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运用分析

2022-11-24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乐谱记忆音乐

张 莉

(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 甘肃 定西 744300)

前言

随着我国对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使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不断进行完善,同时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对音乐教育进行足够的重视,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以及全面素质,向德智体美方向全面发展。而传统的音乐教育由于过分重视音乐理论学习,重视对简单乐器的学习,忽视了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技巧,因此在整体方面上,很多中小学音乐教育呈现美感不足的现象,同时也无法促进中小学生向德智体美的方向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加强对视唱练耳的应用,全面提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能力。

1.视唱练耳的涵义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门,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全面增强中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加强对视唱练耳的训练,增强对视唱练耳的应用。视唱练耳主要是分为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视唱以及听音两个部分,视唱就是对乐谱进行简单的识别,同时能够对着乐谱进行唱歌训练。从具体的内容来看,视唱部分所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具体包括了音准教学、音程教学、旋律教学、节奏教学等等,同时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理解表达能力有着更多的关注,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部分。听音部分具体分为单音听辨、连续单音听辨、单个音程、和声音程连接等等。主要就是帮助学生们识别好音乐的听音部分,加强对音乐的辨别能力。

2.视唱练耳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作用

2.1 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能力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主要就是帮助中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基础音乐知识,更好的提高对英语学习的能力。首先在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上,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加强对音准、音乐节奏以及掌握,只有最基础的理论学习做好,才能更好进行下一阶段的音乐教育,才能充分实现对音乐的了解。其次在意识上,很多中小学生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对音乐教育无法提高更多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们向德智体美方向更全面的发展。因此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对音乐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培养良好音乐素质。

2.2 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从目前的教学目标来看,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加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同时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乐器演奏。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音乐鉴赏,单纯的靠感觉进行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能力,就会无法重点加强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无法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而加强对视唱练耳的应用后,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表演来完成对音乐的感觉,同时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音准以及唱歌节奏进行判断,最终分析出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从而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进行更加针对性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能力,将音乐演唱以及内心情感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注意到音乐旋律上的变化,以及加强对音乐旋律基调的认识,在整体上提高对音乐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表现能力[1]。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就需要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运用,激发学生们内在潜力,从根本上进行下手,从而提高对学生们的引导。首先在方式方法上,很多学生们对音乐教育提不起兴趣,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没有找到运用正确的学习理论,从而导致学生们越来越对音乐教育失去兴趣,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们对视唱练耳的应用,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能够提升,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在音乐知识归纳总结上,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加强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加系统规划的音乐知识总结,同时能够帮助教师们创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们的理论知识能力,同时将音乐科学体系和系统的音乐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拓展音乐思维,形成独特鲜明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意识,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中小学生音乐教育总体的教学质量[2]。

2.4 夯实学生音乐基础

通过对视唱练耳的应用,能够使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进而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其主要包括对音乐符号的识别、音乐思维的培养、音乐艺术的欣赏等多个方面。通过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对思想的表达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了解音乐本身独特的魅力。音乐通常是人们对思想表达的一种体现,因此音乐艺术在众多艺术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师根据视唱练耳中的具体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轻松了解到具体的音乐教育基础。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常以乐谱为载体,让音乐表现的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在识记乐谱的过程中,需要找到一定的技巧才能熟练掌握,需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作为支撑。而视唱练耳内容正好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找到记忆乐谱的方法,从而快速加强对乐谱的记忆,提高对音乐的学习能力。除了对乐谱的记忆外,视唱练耳对音乐符号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通过对音乐符号记忆的增强,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理解音乐,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发掘,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情感。在不断的熟练掌握中,最终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

2.5 培养学生听觉思维能力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与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充分体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由于音乐教育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特点,因此教师通常会以示范的形式去引导学生们进行模仿训练,比如会对音谱以及音感进行着重示范和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模仿能力,将音带形成自然发音的状态,教师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会让学生们逐步体会到音乐学习中的独特乐趣,领略音乐语音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在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通过对知识理论的不断学习,能够轻松掌握视唱练耳的基本还是内容,并且增强了音乐体验能力,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验能力,强化了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体验,在音乐语音体会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到音乐独特的魅力,并潜移默化增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对音乐的艺术形式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终使学生不断突破以往思维的局限性,去体验音乐意识的情感律动。另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逐步确定训练的目标,并且对每一个目标制定系统的计划,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实践思维以及应变思维,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3.加强视唱练耳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应用措施途径

3.1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的需要,同时也是现代教学体系的需要,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音乐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改变,同时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另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化知识进行拓展,帮助学生们提升音乐素养。其次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环境。由于视唱练耳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中的基础部分,同时这个部分占据着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因此需要音乐教师本着创新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了解音乐,更加的欣赏音乐。帮助学生们将音乐教学中的音符与对音感方面的节奏能力牢牢把控住。最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提升学生的高音能力以及声音的协调性,帮助学生们在打好音乐教学的基础能力上,提高对创新意识的重视。最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后续的音乐教学提供良好的普遍效应。

3.2 加强对学生们记忆力的培养

在整个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要想学好音乐知识,就必须加强自身的记忆能力,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帮助学生们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比如在听音记谱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音乐调性以及音准上的学习,在音乐调性上,可以采取欣赏音乐的方法,加强学生们对音乐上的感觉,也就是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在调性上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们对音乐印象,提高对音乐的识别能力。在音准上的学习上,可以采用歌唱或者乐器演奏的形式进行训练,通过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所发出的音高,使学生们了解到音准的规律性,从而对整体的音乐感觉有着更好的认识[3]。

其次在音调以及音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音调记忆属于声音印象,音符记忆属于视觉印象。因此在音调记忆能力的培养上,需要教师鼓励学生们多听音乐,先是培养好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后续学习的阶段中,学生本身也要努力回想起曾经听过的音乐,将音乐与内心做到有效融合,也就是灵魂之间的融合。最大程度上将音乐成为学生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好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感受音乐的意义,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只有充分认识到音乐的独特性,才能使学生们的记忆能力不断加强,更好的记住音调。比如在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反复听一小段音乐,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哼唱,当学生们能够熟练的哼唱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小节音乐,如此不断的循环,从而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好的记忆。在音符记忆力上,可以通过对一小节音符上的训练,加强学生们记忆能力。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不断回顾之前所学习的方法,然后在进行反复练习,不断加强音节之间的关联。另外在整个音符记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视觉化概念的认识,也就是加强学生们的视觉印象。使学生们对音符的记忆性大大增强。通过对声音的印象加重以及视觉方面的加重,为学生的大脑带来更多的双重感官印象,在记忆方面获得双重的效率。

最后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们不容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利用视唱练耳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们加强基础性知识,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多的音乐符号了解,以及培养良好的音乐思维能力。因此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音乐乐谱作为行动载体,一方面使学生的音乐表现更加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下去。同时培养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感情,加强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传递,从而极大改善了音乐的学习效果。因此从整体来看,加强对视唱练耳的教学应用,不仅能够极大丰富学生的基础能力,同时能够极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知识,提高对音乐了解深度[4]。

3.3 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能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视唱练耳教学不管是在实践上以及应用上,都具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做好示范性的效果作用,对学生们展开良好示范表演,在示范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们进行模仿,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印象程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整体的学习趣味性,能够不断对音乐有着更好学习兴趣。另外加强对学生示范表演,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视唱练耳基本知识,加强了对音乐的体验能力。其次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加有深层次的训练,比如对视唱练耳中的唱歌进行着重联系,注重学生们的高音以及平音方面的联系,同时对喉咙发音的部位进行基础训练。这种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内心当中,更好的体会音乐独特性魅力,在整个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提高音乐修养,从而加深学生们地音乐艺术的深刻认识。另外在整个视唱练耳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听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更多学生们能够突破原有的学习思维,不再进行传统机械的音符学习以及乐器学习,而是在培养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更加深层次的情感沟通,能够大大提升视唱练耳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最后加强学校的音乐教学能力,现如今很多学校由于过分的专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同时也没有对视唱练耳教学进行深度的解剖。因此第一是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加强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支持力度。第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强对教师视唱练耳的培训。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以及歌唱家进行现场指导,着重培养教师的视唱练耳理论体系。或者可以创办相关的研讨会议,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分享彼此之间视唱练耳的教学经验以及理论体系,帮助学校建立一支高效的音乐教师团队,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音乐教学能力。

3.4 加强学生们的音乐想象能力

想象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们进行培养。首先教师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中,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内容,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去听不同的音乐,感受不同国家之间的音乐魅力,使更多的学生们能够了解到音乐语言的变化以及多元性。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本身也要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思维,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前提下,能够更加的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把握住良好的音准与音调。最后是需要教师对视唱练耳有着更多的理解,在视唱教学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乐谱,提供更多丰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们理解乐谱结构,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在练耳环节上,需要加强学生们的音乐识别能力,强化整体的记忆性能力,培养学生们更多的音乐想象力,深刻挖掘出学生内心的音乐感知。为向德智体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地音乐教育的重视,而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性部分,对于音乐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记忆力。在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提升音乐上的艺术修养,从而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方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乐谱记忆音乐
山之高
乐谱:放飞梦想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基因密码乐谱
音乐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