+5+5=15,表示3个5是多少;也可以是3+3+3+3+3=15,表示5個3是多少。
生8: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即3×5=15、5×3=15。
师:也就是说,依据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这与前面《平均分的认识》的学习有很多相同之处,你们感受到了吗?
……
数学学习需要旁征博引,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辐射连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只盯住某一个知识点去思考如何教学,而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相通性、发展联系进行思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系统性、科学性。同时,这样教学可打破思维定式,帮助学生克服迁移学习的负作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智慧。
上述教学,教师从复习表内乘法入手,旨在通过加法、乘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几个几”的数学模型,为学生更精准地理解平均分两种分法的意义提供思维支持。同时,通过加法、乘法学习积累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可促进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原理,提升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让平均分的认知建构更加有效、扎实。
二、借助分一分,联想分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引导学生去做一些直观的动手操作活动,不仅能够深化他们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认知,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灵感,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建构一体化的目标。同时,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等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联想到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而沟通不同分法之间的联系,不断深入理解平均分。
师:请小朋友们继续拿出圆片,从中数出12个。看着这些圆片,你们能想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来呢?
生1:我把12个圆片分成6份。不对!我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2个圆片。
师:这种分法很好!特别强调了平均分。那么,同学们能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吗?
生2:我是一次拿出2个圆片,拿了6次,二六十二,所以一共拿出了12个圆片。
生3:是的。每次拿出2个圆片,6次正好拿完,对应的算式是12÷2=6(次)。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4:我是先画出6个大圆圈,表示6份;再拿出2个圆片,1个大圆圈分别放进1个圆片;接着,再拿出2个圆片,继续分别放进大圆圈中……一共拿了6次;最后,发现每个大圆圈中有2个圆片。
师:很有意义的思考,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现在回到这种分法中,刚才这位同学每次拿出几个圆片?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5:每次拿出2个圆片,1个大圆圈中放入1个圆片。
生6:因为可以分6次,所以每1个大圆圈中都有2个圆片。
师:同样的数量,有两种不同的分法。再仔细比较一下这两种分法,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7:第一种分法,先分成6份,再分圆片,所以每1份有2个圆片。
生8:第二种分法,2个2个地分,分了6次,所以每份也有2个圆片。
师:这是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它们看似不同,却又——
生9:有相同的地方,都是用除法计算的。
生10:都是把12个圆片平均分。
师:是的。平均分可以按照份数去分,也可以按照每一份是多少去分。那么,如果有12个圆片,每次分4个,你们会怎样分呢?(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一分活动)
生11:我先拿出4个圆片,分成4份,每份1个圆片;再拿出4个圆片,分成4份,也是每份1个圆片……一共拿了3次,最后每份都有3个圆片,即12÷4=3(个)。
生12:我是先拿出4个圆片放成1份,再拿出4个圆片放成另一份,最后4个圆片也放成一份,这样每份有4个圆片,共分成3份,即12÷4=3(份)。
……
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在动手操作层面上还是需要学生仔细区分的:一是已知每份数,求份数;二是已知份数,求每份数。这两种分法虽然看着有区别,但是在具体分一分中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即它们都是一个平均分的过程,每次会分掉一部分,分几次后,最后都会分完的。
为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侧重点放在具体的分一分上。通过拿圆片、分圆片的活动,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晰分一分结果的缘由,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在经历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后,对学生平均分的认知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同时,这样可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
三、引导想一想,优化认知
引导学生梳理观察、操作的过程,指导他们进行猜想与合情推理,是提升学习实效的根本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为此,在教学“平均分不同分法的比较”的练习课中,教师要结合知识点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猜想和推理,使整个学习脉络更加清晰,从而优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建构。
师:你们能根据屏幕上显示的信息,解答下面的思考题吗?
课件呈现:二(6)班准备了8张风景画,打算布置在黑板报的艺术角上。每处( )张,可以布置( )处;平均布置( )处,每处( )张。
(学生读题后先自主尝试与思考,再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生1:每处2张风景画,可以布置4处。
师:你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小朋友们听一听吗?
生2:每次拿2张风景画,4次可以拿完,所以每处分得2张,共布置4处,就是8张风景画。
师:不错!那第二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
生3:平均布置4处,每处2张风景画。也就是说,把8张风景画平均分成4份,每份2张。
师:大家的表现真的很棒!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想)那就继续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3个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长方形,一共拼成了4个长方形,需要多少个正方形?
生4:可以算出正方形的总个数,即3+3+3+3=12(个)。
生5: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个)或4×3=12(个)。
生6:我能想到有关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生7:三四十二,根据这句乘法口诀,我还能写出2道除法算式。
师:你们真的很棒,想得很全面,思考也很到位。那么,请继续想一想,这12个正方形还可以怎样去分一分?
生8:可以1个1个分,分成12份。
生9:可以2个2个分,能分成6份。
生10:可以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
这样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分的两种分法;同时,通过几个几相加想到乘法算式、想到乘法口诀,再想到相应的除法算式,使学生对表内乘除法的学习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想,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更加灵动,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乘除法与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同时,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加法、乘除法的学习形成知识链,建构成一个科学的认知体系。
四、开展理一理,建构认知
平均分的分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因为既受自身思维特点的影响,也由于学习积累不够丰厚所致。因此,在“平均分不同分法的比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回顾,促进学生深入体会“等分”与“包含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明晰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分法,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教学的实效性。
师:观看屏幕上的喜羊羊,看看它在做什么。
生1:喜羊羊一直在抓耳挠腮,因为它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
课件呈现:(1)妈妈买来了8个苹果,准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苹果?(2)妈妈买来了8个苹果,准备分给每个小朋友2个苹果,有多少个小朋友能得到苹果呢?
喜羊羊认为题目出错了,觉得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换成不一样的说法。可是,沸羊羊却说:“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应该区别对待。”
生2:我也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差不多的。你看,问题中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出现的顺序也是一样的,连列出的除法算式也是一样的。
生3:我不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一样的。先看第(1)题,妈妈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的做法是每次拿出2个苹果,然后分成2份,一份1个苹果;接下来,继续这样的操作,就可以发现总共拿了4次苹果,每份都有4个苹果,算式是8÷2=4(个)。第(2)题,我们的做法就不一樣了。每个小朋友2个苹果,就要一次拿出2个苹果,接着再拿出2个、2个、2个苹果,直到8个苹果全部拿完为止,就是将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对应着4个小朋友,算式是8÷2=4(个)。这两个算式看起来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分法却是不一样的。
生4:还真是这样的。第(1)题是将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苹果;而第(2)题,则是每次分出去2个苹果,可以分4次,对应着4个小朋友。
生5:分完后发现,第(1)题是将苹果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将苹果平均分成4份,所以区别还是蛮大的。
生6:明白了。看到平均分分成几份,就是分成几堆……
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去分析问题,既能帮助他们较好地探究知识之间的连接点,又可以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学生的认知。上述教学,教师以动画人物——喜羊羊遇到难题为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并通过说与做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平均分中不同分法的本质意义,使得学生对平均分的认知建构更加扎实、巩固,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把脉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科学地创设动手操作等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探究与理解知识,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使他们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发展,数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