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体系研究*

2022-11-24钱玉霞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学生

钱玉霞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促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各高校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积极以学科竞赛、实习就业、课外实践、创业基地等为载体和平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开放互通的教学环境,培养出了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但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缺乏更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其中,如何系统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校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多元化素质的高级人才[2]。在这一背景下,项目化教学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和推进。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做中学”“研中学”[3]。

目前,高校对项目化教学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项目是封闭的,局限于一门课程或者几门课程之中,理论知识体系关联没有按照复杂程度和要求高低进行系统设计,学生难以建立项目间的联系或者项目与所学知识技能间的联系,项目的目标和交付成果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因此,笔者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探索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使得单门课程、多门课程、不同年级间课程、课外活动中的教育教学能够相互关联、形成体系,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项目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具体的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图如图1 所示。

图1 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图

(一) 总体思路

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实验、实训、设计等教学环节,也不是某门课程的附属,而是指向核心知识与能力[4],涉及多门课程、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因此,需要系统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逻辑和项目逻辑之间的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着重培养学生可迁移的思维逻辑、学习习惯和实践创新能力,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出发,确立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现理论体系与项目技能的螺旋式上升。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理论知识的前后关系、难易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理论体系进行梳理,构建脉络清晰的知识树。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将项目技能分成基础性、专业性、系统性、职业性等多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项目技能进行项目设计,确保项目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与理论知识的相互支撑。

(二) 项目设计

项目方案的设计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单门课程的项目实践、多门课程项目融合、跨年级项目递进、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化教学的衔接。

1.单门课程的项目实践

在某一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以团队形式完成各阶段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其综合实践的能力。

教学项目的设计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5]。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项目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团队协作是项目化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组织保障。因此,实现项目化教学的第一步是合理地构建项目模块和任务情境。学生则以团队形式领取项目任务,通过讨论对项目任务进行解读,正确理解项目内容、要求和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相关任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适当地辅导和引导。项目实践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图2 项目实践流程图

2.多门课程项目融合

一般来说,课程与课程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相同课程的授课教师也不尽相同,如果各任课教师仅着眼于单门课程进行项目实践,就有可能会出现知识零碎、项目重复等问题。因此,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整个课程体系的角度进行项目设计,以更好地开展项目实践和融合,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连续性。具体做法: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前置或后置关系的梳理,形成清晰的脉络图;然后,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需要了解学生已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将其纳入项目的内容设计当中去,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连贯起来;最后,在项目实践中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总结和回顾。

3.跨年级间课程的项目递进

难度适宜的项目有利于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一般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由低到高逐步实现的。因此,项目也需要按照复杂程度和要求高低进行系统设计,由浅入深,这样才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项目进行层次划分,不同层次对应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难度逐层递进,让学生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项目设计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初步感知,帮助学生确立学科意识(基础性);第二层次是巩固提升,培养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专业性);第三层次是深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系统性思维(系统性);第四层次是持久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性)。

4.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化教学的衔接

项目化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相统一。同时,项目化教学对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较高,但单一的项目设计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积极性难以提升。特别是部分项目需要学生到课外进行实践,有时难以确保学生能够按时按质完成。而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往往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因此,将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不但能够减轻学生实践压力,还能驱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项目化教学的效果。例如,将课外创新创业活动的预期成果分解成项目任务,让项目任务更加具体,并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实践创新创业活动。

(三) 考核支撑

项目任务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需要将学生该部分的表现也纳入考核体系,增加过程考核的比重。对于实践部分的考核可以更加多样化,包括书面策划书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或者互动展示部分体现的团队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核。可以根据学生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评分,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队长评分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进程与实际效果。

二、以创新创业班为例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实践

(一) 实践基础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2019 年开设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形成了学校特色。一方面,两年制的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学生减少了通识课,增加了应用性强的实践课程,并大力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已全部或局部开展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学生进校之初,便要求其申报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并路演,学校安排评审和筛选,优质项目进入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进行孵化。项目路演过程中,没有申报项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路演情况,选择加入其他创业团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项目实践的平台。同时,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从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创业基地、项目指导、资金扶持和专项服务上,为学生实践项目的落实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可知,在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实践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具有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此为试点,通过不断实践和验证,形成稳定、有效的实施机制,制定完善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

(二) 实践过程

根据上述项目设计的四个层次,结合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的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各个项目层次的具体设计方案如表1 所示。

表1 具体设计方案表

1.基础性的项目设计

在某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将“说、学、做”统一起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创业营销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项目任务,分小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营销分析报告,并进行成果汇报。各环节的具体任务:(1) 市场环境分析:通过对宏观和微观环境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洞悉市场机会和威胁,了解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2) 营销战略选择:根据上述市场环境分析的结果,把握用户需求,确定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3) 营销策略制定:运用具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上述内容进行落实与推进,进行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与制定。

2.专业性的项目融合

通过一门课程将学生正在学习的其他课程知识以及已学过的课程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用于项目实践,实现多门课程之间的项目融合。比如,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别完成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分析以及调查报告撰写。而在这些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至少需要用到另外三门课程的知识,具体包括:首先,在进行调研主题的选择和深入挖掘时会涉及创业营销中的市场分析;其次,在调查数据回收之后需要使用应用统计学课程中的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最后,在整个调研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验证创业管理中的团队管理技巧等。

3.系统性的项目衔接

以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新创业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还能够锻炼其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语言及文字表达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学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和氛围,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度高,主动性强。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参赛学生在完成比赛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将理论知识连贯起来,同时能够较好地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其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学校还为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学生开设了商业计划书撰写与路演课程,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项目之间的衔接。

4.职业性的项目实践

以学生实际运行的项目为实践载体,构建准职业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像在职场中一样处理实际的问题。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采用了“上午理论在教室、下午实践在基地”的“半理半实”教学新模式。下午时段,所有学生进入大学生项目基地主导或参与项目运营,并邀请企业导师进行项目指导。学校每学期会对项目运营效果进行考评,优质项目会提供企业资源进行孵化。同时,学校还为该班级定期安排企业参观、创业沙龙、训练营等相关活动,让学生与实际企业近距离接触,打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通道,培养其职业素养。

(三) 实践效果

为了验证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自2019 年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开设以来,教学团队逐步实施该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体现:首先,从人才培养质量上来看,该班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较好提升,例如,2019 级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学生获评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其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毕业生的总体好评率较高,认为学生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最后,该班级总体取得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成果,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已有53 个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并成功运作,累计获得各种奖项280 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5 项,另有专利成果20 余项,注册公司21家。另外,部分实践成果得到了学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可,积累了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三、结语

以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班为试点,构建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强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行为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同时,在该教学体系的实践验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跨年级间的项目递进存在协调方面的难度、学生个人角色需要进一步明确以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教师的项目指导经验需要进一步积累等。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推进该教学体系的实践验证,逐步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能够向其他专业学习与推广的方案,进一步扩大实践运用的范围。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学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