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塑造中政务公众号的语用身份选择与顺应
2022-11-24黄菁菁杨家勤
黄菁菁, 杨家勤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 是公众对城市环境、经济、人文等诸多要素的主观印象。 自城市规划的先驱者Lynch 提出城市形象的概念以来[1],国内外从各个视角出发的研究层出不穷。 从旅游视角出发,Savage 等分别研究了新加坡和土耳其的旅游发展对城市形象传播的积极意义[2-3];徐小波等通过数据分析有效地区分了国内各类城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结构和特征[4]。 基于传播视角,Neha 等对网站和宣传册上的区域形象展开了研究,强调二者形象定位的一致性[5];陈映提出城市形象建构的理论框架、总体范式和优选策略[6]。随着社会科学的语言转向, 学者们也从语言学角度切入研究城市形象,如Flowerdew 综合批评话语分析和品牌化理念与方法, 考察世界一流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7];Boussauw 等探讨了话语与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关联[8];袁周敏结合话语建构论和文化话语研究框架分析了南京城市形象的建构[9];张亚萍等从报道主题、话语方式和话语倾向三个方面讨论全球化语境下甘肃形象的建构与传播[10]。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形象塑造展开多维度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研究多基于传统媒体分析国内外各方媒体对城市形象的他塑,鲜有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自塑话语中的语用身份研究。
近年来, 各地区和部门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展开政民互动,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政务新媒体指各级行政机关、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 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11]。 政务发话主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运用话语策略建构不同语用身份, 与受众展开良好互动,顺应交际语境,在城市形象自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语用身份视角研究政务新媒体话语, 对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构建良好政民关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章以陈新仁的语用身份论为理论依据[12],以城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公众号平台发布的语篇为语料, 以对话语实例的描述性分析为主,结合语料统计软件的分析结果,探讨政务公众号的语用身份选择和话语建构, 阐述其如何顺应相关语境,以塑造多维度立体化的城市形象。
一、理论依据与研究设计
(一)语用身份论
从语用视角出发,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语境中实际使用、展现或虚构的特定社会身份可称为语用身份。 在以往学界提出的文化学和修辞学视角基础上,陈新仁首次提出语用身份论,探究交际者如何在话语中建构自我和他者身份以实现交际目标,指出交际者运用话语策略动态建构特定的语用身份,可分为默认身份和策略身份[12]。 在借鉴Tracy 提出的关于身份的语言表征分类[13]和Verschueren 归纳的语言选择层次划分的基础上[14],陈新仁进一步提出语用身份的话语分析结构,宏观层面的建构策略包括语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微观层面的建构策略包括称呼语、言语行为、语法和词汇等[15]。 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会对话语的意义表达和理解产生不同影响,交际者对语用身份的选择受到所在语境的制约,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语境因素的顺应,从而达成交际意图,实现相应的交际效果。
(二)研究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权威性高等特征,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已成为重要的政务阵地。各省市政府机构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展开政民互动,提供社会服务,在优化区域形象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以政务微信话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语料来源于隶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 “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该平台拥有920 多万订阅用户,不仅提供权威热门资讯, 而且有着丰富成功的运作经验,可为城市形象的语用身份选择和话语建构提供示范。文章采用分层抽样法,从2021 年6 月至8 月的公众号推送里选择每个月前十日的推文为语料,共获得682 个样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建立相关语料库。 样本语料兼顾公平性和多样性,同时对城市形象塑造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对语料展开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结合词频统计和主题划分结果解读政务微信话语中建构的默认和策略语用身份,选取四种典型的话语建构策略——话语内容、语体、称呼语和言语行为加以分析,探究政务公众号选择的语用身份和话语建构,及其对相关交际语境因素的顺应。
二、语用身份选择和话语建构
(一) 话语内容的组织
在交际情境下,发话者的话语内容主要包括话题选择、信息内容、思想观点等,具有身份指向的功能。 在“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语篇中,政务发话主体通过不同话语主题和内容建构了信息发布者、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以及朋友、普通市民和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 文章使用AntConc 统计软件对682 篇推送标题进行了词频分析,排除功能词,得到高频实义词表,并借助微思词云工具生成词云,如图1 所示。 排名较前的关键词,如:提示、探索、交通、便民、天气、新冠、就业等表明“上海发布”较多关注民生类信息;李强、龚正、公示、长三角等词与政务类信息相关;文化、高考、人工智能、阅读、冠军、花博、建筑等词说明了政务发话主体对文化、教育、体育和环境的密切关注。
图1 “上海发布”推送标题高频词词云
根据不同的语篇主题, 全部语料可分为四类:政务资讯、民生服务、文体教育和环境景观。 其中,政务资讯类推送为89 篇,占比13.1%;民生服务类推送为329 篇, 占比48.2%; 文体教育类推送为139 篇,占比20.4%;环境景观类推送为125 篇,占比18.3%。 在政务资讯类语篇中,发话主体发布政治要闻等权威信息, 建构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在民生服务类语篇中, 发话主体提供城市天气、就业和交通等公共服务讯息,考虑公众关切,关注个体意见, 建构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以及朋友和普通市民的策略身份;在文体教育和环境景观类语篇中,发话主体宣传城市文化和理念,介绍城市特色建筑和景观,强化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建构了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以及朋友和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
例1:市委常委会今天下午(8 月6 日)举行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有关精神,研究部署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在本例中, 政务发话主体传达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 以权威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指出市委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 统筹部署本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推进城市建设。 发布者清晰有效地发布会议内容,体现话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满足受众对官方信息的期待,同时也凝聚市民力量, 鼓舞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塑造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城市品格。
例2:职工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申请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时,应当依法如实在网页上填报提取人员、不动产权证、网签合同编号、银行卡号等信息, 无需线下提交材料和线上上传影像材料,实现业务办理全程零材料。
例3:您的退税申请,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会将退税信息发送国库,由其退还至您指定的本人在中国境内开设的符合条件的银行账户中。
例4:炎热的夏天,想不想吃皮薄肉厚、甜美多汁的南汇水蜜桃? 点击文末抽奖小程序,小布将抽取100 名网友,每人送出1 盒南汇水蜜桃(8 只装)噢!
例5: 明日晴热升级, 预计最高温可达34度!有出行计划的朋友们要注意防晒防暑和多补充水分。
例2—例5 属于民生服务类推送,发话主体在例2 中解说长三角异地购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告诉试点城市职工可无需提供纸质材料就可以在线上提取住房公积金, 建构了服务提供者的默认身份。例3 是针对部分受众反映未收到个税退税款的回应,发话主体以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告知公众退税的审核和办理手续,保障公众的经济利益。 例4中,发话主体以普通市民“小布”的策略身份与受众展开亲切互动,通过抽奖赠送南汇特产水蜜桃给部分网友, 拉近与公众距离的同时也提高其参与度。例5 中,发话主体选用朋友的策略身份,友好提醒公众在明日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和补充水分等措施。 在民生服务类推送中,政务发话主体通过不同的默认和策略身份塑造了便捷、高效、亲和与人性化的城市形象。
例6: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伏日使人们食欲不振,故谓之苦夏。 说到清热消暑,不免让人联想到一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精制花茶制作技艺。这里面最厉害的要数“拼茶组香”和“双窨蒸香”工艺了。
例7:爬上“大蝴蝶”坡屋顶,纵览花博美景。 去世纪馆东西两馆,看震撼的虚拟花境和植物界的奇珍异品。经过花舞双桥来到复兴馆,探寻35 个室内展园的奇妙。 复兴广场上的网红长椅,也别忘了坐一坐。
在属于文体教育类推送的例6 中,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介绍小暑节气文化和特色花茶制作工艺,同时也以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讲述制茶师按适当比例合理拼制不同类型的茶胚和香花香源, 以及用冷窨与热窨交替蒸香的独门工艺,让市民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属于环境景观类推送的例7 中,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身份介绍花博园游览路径及世纪馆、复兴馆等特色展馆,也以朋友的身份邀请受众探索花博园和打卡网红长椅。通过介绍城市特色制茶文化和花博园景观,“上海发布” 向受众呈现了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环境优美的城市形象。
(二)语体的选择
不同语境下交际者使用的语体各不相同,从交际形态的角度出发,语体可分为正式语体、中性语体和非正式语体[15]。 正式语体的特征是句子较长,语法规范,结构复杂,语气严肃等;中性语体表现为用词准确,句法完整,语意表达充分等;非正式语体的特点是句子较短且结构自由,省略较多,语气亲昵等。“上海发布”的发话主体一般采用正式语体发布权威政务新闻, 建构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在介绍城市景观及文化或回应市民疑虑时,发话主体主要选择中性语体,建构信息发布者及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和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在提供民生服务信息及与市民展开互动时,发话者较多选用非正式语体,建构服务提供者的默认身份及朋友和普通市民的策略身份。
例8: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深刻改变,今天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 是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是物阜民丰、流光溢彩的东方明珠。 上海人民的命运发生深刻改变,正意气风发地投身人民城市建设,信心满怀地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上海城市的气质发生深刻改变,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这里引领人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
发话主体使用正式语体,采用非人格性成分做主语,严肃庄重地表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上海在建设人民城市中所做出的不懈奋斗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本例中三个对称的排比句讲述了上海城市面貌、人民命运和城市气质在改革和建设中发生的深刻改变,句式工整,条理分明;“物阜民丰”“意气风发”“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等四字词语节奏鲜明,气势恢宏,既彰显了卓越、开放、创新的国际大都市精神和品格,也鼓舞了上海市民人心,激发其昂扬斗志以更好地参与城市建设和营造城市美好形象。
例9: 宛平剧院舞台技术设计采用英国剧场设计机构TPC 的专业方案, 充分体现了当今国际剧场的专业水准。戏曲是古老的,但又是年轻的。在增强文化软实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这些先进的硬件设备将会使得中国戏曲如虎添翼。
例10: 市人社局说,有些企业会在《员工手册》中规定,员工旷工一天扣三天工资,这样的做法是有违公平原则,缺乏法律依据的。 对于员工旷工的行为,单位一方面可以与出勤记录挂钩,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个人绩效挂钩。
在这两例中,发话主体皆选用了中性语体。 例9中,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身份介绍宛平剧院拥有国际专业水准的舞台技术,同时也以文化宣传者的身份宣扬中国戏曲古今纵横,提出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用词准确,语意表达充分, 凸显上海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的城市。例10 是对市民反映缺勤一天被扣三天工资的回应,发话主体以舆情回应者的身份明确表明这种做法既“有违公平原则”,也“缺乏法律依据”,并提议可以将缺勤与出勤记录和个人绩效挂钩, 句法完整,语气正式,警示部分滥扣工资的企业,树立了民众利益有所保障的城市形象。
例11:绿的红的黄的蓝的黑的白的粉的……阿拉上海公交车也有许多色号,你pick 哪种呢?
例12:戴口罩、保距离、勤洗手,坚持落实“三件套”“五还要”,始终绷紧个人防护这根弦。
例13:发现宝藏的参与者还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哦! 赶紧来参与吧!
例14:兔小布喊你一起“苗苗苗”! 你“苗苗苗”了吗? 还没有的话,在等什么呢?
发话主体在这四例中均选用非正式语体,在建构服务提供者身份的同时以朋友或普通市民的身份与受众展开对话般的交流,塑造亲民友好的城市形象。例11 中,发话主体讲述上海公交车五彩缤纷的颜色,使用上海方言“阿拉”和网络热词“pick”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例12 中,发话主体以朋友的身份提醒民众在常态化防疫时期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保距离、勤洗手”等,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更容易让其记住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例13 中,发话主体使用省略主语的句子和“哦”“吧”语气词表明与受众的亲密和友好关系,诚意十足地邀请受众参与互动并赠送礼物,这些非正式语体的语言特征有助于发话主体建构朋友的身份。 例14 的发布意图是让市民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发话主体在话语中使用诙谐有趣的 “苗苗苗”, 用省略主语的问句缓和语气,以普通市民“兔小布”的身份发出呼吁,让受众易于接受其倡议。
(三)称呼语的使用
称呼语的使用可建构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 文中的称呼语包括自我称呼和对受众的称呼。 在建构信息发布者、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默认身份的过程中,政务发话主体对自己的称呼一般是“上海”或“本市”,对受众的称呼主要为“市民”“居民”和“您”。 而在建构文化宣传者、朋友和普通市民的策略身份时, 发话主体一般自称为 “魔都”“我们”或“小布”,对受众的称呼则为“大家”“你们”“朋友”“小伙伴”等。
例15: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成长基因和血脉灵魂, 已经深深融入于城市的发展史、奋斗史,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城市个性的统一、历史传承与时代进步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形象的统一。
例16:本市将制定完善人行道养护管理相关标准和办法, 通过提高人行道养护作业技术工艺、严控人行道养护作业质量等举措。
在例15 中,发话主体自称“上海”,发布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相关文件,提出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性和特点,建构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塑造了集历史积淀和现代活力于一体的城市形象。发话主体在例16 中建构了服务提供者的默认身份, 选用“本市”为自称,告知市民城市道路管养部门将出台人行道养护系列标准,集中排查和整修有问题的人行道,营造交通便利的宜居城市形象。
例17:华山花苑、恒力公寓等多个小区正在进行“微更新、微治理”项目,不仅可以提升小区环境,也能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例18:退税申请提交成功后,您可以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 查看退税信息的当前办理状态,了解退税详情。
在这两例中,发话主体分别用“居民”和“您”称呼受众,维持与市民的身份距离,礼貌告知市民目前有关破旧小区的改造和回应市民对查看退税进度的问询,以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表示上海市政府密切关注民生,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例19:让我们携手努力,人人参与,人人行动,共建健康上海!
例20:粉粉的魔都的浪漫天空,你拍到了吗?
例21:爱花的朋友们注意啦! 黄浦区南园滨江公园的向日葵已经迎来了盛开季。
例 22: “勿要黏发黏发了,踏煞蚂蚁啊? ”大家看懂了吗? 知道的小伙伴赶紧在留言区告诉小布吧!
为了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塑造和谐友好的城市形象, 发话主体在这四例中采用贴近市民生活的称呼方式建构朋友、 普通市民和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 发话主体自称“我们”,营造与市民融于一体的氛围,发出倡议让民众积极参与防疫,共建健康上海;使用“魔都”的别称,描述晚霞弥漫城市天空的美丽风景;并用“小布”的昵称指代自己,以卡通形象的虚拟市民身份展示有特色的上海方言, 与受众展开有趣互动。 此外, 发话主体选用“你”“朋友们”“大家”和“小伙伴”称呼受众,邀请受众拍摄城市风景和游览城市景观, 参与方言释义互动,语气亲切友好,展现人人参与城市软实力建设的生动场景。
(四)言语行为的实施
作为通过话语表达交际意图的基本功能单位,一些言语行为在特定语境中具有明确的身份指示功能。 在Austin 提出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行为、 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 基础上[16],Searle 进一步提出以言行事行为的重要性,并将其细分为五个类别:宣告、指令、阐述、承诺和表达[17]。文章主要分析语料中的指令、阐述和表达类言语行为,探讨“上海发布”推送中语用身份的建构。
指令类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对听话者做出的某种指使、命令等使役性行为。在本研究语料中,政务发话主体通过指令性言语行为建构信息发布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语用身份。
例23: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行动, 做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做到理想信念更坚定、政治品格更纯粹、斗争精神更昂扬、奋斗激情更饱满。
例24:请大家分散观赏,服从现场指挥,不要聚集扎堆。 人流密集场所要戴好口罩。
在例23 中, 政务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发布对“七一”讲话重要精神的学习,使用“要”“做”“做到” 等指令类词语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率先行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伟大建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表明上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例24 中,政务发话主体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告知受众可以前去观赏五角场灯光展,用 “服从”“不要”“要”等词语提醒和要求市民做好防护措施,同时用“请”字缓和语气,体现亲民的一面。
阐述类言语行为主要指对话题内容的介绍和描述。 在本研究语料中,发话主体采用陈述语句发布信息,介绍城市景观和文化,建构了信息发布者和文化宣传者的语用身份。
例25:双方将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例26:夜幕下,传统与现代相融、灯光与倒影相依,分外悠然雅致,展现了古桥梁新老并秀、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例25 中, 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身份发布沪澳合作的新闻,采用正式语体告知受众上海与澳门将在文化旅游项目中展开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以此展示上海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在例26 中,发话主体以文化宣传者的身份描述夜幕下上海古桥在灯光映衬下的优美风光,展现一个既典雅又现代的都市形象,句式齐整,语气舒缓优雅。
表达类言语行为指说话者在表达特定内容的同时还表达感受和态度的行为。 在本研究语料中,政务发话主体使用致谢、道歉等表达类言语行为建构了朋友、 普通市民和舆情回应者的语用身份,塑造了友爱有人情味的城市形象。
例27: 8 年,感谢有你,因为你,小布爱上了忙碌,也拥有了种种小确幸。小布不是超人,但是好像因为和你在一起,也分享了超人的能力。
例28:目前故障正在积极处理中,部分往富锦路方向列车终点站改为上海火车站。请乘客们及时调整出行路径,以免耽误行程,给您出行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在例27 中,发话主体在“上海发布”公众号成立八周年的这一天表达对920 多万个微信粉丝即受众的感谢,用“小布”自指,用“小确幸”“超人”这些贴近网民的词语拉近与受众的心灵距离,以温情暖人心,建构了朋友和普通市民的语用身份。 例28中,因市民反映地铁一号线出现故障,发话主体及时在微信中给予回应,通报相关情况,打消市民顾虑,对因地铁设备故障给其带来的不便进行诚恳致歉,并提出让乘客们及时调整出行路径,建构了舆情回应者的语用身份。
在不同交际需求的驱动下, 通过话语内容、语体、 称呼语和言语行为四种话语策略,“上海发布”公众号发话主体建构了信息发布者、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身份,以及文化宣传者、朋友和普通市民的策略身份,以塑造多维度立体化的城市形象。政务发话主体使用不同的话语策略建构相应的默认或策略身份, 同时与受众展开良好互动,顺应相关语境。
三、发话主体对交际语境的顺应
根据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 语言的使用是依托相应语境不断展开选择的动态过程。交际者在内外因共同驱动下顺应各种语境因素,包括语言语境(上下文)和交际语境(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18]。 结合语言顺应论,陈新仁提出交际者动态建构特定的语用身份,在选择话语策略的过程中顺应交际语境,同时也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来营造适当的交际语境,以满足交际需求[15]。 在本研究的语料中,“上海发布”公众号发话主体语用身份的动态选择和话语建构反映了其对相关交际语境因素的顺应。
(一) 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从语用角度出发,物理世界主要指交际中的时间和空间表征。 从时间表征来看,“上海发布”公众号基于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公布最新信息,及时提供服务,在必要时实时推送对舆情的回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空间表征指政务机构发话主体以公众号为平台, 与广大受众在虚拟空间展开交流与互动, 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
从对时间和空间的顺应来看,“上海发布”公众号的推送时间较有规律,在每日早上七点到晚间七点的时间段里推送约四至五次,既为市民提供时下新闻和资讯,也有利于培养受众的阅读意识,增强用户黏性,维持受众的稳定性。 发话主体发布最新的政务新闻,以正式语气准确解读相关重大政策和文件,和用户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建构了权威信息发布者的默认身份。发话主体还适时提供天气预报、交通信息、办事指南等服务类信息,迅速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和民众关切的问题,第一时间实现下情上达,辟谣不实传言,引导舆论,建构了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语用身份。 此外,发话主体既追溯上海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传统美食、方言等特色文化,也及时预告和介绍书展、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等时下热门文化活动,以文化宣传者的策略身份展示上海是一个兼收并蓄、古今交融的文化码头。在建构服务提供者和文化宣传者语用身份的过程中,发话主体也以朋友和普通市民“小布”的语用身份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既在语篇中以对话语体讲述内容,也在留言区及时回复受众留言,突破与受众原有的空间距离,像现实聊天般邀请其参与最新抽奖、调查和分享等活动,获得受众的热烈响应,呈现了人性化有温度的城市形象。
(二)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主要指影响交际者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规范,前者指交际双方之间的权势和亲疏关系,后者指历史、文化等因素。 在本研究语料中,政务发话主体既顺应社会和文化规范并建构相应的语用身份,也通过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改变双方原有的权势关系和社交距离,塑造多维度的城市形象。
在“上海发布”公众号推送中,交际双方原有的权势关系是上海市政府机构与广大民众的关系,且双方之间的互动属于远程交流, 社交距离较疏远。政务公众号发话主体以权威的语气和正式语体传达党中央的会议精神, 公布市政府工作会议部署,解读重要文件, 播报政府层面的考察和来访要闻等;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用严肃规范且简练有力的表述辟谣不实信息,采用单一发布式话语以保留自己的机构身份, 维持与受众原有的权势关系,与其保持疏离感,建构了信息发布者和舆情回应者的语用身份。 同时,发话主体也运用这两种语用身份凸显上海市政府实施信息公开化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呈现出值得公众信赖的正面政府形象。
而在建构服务提供者、文化宣传者、朋友和普通市民语用身份的过程中, 发话主体更多选择突破原有的权势关系,将政务机构人格化,采用互动式话语建构平等的交际关系。 发话主体从贴合民众实际生活的需求出发,提供交通信息、天气预报和健康科普等民生服务信息, 并以关切的口吻提醒受众做好防暑工作、及时接种疫苗,以及注意交通出行安全等。 在宣传上海建筑、美食、方言等各种传统及现代文化时, 发话主体以聊天的口吻询问受众对话题的了解程度, 再邀请受众一起去感受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学习传统美食的做法,领略上海话的精妙之处, 体验各类传统和现代文化展览及活动,让海派文化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因广大受众是网络流行文化的接收者和传播者, 发话主体灵活使用各种语气词, 并用俏皮友爱的口头语和网络热语,如“弹幕发起来,一起‘苗苗苗’吧”“防疫道路千万条,接种疫苗第一条”“一起逛吃逛吃喽”“小布为你一一揭晓哦” 等顺应公众号平台的网络语境,特意拉近与受众的社交距离,像朋友般与其展开交流互动, 展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和亲民型的转变, 让受众领略上海的城市理念和文化精神,产生归属感。
(三) 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心理世界指涉及到交际双方的情感、 面子、意图、需求等因素,交际主体既在顺应心理因素的前提下输出恰当的话语,也使用一定的话语建构策略以营造合适的语境。本研究主要分析政务新媒体发话主体对积极和消极情感及面子两个方面心理因素的顺应。对积极情感和面子的顺应指在话语中使用肯定、赞美和感谢等激励策略,以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支持。对消极情感和面子的顺应指不把意愿强加给受众,理解受众遇到的困难,助其解决问题并提出建议。
从对积极情感和面子的顺应来看,发话主体以信息发布者的语用身份发布最新政务资讯,强调全市上下要形成“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凝聚力”, 表明上海是一个民族精神与创新发展相统一、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的城市,激发民众的自豪感。发话主体在推送中也以服务提供者的语用身份为市民提供各项生活和办事指南及公告,展现便利有序的城市软环境,让受众对城市管理充满信任感。发话主体还以文化宣传者的身份赞赏上海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让受众领略上海既博采众长又具独特魅力的文化神韵。 此外,发布者以普通市民 “小布” 和朋友的语用身份感谢920 多万受众的支持与陪伴, 鼓励其一起奋力拼搏,使用“很高兴和你相遇、相伴、相随”“但愿未来的每一天都能有你”和“一起在这座城努力”等话语彰显亲和力和人情味,描绘出人人参与、美美与共、共创幸福生活的生动图景。
从对消极情感和面子的顺应来看,发话主体迅速回应受众的问题和困扰,使用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与其互动,以友善的方式提出意见。 在以舆情回应者的语用身份回应民众反映的交通不便、 劳资纠纷、接种疫苗时间等民生问题时,发话主体对受众遇到的困难表示感同身受,顺应其焦急的心理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如公布公交线路调整情况和提供出行建议,启用街头“一键叫车智慧屏”缓解老人叫车难的问题;解答员工关于获得经济补偿的相关疑问;提供临时疫苗接种点和“夜场”疫苗接种点,方便民众随时随地接种新冠疫苗等,都体现了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对民心民意的关注。 另外,发话主体还将自己归为受众中的一员,用“宁可掉头发也要加班”“盒饭和夜上海的灯火”和“候着你的行色匆匆” 等话语表明自己对现代都市人忙碌和拼搏的体恤和理解, 建构朋友和普通市民语用身份的同时鼓励受众一起奋斗,彼此守望相助,让受众提升对城市文化的忠诚度, 为塑造美好的城市总体形象增添力量。
四、结 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上海发布”公众号发话主体建构不同的语用身份, 与交际语境展开交互顺应,以达成塑造多维度城市形象和构建和谐政民关系的交际目的。 基于语用身份论, 根据话语内容、语体、称呼语和言语行为四种话语策略,文章结合主题归类、词频统计和对实例的描述性分析探讨了发布者建构的信息发布者、服务提供者和舆情回应者的默认语用身份及文化宣传者、朋友和普通市民的策略语用身份。 在顺应交际语境的过程中,发话主体既在必要时维持与读者的空间、 社交和心理距离,以权威的语气介绍政务资讯,以赞赏的方式宣传上海文化, 并以专业的态度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又时而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及时回应民生问题,以亲切热情且诙谐有趣的话语与其交流和互动,满足受众多层面的需求, 从而体现政务部门的勤政、高效和亲民性,实现带动全民参与塑造宜居、宜业和宜创城市形象的目的。文章研究了政务公众号推送中发话主体对语用身份的动态选择和对交际语境的顺应,较具典型性,这对指导政务机构通过话语建构语用身份、塑造良好形象、提升地区软实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可进一步拓宽语料,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政务传播话语中语用身份选择和话语建构的共性和差异,为新时代政务机构话语的语用实践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