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24赵斯文范美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吉林省冰雪旅游

赵斯文,范美艳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体育是提高旅游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的市场动力。吉林省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方面,有着绝佳的优势条件。大力创新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不但能够盘活体育资源,也能营建新型旅游产品体系。本文分析了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以及阻碍,提出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以利于多角度拓展体育旅游产业链发展空间。

1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自然资源优势

吉林省地处北温带,每年冰雪覆盖期为4~5个月。冰雪资源既适宜发展冰雪体育,也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体验价值。吉林省内河流纵横交错,知名河流有松花江、嫩江等,湖泊资源有长白山天池、二龙湖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吉林省四季分明,游客无论哪个季节到吉林,都能欣赏怡人风光。适宜开发越野露营、徒步旅行、滑草、潜水、漂流等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健身、观赏、休闲、竞技等各方面需求,这些都能彰显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1.2 地理位置优势

除自然资源优势之外,吉林省开发体育旅游产业的地理区位优势也极为突出。首先,吉林省在区位上属于东北亚地理中心地带,毗邻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和蒙古国,省内聚集着朝鲜族、蒙古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群有着优渥的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如著名的乌拉街满族风情园、查干湖旅游风景区和前郭县蒙古族马场等,这些都是开发骑马、射箭、摔跤、民族歌舞等体育旅游项目的物质条件。其次,吉林省还非常适宜开展跨国、跨省的体育旅游产业,如联合周边省市举办体育旅游赛事、民俗体育风情游,开设国际体育旅游路线等,不但能打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也能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国际文化交流,这些都是吉林省地理区位优势给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动能。

1.3 战略政策优势

2021年11月1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在未来5~10年,建设旅游强省和冰雪经济强省。自1991年以来,吉林省开展了多项体育旅游活动,如吉林雾凇国际冰雪节、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等。在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筑梦冰雪·相伴冬奥”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中,吉林省“长白有约·滑雪度假”等精品路线就在其列。这些战略政策优势都展现出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2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拥有良好的优势资源,但在实际落实中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小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遭遇的阻碍主要是顶层设计有待完善。首先,体育旅游不单单是体育和旅游两方面的产业建设内容,还涵盖环境、文化、经济等综合业态。现阶段规划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时对体育旅游综合业态的考虑不够周全,如文化底蕴如何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凸显,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统一性,体育旅游产品和市场开拓等。再者,关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需持续加强,比如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政策支持等[1]。

2.2 体育旅游产业产品开发缺乏品牌意识

虽然近年来吉林省内体育旅游项目在社会和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仍旧缺乏名声响亮的体育旅游知名品牌。首先,吉林省体育旅游品牌意识不够强,导致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辨识度不高,如体育旅游项目产品形式较单一,没有和地域文化、人文景观等紧密结合起来[2]。再者,体育旅游产品不够丰富,致使吉林省各项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体育旅游产业和产品的地域知名度提升受阻。

2.3 体育旅游产业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吉林省想要高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健全的产业管理监督规章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就现实情况而言,体育旅游产业监督管理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首先,目前政府在管理组织实施方面,未针对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产业项目实施和相关产业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责权分配较为混乱,很难高质量服务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稳健发展。其次,现阶段吉林省体育旅游市场秩序得不到有效的规范。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涉及的业态比较多,属于一个产业集群。市场监督管理必须对这些产业实施分类和统计,但是这些监督管理举措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如部分体育旅游中介服务业在拓展业务时未将消费者利益和体验感摆在首位,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时隐瞒协议条款或进行捆绑销售等,对这些市场运作行为的细化监管机制尚属空白。这会损害体育旅游品牌形象,也不利于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标准化、创新化发展。

2.4 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亟待加强

北京冬奥会后,消费者参与冰雪体育、体育旅游的热情日益高涨,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都在大力开拓体育旅游产业。目前吉林省创新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挑战非常严峻。高素质人才和产业数字化运作平台是保障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实际情况来讲,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亟待加强。首先,基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构建完善,体育旅游产品创意设计、赛事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稀缺,人才培养引进缺乏市场参与和社会支持力度,降低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效果。其次,就数字化产业运作平台建设而言,“互联网+体育旅游”平台建设还需要加强,如智能化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线上宣传、体育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等都不够成熟,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还未全面普及,在数字化背景下,如果不能提高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建设以及价值链系统的效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3.1 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提高扶持力度

在开辟创新发展路径时,须强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战略政策认识,从完善顶层设计、提高扶持力度两方面入手,使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获得强大支撑动力。首先,在体育旅游产业的顶层设计规划上,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科学设计体育旅游产业布局,如以长春为中心,打造辐射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和松辽平原等区域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冰雪体育、山地运动、健身娱乐、少数民族体育等旅游产业,从而促进全省体育旅游转型升级。其次,在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扶持上,必须先从政策支持入手,如制订社会资本引入政策,鼓励中、小、微型体育企业和旅游企业。通过众筹融资和私募股权等方式自主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在政策上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拓新业务,为体育和旅游企业提供丰富的信贷品种选择。政府可以建立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多种模式,出台利于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保障体育旅游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

3.2 打造体育旅游产业产品知名品牌,引领业态创新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体育旅游产业产品地域知名度和辨识度的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品的多种需求,同时弘扬吉林省的人文底蕴以及体育文化。创新发展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应当立足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战略政策的优势,全力打造体育旅游产业产品知名品牌,从而引领业态创新。首先,体育旅游产业产品创新开发,应该从自然、地理、文化特色入手。吉林省冰雪资源优渥,应该重点开发冰雪观光、冰雪体育项目体验等产业产品,给冰雪旅游爱好者提供亲近冰雪、运动健身、观光休闲的优质体验,积极筹划开展冰雪体育赛事和冰雪文化宣传活动,如冰雪体育竞技赛、雪博会等,将北大壶、长春莲花山、长白山滑雪场和冰雪训练基地建设成为全民雪上运动和冰雪旅游产业基地,加强提升抚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冰雪运动产业基地的运营服务水平,从而延长体育旅游产业链[3]。其次,吉林省地处多民族聚集区域,在打造体育旅游产业产品知名品牌时,还应深入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和人文资源,设计富有民族风情的体育旅游产品,比如吉林省西部是蒙古族聚集区,可以加强建设蒙古族旅游自然风情园,开发草原越野、滑草、赛马、摔跤等体育旅游产品,拓宽吉林省少数民族民俗特色体育衍生品市场,解决体育旅游产业产品知名度不足、项目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树立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产品品牌过程中,文化宣传以及品牌形象营销直接决定着业态创新效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和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吉林省体育旅游文化、冰雪运动健康知识以及体育旅游产品、精品路线的宣传力度,比如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直播冰雪体育赛事,在视频APP上投放雪博会、体育旅游项目广告,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体育旅游爱好者获得更多了解吉林省体育旅游产品和冰雪体育文化的渠道,从而逐步引导群众形成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观念[4]。

3.3 规范体育旅游产业监督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涉及庞杂的产业链,对产业市场监督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健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才能全面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确保消费者获得最优质的体育旅游产品消费体验,促进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体育、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税务、统计、市场监督管理等职能部门应当根据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监管需求,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把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秩序列为首要任务,明确、合理分配监管责权,为体育旅游市场健康良性监管构筑保障支撑[5]。其次,在实际强化体育旅游产业监督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着力健全监管规章制度、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分类标准和统计制度、体育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和考核制度等。监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新《旅游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体育旅游市场、景区是否存在恶意涨价、捆绑消费、强迫购物等现象和行为,并提高对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定期审查监督体育旅游景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情况,如消防、紧急救护、突发情况疏散预案的维护和执行等,以保障游客人身及财产安全,同时重点监管景区、企业、组织、个人对体育旅游生态系统的保护情况,比如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运作期间,是否对自然生态有所破坏,如果存在此类情况要立即叫停、督促整改,从而提高体育旅游市场监管以及产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能效。此外,在落实对体育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的常态化监管和考评上,还需设立专门的消费者反馈平台。可以通过设立反馈信箱、电话反馈、网络反馈等多条反馈渠道,接收消费者对体育旅游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投诉和举报,以及对体育旅游市场、产品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专人负责整理和统计反馈信息,及时处理不规范的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体育旅游品牌形象,在意见反馈中分析消费者需求,融入到体育旅游市场和项目产品的创新和改进工作中,使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监管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得到实质性提升[6]。

3.4 加强体旅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赋能核心竞争

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是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加强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力度提升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品牌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首先,针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省内高等院校资源,实施体育旅游产业相关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定向培育从事体育旅游工作的高精尖人才,同时加强再就业培训,引进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人才,充实体育旅游产业的人才队伍。其次,针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互联网+体育旅游”导向,全力建设智能化公共体育旅游服务平台、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电子商务平台等,如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造创新的体育旅游项目产品数字化服务系统,向消费者提供在线信息资讯、路线设计、赛事订票、网络评价反馈和体验等服务,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运作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从而真正开拓产业创新发展局面,增强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7]。

4 结语

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战略政策三个方面,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分别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品牌意识、产业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亟待加强。为此,吉林省应该针对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优化顶层设计,提高扶持力度,同时打造体育旅游产品知名品牌,规范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数字化建设,从而引领体育旅游业态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猜你喜欢

吉林省冰雪旅游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登泰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旅游
冰雪幽默来袭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