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2022-11-24

关键词:产品包装思政课程

王 峡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在信息化教育元素迅速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文化生态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正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三观的引导作用逐渐显现,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培育大学生职业素养、立德树人的新路径。大学生应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长远发展,也为正式进入社会开辟新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高校教师应注意到课程思政视角下包装设计教学的新路径,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价值,为发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作用奠定基础。

一、包装设计课程与课程思政分析

1.包装设计课程属性与学情

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一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包装设计的发展历史、概念、分类和设计方法。学生需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包装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沿革,学会赏析古今中外的包装设计佳作,真正理解包装设计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应当具备创新意识与较强的创造能力,还要关注保护知识版权的措施,了解包装设计最基本的流程[1],学会在生活中广泛搜集文化概念,为提升自身设计能力奠定基础。

从高校包装设计课程的学情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课程体系相对成熟。但由于教学的主要对象为“00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于新的学生群体,这给包装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难题。与此同时,许多教师认识到包装设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开始挖掘这一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包装设计课程具有创新性强的特征,这与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在未来,包装设计课程将在思政教育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培育具备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服务。

2.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内涵与目标

课程思政始终将立德树人视为根本教育任务,力求将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融入不同专业课程之中,服务于培育高素质人才。包装设计课程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职业道德、行业道德教学也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意味着包装设计专业课程中存在许多思政教育元素尚待开发[2]。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同时要求学生不断开阔眼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品质,提升个人职业道德水平,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新时代的包装设计课程更注重人文内涵和德育元素的挖掘,对学生的服务精神、研究意识尤为重视。正因如此,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究提升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被视为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且被安排在不同公共课程中,但随着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的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课程和专业课程脱节的现象愈加严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寻求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体现的是教学模式的变革,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成不同方面,各个方面的素质不可能完全独立。学生不同方面的素质相互作用和渗透,共同服务于推动个体的成长。当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包装设计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不够重视,这导致部分学生专业能力强却缺乏责任感,在工作中做出错误决断[3]。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形势,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课程思政将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这与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相比,有效性、趣味性、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思政教学方式。

二、包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路径

1.探究包装设计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

(1)挖掘包装设计中的思政元素

产品包装起着保护产品、传递信息的作用,因而被视为宣传、营销的媒介。产品包装展示的是市场动态与风向、大众审美的趋势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因如此,产品包装应当融合时尚、科技等元素,并在承载、发展与创新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优秀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够承载厚重的文化,文化将为产品包装带来价值增值[4]。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产品包装的印刷、材料、工艺品质等要素提出更高要求。在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产品包装的精神、文化内涵也日益受到重视。这启示着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人民现实需求与当前产品包装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通过优化产品包装缓和这一矛盾,提升产品包装的应用价值。

产品包装设计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产品包装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设计主体应结合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分析社会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依据产品属性确定包装的定位及设计方向,逐渐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概念与思路,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具有实用性、物美价廉的产品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艺术审美不断普及的时代,产品的包装设计也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法宝[5]。设计主体应解决当前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更强艺术审美、更高质量的产品包装。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设计主体还应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强调绿色、环保、共享的理念,此类富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元素将使产品包装更具吸引力。

以包装结构、容器设计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主题时会探究新工艺、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包装设计革新的现实意义。在讲解此类主题时,教师可先利用微课、慕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包装设计新元素的产生与发展,使学生对新时代包装设计理念形成初步印象。包装设计本身与文化有关,教师可发挥包装设计的这一特征,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如部分具有纪念的产品在包装设计上讲究经济、切题,产品的外包装既要符合产品传递的理念,又要能够吸引消费者,给设计主体、产品生产者带来现实经济利益。介绍产品包装设计要点前,教师首先要介绍产品设计的目的,使学生明确该产品的文化背景,基于此进行下一步教学。接着,学生从了解产品过渡到了解产品的包装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产品包装设计的要点,将专业知识和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部分产品的文化内涵具有特殊性,教师可由此切入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产品背后的传统文化因素,强化在包装设计课堂中渗透思政元素的现实效果。

(2)探索符合专业特质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

当前,大多数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不够深入,但不同专家一致认为课程思政应当被视为一种课程观,这种课程观念需要经过多次打磨,最终融入正式的教学课堂之中。课程思政的作用在于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包装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其核心应当包含传承优秀文化等内容,在包装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延伸此类艺术设计的内涵,丰富其核心内容[6]。包装设计本身与社会观念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应基于此探究渗透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在发挥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作用的同时,融入新的、专业化的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今,包装设计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设计师的职业道德、包装设计的经济效益都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导学习包装设计的学生了解、分析并解决这些焦点问题,能够激发他们为包装设计行业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奋斗的决心。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文化需要传承,个人职业素养也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身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这对他们传承文化并提升包装设计专业技能意义重大。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和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技术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学生需掌握包装设计的主要方式与技巧,设计出符合新时代消费者审美需求与价值观的作品。还要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传统文化的作用,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提升个人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接触的事物,其来源变得更加广泛,这为学生开拓设计思路提供着广阔资源。高校教师要在包装设计课程中融入更多思政元素,首先要看到不同文化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展现方式,并以客观、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些文化[7]。以往,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文化观念,将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局限在国内。同时,部分教师并不了解网络文化,由此否定学生将网络文化融入包装设计中的行为。新教育形势下,教师的观念应当逐渐发生改变。教师可在包装设计课上展示蕴含不同文化底蕴的包装设计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讨论这些产品包装的差异,培育学生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能力。学生沟通的过程也是展现个人价值观念的过程,一旦有学生出现思想偏离的问题,教师应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状况,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从包装设计课程的教育形式看,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富有艺术性的课程,其教育形式应当是开放且多样的。但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将学生限制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会由于缺乏教学情景而无法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设计多种教学情景,在给学生以思维启发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8]。如在讲解环保包装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构建大自然的情景,用轻快、灵动的音乐营造灵动、轻快的氛围,使学生身心放松。并借助多媒体展示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象,激发学生探究环保包装主题的热情。学生进入教师打造的情景,思维逐渐活跃,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将自己联想到的事物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渗透对绿色、环保观念的介绍,并要求学生突出绘画作品中的环保元素。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再要求不同小组的成员交换画作,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思想交流。此时,教师播放一段有关环境污染、破坏事件的视频,与课堂之处营造的氛围、构建的场景形成对比,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受到冲击,这对他们创作灵感的爆发有所帮助。学生在情绪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创作,教师则结合现实事件阐述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状况及环保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教师在包装设计课中渗透环保理念时,不应当将环保理念窄化,而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思考环保理念的外延,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学生主动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习惯与较强的环保理念。

2.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过程。在包装设计课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培育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忠诚职业的精神。从这一角度看,包装设计教学与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密切关系。家国情怀作为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根本要求是践行共同发展理念。大学生应当心怀天下,具有积极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从爱岗敬业向爱党爱国过渡。

近年来,“国潮”的兴起为包装设计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契机,包装设计教学应当紧跟时代潮流,体现与时俱进的课程特征。教师应当认识到,国潮兴起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9]。在教学中,教师可将传统文化视为包装设计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衔接点,发挥这一衔接点的作用将二者融合起来,发挥二者的综合作用,提升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实效。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刻板印象,将传统文化视为刻板、缺乏变化的事物,甚至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水火不容。网络的发展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影响,将“西方的”与“现代的”两种概念划上等号,这导致他们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设计的过程困难重重。为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需多管齐下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并在应用这些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如要求学生在设计节假日礼品包装时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来源、发展及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在阐述包装设计理念时,教师需要求学生阐明作品设计的文化渊源及其展现的文化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设计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也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

3.借助包装设计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

包装设计体现的是多种元素的统一,包装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教师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有助于实现包装设计在创新、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目标[10]。如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讲解,要求学生将方法论应用在发现、分析和解决包装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讲解印刷加工工艺、包装形态、包装功能、包装结构等知识时引入对物质、联系、发展、实践等理论的阐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理论解决包装设计问题。新时代的包装设计教学需讲求创新,但创新并不局限在工艺与材料上,更重要的应当是理念的创新。在实际包装设计过程中,部分创作主体缺乏版权意识,因此被学生诟病,盗版的背后体现的是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缺失。教师可在讲解此类创作现象的同时渗透对个体社会责任等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以合法方式设计出更具新意的作品,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个体价值。

综上所述,思政元素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渗透将推动课程的创新发展,这也是大思政育人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思政教育课程和包装设计课程存在内在联系,教师应当在寻找二者共同点、契合点的基础上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高校应当在校内营造共同学习,主动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氛围。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促成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产品包装思政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产品包装设计
商业插画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