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2022-11-24陈瑞瑞
□ 李 晶 陈瑞瑞
(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第一要务是产业兴旺,这是缓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因此,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产业兴旺具有更高的层次和更加丰富的内涵。新时代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需坚持统筹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为原则,将挖掘新业态和新动能、培育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升级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等工作列为优先事项,更加重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和改革机制体制。甘肃省农村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快构建和完善农村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延伸农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利益链,是甘肃省当前乃至今后农业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甘肃省农村产业振兴的现状
“十三五”期末,全国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及诸多不利因素,甘肃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并迎来了农业发展形势最佳、农村改革步伐最快、农民收入增速最高的新局面,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打造良好开端。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步入新台阶
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核算,2020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3957.44万亩,比上年增加2.2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1202万吨,相比2016年增加5.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37.34亿元,同比增长5.2个百分点;一产增加值1198.14亿元,其增加幅度已连续三年居全国首位。一产增加值年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相比2016年增加近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4.3元,相比2016年增长37个百分点。
(二)特色优势产业取得新成效
1.特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的规模和种植面积,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全省“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现代制种产业、戈壁农业、循环农业等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0年,“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增加值达753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0.9%,其中,蔬菜总产量2838万吨,高原夏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中药材总产量达13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马铃薯总产量155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苹果总产量89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羊存栏2156万只,位居全国第三;牛存栏478万头,位居全国第九。
2.“甘味”产品品牌逐步树立
甘肃省坚持以农业绿色高效为发展理念,以强化优势特色农产品特性为抓手,培育了“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甘味”品牌体系,推进了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制定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品质评价体系,进而积累“甘味”品牌口碑,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截至2020年,全省有当归、党参、黄芪等18个中药材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企业1318家,产品2815个。
3.现代农村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
甘肃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区域环境和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优质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加快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发展。截至2020年,甘肃省成功创建安定区、临洮县、肃州区、宁县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甘州区等18个省级现代农业园。
(三)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首先,结合甘肃省农产品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县乡农贸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较强拉动效应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2020年,全省10个大型商品交易中心实现了240亿元的销售收入。其次,构建全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实施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甘肃省特色农产品营销服务中心已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设立。另外,通过实施“乡村电商”工程,利用“数字营销”等手段,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千家万户,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二、甘肃省农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农村产业区域优势不明显,产业规模小
特色农村产业同质化发展,区域优势不明显。部分县区规划发展特色农村产业当地资源禀赋结合程度较低,或缺少特色产业规划的前期调研及评估,而是简单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仅难以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而且会造成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浪费。特色农村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尽管甘肃省农业农村发展有了根本性变革,但农业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农模式为主,农业生产经营并未形成规模,乡村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例如,甘肃省具有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生态优势,是全国重点高原夏菜重点种植区。目前已形成徽成盆地、河西走廊、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沿黄灌区五大高原夏菜优势种植区,但种植区大多是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由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统一种植,也有农户选择自己耕种,从而出现高原夏菜产业种植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的现象。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主体意识不强,标准化程度低
特色农产品品牌规模小且名牌精品少,品牌发展不平衡。随着甘肃省农产品品牌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一定进步。但与发达省份相比,甘肃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且农业生产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禁锢,形成的农产品品牌多以初级农产品和初加工农产品为主,品牌影响力仅限于省内或当地,跨省或全国知名品牌数量较少。企业、合作社、农户未完全形成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理念,采取推广措施有限,仅通过增加设备、扩大规模、增加产量、认证品牌等方式来建设品牌体系,对农产品品牌的定位思考和文化理念缺少深度挖掘和传播。
(三)农村产业经营主体力量弱,合作动能不足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引领者。从当前甘肃省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情况来看,全省农业领域内龙头企业数量少、体量小;除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外,大部分龙头企业实力弱,初加工企业多,深加工涉足浅,市场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部分龙头企业在市场开拓、营销渠道、广告宣传等方面能力欠缺,直接制约了对农业农村农户的辐射带动效应。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村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甘肃省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量很多,但整体实力不强,发育滞后,经营管理水平低,导致其组织带动作用弱化,难以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户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农户经营主体分散化、市场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农户发展局限性突出,阻碍了甘肃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农村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程度低
自国家启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来,甘肃省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下足功夫,但存在农村产业融合链条较短,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的现象。融合模式多以纵向延伸产业链条为主,横向技术渗透、二三产交叉渗透的产业融合较少。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而言,多以产业链前端的初级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含有高附加值的后续农产品加工较少,并且多数是融合层次较低的小型加工厂,融合项目同质化,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容易被市场淘汰,缺乏与高端市场对接的内在竞争力。再者,从农村产业融合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独大,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不够,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更是不强。
(五)农村产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农业合作组织化管理是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合作社是联结政府、企业、市场与农户的良好介质。与其他省份相比,甘肃省农业合作组织管理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社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但多半是经营规模较小的合作社,且服务类型单一,服务范围多限于省内,能够跨省服务或在全国范围内服务的合作社很少。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导致许多合作社发展后劲不足,起不到带动农户的作用。
三、甘肃省农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
(一)特色产业振兴的路径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连片发展的内生动力。对此,甘肃省相继出台了《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甘肃省“十三五”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扶持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甘肃省各地立足省情、村况、民意,坚持以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产业化为原则,聚焦蔬菜、苹果、马铃薯、中草药、种业、酿酒原料等特色种植业和肉羊、肉牛、奶牛、生猪、鸡等特色养殖业,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经济作物生产稳步增长。坚持以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定西市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基地,陇东及陇南地区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定西及陇南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甘南及临夏地区的畜牧养殖基地,河西走廊地区的玉米制种基地以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河西灌区、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趋于合理,特色逐渐显现,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并构建了农产品大市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三级市场服务体系,实现了优势特色产业效益倍增。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振兴的路径
农业农村部制订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出了“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的任务。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陆续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及《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业精准扶贫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系列规划及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随着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以定西为主要地区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及马铃薯淀粉加工业;以武威地区为首的面粉产业;以武威、张掖、嘉峪关地区为主的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带;以金昌、白银地区为主的啤酒原料产业;以陇南地区为主的油橄榄产业加工基地;以定西、陇南地区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业;以临夏、甘南地区为主的畜禽屠宰加工业等。
(三)戈壁农业产业振兴的路径
甘肃省为实施农业农村部启动的“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项目,以“因地制宜、化劣为优”的思路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产业单一的河西戈壁滩、景泰沙化地等地区,以日光温室为载体,运用基质无土栽培、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着力发展生态、高效、节水、绿色戈壁生态农业。如酒泉市肃州区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当地戈壁荒漠自然条件,研究开发出新型戈壁日光温室,建成总寨、银达、西洞三个非耕地设施农业产业园,得到了相关部门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的发展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景泰县针对当地干旱山区、盐碱危害区、边缘风沙区“三大片区”各自的环境特点,以“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宜种则种、宜渔则渔”为发展理念,在干旱山区种植耐旱作物,如和尚头小麦、沙地籽瓜、杂粮等;在盐碱区利用盐碱回归水,大力发展渔业,以渔治碱;在风沙区广泛种植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的同时,发展“沙漠枸杞”、“沙漠红枣”、文冠果等特色农产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均有所提高。
(四)现代种业产业振兴的路径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农作物的制种和供种大省。为进一步壮大培育制种产业、优化种植业的发展环境,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现代种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了《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办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管理制度和230多个种子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的地方标准,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县级的粮食安全监管制度,大力推进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并积极引入国内外著名种业企业入驻甘肃,提高种业的综合加工水平和抵御风险,把种业作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20年,全省玉米制种面积达130万亩,产种5.5亿公斤;马铃薯脱毒原种和一级种生产面积达40万亩,产种7.9亿公斤;现有种子企业600多家,其中,玉米制种企业133家、马铃薯制种企业83家;建立甘州区、临泽县等6个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并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公司+基地”“公司+制种农户+基地”“公司+基地”等多种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