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22-11-24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教学法

刘 洋

(盘锦市盘山县盘锦弘毅中学 辽宁 盘锦 124000)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核心思想是通过情境引导促进数学知识的形象化渗透,在化繁为简的教学活动中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使教学的效果得到综合的提升。本文对有效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借助情境教学实践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给予学生正确的帮助和引导,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1.1 教学情境偏离主题

开展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教学中参与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轨的现象,不能合理使用电教设备,只会注重形式地去播放优美的音乐或色彩艳丽的动画,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严重欠缺。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情境中,但缺乏对学生整体的掌控力,就很难再将学生的思想重新拉回到课本知识中。虽然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得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但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1.2 情境设置环节固定

教师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存在误区,即把情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入新知的工具,情境也就弃之不用。绝大部分教师情境设置固定在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比直接进入更能唤醒课堂活力,多数教师会选择在课堂导入环节以视频、图片或展示生活案例等方式开启教学,主要意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一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但长此以往导致情境设置固定。

1.3 情境教学缺乏实践性

情境形式缺乏实践性,生活情境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情境形式,以生活小案例的方式设计教学过程,情境形式实践性不强;从情境的实施方式来看,情境呈现基本通过口述、用图片展示生活小场景或一些实物模型等方式,学生实践操作余地少。

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鲜明的优势,能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提供教学条件支撑。

2.1 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以情境创设教学法为基础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能够削弱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更方便理解数学的定理、公式等内容,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应用,从而对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等形成形象化的认识。数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习难度降低,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担忧,有效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2.2 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情境教学是一种围绕学习目标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开展教学奠定良好基础。情境创设首先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求满足该年龄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另外,对学生情境参与度要做好把控,并积极提供反馈,作出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小学生认知能力弱、心智不成熟,思维品质和能力都有待提高,此时对于情境设计中素材的积累要适当筛选。对创设情境的手段要有效把控,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各种现代化媒体平台;能构建相对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

3.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注意之处

情境教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机融合,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积极的辅助,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挖掘,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但是,在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情境创设教学法作用的充分发挥,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其一,应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在综合分析大多数学生学习状态、认知需求的基础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有效。

其二,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应用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角度对情境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情境教学活动中能基于认知冲突形成对新知识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意识。

其三,应难度适中,选择恰当的时机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要能通过对生活经验和相关元素的挖掘利用及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并且情境活动的设置要体现难度适中的原则,应选择合适的契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突出情境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此才能推动数学情境创设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机融合,从而在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彰显情境教学活动的辅助支撑优势,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施针对性锻炼[2]。

4.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措施

数学教学可以从激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多元化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和水平。

4.1 创设合理情境,便于学生接受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思维逻辑性的学科,并且数学所有的知识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连带关系,这也说明了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出现的顺序都有着规律和逻辑。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脑海中已经存在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基础,进一步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3]。

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时,若学生没有加减法的基础,就会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十分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设置情境教学,当学生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有理数的定义和概念设置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有理数加减法再复习一遍,然后从运算法则上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比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断地加强数学学习的思维逻辑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教学最终的成效。

4.2 创设故事情境,激活探究意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训练,彰显数学德育功能,初中数学教材逐渐融入了一些数学典故方面的内容,能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的补充。针对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学典故作为素材,创设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在生动的故事描述和故事呈现中,导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针对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加以培养。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草船借箭”故事作为切入点,在具体教学指导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内容,让学生思考草船借箭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导出随机事件概率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尝试分析草船借箭故事中诸葛亮先生对随机事件的应用,以及对随机概率事件的测算。通过情境教学活动的开展,就能在趣味情境空间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结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随机事件概率知识的实践应用技巧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4.3 创设实践情境,理论联系实践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好动、活泼的年龄,仅通过单一的数学教学很难提起这些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满足学生需求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将实践作为设置教学情境的重点,并且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究到数学的奥秘和技巧[4]。

例如,在进行《随机事件与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密闭的箱子,然后在里面放一些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像是三个黄色的球、五个蓝色的球、一个白色的球,让学生从箱子里往外拿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猜一猜哪个颜色的乒乓球会被拿出来,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箱子里面最多的蓝色乒乓球被拿出来的几率更高,紧接着,可以组织学生反复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这种设置实践的情境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

4.4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深入思考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具体的切入点,设置引导性问题,创设问题引导化的数学教学空间,形成教学探究氛围,切实保障学生的综合学习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例如,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体系中《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规划方面,就可以设计问题情境,重点培养学生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和处理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联系学生前期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导出课程教学内容,如“我们是怎样对三角函数的正弦进行定义的?你觉得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呢?对于三角形其他的边之间的比,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定义呢?”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学生联系前期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体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尝试应用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对三角函数值进行求解。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在Rt△ABC中,如果已知∠C=90°,并且AB=13,AC=12,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对cosA的值进行计算呢?”在学生掌握求解技巧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探究性问题,总结三角函数的增减性,逐层次加深教学问题的难度,效果可观。

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你能结合本学校的情况,完成对直角坐标系的绘制吗?你觉得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用,学生能应用所学直角坐标系方面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处理,探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加深学生对直角坐标系方面的知识形成形象化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能体现出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大胆引入情境教学法构建新的教学组织体系,以情境教学法的科学应用突破现有教学困境,从而确保在新课标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创新探索意识等得到高效地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教学法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