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师生共营书香校园策略探讨

2022-11-24

新课程 2022年24期
关键词:书香营造师生

巨 磊

(永登县中堡镇何家营小学,甘肃 永登)

书香校园营造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其以积极的阅读态度与良好的阅读方法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以此促进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及完善的阅读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书香校园氛围中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同时,师生共营模式的书香校园构建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及启发作用,从而实现高效阅读学习发展目标。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创建书香校园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实现师生共赢书香校园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结合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中充分感受书香校园的正面影响作用,以此提升阅读教学工作的效果,进而达到全面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目标。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期间,教师应结合多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完善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首先,教师从环境布置角度进行分析,充分体现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此促进实现书香校园文化的目标。创建书香校园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在学校里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每周一书籍”的分享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如名句摘抄、好书推荐、作者分享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学校可以在一周内设置一节专门的读书课,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时间,而阅读的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安排,并且定期举行读书分享大会。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展示墙及相关宣传栏等平台,积极营造阅读氛围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可以摘录名著《朝花夕拾》《繁星春水》等内容中的名言名句,通过班级文化墙进行展示,以此提升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感受班级文化中阅读氛围的引导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学习水平。在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校园图书室充分体现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构建开放式的校园图书室,能使学生在多元阅读类型及阅读模式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阅读方向,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另外,在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方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体现阅读活动的灵活性及开放性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阅读习惯,完成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目标。

二、重视指导阅读方法,推动创建书香校园

在以良好阅读氛围及书香校园构建为根本目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阅读环境,更要重视将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科学、高效的阅读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模式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实现师生共同创建书香校园的发展目的。运用精读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细致化逐字逐句阅读方式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细致化阅读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而运用略读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快速阅读方法,初步掌握文本基础内容,掌握其核心思想。将精读及略读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如,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清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略读的方式初步了解古诗文中所表达的基本含义,体会其中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之情。继而利用精读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具体细节及字词分析期间,了解不同字词的具体含义,深入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反复性朗读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文本的基本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中心思想。因此,加强重视指导学生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是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实现书香校园营造目标的有效措施。

三、运用师生共读模式,完善营造书香校园

以师生共营书香校园为目标的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师生共读模式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提升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还可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带来的引导及启发作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实践活动的开展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在灵活性及趣味性较强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合作的根本意义,以此为书香校园营造计划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小学语文《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所呈现的信息,进一步感受课文中对奇妙世界的描述内容。在师生共读模式运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小组合作阅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为书香校园营造目标的实现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合作互动学习体验中全面提高阅读学习水平。因此,加强师生共读教学模式及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有效完善书香校园营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四、拓展多元阅读内容,强化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同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效果的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元化阅读内容融入其中,全面体现书香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及灵活性特点,同时在丰富的阅读内容辅助下,促进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方向,避免学生学习思维被局限在基础教材范围内。为了建设书香校园、丰富校园生活,我们可以定期面向全校师生举行读书活动,首先教师要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不但能在读书活动中提高读书兴趣,而且能在读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枫桥夜泊》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拓展阅读内容的构建,帮助学生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延伸拓展能力。对此,教师可结合古诗词的中心思想感情、格式与表达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拓展延伸,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体现。首先,在以古诗词中心思想进行拓展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其中描述江南水乡秋夜优美景色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延伸阅读学习内容,推动实现书香校园营造目的。另外,从古诗文的基本格式及表达形式角度进行延伸,可以加强分析其七言绝句的写作方法,以此拓展阅读方向,帮助学生体会更丰富的七言绝句古诗内容。

五、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习惯和行为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不喜欢读书,那么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教师要在书香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正确的观念,将良好的阅读习惯视为提升职业素养的基础功。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又能让教师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要在不断的阅读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技能。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专业之外的书籍,通过阅读开阔视野,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很难具备文人应有的素质。

教师要引领学生多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最大的爱好。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的时期,也就是学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环境和爱好都会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目前我们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也处于一个短视频的时代,学生在课外时间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手机上,手机、电脑都影响了学生对书本的阅读兴趣。从构建书香校园的角度来说,教师首先要注意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书籍是任何娱乐产品所代替不了的,甚至教科书也不是学生主要阅读的书籍。逐渐将阅读培养成学生的爱好,让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汲取书籍中的智慧。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推荐经典的书籍,保证学生阅读的书籍是具有阅读价值的。最后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让家长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让家长带领孩子通过阅读丰富业余生活。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一个人的心灵,一个好书店可以温暖一座城市,一个书香校园可以浸染师生的品格。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引领莘莘学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师生共营书香校园计划及目标实现过程中可以加强结合多元化策略的应用,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阅读方法辅助作用下,感受书香校园的积极影响作用。

猜你喜欢

书香营造师生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师生讨论改病句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