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认识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
2022-11-24金铭
金 铭
(黑龙江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阐明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准确认识处理新的历史征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机遇和新问题。
一、中国基本国情形成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邓小平同志指出,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必须把社会性质和发展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从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主义落后统治的双重压迫,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而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生产发展水平极其低下,近代民族工业没有生长空间,加之长期战乱的破坏,导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极低。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曲折探索后,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也是中国基本国情形成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1.基本国情形成的历史逻辑
(1)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不可能完成工业化。一方面,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旧中国,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经济上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及牛拉人扛的农业生产力水平都表明,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前工业化社会阶段。另一方面,明清之际开始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被逐渐拉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以帝国的身份主导东亚世界,并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处理对外关系;此后中国则逐渐开始以一个民族国家的身份融入世界,从而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方方面面的变革。在历史转换之际,中国始终未能处理好独立发展与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二者的关系,错失了几次重要发展机遇。在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主义落后统治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没有生长空间,加之长期战乱的破坏,列强的疯狂敛财,导致旧中国不得不以落后农业国的形态与西方工业强国对话,愈加突显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2]。
(2)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决定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世界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等方式,在中国攫取大量特权和财富[3]。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大量财富用于战争赔款,消蚀了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始资本;另一方面通过取得领事裁判权、建立租界等形式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中国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同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先进分子放弃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幻想。“走俄国人的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近代历史表明,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始终未能实现工业化,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不允许中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导致新中国只能在极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国情形成的现实逻辑
(1)“一穷二白”的建设起点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将经历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对于当时的情况有非常形象的描述,他说: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茶杯、茶碗,还能把麦子磨成面粉,除此以外,我们连一辆汽车、坦克、飞机也不能生产。在错失两次工业革命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本就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了巨大差距,再加上当时帝国主义国家敌视封锁中国,中苏两国关系在度过“蜜月期”后,也因为意识形态分歧而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指标大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国家综合国力、科学技术水平、人民生活基本条件等均处在极低水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决定中国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
(2)改革开放前发生的一系列挫折和失误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艰辛的。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矛盾的[4]。由于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生产力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开始急于求成,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和国家的工作指导方针逐渐脱离实际,在经济建设上追求高指标、高产量、高速度,在生产关系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过渡。“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失误,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党风遭到严重破坏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改革开放中逐渐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准确认识。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这也是我们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
二、正确认识中国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
《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走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正确认识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所面对的新情况、新机遇、新问题。
1.百年奋斗历史成绩展现出中国基本国情“变”的特征
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特指我们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个特定的阶段。习近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GDP总量为1 143 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稳居世界第二位[6]。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内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上述成就和变化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国情表现出一些“变”的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基本国情“不变”的本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是社会性质,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程度,即生产力水平、科技实力等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但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纵向看,虽然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客观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在有些方面比较突出。例如,中国的经济总量巨大,但经济运行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经济结构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仍未实现;与经济发展成绩相比较,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力仍然存在短板,不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横向看,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存在,在一些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我们仍然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短期内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而中美经贸摩擦、国际封锁、技术垄断、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出现则加剧了这种危机[7]。客观来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主动打开国门拥抱世界,主动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信息链连为一体,逐步从全球化的追赶者变成全球化的并跑者,甚至在一些方面实现领跑。当前,外部环境仍然不稳定,由于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民族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泛起,反全球化暗流涌动,我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压力骤然加大。
总之,经过百年艰苦奋斗,一方面,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愈发突显,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仍然存在短板,核心竞争力和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些表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改变。
三、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把握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历史中走来,也必将在历史延续中不断发展壮大。回首百年发展道路,虽然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1.立足于百年党史,把握基本国情“变”与“不变”的逻辑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基本国情“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关系。一是明确“变”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自觉。过去取得的一切成绩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我们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二是明确“不变”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事物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今天中国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仍然是质变前量变的积累。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决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经历一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不断探索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适时调整对内对外政策,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准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三是明确“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基本国情的变化是量变的积累,表明中国的发展模式行之有效,有助于我们坚持方向、坚定信心;基本国情的“不变”表明现在的量变仍未达到临界点,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只有既看到“变”的阶段性特征,又认识到“不变”的内在本质,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清醒、保持定力。
2.汲取百年党史经验,在“十个坚持”基础上深化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
《决议》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十个坚持”不仅是党的百年奋斗经验总结,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基本国情的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坚强领导核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中国的发展既实现了国家富强的目标,又满足了人民幸福的需求;因为始终坚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不断实现中国化,我们才能用科学的理论解决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中国才能够始终保持大国地位,做到不仰人鼻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
把握中国国情的“不变”,因为我们保持了头脑清醒,明白中国的发展仍然处在进行时,明白我们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明白国内外敌对势力仍然企图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扩大统一战线、坚持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坚持开拓创新、坚持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个坚持”揭示了百年来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始终勇立历史潮头、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始终保持坚强有力、能够总揽全局的根本原因,通过“十个坚持”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基本国情“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关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
结语
作为一个东方大国,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与众不同,这既源于其历史延续性,也源于其谋求独立过程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而且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量“变”的同时,质仍然“不变”,这恰恰说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史表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国情是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国发展的前提,我们仍然需要认清基本国情的“变”与“不变”,才能保证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中保持战略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