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安黄椒大棚栽培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2022-11-24任俊

江西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蓟马永安蚜虫

任俊

(永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66000)

永安黄椒具有“辣、香、脆、润”四大特点,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永安黄椒大棚栽培于7月12日—7月17日播种,8月25日—9月5日定植,10月25日—11月5日采收,分批次采收,直至次年的5月—6月,亩产达1200~1500 kg,年产值达1.5万~2万元,永安黄椒的大棚种植效益较高。在大棚种植过程中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能进一步提高黄椒的品质,现将黄椒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总结如下:

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1.1 烟粉虱

烟粉虱属渐变态昆虫,半翅目,粉虱科。烟粉虱是永安黄椒大棚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害虫,其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用其刺吸式口器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正面呈现黄斑,而被大量消耗养分后的植株开始衰弱,更为甚者引起植珠死亡。此外,烟粉虱本身分泌的蜜露会污染叶片,使其发霉,影响光合作用。2021年9月—10月永安气候比较干旱,有利于烟粉虱的繁育,世代重叠严重,是2021年大棚种植的主要害虫。

1.2 蓟马

永安大棚黄椒的蓟马主要是花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以成虫和幼虫吸取黄椒叶片、花器和幼果上的汁液危害黄椒。苗期危害常造成叶片出现小白点或长条状斑块,严重时叶片皱缩、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花期受害初期,花朵上有白斑,后期变褐色、逐渐枯萎引起花蕾脱落;而果实受害会产生疤痕,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展,呈现不同形状、不同程度的木栓化,严重时造成落果。此外,蓟马还可以传播病毒病。2019年—2021年该病在永安市大棚黄椒中大发生,一般1月份开始出现危害,以后逐渐加强。黄椒开花盛期,每百株花蓟马成虫可达102~514头,若虫达24~136头,已成为永安黄椒大棚栽培的主要害虫之一。

1.3 蚜虫

蚜虫是一种植食性昆虫,半翅目,球蚜总科。蚜虫成虫、若虫聚集在黄椒的叶背、嫩叶、花梗、荚果上吸食汁液,叶片出现黄化、卷缩现象,导致植株矮小,生长不良,严重时萎蔫枯死,后期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使黄椒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最后引起枝叶干枯死亡。而且蚜虫是多种病毒的传播媒介,导致病毒病的流行。蚜虫身体柔软,具有大量的昆虫天敌,如蟹蛛、草蛉、食蚜瘿蚊等,也常受细菌、真菌及病毒侵染。近三年来,永安黄椒大棚栽培中,蚜虫虫量不大,比起露天种植,蚜虫对大棚黄椒的危害比较轻。

1.4 烟青虫

烟青虫又名烟草夜蛾,鳞翅目夜蛾科,是辣椒常见的害虫之一,永安黄椒大棚中也常见到。以幼虫蛀食蕾、花、叶、芽、幼果为主。咬食后的部位呈小孔或缺刻状,或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烟青虫也喜欢钻蛀到果实里,容易将病害侵入而导致果实腐烂,造成永安黄椒减产和品质降低。近三年,黄椒经济价值高,农户重视提前预防该虫害,烟青虫危害少,果实品质高。

1.5 炭疽病

炭疽病是大棚黄椒比较突出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由于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造成大棚内温度高、雾气重、湿度大,黄椒处在定果时,易感炭疽病,发病潜伏期3~7天。黄椒果实被炭疽病侵染后,表面起初出现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病斑会扩大成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状,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潮湿时病果上密生灰绿色霉状物。2020年9月—10月永安天气多雨寡照,有1.5亩的黄椒田因炭疽病的严重危害,减少约六成产量,造成农户经济效益下降。

1.6 疫病

疫病又称黑杆,属鞭毛属亚门疫霉属辣椒疫霉菌的真菌性病害。如果氮肥施用过量,高温和高湿天气又比较多,较易发生该病害。该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7℃,产生孢子囊最适宜温度为26℃~28℃。染病后永安黄椒就会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软腐,病健分界明显,扩展快;叶片病斑呈暗绿色,干燥后呈褐色;病果上密生灰绿色霉状物,干燥后呈褐色。2018年以来大棚栽培的永安黄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疫病的生存环境,该病害对黄椒的危害比较低。

1.7 病毒病

永安黄椒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传播而发生,如蚜虫。该病害的表现特征为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皱缩、蕨叶状;叶脉失绿,花叶变黄;果实有凹陷褐色条斑,造成落花、落果、落叶,降低产量。近三年来,大棚蚜虫量少,永安黄椒病毒病减轻,田间仅有发现零星病株。

2 黄椒病虫害综合防控对策

2.1 农业防治

2.1.1 清洁田园

在永安黄椒采收后,应及时清除大棚里残留的烂叶、病果、杂草等,再进行土壤翻耕,清除根系,尽量减少在土壤中的残留,要将清理出来的病残体、杂草运离田间,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侵染来源、虫口基数。

2.1.2 大棚消毒

对大棚进行烟熏消毒:把已清洁完的大棚密闭几日,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每立方米空间用锯屑8 g,硫磺4 g,于晚上19时,每隔2~2.5 m距离堆放、点燃,24小时后放风排烟;也可用45%百菌清烟熏剂200~250 g,均匀放置后点燃,随即密闭烟熏2~3小时。

2.1.3 水旱轮作或土壤高温消毒

水旱轮作能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显著减少土传病害、虫害、杂草的发生,使酸化的土壤恢复到中性,改善土壤结构。没有实施水旱轮作的可在6月—8月换茬之际进行土壤高温消毒:亩施碎稻草250kg和生石灰200 kg,再通过翻犁,使稻草、石灰、土壤均匀混合,然后灌水并保持水层,盖棚膜闷棚15天。

2.1.4 穴盘基质育苗

永安黄椒采取穴盘基质育苗,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有利于培育健壮辣椒苗,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育苗前,黄椒种子用精甲·百菌清浸泡1小时,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纱布包好,放置在25℃~30℃的恒温环境中催芽,保持纱布湿润,待过半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1.5 适时采收

永安黄椒在适期播种后100天左右、成熟度高时,要进行分批采摘。若采摘时间太早,果实饱满不够,产量低,不能体现黄椒的“辣、香、脆、润”特色。因此在黄椒果皮转桔黄色、果型为圆锥形、大小基本定型时要及时采收。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趋光性或者夜间活动习性,采用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不影响作物经济价值。常用的方法有:利用害虫的趋色、趋光、性信息素等特性诱杀成虫,设置防虫网阻隔等。

2.2.1 色板诱杀成虫

黄椒在大棚定植后,可根据烟粉虱的趋黄性、蓟马的趋蓝性,在大棚内前风口和过道之间每亩悬挂20 cm×25 cm专用粘合剂制成的黄板、蓝板50~60片。在烟粉虱、蓟马成虫时期可利用其趋色性,采用色板诱杀,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对应调整色板高度,色板下端高出黄椒植株10~15 cm为宜。当色板粘性弱或被粘满时,应更换色板。

2.2.2 性信息素诱杀夜蛾类害虫

黄椒定植后,每亩悬挂烟青虫性诱捕器1个,或将诱芯固定在色板上。性诱剂会不断释放雌蛾的信息吸引雄蛾前来,随后将其困在诱捕器或色板上,通过诱杀雄蛾减少田间雌蛾的交配,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减少蛾类害虫。

2.2.3 黑光灯诱杀害虫

在成虫盛发期,永安黄椒大棚每10~15亩安装一盏黑光灯,灯管是一种特制的气体,能发出360nm左右的紫外光波,人类不敏感,但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对这一波段很敏感,使害虫扑向黑光灯落入装虫袋,5~7天后再集中抖出虫袋里的害虫,进行杀灭,这种做法不仅可减轻大棚内害虫,还能为家禽提供饲料。

2.3 化学防治

永安黄椒定植时,为了达到好的驱虫效果,可以选择添加了缓释成分的片剂农药、生物菌制剂等穴施药剂。在黄椒苗期长出第2片真叶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咯菌·嘧菌酯兑水喷雾,移栽前3天再喷1药,作为送嫁药移植,减轻病虫危害。

药剂防治重点要抓好永安黄椒的苗期、花期和幼果期(一般在8至10月份)的防治,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烯酰·唑嘧菌、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兼治。药剂使用需谨慎,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和作用机制的药剂。早上露水未干时打药效果会好一些,施药应从田地四周包围打药,最后在中间施药。

猜你喜欢

蓟马永安蚜虫
福建甜椒蓟马发生情况及蜡蚧轮枝菌对蓟马优势种的致病力
蚜虫婆婆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美丽的永安溪
双面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