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2022-11-24王凤云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绘本游戏幼儿

王凤云

(福海县西城区幼儿园 新疆 阿勒泰 836400)

前言

幼儿数学教学中,要结合一切生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促进幼儿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接受整体的教学任务,最终具备良好的数学认知能力。绘本资源本身就是极为丰富和有效的,幼儿教师必须结合绘本资源内涵的发掘,提升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和效果,进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和深入,促进幼儿具备数学的逻辑思维,提升整体智育教育的水平。

1.结合数学培养目标,选择绘本内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完善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而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科学的教学设计,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学习氛围,并借助教学辅助手段促进教学行为的展开,同时实现良好的实践效果,促进幼儿数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围绕教学目标的研究,积极的寻找配套的教学资源,促进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和趣味化,引导幼儿不断地思考和观察,最终具有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学成果。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十分重要,它是幼儿最初的逻辑思维培养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整合大量的绘本资源,并结合幼儿的认知阶段对其进行精心的筛选,让数学知识以生动的姿态走进幼儿的世界,促进幼儿快乐地开展学习进程。

例如:在学习数量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具或者实物进行导入和呈现,但是绘本的资源确实具备连贯性和故事情节的,更易于幼儿展开连续的观察和思考,提升幼儿的兴趣和理解能力。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且互动性较强的绘本资源,例如:《数一数,亲了几下》这一绘本就具有较为生动的情节,幼儿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理性与感性思维都较为活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数学概念进行阐述。很多幼儿都喜欢妈妈的亲吻和怀抱,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回忆,妈妈在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会亲吻你吗?这个绘本中的妈妈特别有爱哦,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幼儿读绘本故事:妈妈和小宝贝说晚安,小脚趾亲10下,小脚丫亲9下,小膝盖亲8下,好温馨的画面呀。幼儿就会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中,同时也掌握了数字,懂得了数字的表达含义。因此,教师必须以丰富的绘本资源作为有效载体,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效果。

2.建立数学教学计划,融合绘本教育

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幼儿教师必须建立起详细的数学计划,进而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进程,符合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标准,也建立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水平。同时,还要把数学学习的计划和绘本的内容衔接起来,建立良好的辅助作用和手段,最终深化数学教学的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绘本是一种良好的教育载体。很多绘本的创作都具有生动的画面,同时语言亲切有感染力,能够深深地吸引幼儿的注意。教师就可以提取其中的丰富教学资源,结合生动的形式展开数学教学进程,促进幼儿较好的感知数学知识的内涵,进而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做好绘本的选择,与数学的学习内容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事半功倍,提升课堂的整体效果。

例如:《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这本绘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生在不同地区和环境中的小宝宝,他们的肤色、头发和神态,看起来都是形态各异的。可是他们却发现,他们也有一样的地方,就是都有10个手指头,和10个脚指头哦。小朋友们也来数一数,我们是不是也一样呢。幼儿就会开动起来,数数自己的手指和脚趾,这一个生动的小活动,不仅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同一个地球上的小朋友,都是彼此的好朋友。幼儿理解能力有限,他们正在经历认知能力逐步形成的阶段。教师要注重课堂语言的生动化,和教学内容的灵活化,在实践教学中结合绘本资源的引导,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进而摸索一条有效的教学开展路径,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探究有效开展。

3.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提升幼儿兴趣

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教育的常态,因为它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延长有效注意集中的时间,进而实现较好的效果,促进数学学习进程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幼儿教师必须结合游戏化教学,渗透绘本中的快乐元素,进而展开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在内心愉悦的情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智育和情感教育的双向提升,最终成为数学的小达人。数学教学的质量关乎幼儿对数学学科的认知以及数学启蒙,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绘本的深刻内涵,进行有效的研究和结合,积极的把数学教学、游戏体验与绘本内容结合起来,通过较好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引,进而提升绘本资源的实践价值,促进趣味课堂的升华。

例如,在幼儿绘本《去松松家玩》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游戏化教学,可以引导幼儿走上讲台,使幼儿和老师一起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按照abb和aab的方式进行排列方法的联练习。幼儿结合绘本中的内容,以绘本为载体,依照老师的指示练习排列方法,感受到数学学习就如绘本内的故事一样,精彩而别有一番趣味,通过对绘本的观察和内容思考,逐步思考如何以老师的要求,如何去摆放出abb和aab。变化教学方法,幼儿在实践教学和绘本知识的双向牵引下,顿觉数学学习如此近似于游戏,主动学习的欲望更为强烈。如此一来,教师以绘本为教学载体,使教学游戏化特征更为明显,幼儿更愿意主动观察和了解小石头在进入到松松家以后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以及他们在路上都有哪些所见和所闻,这些情况的深入了解,可以有效帮助幼儿快速完成老师提出的排列顺序。

又如:在绘本《123到动物园》的内容中,就有很多幼儿感兴趣的动物园元素,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欣赏绘本中的丰富内涵,动物园里有一辆火车开来啦,上面有各种动物:1头大象,2只河马,3只长颈鹿,4只狮子等等,教师在带领幼儿欣赏这些可爱的动物之后,就可以带领幼儿结合绘本意境的延伸,去开展课堂游戏。在游戏中可以采用击鼓传花的形式,哪个幼儿拿到了红花,就要扮演一种动物的神态和叫声,而且叫声要符合教师说的数量要求,这样就会促进幼儿感知数学的表达含义,同时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可谓是寓教于乐、乐趣多多。在幼儿园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设计和思考,发挥绘本的重要价值,让这些制作精美、意境丰富的绘本,在教学中丰富幼儿的智慧,促进教学开展水到渠成。

4.在游戏中深化内涵,延伸绘本效果

幼儿教师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展开教学设计和实践,在游戏教学中深化绘本的实际内涵,不仅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实施较好的情感态度教育,让幼儿获得智育和德育的双向发展。在幼儿园的绘本游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梳理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不断地细化,提升知识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积极的开展数学教学实践,从而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既定的数学知识目标,同时也捕捉到进行情感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积极的思考和感知,为后续的德育和智育积累素材,实施良好的情感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敏感度,还能起到促进幼儿形成数学思维的效果。

例如,在绘本《神奇南瓜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即“小蟋蟀要把自己找到的玉米排成了一个圆,那小蟋蟀要怎么数才能正确数出来玉米数呢?”教师可以让幼儿以自己实际所见所想为例,讲一讲自己遇到这种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设想自己买了很多花生,把他们排成了一个圆圈,如何去数才能不出错;也可以设想,妈妈买了一些长得一模一样的花排成一个圆形,那么你如何去数才会数得正确。幼儿们就会七嘴八舌的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在这种氛围下幼儿自觉地参与到问题探究的情境中,有效地带动了教学气氛,也点燃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他们在欢呼雀跃中放飞自我想象力,教学游戏化特色更为浓烈。幼儿们争先恐后的参与教学,脸庞上满是可见游戏一般的欢快,教学与生活相关联,在数学绘本为载体的游戏化教学中,使教学效果再上新台阶。

又如:在绘本《9只小猫呼呼呼》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韵律来推动数学课堂,生成活跃的师生互动给情境:9只小猫呼呼呼,1只小猫睁开眼,几只小猫在睡觉?这样以此类推,幼儿会在韵律的辅助下去思考数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韵律之美,兴致盎然的参与课堂互动;同时教师还要进行情感渗透:小猫咪在睡觉,我们要怎样做呢?对呀,就是静悄悄,那爸爸妈妈在睡觉,我们要怎么做呀?静悄悄,不打扰!这样就会结合绘本意境的延伸,教会幼儿尊重别人,体谅别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现阶段,幼儿数学教学也要结合绘本教学,将教学趣味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终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数学教学首先要具备游戏化的教学理念,降低知识的难度,提升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要结合优秀的绘本资源,促进幼儿在学习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结合绘本的丰富表达含义和现实意义,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绘本对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巧妙地将绘本作为推动数学课堂的跳板,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幼儿体会绘本中的优秀情感,实现幼儿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学习效果的进步。

猜你喜欢

绘本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