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4陈佳琪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环球市场 2022年2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

陈佳琪 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从全球发展角度来分析,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而且整体竞争也从过往的经济竞争,进一步转化为科技和信息化的竞争,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孜孜不倦地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那么对于国内的各大企业和事业单位而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将信息化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过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必须进行信息化的蜕变,加大力度渗透,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只有在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背景下,才能更好地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促进事业单位长效持久发展。

一、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员工进行自主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可以说,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深入到各个环节之中,与多个部门都有直接的关联,在过去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基本都是要依靠人力,深入到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与部门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然后相关管理人员再事无巨细地去完成相关工作,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管理效率,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高效发展。而深化应用信息化,让人力资源进一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那么一些常规化的管理权限,只需要依靠信息系统,就可以实现全面下放,无须相关管理人员一一深入到不同部门之中进行交涉和沟通,而且整个过程,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只需要登录自己的系统,就可以获取相关操作权限,那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员工就可以进行自主管理,既能让员工摆脱过往的监督管理束缚,又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能提高管理效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举例来讲,事业单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岗位的调整通知,又或者是有相应活动的开展通知,那么就可以依靠信息化系统下发这些信息,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行获取服务,然后整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申报。通过信息化系统,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也可以进行事假和病假的自行操作,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申请进行批复,整个过程更加简单和便捷,不仅能让整体员工的满意度提升上来,还能减轻过往管理的烦琐性,提高管理规范性,最终促进事业单位长效持久发展。

(二)有助于降低成本,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原因,就是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非常烦琐和复杂,通常要想完成这一工作,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而且稍有不慎,还极容易出现失误,所以,整体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那么深化运用信息化,在具体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实时采集单位内部所有员工的数据,并且做到定时更新,无须具体到每一个人,就可以让领导第一时间掌握内部员工的实际变动情况,这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此外,利用信息化,还可以最大化地保证人员数据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深化运用信息化技术,内部员工可以利用相关系统,直接获取到工作报告,然后在完成工作之后,上传回系统,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可以通过系统平台直接查收,并给予批复,整个过程非常简单便捷,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革新

在过去发展中,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非常落后,主要集中的方向也是非常有限的,一般都是在岗位的安排和具体薪酬的核算上,还有对于员工日常出勤的监督等方面,可以说,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机械化且毫无人情味的,并没有深化先进的指导思想,也缺乏相关先进技术的支持,整体管理手段非常稚嫩和落后,最终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仍然沿用这样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深化运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革新和升级。通过运用信息化,不仅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现全面创新,还能深入到内部人员体系之中,改变其管理理念和思想,确保其可以从过往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接受新思想,转变新思维,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而且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给事业单位提供更为准确的方向,明确当下的战略化发展目标,所有员工都可以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紧随时代潮流,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在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不论是领导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又或者是内部员工,对于信息化的认识,都是非常片面化和浅表化的,没有深入地对信息化的重要现实作用进行剖析。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加大了信息化的利用,但是仍然沿用过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针对一些计算机和先进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始终秉持着一种排斥心理,那么信息化技术就无法发挥出其原本的价值和效用。也恰恰是因为认识不足,导致内部人员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积极性严重不足,认为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有无信息化,都无关紧要,更不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态度不够认真,缺乏紧迫感,又或者是事业单位为了做做样子,将一些落后的软件和系统程序应用进来,没有注重持续的创新开拓,并且片面地认为这就是进行了信息化的应用,这样的短视行为,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事业单位员工素质、能力不达标

对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而言,只是将过往单一的管理人员应用进来,是无法满足要求和标准的,必须保证相关人员可以熟练地运用信息化,在信息化应用能力方面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仅仅局限在简单的办公和一些网络搜索层面,要想实现信息化的熟练应用,则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实现信息化之后,内部员工必须熟练运用信息化,并且依据此来解决现实工作问题,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内部大部分的员工综合素质都相对较低,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信息化能力方面,也无法满足要求和标准,所以,信息化的应用就成了一种摆设,真正可以运用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沿用过往的管理方法,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产品选择不当

一部分事业单位在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都是因为没有对信息化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进而片面地追求先进化和全面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的就是希望信息化软件和相应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一步到位,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一点,时代在不断变化,科技在不断发展,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辅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信息化产品的选择方面,更是要慎之又慎,但是如今市场中的销售厂商可谓是鱼龙混杂,信息化技术的起步时间又较晚,所以很多标准缺乏统一性,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选择存在盲目性,而自身缺乏了解和全面认识,一旦选择不适当的产品,又或者是无法满足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信息化产品,就会制约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还会耗费过多的资金,不利于事业单位长期持久发展。

三、信息化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管理模式的优化

现下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之所以如此受到推崇和各大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根本原因,就是信息化具备多种优势,其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还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所需的信息,更能进一步深入挖掘信息。在过去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都是相对静态化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依据固定的管理要求和标准,按部就班地开展相关工作,整体过于生硬化和死板,很多时候,信息无法短时间内实现流通,人们也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但是深化运用信息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及时整合和收集各种琐碎的信息,还能让人力资源实现数字化的发展,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将所需要的数据提供给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满足工作需求。在信息化的应用下,还可以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根据个人能力进行不同岗位的科学调配,在整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再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高效落实进来,借助信息化加大内部人员的培养力度,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培养效果。通过管理体系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历久弥新,持续发展,最终促进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获取更大的突破。

(二)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可以说,当前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就是进行人才队伍的构建,所谓人才队伍构建,并非盲目地选拔一些优秀人才,深入到事业单位内部,而是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选拔。首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在开展这一工作之前,接受事业单位的全面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还有具体信息化知识等,只有管理人员自身对整体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能循序渐进地开展这一工作;其次,就是从事业单位的层面出发,为了进一步运用信息化,那么就需要积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自身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取舍,与此同时,更要站在事业单位发展的高度和战略方针上,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精准培训,最终建设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最后,就是事业单位层面,需要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就是宣扬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和有利之处,让整个事业单位上下所有人员的思想,都能实现全面转化,进而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投身到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之中,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更要加大力度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技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三)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安全防范和保障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极为重要,遍布各个地区,其中涵盖的重要信息更是不计其数,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保证信息安全,可以说,信息安全是实现信息化全面应用的重要基础。在具体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共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性,对于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还要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开展定期的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此外,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言,事业单位层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安全防范意识,拓展数据安全加密等业务,通过培训,让相关工作人员完全掌握,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之中。针对一些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信息,事业单位层面,必须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访问权限,确保信息的安全性,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始终保持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四)不断完善升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信息化资源

与过往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同,信息化的应用,必须进行不断升级和创新,目的就是为了紧随时代潮流,不被时代所淘汰。在具体完善和升级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积极整合其他的高新技术,帮助现有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升级和开发,确保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质量可以更上一层楼,不论是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统计,还是人员的调配和管控,都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长效持久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全球化经济都在迅猛发展,所以我国各大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在高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体市场竞争愈发严峻,那么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上,不被淘汰,就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深化运用信息化,让信息化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大力度培养信息化人才,确保其可以更好地运用信息化,让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展现出更大的价值,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政工工作的有效应用分析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