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2-11-24马玉梅
马玉梅
(甘肃省积石山县友谊小学,甘肃 积石山)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课外阅读教学作为学生素养培养工作的主要策略,逐步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通过分析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借此明确教学工作思路、方法,可以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效能,深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夯实语文教学基础
(一)创设课外阅读教学情境
新课程理念提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兴趣是调动学生自主性的要素。在此背景下,课外阅读内容大多比较新颖,容易符合学生的兴趣、偏好,这使课外阅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夯实语文教学工作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环节设计为激趣情境,利用激趣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由此迎合新课程思想,增强教学工作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段趣味性强的短篇阅读素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以提问的形式,将学生的思路引入课程内容中,由此顺利展开后续课程,实现情境创设,有效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二)合理选用课外阅读素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有效利用课外阅读的激趣效能,教师可以将其设计为激趣情境,夯实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基础。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当注意合理选择阅读素材,确保阅读内容符合学生的偏好,由此才能顺利发挥课外阅读的激趣作用。在此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偏好以外,教师也要重视课外阅读文本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使激趣情境具备铺垫作用,以便于教师借助该情境顺利引入后续课程内容,保证课外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对儿童故事的偏好和课程内容,选择一个以大象为题材的儿童故事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创设激趣情境,再借助大象这一关联点,提出“大家知道大象有多重吗?”引出曹冲称象内容,由此借助儿童故事引发学生关注,再利用儿童故事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联点,引出课程内容,让学生自动投入学习,提高其对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实阅读积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体验式阅读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写作能力作为主要的核心素养,均可以通过积累课外阅读量来培养,因此,课外阅读在塑造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效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有效发挥此项效能,教师可以采取体验式阅读、主题式阅读等课外阅读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充实课外阅读积累,发展写作能力。其中,在体验式阅读中,教师可以先通过体验性的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各类事物,然后再选择相应的课外阅读文本,使其结合自身的真实感受,深思本文的内涵,由此逐渐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规律,发展其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春游这一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与春天相关的事物,如春雨、桃花等,之后组织其阅读《春》等描写春天的课外阅读文本,由此引导其结合自身的体验,深度解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写作规律、思路,积累写作知识,推动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主题式阅读
主题式阅读是发挥课外阅读重要作用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素材,锻炼学生的专项习作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在主题式阅读中,教师应当先树立专项写作能力培养目标,然后选择相应的素材作为阅读文本,促进学生积累写作知识和写作规律,增强其专项写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记叙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偏好,选择一些课外的记叙文作为阅读文本,结合记叙文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写作的规则、标准以及写作技巧等知识,深入提升记叙文专项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三、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一)做好阅读技巧指导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课外阅读,培养其自主阅读学习的习惯,强化其自学能力,以顺应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自主性培养的要求,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效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使其逐渐习惯课外阅读学习,然后再以推荐代替任务布置,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让其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习惯更好地保持下去,最终完成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很容易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而对阅读产生倦怠情绪,所以前期一定要做好阅读技巧的指导,帮助其学会如何理解文本内容,使其能够顺利地养成阅读自学习惯,提升其自学能力。在阅读技巧指导中,教师可以考虑教授学生思维导图法,使其学会运用思维可视化的手段来厘清文本的内容主线,实现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此外,在指导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指出文本的表达技巧、文章结构特点、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由此不断强化其阅读理解能力,助力其顺利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强化其自学能力。
(二)创设阅读交流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创设一个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交流阅读经验,由此完善其阅读理解思路,并相互讨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协作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其自学能力的提升。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创建阅读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交流空间,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在平台建设中,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课堂作为一个面对面交流的阅读平台,并定期组织阅读交流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分享阅读经验、感悟等,使其能够汲取他人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建立线上平台,让学生随时借助群来交流阅读经验,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由此通过线上的讨论,将问题加以解决,提升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四、开阔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一般来说,除了一些写作知识以外,课外读物中还包含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不断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课外阅读在推进新课程理念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需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课外读物中富含的知识内容,不断开阔知识视野,推动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引导其及时将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感兴趣的知识积累下来,如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充实学生的人文积淀,提高其综合素养。此外,也要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问题,助力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协作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水平。
(二)选择高质量的读物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挑选高质量的读物,确保读物内容的知识密度满足现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需求,由此更好地发挥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推动其全面发展。在读物挑选中,需迎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性、人文性,且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阅读难度适宜的读物。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考虑到其阅读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儿童读物或绘本作为其课外阅读读物;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提高阅读难度,选择诗歌或一些大文豪的文章,以满足此阶段小学生的知识积累需求,提高其人文素养、人文积淀等综合素质,增强课外阅读效果。
五、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课外阅读进行拓展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进行拓展教学,由此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承载量,达到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课程知识进行课外阅读环节设计,丰富课堂知识讲解内容,并利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吸引其主动在课下更加深入地研究课程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拓展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个点作为切入点,立足该知识点,选择短篇的课外阅读文本,供学生在课上阅读,让其能够借此更加全面地理解课程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利用课外阅读进行阅读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一个关键的课堂教学环节,落实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考虑运用课外阅读,让阅读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地被学生内化和外显,使其真正掌握阅读理解方法,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阅读理解技巧的讲解,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课外阅读文本,让学生运用之前讲解的阅读理解技巧,对该文本进行阅读理解,由此完成课外阅读,锻炼其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讲练一体的高质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结合学生的兴趣、偏好,选择短篇、难度适中的课外阅读文本,以免阅读时间过长、难度过大,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厘清课外阅读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设计水平的提升。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通过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课外阅读教学的效能,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