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路径探究

2022-11-24候俊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人员

候俊会

(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 451100)

0 引 言

过去,高校审计人员主要是采用人工查阅文件、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这不仅需耗费较多人力和时间,且难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随着我国内部审计项目内容的不断增多和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的审计环境更加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当前的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要求,而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能快速、准确地处理海量信息,能打通各部门、各业务节点的沟通渠道,能有效提高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2017 年12 月 29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需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来看,还是从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的实际管理需求和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来看,均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并实施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1 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高校没有开展审计项目信息化时,高校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主要是采用手工或Excel 表格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和分析,然后将纸质的分析结果上传至上级部门或下发至相关部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审计数据信息处理、分析、传递需耗费较长的时间,业务办理流程效率低下,历史数据利用率极低,且容易发生人工计算和主观判断的差错事件。而通过建设审计信息化平台进行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促进审计人员借助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自动化采集审计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快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信息,准确地对有效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等,从而有效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1.2 有助于增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能

通过构建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能使审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更加顺畅,也能促进高校审计业务和各经济运营环节的业务有机融合,从而能促进高校审计业务管理由“单一对象操作”转变为“整体运作”的内部管理。这样不仅能促进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控制关口前移,还能增强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事后查错纠弊功能,从而实现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全过程管理,进而有效增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能。

1.3 有助于提升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

受管理年限过长、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过程中易出现审计数据信息遗漏及审计管理舞弊等风险问题。而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及信息安全加密技术等,能有效稳固高校的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从而帮助高校审计人员快速做好风险漏洞和舞弊信息定位及处理,进而能提升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

1.4 有助于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宏观性保护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要求全面转型,由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变为为高校领导做出决策以及各层次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包含高校内部机构、人员及外部环境等各种信息,且还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活动和相互作用的效果审计。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实现审计项目动态管理,还能实现对整个高校体系的动态、连续监管,从而能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宏观性保护作用。

2 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层面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少高校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人才优势,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我国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制度建设起步较晚、高校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领导层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建立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但是,其也需要高校加大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然而,受不少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高校运行资金有限的影响,不少高校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未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从而导致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和高效开展;还有部分高校虽然成立了审计部门,但是审计工作人员多与纪检监察合并办公,审计工作人员需兼顾专业审计及行政监督工作,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会影响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质量。

2.2 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

尽管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具有众多的管理优势,但是受传统管理观念、管理习惯以及对信息化管理技术掌握程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高校审计人员多青睐和习惯于驾轻就熟的传统的审计项目管理方法,而抵触应用信息化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模式进行内部审计管理,导致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中出现大量重复性的劳动,且管理效率低下,高校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项目的管理信息化水平。

2.3 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共享程度较低

为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不少高校已经在校园网中联入了审计部门的网络,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未开发和普及适合高校内部审计特点的项目管理软件,从而导致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文字处理软件、Excel软件等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试算平衡和审定会计报表等简单的审计管理工作,从而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且当前不少高校审计报告传达、批复及审计委托函都是采用纸质形式,审计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也是离散的,不同审计人员采集的审计流程上的各类信息都在各自的电脑中,无法有效地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共享,从而形成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一问题不仅会延长高校内部审计时间,同时也会降低内部审计管理工作质量。

2.4 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对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学历背景绝大多数为财务专业和审计专业,极少部分从事信息及计算机相关专业,且具备信息相关应用能力和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审计人员数量较少,多数时候需要外请专业机构负责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和维护,或需要高校内部信息化管理部门做好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日常软硬件维护,不仅限制了高校内部审计软件开发和使用效率,同时也会影响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发展。

2.5 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虽然开展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但是信息系统环境较为复杂,再加上大多数高校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技能并不足,并未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内部审计项目的具体类别等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易导致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出现一定的风险,从而会降低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3 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改进路径

3.1 加大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高校领导层应加强对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学习,如学习《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教育部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和标准,通过政策学习全面了解智慧校园的内涵,强化高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3.2 合理调整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结构

为促进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各高校还需明确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应积极引进大批信息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审计及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既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内部审计及财务管理技能,从而能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此外,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的新老员工形成良好的帮扶关系,在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互帮互助,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推动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发展进程。

3.3 集成整合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业务的关键信息点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转变自身的审计管理理念,从传统“单一对象操作”管理理念转变为“整体运作”的内部管理,并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融合学校的项目管理流程及各项业务项目内容等,对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业务的关键信息点,如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监督管理等进行集成整合,构建广泛意义上的审计信息化平台,并通过系统集成方式将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范围拓展到采购、教学、科研、后勤等业务环节资产管理的实时跟踪与监控,以实现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和监控,全面提升高校各项业务管理能力,推动高校稳定、健康发展。

3.4 构建专业数据模型进行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

高校需要构建专业数据模型进行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促进内部审计数据库与其他业务数据库有机融合,实现信息化管理各平台系统间数据的有效对接以及推动高校各项业务活动规范、高效发展。在构建专业数据模型过程中,审计人员可参照企业XBRL语言,采用SOA 体系结构,Web、XML 服务对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部署,并将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接入高校智慧校园开放平台,以实现跨平台部署。在跨平台部署过程中需应用信息交互传输过程中与内部审计制度、会计准则相关内部控制要求等兼容的技术,内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使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审计信息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质量。

3.5 优化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业务流程

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为高校内部管理服务的,而高校内部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根据高校发展所遇到的新环境、新要求对内部审计业务流程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并实时将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涉及审计作业的关键业务信息传递至审计作业端,让作业端信息管理系统按各专项审计业务流程的安排将工作任务分配至每个操作环节,以减少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中间数据传递,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避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漏洞风险,提高管理业务流程的流转效率。

3.6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为降低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风险发生概率,内部审计人员需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如在管理系统中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和审计风险预警点,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审计过程中,更需要根据高校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专项项目设定合理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分析、数据对比等方式对预警指标进行预警核验,实时输出超出预警指标警示标准的信息,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各高校积极开展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究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能及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促进高校内部审计项目信息化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信息化人员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信息化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