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2-11-24罗伟
罗伟
(娄底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娄底 417000)
乡村振兴为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可以改变我国乡村落后的面貌。园林绿化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乡村特征编制园林绿化建设方案,合理地选择栽种植物,对乡村进行绿化与美化的工作。乡村在发展中,需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结合当地情况推进公共绿地建设工作,优化乡村绿地系统同时保留当地的文化特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初衷。
1 乡村振兴中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基于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准则并在建设环节贯彻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和谐发展的思想,完善乡村生存结构,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城乡环境,在园林绿化建设阶段,人们环保意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园林绿化大范围普及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绿化以人工建设的方式,模拟自然地形地貌;乡村绿化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自然资源,融入自然,让乡村可以保留更多原始自然资源,使乡村景观更加和谐、幽静、有趣、清新。乡村建设中园林绿化是一门涵盖美学、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的综合性研究系统,能为大众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也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1]。
园林建设会种植大量植物,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调整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重。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仅可以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的水蒸气在调节空气湿度与温度方面也有出色效果,可以提高空气的清洁程度。园林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改造乡村生态气候。通过调查显示绿化率对地区环境有不少影响,绿化率高的地区人们种树概率远小于绿化率低的地区。植物可以调节地区气候温度,使人们可以在更好的环境中生存。园林植物在水资源净化方面也拥有突出效果,雨水内部含有一定杂质,无法直接被人们利用,雨水中的杂质可以由植物吸收,降低雨水内有害物质和金属物质的含量,既可以满足植物生长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还可以达到净化饮水的目的,提高地区水资源利用率[2]。
2 乡村振兴中园林绿化的应用措施
2.1 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引导园林绿化良好的发展,需要借助现代信息平台,积极宣传乡村振兴工作,同时需要各层级政府关注乡村振兴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考虑到园林绿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仅凭政府的资金支持难以满足绿化建设工程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导全民参与到园林绿化建设活动中。农民对园林绿化建设的影响最大,园林绿化建设需要得到农民支持,由此可以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良好环境。目前,在园林绿化建设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这可以拓宽宣传路径,让园林绿化建设理念可以被大范围推广,让大众正确认识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建设[3]。
乡村干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关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掌握工程开展情况,发挥其自身的影响力,利用地方广播等途径宣传园林绿化方面的内容,由此使农民接触到园林绿化知识。乡村干部确定宣传方式后,需要提高宣传活动的影响力,选择讲座、线上教育等活动,让村民了解农村绿化的意义、乡村绿化建设给地区经济发展与自身带来的利益,由此愿意参与到乡村绿化建设工作中。乡村绿化可以改变地方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在村民了解乡村绿化意义后,会逐渐参与到植物保护等活动中来,形成全民爱护植物的氛围。
乡村支部应该监督乡村园林绿化工作的进展,需要积极倡导村民关注乡村园林绿化建设进度,做好绿色植被的防护与监督工作,防止植被遭到破坏,规避地区出现乱砍乱伐的行为。乡村支部应定期组织村内党员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主题以园林绿化建设为主题,并在会议中给出保护绿化植物的措施与方法,要求党员明确自身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职责。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植被保养等工作,营造良好的绿化景观。党员随着乡村建设活动的开展,需要积极落实管理任务,通过监督与养护降低绿化植被遭到破坏的概率。另外,一旦发现村民或其他人破坏绿化植被,需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纠正行为主体的错误认识,为乡村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良好条件[4]。
2.2 加大养护与管理力度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加强对绿色植物的监督与管理,保证花草树木修剪、幼苗养护与设施维护等工作可以有序推进。以往过度关注植物种植,没有积极开展养护工作,出现不少问题,当下需要积极推进园林工程养护工作。因为绿化建设活动中栽种的植物品类众多,养护植物需要清楚植物生长特性,还应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由此满足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提高植物成活率,还可以使植物拥有良好的长势,达到园林建设目标。种植植物时必须遵守植物生长规律,灵活选择种植方法,确保植物可以健康地生长。植物容易受到自身生长特性与环境因素影响,如果没有在关键节点进行养护,容易出现病害或大批量死亡的情况,无法形成具备观赏性的绿色景观,会降低绿化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工作人员需要记录园林绿化工程种植的各类植物,记录相关植物的名称、品类与习性,确定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灵活地选择栽种方案与后期管理方案,为植物健康生长构建良好的环境[5]。
2.3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防止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不仅需要栽种大量植物,还需要使绿化工程可以体现乡村文化内涵,结合村落建筑特点与自然资源储备情况,灵活设计工程方案,科学部署绿地建设方案,选择多样化的手段,提高绿地结构的合理性。乡村居民为乡村建设的主体,随着绿化工程开展,需要征求村民意见,了解当地发展情况,综合相关信息制定与乡村发展状况匹配的规划方案,由此快速推进乡村建设工作。比如,部分乡村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可以打造旅游型乡村。绿化建设不能破坏村落原有的自然环境,需要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绿化建设工作,借助绿色植物美化乡村,进一步挖掘村落地域特色,也不会对村民风俗习惯造成不便。规划绿化建设活动时,还需要进行局部建设,形成标志性景观,让其成为乡村的特色标志,提高村落影响力。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应该做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协调工作,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观,合理规划乡村路线,由此可以协同推进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工作。
乡村园林绿化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作为一项综合性基础工程,包含的工作内容众多,在农村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时,需要考虑当地环境,根据土地环境与乡村发展决策,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在美化乡村、改善乡村环境同时,凸显乡村文化内涵,照顾到村民生活习惯。在园林绿化建设设计环节,需要立足于村落发展规划与村庄发展特点,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点,将文化传统与园林绿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乡村的文化特性,打造大量人文景观,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地形地貌规划是乡村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设计出凸显村庄风貌与特点的方案,构架与城市园林绿化有一定区别的景观,将乡村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2.4 统筹协调园林绿化建设
在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势下,国家支持、民众拥护园林绿化建设,园林绿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不应该成为部分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干部的政绩,否则在加大投入的背后也增加了村级经济的负担。因此,根据党中央提出的量体裁衣、为民办实事的原则,乡村振兴中的园林绿化工作需要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分期投入,让园林绿化的美好效果作为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表现。
3 结语
园林植被拥有美化空间环境的功能,可以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民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建设部门应该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地域特色、区域环境特征,选择绿色植被,合理规划园林植物,应考量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写园林绿化建设方案,提高方案内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农村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