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音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24苏伟达

关键词:民族音乐声乐民族

苏伟达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越来越成为中国文艺青年的重要使命,而声乐学科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民族音乐丰富的音乐形式、多样的民族语言、不同时代的情感背景等方面,从高校声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应用进行探究,声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唯一性,在推动中国素质教育发展、建立文化自信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中国民族音乐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民族音乐中所传承的精神和意志是经过时间沉淀后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中创造了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们风格多样,旋律动人。民族音乐和声乐教学之间是传承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既要用声乐演唱很好地去传承弘扬民族音乐,也要用民族音乐中的宝贵财富去丰富和发展声乐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深刻挖掘作品中的民族元素、民族精神,用相应的民族音乐知识去引导声乐教学[1]。准确把握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歌词内容,如方言在演唱中的运用,民族音乐中原生态唱法的融合及民族音乐中装饰音的使用都要与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音乐特征定位相一致,从而结合民族音乐的特点丰富我们的声乐教学维度。那么传承民族音乐从声乐的角度来看又有哪些特点呢,传统民族音乐来源于生产活动,所以从人类的进化历程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民族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最早的形式是歌舞,即又唱又跳,是人类用来祈求温饱和平安的音乐,用于祭祀和祈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又有了追求异性和丰富生活的需求,从而有了异性间求爱的歌曲和诗歌;随着人类社会和地域民族的不断发展,音乐多样化的特点不断突出,又产生了用于模仿自然界发出声音的声乐技巧,如模仿鸟叫声、风声等技巧;之后又有形式多样的说唱、戏曲、歌剧、音乐剧等综合表演。这些都是在声乐教学演唱中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手段。所以历史是一面镜子,音乐史也一样,它反映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精神和内心活动变化,这对于我们演唱当代的声乐作品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史为鉴从而让我们更加直接和贴切地表达歌曲情感,在民族音乐传承中深化声乐教学,在声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

二、声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元素的特征

1.语言特征

从民族特点来看,我国56个民族中除了汉族和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语言表达;从地域特征来看,除了各民族语言以外,还有地方的方言特点,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民族,由于地域的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语言表达,但传统民歌是以各地的方言为基调的,而语言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如北方人粗犷、豪放,语言表达上会有比较重的语气表达和夸张的语气对比性,因此它的音乐风格也是宽广、大气的,像我们熟悉的《信天游》《乌苏里船歌》等;南方人温和、斯文,其音乐风格是细腻、温柔、优美的,语言表达上具有流畅、优雅的特征,如我们熟悉的《小河淌水》《茉莉花》等。声乐演唱是艺术形象塑造的过程,所以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和韵味比声乐技巧更重要。那么民族音乐语言中的准确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地了解,在民族特性和地域特点的融合中,准确地找到所教学歌曲中的民族元素及方言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民族热情,从而更形象生动地塑造艺术形象。

2.音乐特征

民族音乐的音乐元素包括地方传统民歌、戏曲、说唱等,且每一种艺术形式在演唱中都可以相互融合和借鉴。这就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达和思维。传统民歌的演唱大多被称之为原生态演唱,指的是不同地域环境下歌者自发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通常听起来辨识度极高,声音纯真且明亮,对于声乐教学中民族性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戏曲和说唱艺术讲究的是板眼和韵味,不同地域的地方戏曲有不同的特点,戏曲唱腔在某些歌曲演唱中的表达也是不同的,如《梨花颂》,所以这就使得音乐的表达具有多样性,在演唱中增强了即兴性的特点[2]。对于同一首歌曲来说,声乐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和语言习惯,用民族音乐特征的元素因材施教,就可以很好地达到个性化教学的效果,因为每个人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表达是不同的,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声乐技巧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民族音乐的演绎手段,从而结合个人风格去二度创作,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自然地传承了民族音乐中的经典和魅力,从而形成声乐教学新的发展动力和思想。

3.性格特征

所谓性格特征就是指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的性格,这对于我们声乐教学和研究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典型的地域民族性格。歌词、音乐旋律的准确表达,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模仿提高的。但要让学生准确表达歌曲深刻的人文情怀,单纯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学就要从地域人文性格特征入手,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以京韵大鼓为基调的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首作品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电视剧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创作的,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北京沦陷区各阶层民众的生活和心态,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当时北京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现实中的不同选择,有人顺从、有人抵抗。所以这首作品演唱时除了京韵大鼓的韵味之外,还要表现出北京人的那种桀骜不驯的气质和与人为善的性格,从而充分表达出对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抗战决心。如第一句歌词,“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就要充分体现北京人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愤慨。如果只是单纯的仇恨色彩的语气表达就显得单调没有性格,但如果加入苍凉悲壮的语气,用北京人的那种特有的正义感和幽默特征自然通俗的表达就能够直击观众的心弦。所以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在体会,有意识地去挖掘民族音乐内涵中的音乐性格和精神。

三、民族音乐的内涵

民族音乐不单单在声乐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精神成长方面也同样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在声乐教学中,我们所选取的民族音乐作品,其创作的历史背景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值得我们探究。所以我们要深刻挖掘民族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深化民族音乐的教育意义。

1.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音乐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标志着我国精神修养的成就,也体现着民族精神。通过民族音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化脉络和文化精神等。将民族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并尊重各民族的不同传统习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纵观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无论从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有爱国主义情怀的音乐元素。如果我们善于挖掘歌词中的内涵,结合民族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意识地总结归纳爱国主义音乐的历史意义,就会对这一类作品有很深刻的认识。从内容来看,爱国主义主题的民族音乐大多是以家国情怀的表达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呈现。如中国东汉末年女词人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蔡文姬的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经历了早年丧父,战乱时被匈奴掳走,远嫁南匈奴左贤王为妃,育有二子。12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后又用重金赎回蔡文姬,她即开心又悲伤,开心的是她又能返回自己的家乡,离开她那并不喜爱的夫君和土地。悲伤的是她同时要忍受与自己的孩子永远分离的痛苦。就在她返回大汉土地的旅途中创作了这部琴曲诗歌《胡笳十八拍》,这首作品充分表达了蔡文姬对国土、对家乡的思念,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家国情怀。这部作品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很深刻的研究价值。另一类民族音乐是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的作品,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都屡见不鲜。如《人说山西好风光》《乌苏里船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洪湖水浪打浪》等作品都以鲜明的地域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歌颂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和人文景象。所以我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及丰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见证了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在声乐教学中加入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正是激励我们民族复兴和唤醒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每次在重要的庆典活动时都要用音乐的形式去表达和呈现的原因。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我们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多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广泛搜集中国民间歌谣。通过这些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民族的作品充分认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民族和不断深化的民族精神,形成对中华民族的生动认识和崇高信仰[3]。其次,鼓励学生在学习外国音乐作品的同时善于总结东方音乐及西方音乐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征,用比较的方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及音乐特征相结合,从而全面且充分地认识中国民族音乐的民族灵魂。最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多做中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大胆地表达对中西方音乐民族精神的观点,使学生更进一步形成对中国民族音乐精神力量的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歌者不但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还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样的音色是恰当的,什么样的咬字是准确的,都需要良好的审美去支撑。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认知,通过演唱不同地域风格的声乐作品,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并通过欣赏和实践采风,了解不同地域的方言、习俗和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声乐艺术属于表演艺术,同样需要我们演什么像什么。所以自然流畅与投入深刻的表达都很重要。那么怎样去平衡两者之间度的关系,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4]。首先,民族音乐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学和语言知识,如《楚辞》就充分包含了汉代以前长江流域地区的诗歌文集,是对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通过古典诗歌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对我国古曲风格的演绎更自然而富有底蕴,同时提高了我们对古诗词,古曲风格作品的审美认知。其次,音乐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声音技巧,它包含了传统曲艺、戏曲、诗歌、地方歌谣等唱腔技巧。对于我们当代声乐学习和演唱都大有裨益。民族音乐元素运用到当代声乐演唱的作品比比皆是,如《霸王别姬》《牡丹亭》《苏三起解》《贵妃醉酒》等唱腔技巧被我们当代音乐创作和演唱所借鉴,不但拓展了我们的音乐审美思想,更推动了当代音乐多元化的发展,为音乐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

四、民族音乐融入声乐教学的对策

1.构建以民族音乐元素为主体的声乐教学模式

民族音乐的多样性特征能有效地丰富单一风格的声乐教学模式。由于有了民族音乐的融入,所以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都为声乐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声乐教学内容。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通过民族音乐创作背景的整理,还能增强声乐课堂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民族音乐元素,以创新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思路开展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1)将民族音乐融入声乐教学中。高校的声乐课多采用一对一的授课形式,课堂内容大多是声音训练和歌曲演唱的结合式教学,如能将民族音乐的内容融入其中,恰当地运用民族音乐的特性和历史背景,增加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综合分析的授课环节,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的歌唱情感和内涵的表达更加自如。具体操作因受课时的限制,笔者建议可采取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方式为主,以课上成果汇报的形式为辅。让学生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歌词大意、歌曲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后在声乐课上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汇报,之后再进行歌曲演唱的实践练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歌曲深层含义的表达,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且只注重声音训练的单一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民族音乐的激情和兴趣,对于学生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情感层次的对比,起到了很好的教学作用。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民族音乐作品的歌词同样寓意深远,朗朗上口,所以我们除了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以外,应融入歌词朗读的环节,这样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歌唱语气层次变化的能力,也更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使歌唱的情感更加真挚,歌词的表达更加准确。

(2)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会和音乐沙龙活动。声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每位学生都是舞台的主导者,不仅需要演唱作品,还要担任自己所演唱作品的讲解工作,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主题拟定方面,可以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时间为节点开展主题音乐活动,也可以56个民族的地域特色开展主题音乐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舞台展示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容入实践的教学都是纸上谈兵,所以让学生掌握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分析方法与路径,掌握其情感的表达和唱法及技巧,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族声乐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演能力,同时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艺术实践能力[5]。

2.创新以民族音乐元素为核心的声乐实践活动

(1)应积极利用各省少数民族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声乐教研采风活动,深入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高校应积极组织师生去参加采风活动,开展有关传统小调、长调的传唱以及研究座谈会,听传统民歌传承人示范性演唱;还应与当地院团、文化馆携手进行传统民歌交流活动,从而以最直观的方式深入感受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就有以宁古塔为源头的靺鞨音乐,这是渤海国音乐文化的源头,渤海国音乐文化是我们东北地区最具历史价值的音乐素材。通过对原始歌舞的研究,能够体会到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这白山黑水间狩猎生活的,对于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储备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6]。

(2)加快形成以民族音乐元素为重点的声乐教师队伍,声乐教师能力与修养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高校应多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来传授民族音乐知识,大力培养和注重对声乐教师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教学中,教师既要讲授传统音乐文化的专业知识,又要进行多样化的声乐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民族音乐的演唱技巧及各民族的音乐特点。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才能将个人思想情感融入音乐中,才能真正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之处,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式讲解。

综上所述,声乐教师要根据声乐教学的需要,将民族音乐底蕴所呈现的音乐艺术与授课课程目标相融合,进而丰富教学内涵和教学艺术,强化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背景所呈现的内涵,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路径,融会贯通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育功能[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声乐民族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MINORITY REPORT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