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全科教师助力重庆城乡教育统筹的效益研究

2022-11-24温亚梅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区县全科课程

温亚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1.研究背景

小学全科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中坚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及小学全科教师队伍建设。自2012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政策文件都提出并强调“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支持各地在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中开展全科教师培养,为乡村学校补充素质全面、专长发展的小学教师”等建议。

自2012年以来,重庆市政府《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统筹推进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出台,重庆市在政策指引下开始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最初目标是解决农村边远学校教师短缺问题[1]。随着培养经验的逐年丰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出发点也从“农村教育”的单一性需求转向“城乡教育”高质均衡发展需要。在当前重庆市“一区两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对于平衡城市农村教育差距,提升人才教育能力、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西部(重庆)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2.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的现实问题

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多省份如河北、陕西、浙江、重庆等都将小学全科教师纳入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重庆市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定向培养是指就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学生在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全科教师之前与第三方事先签订相关的人事协议,等学生从高等院校结业之后直接奔赴协议中明确的区县小学参与教学[2]。近两年,“乡村全科教师培养”问题受到社会极大关注。

研究者根据重庆市“一区两群”区域,结合定向区县,选择了铜梁区、合川区、长寿区、武隆区、万州区、梁平区、石柱县等区县开展调研活动。多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管理干部反映,小学全科教师的总体教育教学情况良好,较其他教师表现出课堂教学管理、跨学科融合、班级管理、参与活动等方面的优势,但也折射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全科教师“一专多能”价值定位与实际教学学科“均不精通”的矛盾性问题;二是师范院校关于全科生培养模式“多元化”与“分科化”的不统一性问题;三是全科教师“培养课程设置”与“乡材小学教师结构性需求”的衔接性不够问题;四是全科教师实习实践环节与教学专业标准的适应性不足问题;五是职前“定向培养与就业保障政策红利”与职后“专业素养发展评价制度缺失或不健全”而造成全科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措施不力的问题;等等。

2.1 全科教师“一专多能”价值定位与实际教学学科“均不精通”的矛盾性问题

全科不全。据调研发现,乡镇小学管理干部普遍反馈全科教师语文、数学教学素养高,但在音、体、美方面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大部分全科教师不能够胜任小学音、体、美教学工作。高校培养方案在摸索阶段,理论课程设置多,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大部分高校着重培养小学全科生数学、语文教学能力,对全科生音、体、美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大部分全科教师不能胜任音、体、美课程教学工作。甚至存在部分全科教师基本功素养不足,三笔字、普通话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2 师范院校关于全科生培养模式“多元化”与“分科化”的不统一性问题

重庆一所全科教师培养高校,从2018届全科生开始文理分科培养。理科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高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文科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文学与写作、综合英语、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论、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其他四所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高校采用全科授课方式,全科生在高校学习所有科目,但艺术类课程课时少,所学课程多而不精。

2.3 全科教师“培养课程设置”与“乡材小学教师结构性需求”的衔接性不够问题

全科教师培养高校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对乡村学校学情把握存在偏差。就重庆市而言,乡村大多处于大山深处,乡村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乡村孩子大多变成了留守儿童,平时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3]。隔代的交流存在代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又知之甚少。高校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在班级管理、儿童心理学、农村家校沟通方面课程设置少,不足以支撑全科生到岗快速适应工作。

2.4 全科教师实习实践环节与教学专业标准的适应性不足问题

高校在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实习安排上主要体现为见习、实习机会太少。笔者对重庆市5所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实习环节进行梳理,发现全科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实习、见习时间并不长,且部分高校考虑到全科生人身安全及方便程度,安排全科生在城区小学实习的机会,但小学全科教师毕业后均到区县的乡镇小学就业,实习环境与就业脱节,对全科生就业后岗位适应帮助不大,反而因城市小学相较于乡村小学教学环境好和设施设备齐全,而增加了全科教师就业的心理落差。

2.5 职前“定向培养与就业保障政策红利”与职后“专业素养发展评价制度缺失或不健全”

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向优秀高中毕业生招生,实行本科提前批次录取。录取的学生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等相关政策红利,毕业后通过专项招聘到签约区县学校任教。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就业后,对个人发展方向不明确,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这一职业发展存在短板。当前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学校结构性短缺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是对于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对于有流动性需要的全科教师,服务期满考聘没有途径。

3.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对策建议

经过调研访谈活动,笔者实际了解小学全科教师就业后的基本情况、就业困惑、未来规划、服务效能等内容,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3.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全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培养全科教师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感,以振兴乡村教育为己任,使得全科生怀抱伟大职业理想、崇高的职业信念加入到乡村教育工作中。

3.2 基于教师核心素养,重构全科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一是高校应加强全科生基本功培养,三笔字、普通话等基本功应扎实。二是加强高校音、体、美等艺术方面课程教学,建议根据全科生进入大学校园依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一门艺术类课程。发展为专长,艺术课程开设周期要长[4]。三是高校应加强小学全科教师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的趋势是向着学科融合方向发展。

3.3 面向职前职后衔接,探索全科教师有效实习体系

乡村小学校学情特殊,存在一个年级只有个位数学生的情况,需要小学全科教师适应小教学班包班制、缺少哪个学科就担任哪个学科教学的灵活教学迁移能力。区县乡镇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高校应加强班级管理、儿童心理学、农村家校沟通方面课程设置,使培养的全科教师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建议定向区县小学组织考察团定期去委托培养高校考察,给全科生试课机会,考察团对全科生试课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使全科生查漏补缺。高校增加实习、见习机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全科教师,最好是把实习安排到定向区县乡镇,了解就业环境。回学校根据就业区县实际条件及实习经历,继续查漏补缺。

3.4 建立激励稳定机制,让全科教师稳得住留得下扎得根

只有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师保障机制,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更有助于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建立有别于非全科教师的全科教师类别考评机制,使得全科教师考核公平、评价公正,有晋升渠道。基于农村小学实际情况,为全科教师提供好食宿保障,有住处、有饭吃等基本日常问题得到解决,教师才能花更多心思投入到教学中去。

3.5 加强职后专业提升,培养全科教师实践教育智慧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成社会及个人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各行各业的人员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学生们接触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很多知识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喜欢问这问那,区县相关部门做好全科教师职后培养,扩展教师的知识面,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猜你喜欢

区县全科课程
泸州市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