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质疑的策略
2022-11-24王进丽
王进丽
(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近年来,我国部分学校依然发生有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其轻生的事件。细细思量,我国的教育制度确实给学生造成了不少压力。应试教育的考核制度过于刻板,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量标准,用来进行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评判标准,这使得教师的教学逐渐利益化,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太多的重视。而“双减政策”的要求下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刺激学生进行知识探知,给学生有效质疑提供立足点。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让学生放松和产生和谐感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
1.小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质疑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传播率。而现如今的小学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有效性还是太低,无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当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转变成课堂的重心,教师再加以利用教学知识引发知识冲突,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疑虑,然后再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在利用学生提出的质疑点将知识传播出来。这种方式完全是由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在疑虑产生和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点,使得教学知识得到有效性传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利用知识冲突引发问题促进学生有效质疑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让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1.2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思维意识的主要阶段。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善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产生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真相,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质疑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的学习不宜给学生制造太大的学习压力,应该在让学生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增长见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学。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对知识点的深入挖掘,力求用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的活性思维,让他们对知识提出有效的质疑,教师再予以解答,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利于培养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培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是教师所要重视的内容。以往的小学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当下的发展趋势,为了让小学生轻松、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元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简单化、具体化,通过问题的阐述方式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结合小组交流讨论等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更愿意积极的探索和表达自己的疑虑,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产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不再处于被动模式,而是善于表达自我,在探索过程中寻找真相,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质疑是很有必要的。
2.双减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质疑的研究策略
2.1 教师要合理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是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对自己没有涉及过的事物时更是感兴趣。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处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打开心扉,敢于去质疑,不被严肃的课堂束缚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应该充当一个辅导员的作用,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这才有利于学生勇敢地去质疑。
例如:教师在对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一课进行教学时,首先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倍数与因数都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内容为代表2和4的两个球,通过旁白表述:“两个球中的数字相乘得到8,那我们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通过教师播放带有质疑性质的短视频,渲染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的思考,或许在2、4、8三者之间的因、倍数关系依然无法清晰地辨别,然后教师将2和4是8的因数,而8是2和4的倍数指出来,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发现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有学生就会产生质疑:“那1与8相乘得以8,那么可以说8是既是本身等我倍数和因数吗?”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予以肯定并适时将另一知识点引入,即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这个数字本身。学生的质疑是这一知识点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让学生带着质疑进入教学状态可以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教师在确保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利用视频导入,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去质疑。
2.2 教师要善于提供质疑的机会,让学生乐于质疑
在以往的小学教学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过于照本宣科,没有对教学内容予以太多深入研究,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没有太多创意和想法,只是将知识简单的输出,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了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相比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压抑,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为了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和改革,在适时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去质疑,乐于去探索,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方式和内容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有效质疑,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浅读一下课文内容,然后向学生抛出问题:“通过同学们的初步阅读,可以看出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题目来命名吗?同学们还觉得有比题目更突出的具体内容吗?”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之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课文内容的句子设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如教师提出:“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英子对看见骆驼后表现出惊讶的感觉呢?”对于小学生来说利用句子分析情感还是难以执行的,所以教师进而将对应句子指出来,这时候就会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来英子看到骆驼后表现出很惊讶的想法呢?”然后教师在对句子的潜在情感表达说出来,这可以很清楚地让学生知道这个句子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看出教师很好地利用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去质疑教师的观点,从中获取知识经验。
2.3 教师要注重知识的因势利导,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小学的学习中,主要就是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在教学过于系统化,一味地对知识输出,并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知识牢记在心,当学生对知识产生疑虑时也不会予以重视。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失去思考和探索的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在教学上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将问题抛给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中隐藏的问题以及知识陷阱,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让其善于去质疑。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视频,内容为两个小朋友在对一个苹果进行分配,一位小朋友得到了1/3,另外一个小朋友得到了2/3,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分的苹果是不是同样多,同学们又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个视频的内容主要是突出两个同分母1/3与2/3进行大小比较的问题,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概很容易就能够做比较得出结果。这个时候或许会有些学生产生质疑:“如果在分母不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大小呢?”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发现问题的相同点后指出相反的想法,所以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质疑点,因势利导,利用这个问题对学生讲解分母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将分母化为小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大小。所以在面对学生不经意间产生质疑时,教师一定要予以重视,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地引导,给学生足够的重视有利于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小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质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知识加以精简提炼,使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质疑是学习的重要导向,有效的质疑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双减作用下,教师越来越重视趣味性和具体性在教学中的体现,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新知识的目标。总之,要让学生产生有效的质疑需要教师给足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