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分析
2022-11-24霍放
霍放
(聊城市财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势态也十分迅猛,我国综合实力有着稳步提升。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重点关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积极调整发展策略和发展思路。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支柱,国有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国有企业有必要加快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转型,在创造性发展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在混改背景下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国有企业应当重视日常经营管理的要求与准则,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模式与工具,将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基础目标,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财务管理体制的有效转型,通过财务管理体制转型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的意义
(一)帮助国有企业获取更多项目资金
国有企业应当关注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在把握混改要点、加快财务管理体制转型的同时实现日常经营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以此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并且在社会、行业中树立优良的企业形象,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国有企业可以结合整体经营模式的优化要点,在不断的改革与优化中不断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关注管理模式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扩张,进而帮助国有企业控制财务风险,提高项目经营的综合效益。此外还要关注不同领域发展的实际条件,将整体经营管理质量的提高作为基本要素,通过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来提高经营运作的协调性与稳定性,有利于应对时代变革与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企业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获得更加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
(二)实现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统一
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活动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若能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转型作为基础,那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尤其是各种传统遗留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能够了解到,不少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和思想观念及价值观中具有明显差异,两者难以实现完全统一,这不仅导致财务管理活动很难有效落实,而且即便财务管理体制转型也会在传统观念的侵蚀下衍生出新的问题,不利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革新,也容易造成财务管理的动态性管理质量不理想的问题,外部监督与宏观协调缺失可能让财务管理质量大大削减。若能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问题成因为抓手来探索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在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也会起到显著作用,应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与现实要求,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集约化管理模式下做好面向全体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人员的价值观念与管理思想,能够为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带来更有力的支持,加快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与革新提供前期的铺垫。
(三)更好地应对时代及市场的挑战
自我国加入WTO 后,国际上的互动与联系更加密切,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场环境相较于以往也变得更加复杂难以捉摸。在这一大环境下,国有企业为达到稳定运营持续发展的目标,关注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转型至关重要,只有实现内部财务管理的全面转型,才能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挑战,以更高效更完善的经济运作模式和更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国有经济结构的平衡运作。当前混合所有制体系的改革任重而道远,若国有企业可以关注当下社会与市场发展现状,将财务管理体制转型作为基础,建立更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运作价值与竞争实力,实现财务管理体制上的全面突破。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应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构建对应的金融监督机制,或这一监督机制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各种阻碍,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信息虚报、利用无形收益牟利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的出现,企业账目管理也会变得紊乱异常。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具有一定难度,若评估过高可能无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评估过低又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时可能让国有企业陷入经济困境之中。
(二)预算管理体制不够规范
部分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缺失,同时也可能在落实环节遭遇各种问题,无法实现资金收支的全方位把控,资金闲置与资金浪费等问题都可能出现,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与运作带来经济损失。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作为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关键构成,也是财务管理体制成功转型的必要条件,对此国有企业应当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体制,重构预算管理程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财务风险点多且风控难度较大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下,新经济主体的出现为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资本支持,但同时也让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风险,并且财务风险的防控难度也进一步提高。其一,国有企业资本整合进度未能跟上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这在侧面上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其二,战略目标、资本质量评估、资本配置等内容若想在国有企业经营理念中全面融入尚需时间,新经济主体和传统经济主体也可能出现理念上的矛盾。例如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部分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税务体系的优化,包括财务报表、财会人员结构、财务部门职能的调整,但这些都可能隐藏财务风险;其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财务人员的风险判断、评估、预警、防控水平上未能及时跟进提升,当风险出现后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可能为国有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四、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转型的有关策略
(一)完善三级管理体系
其一,对于现代国有企业来说,经营管理的特征便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国有企业需要抛却以往政企不分离的模式,国资委也要将原本的日常事务管理职能剥离,提高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监管职能;其二,国资委在管理职能剥离的同时不能削减其管理权利,应当设立投资运营公司管理国有企业的资本运作事宜,投资运营公司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的更新,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以此来提高其竞争能力加快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借助这一举措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三,国有企业改革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后需要做好各项经营管理高功能做,包括投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及其各方参与度,把握好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的协调关系,避免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其四,在国资委—国有资本—改制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建设滞后,财务管理体制也要及时跟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实现依法经营;其五,财务管理需要协调好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之间的利益,若太过侧重国有资本可能会导致民营股份利益受损,导致民营资本活力不足。若对国有资本的利益限制过多,可能导致国有资本的流失;其六,财务管理需要结合合作股东董事会的决议结果开展相关工作,避免以管理为中心展开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应当充分调动经营层和基层的积极性,落实股票激励制度,为职工提供持股权利等。
(二)优化财务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需要做好财务监督机制的优化,主要面向于财政监察专员机制、财会委派机制、稽查特派员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优化在企业内部产生更有力的监督,有效规避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其一,国有企业可以与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一同建设财务内控平台,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程序与模式进行测试,定期检查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积极接受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让经济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其二,若国有企业所属行业为金融业,那么需要在建设内控平台的基础上确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权限,引进外部审计平台,委托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予以指导,让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加快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这一举措也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其三,国有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可行的业务评估机制,从客观的视角确定不同绩效指标分量,结合改革后的年度预算制度合理分析投资回报等指标。国有企业还需要把握好运营管理方、投资决策方、收益分配方之间的参与权重,进一步协调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出资人的关系,避免收益分配不公平或不平衡的问题产生;其四,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力度,建立可行的人员选拔标准、培训教育方案、晋升渠道、激励机制等,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有所奖励,管理、监督、激励的并行可以有效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如果发现国有资产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及时且准确地追责到相关责任人与责任部门,结合制度标准予以惩处。此外还要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等,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针对财务管理程序及业务活动程序实施更有效地监督管理。
(三)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对于混改国有企业来说,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这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责任内容。对此国有企业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标准,构建有关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通过预算管理体制的完善让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实现良性发展;其一,根据企业的经营现状建立可行的全面预算机制,机制需要足够贴合企业现状并且还要持续优化;其二,若想构建更科学更适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便需要建设信息管理数据系统,借助这一系统收集并整合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并且定时收集市场数据,经过整合加工后作为决策依据,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其三,针对当前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对应的监督管理体制,在原有的体制基础上将战略发展目标传达给全体员工,让员工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联系到一起,为建设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贡献出价值;其四,制度管理与监督管理两种形式结合,并且明确股东成员的基本定位,让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多个经济体制的优势,为国有企业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供更稳定的基础与支持。
(四)做好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工作
其一,国有企业需要建设并持续调整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强化财务风险的分析以及防控力度,综合比对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自身的前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行业、符合市场、符合自身的风险防控策略,提高风险防控力度以及财务管理质量等,为财务管理体制的转型创新提供支持。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风险预测方法的灵活应用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水平;其二,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关于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策略,特别是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要进行集体讨论并经过领导层人员审批后才能实施,保证资金利用率的同时将资金风险最小化。资金在资本市场运作前就要做好投资组合分析,尽量选择银行保本理赔的产品,提高投资活动的安全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三,国有企业可以邀请专业的第三方风险管理服务机构参与到国有企业资本整合与资本配置过程之中,经由专家认识面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展开客观精确的财务分析与风险预测,及时发现并总结投资项目中潜在的各种风险问题,并针对风险点制定对应的风险防控方案,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精准性与时效性;其四,在大数据时代下,国有企业一方面要持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在引进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做好信息安全相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人员对于风险的敏感性,避免重要财务数据或企业核心机密的泄漏问题。期间企业可以针对员工开展邮箱安全使用培训等,让员工可以了解内部信息资产的重要性,关注排查安全漏洞,应用先进的工具与方法规避信息泄露的问题,例如设置客户端授权码和防火墙、安全密钥等技术的引进。
五、结束语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要跟进改革进程,在体制方面探索改革与创新路径。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可能面临着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风险防控不力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优化财务管理体制与程序,提高财务管理的有序性与规范性,同时做好财务管理的职责分化,让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