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QCA)的实证分析

2022-11-24钱应苗余梦媛袁瑞佳邓小鹏汪涛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理工类财经类组态

钱应苗 , 余梦媛 , 袁瑞佳, 邓小鹏, 汪涛

(1.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2.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 211102;3.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为应对以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信息技术与产业革命,我国提出智能建造助力“中国建造”,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智能建造以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强调新信息技术与建设工程要素资源深入融合的建造过程;换言之,通过规范建模、大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推进数字的智能化决策,并基于数字链驱动,实现建设工程前期立项与规划设计、中期施工生产及后期运维服务一体化集成与协同[1]。加强新信息技术与工程要素资源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建造发展并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 关键在于人才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工程教育,尤其是在智能建造发展驱动下,高等工程教育亟须改革,工程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如何迎接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引发的建筑业深刻变革,培养面向智能建造、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难题。 因此,本文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特色,结合智能建造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将智能建造产业理念融合到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分析影响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解构促进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组合,探索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早期工程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人才严重缺乏创新能力,难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工程管理问题,也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新发展和新需求[2]。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然而许多高校受观念、政策及经费的制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共性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同质化;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却忽视创新素质培养,理论不能作用于实践;缺乏人才培养资源和平台等[3],严重影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与此同时,建筑业的智能建造发展驱动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该类人才须具备宽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更需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以运用新信息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因此,面向建筑业智能建造对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亟须转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已有学者研究和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综合学界已有观点,梳理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机制模型(见图1),并从校内外两个方面探讨影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图1 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机制模型

(一) 校内层面

1. 学校支持

学校支持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极大保障。 面对行业的需求, 学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予专业教育支持,努力保护和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和 “创新思维”,才能够培养出有责任心、有较强实践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 首先,学校提供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资金支持,打造专业所需的师资队伍,购买软件设备,建设教学案例库、 实验室及精品课程, 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验及活动所需的环境[5]。 其次,学校提供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术支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或讲座、 组织老师学生参加研讨会或报告会、举办学科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拓宽其思路,开阔其视野,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与学术能力。 最后,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制定有关学术活动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对参与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比赛并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及比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培养方案

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 面对建筑业的新需要,工程管理专业应该将掌握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作为培养目标的一部分, 培养具备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工程类创新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除涵盖建筑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内容外,还应增添专业拓展课程, 如工程大数据处理与应用、 工程物联网、建筑信息速模BIM 概论、智能建造概论等,并通过新课程与嵌入式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6]。 在实践安排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高校应该多安排课程实训、讲座、培训、学科竞赛等,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此外,教材、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更新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

3. 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龙头作用。为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高校应组织各种专业培训并鼓励教师多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讲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促进高质量教学提供人才支持。 此外,高校通过引入高层次人才作为在职教师或兼职教师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7]。高素质的教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型、案例型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重点,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利用互联网或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更好地进行软件操作,呈现课堂效果;在课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活动等方式,将“学”“研”“创”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校外层面

1. 行业需求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国建造迈向国际,建筑工程领域与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此外,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增多,建筑业发展迎来新挑战。 面对日益增多的大型复杂工程,工程管理也不仅仅是对工程进度、质量及成本等进行管理的活动,而是一项以工程为对象的跨领域、跨文化、跨专业的复杂管理活动[8],对建筑人才的技术手段、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出新需求。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在工程建造方面的应用引发新一轮建筑变革,智能建造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智能建造的本质是结合设计与管理实现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从而对传统施工方式进行改革和升级, 这种智能建造方式更符合行业未来发展需要,但这也要求工程管理人才具备一定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能力。

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利于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建共享实践课程资源平台等。 校内外双导师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关键[9],企业技术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领域具备专业素质,而高校教师更熟悉理论知识,二者结合使学生既能对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 也能熟悉真实工程案例。同时与企业合作可以让高校更加了解人才市场,及时调整办学目标, 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高校与合作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实训基地, 能够促进企业项目引入高校,有利于高校利用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学生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10]。

二、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法(QualitativeComparativeAnalysis,简称QCA) 是一种结合质化和量化的案例分析方法[11],核心在于利用集合论的思想识别产生多重复杂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原因组态,常用于解决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也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展。

与传统研究方法不同,QCA 认为条件变量不能独立影响结果变量,而是以条件组合的形式作用于结果变量,即结果变量可能是多种原因路径及多种组合导致的。 同时在QCA 具体运算中,依据“布尔最简化”原则,可以得到最精简的结果。

目前QCA 的分析模型主要有三种:清晰集、模糊集和多值集。 选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多且复杂,主客观因素并存,并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彼此影响,相互作用,采用QCA 方法能够考虑多个条件变量的影响,从而识别出高层次人才培养效果背后的原因组态;其次,所涉及的条件变量在程度上有所差异,但也并非质的区别,因此不适合采用清晰集的简单二元划分方法,而模糊集的非二元划分更符合现实情况。

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于问卷,问卷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个人基本信息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的年龄、所在学校、工作年限等;第二部分围绕5 个条件变量(学校支持、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行业需求、校企合作)和1 个结果变量(人才培养效果)设计题目,问卷选项的设计则采用李克特5 分制量表,其中,1 分表示“完全不符合”,2 分表示“比较不符合”,3 分表示“一般”,4 分表示“比较符合”,5 分表示“非常符合”。 问卷设计完成后通过问卷星平台面向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发放,收回53 份有效问卷,来自全国40 所高校,其中综合类院校13 所,占比32.5%;理工类院校 17 所, 占比 42.5%; 财经类院校 10 所, 占比25%。

为验证问卷数据的可靠性,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信度检验, 通常认为只要 Cronbach’s α 系数大于0.7 就通过可靠性检验。 经过检验,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 0.963,信度非常高,符合研究要求。 此外,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也都大于 0.8,说明各个量表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良好。其中,学校支持 的 Cronbach’s α 为 0.816; 培 养 方 案 的Cronbach’s α 为 0.912;师资队伍的 Cronbach’s α 为0.933;行业需求的 Cronbach’s α 为 0.916;校企合作 的 Cronbach’s α 为 0.862; 人 才 培 养 效 果 的Cronbach’s α 为 0.908。

3. 变量校准

现以每一所学校为案例,为减少误差,若一所学校有多名教师填写问卷则取均值作为该所学校最终的数据。数据整理完成后,便要进行校准。校准就是将变量转化为集合,将案例在变量上的值转化为案例在集合上的模糊集隶属度的过程[12]。 采用直接校准法,需要设置三个临界值: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参照文献[13],设置完全隶属点为0.95(第95 个百分位数),完全不隶属点为0.05(第5 个百分位数),交叉点为0.5(均值),开始校准。

(二)实证结果分析

1. 单个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检验是在后续分析前非常关键的步骤, 若有条件变量通过必要性检验时, 则表明该条件变量是核心条件, 即使在后面的简单解中可能被省去, 在分析中间解时也不能忽视这个必要条件。在QCA 中衡量必要条件的重要指标是一致性, 一般认为一致性不小于0.9 则代表该条件变量是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14]。 对综合类、理工类、财经类三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和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条件变量分别做了必要条件检验, 结果如表 1 所列。

表1 三类院校各维度的条件变量必要性分析

表1(续) 三类院校各维度的条件变量必要性分析

结果显示,三类院校中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条件变量的一致性水平都低于0.9, 说明各维度的条件变量都不能被认为是促进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必要条件,也反映出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一定必须通过设定的某一特定维度的条件变量来实现高人才培养效果。但在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条件变量必要性检验中发现,理工类院校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佳是导致其人才培养效果不好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对于相关结果的产生会构成瓶颈。

2. 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运用fsQCA 软件对综合类、 理工类和财经类三类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识别出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条件组态, 其中设定案例频数不小于1,一致性不小于0.80,PRI 一致性不小于0.70。

(1)综合类院校组态分析

由表2 可知, 在综合类院校中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一共有4 条,且这4 条组态的一致性指标非常高,说明这4 条组态是产生综合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充分条件。 结果覆盖度为0.76,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二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案例可以由上述4 条组态解释。由于这4 条组态的核心条件一致,可以归纳为一类,因此可以得到综合类院校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路径H1。

表2 综合类院校产生高/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组态

路径 H1 包括 4 条组态 H1a、H1b、H1c 和 H1d。其中H1a 指出无论是否建立深厚的校企合作,在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并获得学校高度支持,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情况下,加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开设相关智能建造理论与实验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H1b 指出无论对行业需求了解高低,在获得学校高度支持、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并建立深厚的校企合作的情况下,完善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对软件和实践的重视,也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 H1c 指出无论师资队伍强弱,在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并获得学校高度支持,与企业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的情况下,再通过改进培养方案,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 H1d 指出无论学校支持程度高低,在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并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深厚的校企合作时,加强对培养方案的调整,对培养目标、培养特色、课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工程类创新型人才,也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

从路径H1 可以看出综合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产生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培养方案,适合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带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类院校囊括多个学科,跨学科、跨领域学术知识丰富,培养学生各方面、多领域协调发展。 现如今建筑业更偏向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建造方式实行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要求更加多元,综合类院校本身在对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比较出色,如果能够加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将智能建造相关知识和技术融入现有课程中,并加强实践课程和教学,用实践促进对理论的理解。 另外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运用相关技术参与活动、实践及比赛等,学生学以致用,更能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品德修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及多维立体的工程能力,现有的培养方案并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而应该深入了解智能建造背景下的行业需要、 岗位需求及技能要求,并将上述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重塑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综合类院校中产生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共有1 条,一致性较高,覆盖度为0.64,覆盖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案例,即这条路径解释了综合类院校中产生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原因。 表2 中NH1表明在不了解行业需求及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案(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学校支持程度较低、师资队伍建设较弱、校企合作意愿不强(边缘条件)会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高。 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需求,培养实用人才,如果墨守成规,不及时了解行业现状、需求及前景,也无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并掌握先进知识、技术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另外培养方案不合理及落后也会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因此,要不断改进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学习中融入信息技术知识,并不断进行实操演练,促进人才培养。

(2)理工类院校组态分析

由表3 可知,在理工类院校中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一共有三条,且这三条组态的一致性指标非常高,说明这三条组态是产生理工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充分条件。 结果覆盖度为0.62,说明大概有三分之二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案例可以用上述三条组态解释。从中可以得到理工类院校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路径(H2、H3 和H4)。

表3 理工类院校产生高/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组态

路径H2 表明,无论是否建立深厚的校企合作,在充分了解行业需求并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即使缺乏学校高度支持,但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可以提高高人才培养效果。 路径H3 表明,不考虑是否建立有效的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行业需求的情况下,即使缺乏学校高度支持,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方式先进,教学内容新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校企关系良好,聘请企业导师,共建合作平台和实训基地,也可以提高高人才培养效果。 路径H4 表明,无论对行业需求了解多少, 在获得学校高度支持并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加强校企合作,充实师资队伍,建立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具备创新意识、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创新的校内外教师团队,以及建立各种人才培养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实训基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也可以提高高人才培养效果。

从这三条路径可以看出理工类院校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核心是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适合采用“校内外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 理工类院校专业多以理科工科为主,比较注重实践方面, 配套设施及实验设备比较完善,科研氛围也比较浓厚,在面向社会新的需求时能积极主动转变,紧跟时代脚步,培养应用型人才。如果能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 从不同方面讲解理论动态和实践现状,并且多利用共享资源设备及合作平台教授学生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学习行业前沿技术,更能促进人才培养效果。 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除掌握基本的工程知识外,还应掌握管理类、计算机类等多学科知识,同时还需具备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引领学生学习,教授学生知识,带动学生发展,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日常学习与社会实践、实习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这两者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理工类院校中产生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只有一条,一致性较高,覆盖度为0.39,解释了三分之一的案例。 NH2 表明,无论对行业需求了解多少,在缺乏有效的培养方案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即使存在学校高度支持并建立深厚的校企合作(核心条件),也不能带来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师资队伍建设在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理工类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注重技能、证书等“硬实力”,优秀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传授基本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的技术和能力, 还能够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快熟悉专业前沿理论和技术,可以说是学生培养的关键力量。

(3)财经类院校组态分析

由表4 可知,在财经类院校中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一共有2 条,且这2 条组态的一致性指标非常高,说明这2 条组态是产生财经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充分条件。 结果覆盖度为0.60,说明有超过一半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案例可以由上述2 条组态解释。 由于这2 条组态的核心条件一致,可以归纳为一类,因此可以得到财经类院校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主要路径H5。

表4 财经类院校产生高/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组态

路径 H5 包括 2 条组态 H5a 和 H5b,其中 H5a表明在缺乏学校高度支持, 且培养方案未能及时更新、 师资建设较弱、 校企合作程度不高的情况下, 如果财经类院校能够提升对行业发展的敏锐度,及时了解行业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调整自身培养方向,也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 H5b 表明在缺乏学校高度支持的情况下, 如果培养方案不断更新优化、师资建设较强,与企业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并且重视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方向与需求, 持续更新完善人才培养计划,也可以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

从这两条路径可以看出财经类院校高人才培养效果产生的核心是充分了解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合采用“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多以财经类专业为主, 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背景较薄弱,但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专业优势比较突出, 更适合培养有关工程建设融投资决策和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咨询与监理等方面的人才。 在如今建筑业都在推广智能建造的背景下,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已成为时代趋势, 培养具有信息化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财经类院校要把握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优势,例如将造价课程与工程造价软件相融合、将工程项目管理或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同BIM5D 软件等综合,根据行业需求,结合本校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又兼具一定优势的“通工程技术、精管理方法、强风险意识、重社会责任”的工程管理创新性人才,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强调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具备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 能够解决工程难题的创新型人才。 适应新时代发展又兼具一定优势的创新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财经类院校中产生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组态共有两条,一致性较高,覆盖度为0.73,解释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案例。 NH3a 表明无论学校支持程度高低,在缺乏对行业需求的了解(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培养方案未能及时调整、师资队伍建设较弱、校企合作意愿不强(边缘条件),都会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高。 NH3b 表明不考虑是否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在缺乏对行业需求的了解(核心条件)、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边缘条件)的情况下,即使获得学校高度支持并建立深厚的校企合作(边缘条件)也不能带来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从中可以看出熟悉行业情形, 了解企业所需对财经类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如果缺乏这一核心条件,即使存在其他高的条件也不能带来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技术方面可能比理工类院校要薄弱, 但在其他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时敏锐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发掘人才需求的缺口,再结合自身优势及时调整培养方向,着重培养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更符合现实情况。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 论

本文以国内40 所含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为研究样本,从校内外两方面探讨面向智能建造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法解构促进三类院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组合,关注综合类、理工类及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需求,总结契合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必要性检验发现在综合类和财经类院校中,单个条件因素并不构成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与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在理工类院校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佳是导致其人才培养效果不好的必要条件,说明理工类院校更要重视师资建设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二,综合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适合采用“理论指导—实践带动”型的培养模式。 综合类院校囊括多个学科,跨学科、跨领域学科丰富,本身在对复合型及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比较出色。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综合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能够加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将智能建造相关知识和技术融入现有课程中,并多加强实践课程和教学,用实践促进对理论的理解,更能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理工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适合采用 “校内外双师型”的培养模式。 理工类院校专业多以理科工科为主,比较注重实践方面,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理工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能够以“产学研”为导向,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从学习理论知识到熟悉实际工程项目,并且能够借助共享资源设备及合作平台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就更能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适合采用“需求导向型”的培养模式。财经类院校多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在如今建筑业趋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环境下,财经类院校可以结合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优势,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并根据行业需求,结合本校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又兼具一定优势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驱动高人才培养效果和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具有非对称性,即产生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原因并非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面,但必要条件的存在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效果的好坏。

(二)启示与不足

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启示:首先,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固定,各个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构建符合高校本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 驱动高人才培养效果与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路径不止一条,存在多条驱动路径,高校要优先注重驱动高人才培养效果与非高人才培养效果中的必要条件及各条路径中的核心条件。 最后,驱动高人才培养效果和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因素具有非对称性, 并不是通过非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原因反推高人才培养效果的原因, 还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本文存在两点局限:一是案例数量仍可适当增加,以丰富研究样本,拓宽研究结果的普遍使用性。二是从覆盖度来看仍可适当增加或者改变条件变量,呈现更多组态,有可能会获得新的发现,进一步分析和补充现有的解释框架。

猜你喜欢

理工类财经类组态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PLC和组态的智能电动拧紧系统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PLC组态控制在水箱控制系统的应用
铸造行业三维组态软件的应用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