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后麻木的中医病机与治疗原则

2022-11-24于晓明饶旺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营卫循行麻木

★ 于晓明 饶旺福(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中风后麻木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与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麻木症状相比,中风后麻木症状较重,临床上一般采用活血化瘀等治法,效果经常不理想。笔者通过复习古代关于中风后麻木的文献,结合临床观察认为,中风后麻木症状产生的病机为卫气不达、营阴瘀滞、神机失常,调和营卫、补气活血、调节神机、畅达阳气是中风后麻木的治疗原则。

1 麻木症状的概念与产生机制

麻木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感觉障碍,伴或不伴有运动障碍。根据症状和程度的不同,临床又有“麻”和“木”的不同,其中有胀、麻、痛、酸、蚁行感等属于“麻”的范畴,其共同点是触之有感觉但感觉减弱,同时伴有让人不适的异常感觉。如果触之完全没有感觉则属于“木”的范畴。一般认为“木”的损害程度较“麻”要严重。古代医家一般认为是“先麻后木”[1],即先因气虚导致“麻”,后期因痰湿瘀血而产生“木”。如《奉时旨要》云:“麻者,如绳缚而初放,气虚也;木者,痛痒不知,湿痰与死血也。”[2]

2 中风后麻木的特点

麻木是中风后的最常见症状之一,与一般肢体经络病导致的麻木症状相比,中风后麻木具有偏侧急性起病、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可给患者造严重的身体和精神负担。

2.1 偏侧急性起病,症状较重

中风后麻木属于中风“三偏”症状之一,一般急性起病,症状为偏侧身体的麻木不适感,可以包括面部、躯干和四肢,因此影响范围较一般的麻木广泛。中风后出现的一些麻木症状,尤其是一些异常的感觉常使患者难以忍受,非常痛苦,经常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持续时间长,治疗难度大

中风后麻木若病情较轻的可以迅速缓解,但如果病情较重则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有的甚至终身得不到缓解。中风后麻木是中风后遗症中最难治疗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运动症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麻木症状仍无缓解,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等治法效果不理想,而且也缺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3 中风后麻木的病机特点

人体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产生于皮毛之后通过营卫循行传递给心神。中风后麻木的产生与中风后卫气不达、营阴瘀滞、神机失常有关。

3.1 卫气不达,营阴瘀滞

麻木症状的产生与营卫循行,尤其是卫气的循行异常密切相关。齐鲁伤寒流派传承人丁元庆教授[3]认为:“卫气是脑髓元神与脏腑百骸联系之使。”感觉的产生在于皮毛,而产生于外周皮毛的感觉之所以为我们所感知必须有一个传导通道,而这个通道就是卫气。卫气又称为卫阳,为水谷之悍气,其气慓疾滑利,循行迅速。卫气循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分布广泛,无所不至,因此卫气才可以收集全身各处的感觉,并迅速传出。《灵枢》云:“卫气不行,则为麻木。”《四圣心源·中风根源》云:“麻木者,肺气之郁,肺主皮毛,卫气郁遏,不能煦濡皮毛,故皮肤枯槁而顽废也。”[4]因此卫气不足或郁遏均可导致麻木。

营气为水谷之精气,可以“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卫两气为“一源二气”,循行相辅相成,出现病变也可相互影响。《素问·逆调论》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中风后因神机失用可以直接导致周身卫气输布异常,即出现偏侧肢体的卫气不达。卫气推动营血循行的作用下降可导致津液、营血停滞,产生痰凝、死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可以阻塞经络又可以加重卫气不达,最终导致偏侧肢体失去卫气的温煦和营阴的滋养,从而出现怕冷、无力、麻木等症状。

3.2 神机失常

麻木的感觉的最终形成于心神,我们人体的所有感觉均通过营卫的循行与心神相连。《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千金方·心脏脉论》认为:“神者,五脏专精之本也,为帝王,监领四方。”[5]唐荣川认为:“人身知觉运动,无一不本于心。”心主神的功能正常才能接收全身的所有感觉。脑为精明之府,心主神的这部分功能多归属于脑,因此若脑受到损害则可直接影响心主神的功能。中风的病位在脑,基本病机为痰瘀阻滞脑络或血溢脉外。脑络受损后可以影响心主神的功能,轻者出现偏身麻木、肢体无力、言语謇涩等神机异常,重者出现昏聩无知,二便失司等重症,因此麻木是神机部分受损的一个表现。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充盛与否与心主神的功能密切相关。部分病人因脑络受损加之阳气不足或郁遏,气血循行不畅从而导致神机不振,可以出现抑郁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进一步扰乱神机,进而影响营卫的运行,从而加重麻木等症状。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丁元庆教授[6]认为本病“伤在心神,心阳不达,神机不振,感知觉异常”。

4 中风后麻木的治疗原则

4.1 调和营卫,补气活血

《难经·第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针对中风后卫气不达,营阴瘀滞产生的麻木,可以通过调和营卫,补气活血来治疗。补气可以充实卫气,使卫气更好的发挥推动温煦的作用。气行则血行,补气也助于活血,气血循行通畅才能使营卫调和,从而治疗麻木。另外,补气活血也助于脑内瘀血的消散,也有助从源头上治疗麻木。因此临床上常用调和营卫、补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麻木。代表方为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

4.2 调节神机,畅达阳气

中风后麻木症状的产生与神机受损相关,因此治疗上要调节神机。临床上对于中风后麻木伴有心神不宁的患者可根据虚实的不同,可配合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的药物。《温病条辨》中认为:“阳气开泄,万象皆有生机矣。”[7]畅达阳气是一方面可以舒畅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鼓舞脏腑气化,祛除气血的郁闭,杜绝痰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脏腑气化旺盛则可以使气血充足,促进损害的恢复;另一方面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张景岳认为“气为阳,阳主神也”,畅达阳气还可以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临床上可选用桂枝汤及其类方,该方可以宣通阳气,具有振奋神机的作用,对中风后麻木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尤为适宜。

猜你喜欢

营卫循行麻木
马王堆导引术循经导引基本规律与特征初探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浮生一记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
手脚麻木看哪科
督脉循行考
无题(2)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