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2-11-24陈子善
□ 陈子善 王 贺
在以江南才女为主流的清代闺秀诗坛,旗籍女诗人因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受到重视,作品多见于各类诗歌选本。降至晚清,伴随着政治危机而产生的旗籍闺秀诗选政,亦以其性别与政治身份的双重属性,显得摇曳多姿。严程博士的《走向公共写作:清中晚期旗籍闺秀诗选政》,取清中叶以还八旗诗人选本《熙朝雅颂集》、闺秀诗选《国朝闺秀正始集》及仅留下编纂痕迹的《满洲闺秀诗钞》为研究对象,以觇此时江南闺秀诗坛风尚北渐,及其间八旗知识女性创作观念渐由私密走向公共写作之变。但正如此文所论,清朝统治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旗人的消失,自清末至民国,仍有大量旗人艺文目录、总集、诗文评涌现,旗籍知识分子也在历史变迁中默默承担着书写、记忆的使命。旗籍女性的声音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淹没,而应有更加充分的研究。本文不仅填补了此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也将对文献编纂问题的研究与文学史研究、性别研究予以结合,探索了作为研究方法的文献学的可能。
在中国文学、学术的古今演变进程中,清末旅日作家、学人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以日本为中介,将西方“文学”概念引入中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以至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浙籍旅日学人蒋智由即是其中之一。其首次以专文形式对文学范畴中的“神话”概念进行介绍,并将此引入中国文学领域,开本国学人治中国神话学之先河,且留下不少诗文著述,曾与黄遵宪、夏曾佑一道,被合称为“近代诗界三杰”(梁启超语),为近代“诗界革命”之急先锋。蒋氏之旅日经历,颇为时人和后世研究者津津乐道,但相关文献记载多有误舛,使人莫衷一是。周雨斐女士的《近代旅日学人蒋智由生平新考》,利用其旁搜远绍而得的蒋氏诗文及诸种谱牒资料、近代报刊资料,重新考订蒋氏之东渡始末及生年问题,对我们完整地了解其生平行迹,深入理解其诗文著述之意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对于许多1949年后仍有文学活动的作家,既有研究多将其截作两段,分别作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研究对象,讨论其1949年前的创作、批评和1949年后的人事纷争、屡遭批判(或走向权力之巅,成为新的文化政治的典范)等问题,从而有意无意,在学术研究抑或话语层面,构造出了所谓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断裂”。但事实是否如此?铃木将久教授的《路翎的朝鲜战争》,看似处理的是昔时中国文学界朝鲜战争书写的一个个案,其实不然。此文的思想视野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所探究的乃是1948—1955年间路翎的文学历程,尤其其书写方式问题。文章认为其在朝鲜战争书写中,所书写的是一种最终没能展开的、关于未来的文学的可能性的记忆,由此也分析了路翎批判与新中国文化体制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新中国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这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路翎及“七月派”作家的认识,也丰富了关于四五十年代转折期文学史的研究,提醒我们在周作人、张爱玲、冯至、沈从文、丁玲、赵树理等作家之外,其他作家、社群在这一转折期的文学与思想经历,同样值得关注。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研究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都需要确立二者关联、贯通的意识。
域外中国文学研究、译介资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孙若圣博士的《作为事件的〈红高粱家族〉日译——以日本的中国新时期文学相关资料为线索》,聚焦于莫言名作《红高粱家族》日译过程之中,译者井口晃(兼及其他汉学家)关于莫言及中国新时期文学论述的变化,并从汉学家自身的文本脉络、思想脉络出发,仔细分析了其由欣赏到批判的原因,勾勒了译者批判原著(即带有译者强烈批评色彩的《红高粱家族》日译本的出版发行)这一看似意外的“单一事件”背后的思想图景;此外,也简要论述了这一事件之于当代中国文学外译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