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探究
——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1-24江文俊
江文俊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500)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地位,不管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在被逐步弱化、淡化[1],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学生个人劳动认知上的偏差,也有家庭、学校劳动教育中的缺失,更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
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过程[3],本文以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分析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这四个层次中既有直接影响因素,也有间接影响因素。
1.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微观系统层面
(1)从个人层面看,学生对劳动概念、劳动实现和劳动价值的认知上分别具有表层化、片面化和功利化的特点。在劳动概念的认知上,有些学生认为劳动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者是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对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认知不清晰。在劳动实现的实际操作上,有些学生会因为劳动任务不擅长、个体不具备劳动项目优势、对劳动工具不熟悉等因素,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甚至拒绝参加劳动。在劳动价值的感知上,有些学生呈现出被动参加的劳动观,缺乏对劳动目标的兴趣,对劳动所带来的价值感到不明确,形成“劳动无用论”的认知偏差。
(2)从家庭层面看,学生容易受家庭成员的态度倾向和劳动体验感的影响。从家庭成员的态度来看,有些学生父母对劳动没有硬性要求,他们更希望子女认真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缺乏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家庭劳动中;有些学生父母甚至把劳动任务当作惩罚,或是把是否劳动作为子女间比较的量尺,此时的劳动任务以一个厌恶刺激的形式存在,降低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从劳动的体验感方面来看,学生倾向于接受和完成能为自身带来价值感和收获感的劳动目标。劳动价值可体现为植物栽培、手工劳作等任务的外显成果形式、父母给予的物质性奖励、长辈群体的夸奖和能为父母分忧、帮助他人后的精神状态满足等。
(3)从同辈群体层面看,学生容易受到榜样示范的影响。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人类的行为既可以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也可以借助间接经验学习。榜样引领作用就是借助劳动模范、先锋人物的事迹宣传,增强学生个体和榜样人物的联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确立个体的行动目标,从而影响学生们的教育心理活动。
(4)从学校层面看,劳动教育的开展存在形式落实不到位、教学教育方式数量少、频率低、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不足等问题。从劳动内容上看,以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和专业实践为主,劳动教育内容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成长生活与内在需求。从劳动的指标要求与考核形式看,当下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联系度较高的指标为素质拓展分和志愿服务时长,学生也存在为了刷分而劳动的现象。
1.2 中观系统层面
(1)从个人和家庭的关系来看,亲子之间的人际沟通状况容易影响劳动目标实现的积极性。根据心理学家伯恩的交互分析理论,“自我状态”分为三种,分别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当亲子之间的人际沟通表现为P—C型或C—P型时,即沟通上存在交错,沟通变得无效且难以继续,此时交付的劳动任务呈现出强制性被动完成的特点。
(2)从个人和同辈群体的关系来看,群体间容易出现社会助长的现象。特里普利特(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4]。在宿舍群体中,由于群体人数较少,群体成员更容易遵守群体规范,谁也不愿成为越轨者,学生在群体中怕受孤立和惹人注目。具体表现为学生自愿主动地或每周定期地打扫宿舍卫生。
(3)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来看,家校联动的次数较少,范围较窄,方式较为单一,对子女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各项安排的交流有限,因而难以保障劳动教育的持续效果。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家长和学校老师缺乏交流,在劳动教育的观念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思想。
1.3 外观系统层面
外观系统主要是指个人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对微系统有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个人的更大系统[5]。如父母的职业条件、阅历和经验对学生的劳动意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家庭的经济情况、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培育产生影响。
1.4 宏观系统层面
(1)在社会大环境中,中国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认识[6],“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仍有存在。因此,不少学校、父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他们把时间更多花在了如何学习、提高成绩上,而忽视了参加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
(2)人工智能时代有力推动了机器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无人车间、无人超市、无人物流等新产物的出现容易部分家庭和学生“解放”双手,淡化劳动的价值。调查发现,有些学生轻视简单劳动,认为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情况。
2.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策略
2.1 加强引导,提升学生劳动认知
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模范进校园、专题讲座、主题调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丰富内涵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先进事迹,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世界的意义。当学生理解了劳动的形式、内容、实现和意义时,这有利于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可贵,任何一种形式的劳动都值得被尊重,没有贵贱之分,都能绽放出人生的光彩。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和时代特点,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增强劳动价值观,鼓励他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促进学生们想干、要干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劳动教育总结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形式凝练劳动成果和心得体会,帮助学生坚定劳动过后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劳动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对部分劳动认知片面化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帮扶,帮助他们重塑对老师的认知。
2.2 激发动机,调动学生劳动热情
创新思路,丰富劳动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劳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挖掘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考核标准,设立必修和选修项目,鼓励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劳动项目,实现从“被动参加”到“主动选择”的局面;对部分劳动项目实施竞争制度,鼓励学生个人或团体进行申报,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学生个人或团体能够获得相当的实施自主权,促进学生在劳动项目实施中的参与感,强化主人翁意识;深化激励机制,持续对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并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促进校园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发挥同辈群体的榜样引领作用,榜样人物的选择要注重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学生难以形成共鸣,弱化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2.3 家校协同,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学校要主动开发和利用家庭这一个重要阵地,形成家校协同机制,共同促进劳动育人成效。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倡议书等形式做好家长的动员工作,转变家长观念,统一思想,让家长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自发主动地分配子女完成相当程度的家务、种植养殖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学校还可开发、设计相关微课和主题活动,利用易班等新媒体平台,重点安排在寒暑假开展学习和实践,增加学生在假期的劳动机会和体验。再者,学校可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录制专题视频,提供给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促进改善亲子之间的人际沟通状况,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4 调动资源,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学校要把劳动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有机融合,将教育与劳动、生活相融合;要主动地联系社会各行各业,为学生的社会劳动实践寻找机会和平台,充分利用好社区潜在的劳动教育资源;增加学生走进企业,体验真实工作场景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促进他们的观察,思考如何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结语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深入开展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在劳动教育回归的过程中,应从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四个层次着手,结合学生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劳动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参与热情。其次,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充分调动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机会,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