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I术后患者血清EPO、VEGF、CA125水平变化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24王方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分级心肌梗死心肌

郭 盼,王方芳,高 媛,张 黎△

1.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检验科,陕西咸阳 712000;2.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检验科,山东青岛 26603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案之一,可直接疏通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PCI术后可能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最终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1]。因此,了解PCI术后预后不良情况,分析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可大量分泌,并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保护性作用[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对缺血缺氧环境也非常敏感;糖类蛋白125(CA125)为膜结合型黏蛋白,既往研究认为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研究还指出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3]。本研究旨在探究PCI术后患者血清EPO、VEGF、CA125水平变化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接受PCI术治疗,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0 d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01例)和预后不良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PCI术治疗成功者;(2)既往无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病史者;(3)无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疾病者;(4)既往无心脏手术史者;(5)一般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合并原发肿瘤者;(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3)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5)合并神经功能障碍、重症感染性疾病者。本研究试验设计经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仪器与试剂 iE33型心脏彩超诊断仪(美国飞利浦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

1.3方法 (1)预后不良情况:观察PCI术后患者30 d内MACE发生情况,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死亡等,计算其发生率。(2)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根据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病变支数、Killip分级[5]、梗死部位、吸烟史、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ensini积分[6]、EPO、VEGF、CA125等,LVEF通过心脏彩超诊断仪进行检测,通过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接受PCI术治疗后留取肘静脉血标本,离心处理后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EPO、VEGF、CA125等指标水平。(3)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预后不良情况 1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30 d内发生MACE的有22例,发生率为17.89%(22/123)。

2.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预后不良组CA125、VEGF、EPO、Gensini积分、收缩压、心率高于预后良好组,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Killip分级>Ⅱ级、非单支病变、下壁心肌梗死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1。

表1 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2.3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单支病变,Killip分级>Ⅱ级,EPO、VEGF、CA125水平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100、3.435、1.906、2.077、3.747,P<0.05)。见表2。

续表1 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

表2 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迅速,为临床关注的重点,PCI术可通过置入支架,直接疏通阻塞血管,但患者心肌损伤仍较为严重,术后易发生MACE,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为17.89%,与既往研究的12%~41%相符[7-8],提示该类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较高,临床亟需分析其病理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早期诊断并制订合理预防和干预方案以改善PCI术后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EPO、CA125、VEGF水平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EPO、VEGF、CA125可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情况的判断指标。分析其原因为,EPO一方面可通过代偿性地上调受体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激活鸟苷酸环化酶-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途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可通过刺激心脏祖细胞上EPO受体,促进心肌祖细胞增殖,促进梗死区域内心肌细胞再生,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9]。张月等[10]研究显示,EPO在心肌梗死大鼠中表达增加,且其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互印证。VEGF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其增强子中缺氧识别位点可使得VEGF在缺氧环境下大量分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阻塞,可诱导VEGF分泌,并发挥促进梗死区域血流重建的作用,血清VEGF水平与PCI术后患者心肌损伤情况密切相关[11-12]。杨洋等[13]研究亦指出,VEGF可促使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半年内发生心肌重构,临床应予以重视并将其作为PCI术后危险分层、评估的因子。CA125为高分子量糖蛋白,可受炎症刺激而分泌,有研究显示,CA125与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具有相关性,可能成为继B型钠尿肽后又一重要的心力衰竭标志物[14-15],本研究中CA125水平升高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持续损伤可能诱导CA125分泌。

本研究结果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还显示,非单支病变、Killip分级>Ⅱ级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非单支病变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心肌细胞坏死概率增大,且PCI术疏通多条病变血管可损伤心肌造成微血管痉挛,增加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风险,针对非单支病变的患者可动态监测、评估患者心肌损伤情况,及时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提高对MACE的预防及治疗效果。Killip分级>Ⅱ级提示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损伤严重,组织修复代偿能力弱,PCI术直接疏通冠状动脉后,心脏缺血缺氧得到缓解,但心脏泵血功能仍无法完全恢复,可增加发生MACE的风险,临床针对Killip分级>Ⅱ级的患者可密切关注其病情进展,增强此类人群保健意识,针对性应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EPO、VEGF、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治的靶因子,而非单支病变,Killip分级>Ⅱ级及EPO、VEGF、CA125水平升高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以上指标给予针对性干预,进而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分级心肌梗死心肌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分级阅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