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11-24张宝君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创新能力

张宝君

(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 甘肃 白银 730600)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非凡。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教师需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探讨化学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力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1.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实际需求。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而当前社会中创新性人才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才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并提出更有价值的新方法和新思想,这也是新时期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有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强的自我内驱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的也会更加主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掌握更为科学的,更加合适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做好铺垫。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化学基础教育的要求,并且也是新时期社会对综合性发展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能力是推陈出新的前提,也是长期以来社会得到稳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当今社会发展、思想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理想目标。同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效途径。

2.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2.1 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在当前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所有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来组织日常教学活动,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模式化,教学流程缺乏有效的创新。因而,无法给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正确的引导。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教材中的内容,对于教材之外一些具有创意的内容则很少涉及。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所选用的互动方式不够多元化,而且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学习问题也往往是停留于课堂学习本身,缺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以及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往往浮于表面,没有从问题的本质上来进行分析。在解决化学问题的时候,由于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思维也往往比较僵化,不懂得灵活变通,也很难主动地去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由于在观念上缺乏教育者的重视,因而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也是比较匮乏的。这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2.2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也是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流程。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教师可以有效地联系实验课程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然而,许多时候教师忽略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因为化学实验的开展有赖于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充分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设计和分析。在组织实验课程时,部分教师过于随意,无法充分的发挥实验课程的实际作用,缺乏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准确把握。即使很多教师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习,但是也往往是按照教师所提供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很难真正地有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待完善。因此,许多高中生难以真正的体会到实验教学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实验过程中自身的学习体验不够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陈旧的教学模式成为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好的课堂一定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一定是需要师生一起进行交流和互动的双边过程。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往往都是从提出问题展开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问题意识,还要敢于质疑,敢于主动地说出自己的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明确了自己只要解决的各种化学问题,才能够在探索答案的过程当中寻求更为科学高效的方式。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固有问题以及现有答案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质疑,这也是激发高中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因素。例如,学生在学习“原子晶体的内部结构”相关知识时,教师如果直接给学生陈述相关的理论概念,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化学学习兴趣,让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很难真正地进行有效的创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展示金刚石与石墨相关的图片,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这两种物质的特点。通过观看,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发现其特性,此时,有的同学会提出,金刚石具有更大的硬度,在生活中可以制作成切割玻璃的玻璃刀。当然,也有同学对这一结果并不认同,产生了,这二者之间为何会有不同硬度的疑问。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一不同的意见和疑问就需要予以重视,并且对学生的主动质疑的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当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当前现象产生问题产生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学生产生疑惑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导入所要学习的新化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的疑问不仅得到及时解决,学生自身也能够体会到创造性学习的好处,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

3.2 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高中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并拥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敢于讲真话,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之上,结合基础知识做出新的突破。在高中化学和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在好的氛围当中,更多的学生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和探究当中,这对于学习中等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有效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早餐情况。学生的早餐并不相同,他们的真实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上午最后一节课程时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反应。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会感到这一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好奇心,在此引导下,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自身所积累的各种经验,对糖类有新的定义。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糖类的相关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且寻找生活当中的甜味食物。在学生的印象当中,白砂糖、糖果、馒头等都存在一定的甜味。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只有一部分糖类有甜味,而另外一部分的糖是没有甜味的。如,木材当中的纤维素也是糖类的一种,但木头却并没有甜味。紧接着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所有拥有甜味的事物都属于糖类呢?在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更为开放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认真思考,对于糖类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学生逐渐的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糖类的错误认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学生所产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探究。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于中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并在主观主义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氛围的营造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参与者,需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积极的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质量。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因素。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开发出更加科学、客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4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氛围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催化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更精确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自信心,通过巧妙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将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钥匙。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研究化学教材,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地结合当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化学问题。通过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教师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和思考,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5 重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基础化学实验设施,有效衔接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更深入的了解化学基本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基础的操作,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为学生之后运用化学知识并提出自己的大胆猜测奠定良好的基础。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巩固高中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6 引导学生敢于实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地学习理论知识,分析自己所掌握理论知识的准确性。学生在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也能真正的感受到化学学习的真正快乐,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比如,元素周期表记忆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要求学生单纯的背诵元素周期表,这种方式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也很容易让学生与课堂产生脱节,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趣味性元素周期表背诵记比赛,这种背诵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背诵方式,学生可以结合歌曲、符号、动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记忆成果。只要能够让学生熟练地系元素周期表的方式,都是科学合理的方式,学生可以以任何形式参与背诵。这样学生的记忆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就会结合教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进行思考和探究,联系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创新,探究新的元素周期表背诵方式。学生在积极思考创新元素周期表背诵方式的过程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得以体现。在不断地趣味性实践中,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的。

3.7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互动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师生之间也应进行不断地交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当面对相同问题时,自己所产生的问题解决思路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从而了解他人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日常的交流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究,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不断地坚持中,会有更为丰富的收获,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掌握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体现自己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享受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将教学与生活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积极性,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之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