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当代阐释与党史教育途径探析

2022-11-24邓国峰

关键词:建党党史中国共产党

李 波,邓国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和党的先进性之源,在党史教育中具有显著地位。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爱党为民的精神风貌。作为中国革命精神和党的先进性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百余年发展史,而且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在党史教育中具有显著地位。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阐释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时刻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又升华出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企业家精神……勾勒起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催人奋进、特色鲜明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星星之火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胜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意气风发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击楫远航。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突破,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再次被擦亮。

1.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实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实精神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不断胜利的精神密码。选择马列主义真理不是偶然,而是中国革命前途的必然,更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回溯1840年以来的历史,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没能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而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人先的姿态传播马列主义,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所谓坚持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地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伟大实践当中,我们党运用精准脱贫的工作方法消除绝对贫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在脱贫攻坚战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精准识别,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坚持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坚持对口扶贫……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扶贫开发工作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切实做到了真脱贫、脱真贫,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高。理想之火一经点燃,便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通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航标,始终把稳思想之舵,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深入推进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全体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中国高高擎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践证明,正是这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2.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奉献精神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真实写照。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红船,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确定党的名称,通过党的纲领,这就注定党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代表人民利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无产阶级从诞生之日就是为了反抗资本家的压迫,解放全人类。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多年,就是立党为公,奉献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就是与民同在,竭诚为民,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在脱贫攻坚征途中,上至习近平总书记,下到普通党员,始终把困难群众生活放在心头。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走遍贫困地区,他最牵挂的是基层,最惦记的是百姓[5]。在基层脱贫攻坚战场上,普通党员发光发热,尽职尽责,涌现出黄文秀、张桂梅、张小娟、姜仕坤等一批脱贫攻坚楷模,他们为了困难群众的幸福,不惜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从2019年岁末至今,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整个国际社会笼罩在病毒的阴霾之下,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深入疫区,亲临一线指挥抗疫斗争。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迅速做出一省帮一市的决定,全力推进方舱隔离医院建设,坚持社区网格化管理,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等措施有利地遏制疫情蔓延。各地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广大志愿者众志成城,逆行出发,奔赴疫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奉献精神。面对传播力极强的新冠病毒,中国共产党人不是选择退缩,而是选择把人民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坚持“动态清零”,在全球抗疫中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3.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畏精神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法宝。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6]。从南湖红船承载的十几名党员壮大为拥有9100多万党员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经历了蒋介石、汪精卫“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疯狂屠杀,进行了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在生与死的考验之下,有人选择叛党叛国,有人选择脱党退党,但更多人选择的是为理想献身,为信仰牺牲。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后用手从腹部伤口绞断肠子,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7]。新时代下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八个大字像是用鲜血镌刻在喀喇昆仑山上,面对外军野蛮挑衅,边防官兵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畏精神予以坚决回击,涌现出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英雄典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优秀品格,我们党才能历经百年风雨而朝气蓬勃、长盛不衰[8]。目前,党仍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加强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隐性风险和显性风险叠加,更加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耐力与毅力。从外部环境来看,个别资本主义大国依然固守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设置贸易壁垒,千方百计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发展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国内双重斗争下,新时代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资格躺在风平浪静、云卷云舒的温室之中享受着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胜利,必须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行动践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4.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本色精神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本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身份标志。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就有“对党忠诚”,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是考验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又是指引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价值航标。这种身份标志时刻提醒每位党员牢记国之大者,公仆身份,只有对党保持绝对的忠诚,才能发自内心认同党的各项政策、主张,进而不打折扣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对党忠诚是不负人民的前提保障,不负人民是对党忠诚的目的归宿。

党和人民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任何试图脱离党性谈人民性的观点都是险恶用心。同样,脱离人民性大谈党性也是不接地气的错误行为。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而独立存在,人民脱离党也就失去了主心骨。将党的事业与人民的事业相统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在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故事诠释了党和人民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淮海战役的胜利少不了百万民工的支援。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党内投机分子和腐败分子,纯洁净化党的队伍,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和谐、清朗的生活环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拥护和衷心支持。在新时代,对党忠诚与否更是成为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具备基本党性的标尺。在新疆,一名新疆牧民帮游客推车后拒绝收钱并展示胸前党员徽章的视频走红网络,当晚在新浪微博累计阅读量超过6000万(截至2022年4月6日已经超过9000万)、百余家媒体竞相转发,被网友称为“2022年第一堂全民党课”[9]。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拥有24年党龄的阿布都加帕尔主动承担护边员任务。面对高山缺氧,风沙戈壁,面对需要帮助的群众,他没有选择金钱,更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用亮党徽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光荣身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诺言。

二、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祝活动的一个标志性政治宣示和理论创新[10]。伟大建党精神完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以来积攒的经验教训,是开展党史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学习,既是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所要,又是应对风险挑战所需。

如图7所示,经过数据处理后,将本仪器测得的甲烷气体浓度与标准气相色谱仪测量数据对比,测量误差最大不超过1.1%,满足使用要求。

其一,有利于开展初心使命教育。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导向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人民群众扛在肩上,风雨兼程走过一百多年,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任务,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首先,开展党史教育,发掘伟大建党精神,目的就是不忘建党先贤的历史贡献,总结历史经验,找准前进方向,确保今天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党的最终目标方向前进。其次,可以推动系列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增强全体党员使命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时刻完善,自成体系的过程。对于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时代化阐释,就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及现在的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内容。

其二,有利于开展作风建设教育。作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作风建设的目标,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洗涤剂。党的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经得起风浪考验的服务型政党。相比较建党初期,目前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加隐蔽、复杂,对共产党员的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党内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动机不纯者、贪污腐败者、思想堕落者,因此,运用伟大建党精神开展党史教育,既能够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党史上优良的作风建设经验,又能对照自身,自查自纠,消除“官本位”思想导致的脱离实际、骄奢淫逸等现象,形成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其三,有利于开展创业本色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年来,既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创业史。从小小红船到劈波斩浪的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出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开展创业本色教育,一是表现在伟大建党精神直接为共产党人创新创业提供源泉活水。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之路,我们没有照搬照抄僵化封闭的苏联模式,更没有走改弦易张的邪路,而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成功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发展道路。二是表现在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艰难险阻、内忧外患的精神动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在社会主义建设征途中,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成功突破超级计算机、大飞机制造、载人深潜等尖端前沿技术。

三、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教育过程中的途径

历史是两代人的事情,如果没有继承,只会出现断层。只有牢记历史,才能看清未来。在党史教育中发扬伟大建党精神,首先要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研究、宣传和阐释,真正弄懂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要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是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所在。最后真正将伟大建党精神运用到实践层面,这是保持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教育中时刻鲜活的根本方法。如此才能推动伟大建党精神与现实结合,在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铭记党史,开辟新局。

1.在研究宣传中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和外延的解读

伟大建党精神承继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气质[11]。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是开展党史教育、提升新时代共产党员使命意识的生动教材。因此,要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和阐发,使全体党员熟稔伟大建党精神。

第一,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重视基础研究工作。高校和党校以及社科院是研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主力军。一方面更应该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追根溯源,另一方面必须做好时代阐述工作。善于总结历史上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成果文献,将之整理为专题汇编,形成专题研究年鉴,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及实践,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第二,要提升平台和载体传播能力,扩大伟大建党精神影响力,借助“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优势,尝试采用动画动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伟大建党精神走入寻常百姓家,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宣传模式,这种沉浸化的学习模式突破了传统党史教育的局限,让党史学习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做到资源共享、知识共享[12]。第三,要明确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例如,当前学界对于研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之间关系的有关成果已经小有突破,诸如刘建军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高福进的《“建党精神”:内涵界定和外延拓展》、赵凤欣的《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关系研究》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探索与伟大建党精神相互融和的渠道

一是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价值归宿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引导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思想道德情操。二是创新教学模式,让伟大建党精神活起来。从空间地域上看,伟大建党精神发源于上海石库门、浙江嘉兴,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实地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因此,可以发挥互联网共享性、即时性等优势,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还原中共一大会议实况,积极开发探索网上致敬英雄、我和党旗同框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仪式,增强党史教学的仪式感、渲染力与互动感。三是要激发学生对党史学习兴趣。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兴趣特点,可以积极发挥漫画、图书、影视作品、红色文物等各类教育载体效能,增强学生主动靠近党史、热爱学习党史、真心钻研党史的情感与动力。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全面、客观地为学生展现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历史发展脉络,自觉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3.在文化活动中推动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创造性转化

伟大建党精神关键在研究,落实在转化。红色文化资源是还原党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示范和塑造功能。要想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转化,进而彰显其党史教育价值,必须发挥各类育人载体自身优势,突出建党历史元素。

其一,借助红色旅游景区,突出伟大建党精神育人重点。笔者认为,革命纪念地见证了党史事件的真实发生,在党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各地理应整合好能够见证我党发展壮大的各类文物,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特色产品,一者可以不断丰富伟大建党精神的血与肉,二者又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例如,桂林市以红军湘江战役红色旅游路线为主线,组合开发其他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城市,形成观光旅游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二者之间的统一。其二,重视对伟大建党精神文化IP资源开发运用,在文艺创造和展演中体会伟大建党精神丰富内涵,铭记中国共产党人建党伟大创举[13]。文化旅游部门要牵头组织伟大建党精神的文艺创作,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文学艺术作品,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体验。同时可以通过名家引领、资源整合、多方合作的方式拍摄反映建党过程中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以此告诉年轻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浴血征战换来的。例如,笔者所在院校通过精心打造《湘江红》红色革命题材舞蹈、拍摄系列党史学习微团课建设党史学习“四维课堂”,掀起学习党史、崇尚英雄的热潮。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导伟大实践。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列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几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驰而不息为伟大建党精神形成提供实践基础并不断塑造伟大建党精神新形态。直至今天,伟大建党精神依然在不断地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新时代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学习创党建党历史,回顾百年风雨兼程路,有利于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在新时代永葆政党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建党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建党百年礼赞
第一次学党史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