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主体,化生活为探索
——论陶行知思想下幼儿园大班项目教学的路径
2022-11-24王梦逸
王梦逸
(苏州市姑苏区南环实验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000)
前言
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幼儿教育中,项目教学是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利用项目目标推动,使得幼儿能在项目中开展科学探究,尝试自主寻找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继而实现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增长的一种学习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极其注重幼儿探究技能的发展,它不仅影响着幼儿知识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他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未来的良好发展。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项目教学路径,以契合的幼儿教育思想引导幼儿的良好发展。
1.陶行知思想对于幼儿项目教学的启示
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一日生活,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都是在一日生活中完成的,由此可见,生活对于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大班幼儿项目教学以探究技能为核心,需要借助一个趣味的、完整的学习项目来推动幼儿的探索力、实践力,但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平台。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所诠释的那样,“生活就是教育”,“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即科学教育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利用情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观察、探究,从而养成独立思考、仔细分析、严谨求实的习惯。由此,在陶行知重要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教师要充分立足于幼儿生活,以儿童为学习主体,利用生活的过程、体验引导他们探索,从而不断增长科学探究力。
2.在陶行知思想引导下开展幼儿园项目教学的路径
大班幼儿思维更为细致严谨,他们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极强的求知欲望,对于事物的描述与分析能力有着明显的提高,由此,引导大班幼儿有效地开展项目化学习是符合幼儿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幼儿教师要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积极地开展项目教学,将探究融入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有效成长。
2.1 创设项目情境,用生活元素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的学习依赖于生活,生活中有广袤而又神奇的现象和事物,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探究主题。诸如大自然中的雨水、泥土、树叶、石头等,还有生活中的时钟、电灯、喇叭等等,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而它们本身就极具探究价值,蕴藏着很多神奇的科学原理,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又让他们的学习极具乐趣。由此,教师可以以生活元素为核心,以自然为背景,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发掘生活中的科学趣味,从而激发出良好的项目活动兴趣。
比如大班幼儿对于泥土、泥浆等有着天生的好奇心,而泥土又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物质,极容易获取,又具有低结构的性质,契合幼儿探索的需要。所以教师可以以“神奇的泥土”为主题,创设项目情境,借助多媒体给幼儿播放各种有关泥土的视频,比如有泥塑、泥雕,甚至古时候还有用泥巴做成的墙体等等,借助多媒体让幼儿对泥土作品和泥土的形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生活中,泥土是幼儿最为熟悉的自然物质,而项目的主题就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常见的泥土到底有怎样的神奇,想要感受自然界中这种随处可见的物质有什么样的魔力。而通过观看视频,幼儿就发现情境中的泥土与他们日常所理解的泥土相比,更加神奇有趣味,不仅形态各异,还能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独特的生活效用,甚至还能成为艺术的载体,承载着不一样的生活元素。此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泥土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用处等。而后幼儿就会对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思考,用极强的热情参与到项目情境之中,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发展对泥土更深的认知能力,推动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
2.2 开展项目探究,用生活实践推动幼儿探索
探究是项目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不仅能凸显出幼儿的主体性,同时还具有动态性与生成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能力与知识是会随之动态发展的,并且随着项目的实施与结束,幼儿能够通过探究获得一定的项目成果。所以探究既是一种方法,也是掌握科学知识的动态过程。利用探究,幼儿的成长就更具有目标性和生成性,能有效地发挥幼儿自身的潜力。所以教师要利用项目探究,引导幼儿开展观察、分析,动手操作以及自主思考,让他们在多样的探索中不断唤醒探究动力,并在实践中有效地提升探究技能。
例如在探究泥土的科学项目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挖泥土、堆泥土,并且寻找不同颜色、不同外观的泥土。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带上铲子、水桶等工具,在户外仔细地寻找着不同的泥土。有的幼儿找到了软软黏黏的泥土,或者找到了细细的沙状的泥土,还有的幼儿找到了夹杂着石子颗粒的泥土,又或者发黑、发红的泥土。在幼儿的不同视角下,泥土的性状也有所不同,他们的个性化甚至还体现在寻找泥土的过程以及对不同性质的泥土的认知。而后教师鼓励幼儿将泥土取样带回幼儿园,与幼儿共同探讨在泥土探索过程中的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会积极地分享自己的体验,包括泥土的触感、形状等等,还包括寻找到的不同泥土所处的位置及环境等。继而教师再鼓励幼儿利用不同的泥土进行游戏,可以用来搭建泥堡,还可以制作泥人,又或者和成泥水,在平面上作画。这样的实践让幼儿更深入地探究到了泥土的神奇特性,并且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分析和总结,助力幼儿增长了科学探究能力。
2.3 推动交流讨论,用生活合作助力幼儿思维
项目教学是一种团体类的活动,尤其注重幼儿在项目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不仅体现了幼儿语言技能,还推动着他们合作意识与竞争能力的发展。在项目中不仅有合作,也有竞争,而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如果幼儿能借助生活经验,综合地去看待项目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和思想,那么就能收获更为宝贵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利用项目探究,引导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广泛地参与,积极地交流与沟通,开启心灵之门,将思维与项目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推动他们自身思维能力的大幅发展。
例如在探究泥土奥秘的活动中,幼儿对于泥土往往具有非常独特的亲切感,他们喜爱利用泥土嬉戏,感受自然的纯粹。而在触碰到不同触感的泥土,感受不同泥土的质感后,他们往往会萌生出很多新奇的想法,想要将其利用泥土表现出来。此时教师就要关注到幼儿的思维变化,迅速捕捉他们的想法,然后组织幼儿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在交流讨论中,幼儿对不同的泥土有了自己的认知,有的幼儿说泥土黏黏的,可以用来做泥人,还有的幼儿感受到了砂质的泥土,于是提议可以用来堆沙堡,或者做沙画。还有的幼儿发现有的泥土十分坚硬,可以用来搭建更高的结构物等等。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下,泥土的形象和特点仿佛变得更加生动,幼儿的思维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泥土创作出各种不同的作品,而在创作过程中,结合讨论和交流,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也有效发展,这无疑推动了幼儿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使幼儿在项目教学模式下收获更加综合的思维能力。
2.4 实施成果展示,用生活眼光促进幼儿发展
成果展示是项目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键。完整的项目教学必须有有效的成果展示环节,极其注重生成性。而项目是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活动,围绕项目主题,幼儿在其中探索并实践,继而生成一定的科学探究成果,这是项目生成性的体现。所以成果展示在项目结束时必不可少。而对于幼儿来说,保持探究的热情并不容易,引导他们克服探究困难达成探究目标也较为困难,所以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科学探究,就需要有一定的推动力,而成果展示既是幼儿呈现项目成果的契机,也是展示自身探究能力的契机,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更积极地发展科学思维。所以教师要依据生活,联系生活,引导幼儿在项目结束时开展成果展示活动,用鲜明的项目成果推动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从而帮助幼儿在其中积极收获新的科学思想,体验生活趣味,继而增长科学能力。
比如在泥土探究活动中,幼儿利用不同的泥土进行了泥塑、泥浆画或者泥质搭建,这让他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场景,理解了泥土在生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体会到了泥土探究的乐趣,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竭尽所能地实现探究目标。而对幼儿来说,探究的成果往往比过程更能激起他们的热情,幼儿对于自己创作的这些“作品”往往极具分享欲望,希望得到认可和鼓励。所以教师就要有效地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展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讲述自己作品的涵义,并且尝试提出更多的设想,提出更多泥土在生活中的用处。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拍摄并装订成册,作为幼儿项目教学的记录以供幼儿随时欣赏与分享。这样的成果展示给了幼儿探究的原动力,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其中,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与技能。
结语
项目教学是开展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它同时还可以实施多学科融合,给予幼儿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学习体验,让知识更加连贯、系统。这降低了幼儿知识体系被割裂的风险,让他们能够从多维度、多学科去思考分析,从而发展出更有效的技能。所以项目教学是适合大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而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过“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他引导教育要立足幼儿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实践、学习,从而在生活中获得发展。因此,立足于陶行知思想,幼儿园项目教学就能够更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教师应当积极落实,有效提升幼儿的科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