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2022-11-24张伟北京广播电视台

环球市场 2022年26期
关键词:证券市场宏观经济降息

张伟 北京广播电视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贸易都与世界经济进行了充分的融合,尤其是证券、股票、基金市场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证券市场的价格浮动会受到社会各界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影响证券市场呈现不同周期变化的重要原因。如果证券的价格一味地上涨或出现暴涨情况,容易造成金融行业泡沫化,如果证券的价格一味地下降或暴降,对金融投资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话会引发金融危机。一直以来国内外的金融学者都对证券市场的周期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证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而言,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立相对较晚,对整个证券市场的把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造成了证券市场价格浮动较大、周期变化性较强,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国相关金融行业人员和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影响证券市场周期变化因素的分析,深入了解影响证券价格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影响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的因素概述

一般来讲对证券市场的价格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因素、市场因素、非经济方面的因素。下面我们将这三大方面的因素进行细化,并就各因素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

经济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因素和微观经济因素,同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政策因素也对证券的市场周期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1.宏观经济因素

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的宏观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的周期性、通货变动、整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收支情况、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

2.宏观经济政策因素

国家出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会出具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如货币政策中的利率调整、汇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经济的业务的公开等。还有一些对财政的调控政策,如国家的预算、税收、国债的发放、各产业的政策的调整、监管制度政策等。

3.微观经济因素

微观经济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各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成长周期、企业的发展态势等。

(二)影响证券周期变化的市场因素

经济市场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价格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市场中的供需量、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市场中总体的价格走向、波动情况、市场交易的制度和交易的平台、交易方式、交易工具、对市场总体的把握和调控、市场走势预期等。

(三)影响证券周期变化的非经济因素

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产生影响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局势的变动、国际政治形势、国家的政策调控、政府政策、资金交易、投资者操盘、资金盘大小等。

二、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

既然谈到宏观经济,我们先从宏观系统的角度来分析,证券市场是整个国家进行经济运作、经济发展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系统,同时自身具有一定的运转规律和结构形态,但在整个经济运行系统当中又会受到其他经济子系统的影响。如一个国家的经济系统中的一系列经济行为生产、投资、货币发行、贸易、财政收支等,都会对证券市场这个子经济系统造成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冲击,而是有交叉和重合的,所有的交叉点和重合点又会对证券市场的周期变化产生新的影响和冲击。

同时,宏观经济系统的环境及波动也会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周期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国家、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而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利率波动等。证券市场是国家经济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而构成这个子系统主要的基础就是各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各上市企业在证券市场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而企业的运转情况、产品价格波动,都会随着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发生改变,受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改变而调整。举例说明:国家的生产总值处于上升的趋势,那么股票的价格也会随着增长,反而则下降;证券市场的价格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张缩会产生波动,同时证券市场的资金量也会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进行增减。

三、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周期变化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国家会通过财政政策对财政工作进行引导,而通过财政政策的有效运用,可以将财经关系通过一整套的针对性指导方针进行管理,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全面地覆盖所有财政收入、开支的经济政策。从财政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角度加以分析,财政政策还可以区分为紧、宽松以及中和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弹性空间对整体证券市场形成了比较强的影响。严的财政政策,可以对整体经济形成抑制性的影响,形成证券市场的利空影响,反之松的财政政策,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对证券市场的利多影响。

财政政策的具体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国债、税收政策、预算、财政管理制度和补贴等,这种管理手段能够分别加以独立运用,也可以整体加以统筹运用。

自1998 年开始,我国一直在实施积极稳定的货币政策,在推行货币政策的进程中,尽管政府已经对正确性和方向性方面提供了多样化、多元化的经济管制手段,但货币政策的发展空间却还没有完全被耗尽。近些年来,在各种货币政策实施的进程中,由于受全球宏观经济调整的冲击以及各种金融风险的影响等,货币供给并没有随着对国民经济的回升的需求而上升。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尽管狭义货币的实际增长相当高,但从广义货币的视角考虑,M2 增速仍然保持着下滑的不良势头,众多企业以及居民等,对未来的预期出现了下降,导致投资融资的改革进度存在严重的落后性。

为了能够良好地满足我国扩大需求以及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需求,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促进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发展朝积极的方向进行,国内各个层面也呈现了乐观的发展趋势,为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货币政策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以维护市场经济平衡,实现良好发展的一种货币供应以及流通组织管理重要方针与对策,是政府展开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货币的增长对整个社会的调控具有全方位和深入性,相关经济政策的提出与落实,最直接地能够表现政策成效的便是证券市场随之出现的变化。

近些年来,我国为了可以更有效率地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增长,曾经连续降低过七次人民币存贷款的收益率。尽管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国内的人民币一年期储蓄与存款利率已经下降至了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二点五的利率点已经是一个非常低的利率标准,但是与以美元为主要货币流通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利率水平仍然与这些国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因此,一旦我国对人民币的利率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再降低的话极大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发生流动性的危机。

2001 年第三季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对国内62 个劳动城市的调查研究,对这些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行了公示,公示表明了国内的劳动力总体情况,同时公示中显示我国劳动市场最显著的特点依旧是供大于求,直接造成整个国家的就业形势呈现较为紧张的局面。而下一阶段,随着国家企业内部的不断深入改革,以及通过WTO 理念所带来的冲击,现存的劳动力结构必然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这一发展趋势,也会造成失业以及摩擦性失业的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在失业率经年身居高位的情况下,如果不加以管控,必然会造成国内社会难以实现稳定的发展,那么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想要取得乐观的成果,也有着较大的难度。这就需要能够提高解决失业率过高这一问题的重视,也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的重要指示。

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本质上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如下的影响,首先,它的利率水平能够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带来直接的影响,利率较低,那么企业的融资成本必然会直接下降,而在其他因素不会产生改变的情况下,企业运营的利润也会进一步地增加。利率的变化,还对资金的流向带来较为直观的影响,通常来说,利率较低,那么储蓄存款的收益便会下降,而股票市场的投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这就促使资金能够从银行主动地流向股市,以此来满足增加股票的需求,帮助股价上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在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导政策,能够对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旦金融危机发生,国家通过及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维护市场经济的平衡,那么就能够保证经济发展走向乐观、健康的道路。

五、利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股市中利率的变化与股票价格的变化正好成反比。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人民币的调整次数就高达八次。在1996 年5 月1日,我国的中央银行决定对人民币的利率进行首次的降息。同一时期,我国的股市就对该利好政策做出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反应。随着股市经济收益的逐渐回吐,其发展出现了持续的增势。该时间段的股市逐渐发展,并超越了前两年的股票市场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大牛市。在1996 年8 月23 日,我们迎来了央行的第二次降息。当时存款利率的平均值比以往整整降低了1.5 个百分点,同时,贷款的相关利率也得到了下调,甚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这一利好消息的出现,对处于低迷状态的股市,无疑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其在这一刺激下,快速地复苏起来,并且让股市迎来了新的高度。在同年年底,我国的股票市场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央行的第三次降息是在1997 年10 月23 日到来的,这时的人民币存贷利率平均下调了1.1 和1.5 个百分点。这时的股票市场历经了三次重要的降息政策,导致许多的资金逐渐向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流动。紧接着,在 1998 年3 月25 日和1998 年 7 月1日,我国的经济市场分别迎来了第四和第五次的降息调整。在这两次的降息调整中,虽然利率的降幅并不大,甚至是远远低于前三次的央行降息政策,放宽了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融资环境。所以,股票市场出于这一原因,也在逐渐地进行提高。在1998 年12 月7 日,我们迎来了央行对存贷利率的第六次调整,这一调整是央行史无前例地一年进行三次降息政策的发布。同时,也是我国整个银行利率调整历史中没有发生过的。这次利率的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央行在1999 年6 月10 日对人民币的利率进行了第七次的调整。这次央行的降息行为虽然让投资者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但是,在市场中产生的反应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2002 年2 月21日,我们迎来了央行的第八次降息政策,这次的降息政策主要是政府想要对市场的发展进行一种态度和立场的明确,对消费者、投资人、生产者发出的积极的政策信号。政府想要让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们意识到,如果市场经济持续的低迷,那么政府部门就不会坐视不管,则会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支持政策,给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提供强有力的政府支持,确保经济健康、持续、迅速地发展。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国际市场经济的融合和贯通更具重要性,因此我国未来证券市场中的资本流动性会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强,人民币也会越来越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带来证券机遇的同时也会迎接更多的挑战,国家证券机构和企业要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周期变化进行及时的关注,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对整个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如宏观经济、经济调控政策,也要多对市场经济动向进行实时的关注和科学合理的预判,并对一些非经济因素动向进行充分的掌握,促进证券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贸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证券市场宏观经济降息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澳联储降息至1.75%破历史新低
降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