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研究

2022-11-24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精准思维

田 蕾

(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清河小学 甘肃 白银 730400)

引言

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仅是单纯的提高学生计算效率或者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而是在此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有效的教学启发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地计算学习思路、良好的计算学习习惯、计算反思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多元化的教学任务,打造出多阶段的教学设计方案,为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以及数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1.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各方面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在数学的学科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教学任务之一,使学生将单方面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的指导因素,促成学生其他方面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名山小学的三年级数学高效课堂计划中,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三个阶段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作为目标,通过第一阶段使学生形成独立计算与验算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教师将第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作为条件,利用课堂的教学问题作为导学内容,使学生在验算的过程中能够反思自己的数学计算思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思维习惯。最后,在第三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借助错题本教学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主验算的方式进行纠错,随着学生计算错误率的降低,学生逐渐形成在计算过程中的反思习惯,为学生学习素养以及综合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1.2 有利于通过教学质量来营造教学特色

课堂的教学特色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成果当中,在数学计算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同样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计算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计算方面取得优质的学习成就,从而突出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教学特色。以菏泽市某小学的数学课堂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富有挑战性以及探究性的数学计算学习作为主题,创造出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帮扶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能够自主地向组员提出数学计算问题,分享自己学习的新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思路。久而久之,在这样一种高质量的互动学习模式下,学生甚至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以及新知识的预习,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热烈,通过高质量的学生学习方式展现出教学的特色。

2.影响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产生错误的认知

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计算过程十分复杂,对数学计算产生抵触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参与数学计算学习,这样一种教学条件使数学计算教学受到严重限制,不利于学生在教学的引导下提高自我数学计算。例如,在宣城市某小学的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数学计算学习的过程缺少正确的认知,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受到影响,使学生始终处于低效的数学计算学习状态。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学习表现为:学生认为“5×1”的计算题目非常简单,但随着乘法中的数字逐渐变大、变复杂,导致学生产生“数字越大,它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越复杂,计算需要耗费特别长的时间”的错误学习思想,不利于学生学习两位数乘法、两位数与三位数乘法等计算知识,影响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实施。

2.2 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不全面

计算思维是促进学生学习计算知识的精神导向,尽管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较为活跃,但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性格及学习习惯较为特殊,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尚不健全,往往以错误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计算知识,最终影响学生的计算学习效果,消磨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内容时,部分学生总是专注于运用单一的面积公式进行数学计算,然而,这样一种固化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灵活地使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导致学生无法将“出入相补”的计算原理运用到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题当中,影响学生的计算题解题效率,使学生对自身的计算学习产生怀疑。

3.多方面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打造实践活动,解放学生固化思维

学生的固化思维是影响计算教学的主要因素,在应用新计算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优先采取有效的方式来疏导学生的计算思维,确保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来理解计算方法,以此来优化学生的计算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发挥教学实践活动优势,帮助学生疏通数学计算过程的学习思维。例如,在保定某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水杯换水”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新课导入,帮助学生初步的了解“负数”的数学概念。教师提出问题:虽然水杯中的水已经全部倒出,但这个空杯子仍然欠水桶1杯水,那我们应当怎么样表达他们之间的数字关系呢?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学习有关“负数”的数学知识吧。在后续的负数计算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应用同样的思维方法,想象计算题的数字可以是温度计的指数、水杯内水的指数……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负数计算概念。

3.2 应用精准课堂进行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精准课堂是各学段的高效学科教学方法,在精准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出精准教学方法、精准教学问题、精准课程导入以及精准教学活动。当数学计算教学与精准课堂结合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计算学习情况,利用不同阶段的精准化教学进行授课,使学生的计算学习达到阶段性教育目标。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看,精准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有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淮北市某小学五年级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充分地发挥出精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数的意义》课堂教学的过程为:(1)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与概念,为分数的计算学习提供前提条件。教师通过将切苹果作为计算的参照,设置精准课堂问题:“一半的苹果与一半的苹果相加,得出多少个苹果呢?1/4的苹果与1/4的苹果相加,又能得到多少的苹果的呢?”学生很快能答出计算的结果,教师指出:没错,因为选择的苹果数量相同,所以他们能够直接相加,这一现象体现出我们书本中哪一项知识呢?学生能够很快地反应出: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经过精准性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对分数的基础加法计算产生理解,使教学达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计算的目标。(2)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深化学生的分数计算思维。教师通过打造精准化的教学情境,应用“分月饼”的教学情境内容,使学生从“几个月饼分成几份,每个人能得到几份”的情景问题学习中,学习简单分数的进阶计算,帮助学生梳理分数加法计算的分步过程,同时也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导入做下铺垫……在各阶段的精准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能够根据计算教学的目标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课题知识的同时,锻炼自我计算能力,使自身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计算思维架构。

3.3 打造趣味性的计算练习活动

在常规的数学计算教学中,运用计算题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定位计算练习的切入点,并且无法把控计算练习的量及难度,导致课堂教学练习无法满足双减政策的教学要求,为学生的计算练习与课堂学习造成较大的负担。针对此问题,教师需要了解各小学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打造出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趣味性计算学习活动。例如,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普遍表现为: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但思维逻辑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导致一年级学生较为抵触重复性的练习内容。所以,在一年级小学生的《加与减》计算练习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数学绘本,运用数学绘本当中的图片内容进行计算教学练习,如:绘本当中的动物有哪些,用加法算式数一数;绘本当中还剩下多少水果,用减法算式算一算……在这样一种绘本练习方式的作用下,学生的数学计算练习不仅仅只是简单地算诗式,而是一个个以图片和数字结合的趣味习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计算练习的学习状态。

3.4 在教学评价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

教学评价活动是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优点与学习问题的重要教学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数学教师更需要明确教学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利用多元化的评价过程点评学生的数学计算思路,使学生能够自主改善计算思维的不足。例如,在朝南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评价环节中,许多学生在两位数除法等运算过程中的运算思维存在缺陷,针对此现象,教师逐一对学生的各个计算步骤及对计算思路进行点评。其中一位学生容易在除法进位的过程中出现运算问题,对此,教师从学生的作业练习当中挑选出计算错误的案例,学生也能够认识到:由于除法计算中进位的思路存在问题,导致触发的结果总是出现余数。对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分解除法,让学生对大数进行拆分,再开始除法运算,有效地矫正了学生的除法运算缺陷,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当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时,学生才能够具备应对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练习的能力。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作出全面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调整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引用先进的教学案例与方法进行启发式引导,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精准思维
思维跳跳糖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思维跳跳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