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研究

2022-11-24路亚丽

今天 2022年17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美术儿童

路亚丽

(平凉市灵台县幼儿园 甘肃 灵台 744400)

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根据幼儿在这一成长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能够对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幼儿进行更好的培养和锻炼,应当积极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探索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方式,丰富活动的实践内容。

1.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意义

由于受到传统幼儿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过往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取对幼儿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形式, 即在课上采取教师示范,幼儿仿照教师的示例进行模仿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绘画技能,幼儿可以在模仿的过程中了解绘画的基本要求,对事物的形状、颜色以及绘画的布局形成初步的认知,初步掌握基础的美术技能。但以这种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将会导致幼儿形成“绘画一定要像”的刻板印象,使得幼儿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导致幼儿在未来的美术教育中,只关注客观事物的状态,而确实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孩子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学龄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从各个方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来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教育需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正确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需要通过创意美术活动的形式,使得幼儿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2.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现状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越发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幼儿教育的要求。由于创意美术活动能够给儿童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儿童能够以美术绘画的形式来进行表达,能够给予儿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与当今的主流教育观念相吻合。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大部分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实施。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了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开始配合幼儿园教师开展的创意美术活动。

通过近几年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传统美术教育方式的影响,仍然会对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限制,不利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其次,由于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意美术活动起步较晚,教师在策划创意美术活动时,存在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并不贴合生活实际的问题,长此以往,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会变得失去活力,无法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达成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目的。

3.加强幼儿园教学中创意美术活动开展的策略

3.1 转换思想,提高活动意识

传统的教育理念轻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引导培养,只重视对各种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教学,这种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教育发展趋势。虽然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但是部分幼儿园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对创意美术活动内容进行策划时,并没有切实的设置能够供幼儿自由发挥的美术创新能力的内容,而是仍然使用临摹绘画教学的方式,使得创意美术活动最终流于形式,无法有效的对幼儿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对创意美术活动进行策划构思时,需要幼儿园教师始终坚持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基本理念,创新美术教学的形式,并丰富创意美术的活动内容。为了更好的实现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美术技能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创意美术活动与传统的美术教学不同,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工具可以不局限于纸笔和颜料,许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都可以被使用到美术活动中,例如,纸巾、石头、报纸、杯子等等。同时,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策划时,需要及时转变思想,传统的美术教学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绘画教育,重视提高幼儿的绘画技术,但美术远远不止包括绘画,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而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意义就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的创作,在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在创意美术活动的进行中,通过文学、音乐等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和作品,丰富幼儿各方面的知识和动手经验,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积极进行实践创新[1]。

3.2 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为了提高创意美术活动对幼儿的能力培养的作用,幼儿园教师需要重视环境对于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促进幼儿对美术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高班级中的艺术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墙壁上设置美术作品展示模块,将学生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做出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加强幼儿之间的美术交流。其次,可以通过父母的帮助,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艺术氛围,使幼儿的父母一同参与到艺术氛围的建设中,教师可以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举办家庭活动,要求父母与孩子共同进行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建设艺术画室等方式,使幼儿能够直接观察到著名的美术作品,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动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策划创意美术活动时,可以根据每次活动的不同主题,对教学环境进行改造,使其尽量贴合当期主题,能够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而且,幼儿在学龄前阶段具有喜欢新鲜事物的发展特点,在更加多变且有趣的环境下进行创意美术活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潜力,更加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时,需要为学生制造尽量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倡自由的创作理念,能够使得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友好的平等关系能够使得孩子在更加轻松有趣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中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3.3 提高对幼儿美术活动的策划能力

为了能够使得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需要教师积极提高创意美术活动的策划能力。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当更加合理的设置创意美术活动中的活动内容,使其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美术活动实践时,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更加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手段和方法。首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不同的美术工具进行作品创作,例如,在活动中让儿童进行与平时的美术教学中不同的立体美术作品的创作,丰富幼儿对于美术作品形式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创作的选取,使他们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美术创新意识,从而在创新美术活动中有效的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2]。

其次,教师在创意美术活动中需要首先将“创新”的概念以具体、明确的方式给儿童阐述清楚,使儿童能够初步对创新形成一定的认识,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在对创新美术活动进行探索的初期,有些幼儿园教师对于活动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思路,为了保证学生的创新,会对儿童提出“要制作与其他人不同的美术作品”的要求。而学龄前的儿童因为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认知能力较之成人有很大的不足,他们往往无法顺利理解教师提出的要求,这会导致创意美术活动的效率降低,甚至有可能会打击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参与意愿。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时,需要将创新要求进行更加具体的要求,使得儿童能够更好的理解活动的意义,促使创意美术活动的顺利展开。例如,在开展以动物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给儿童展示更多在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动物,使得学生能够明白动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并且鼓励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更多的形式将自己想象中的动物表现出来。

3.4 加强对美工材料的使用创意

在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需要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可以对美术材料进行创意性的使用,使美术作品的创作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开展以建筑为主题的创意美术活动时,幼儿不仅可以选择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也可以使用纸板等工具材料,进行简易的建筑模型的制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有助于儿童对建筑的构造和特点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在准备美术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多样性,需要同时兼顾美术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将不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的工具剔除,保障儿童在实践中的安全。并且,教师准备的美术材料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能力,综合考虑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教学目的,准备能够充分锻炼儿童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意美术活动的教育意义[3]。

教师在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准备工作时,需要遵循活动开展的过程,与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从简单到复杂的进行材料准备。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完成情况,并有选择性的听取儿童的建议,满足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需求,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手工材料进行准备和更换,保障创意美术活动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能够最终切实提高儿童的美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3.5 注意积极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引导

为了有效的提高儿童的美术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格外注意对儿童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在创意美术活动结束后,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由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身心发展并不完善的成长特点,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态度以及身心发展。在对创意美术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取消打分制度,并且转变思想,不能以作品的美观程度和好坏程度为标准进行评价,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创新意识为角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保证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参与兴趣与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引进多种多样的评价制度,例如,将活动中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览,并且组织儿童对大家的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活动,促使儿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美术能力。教师应当在每一次美术活动结束之后,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对每个孩子的美术创作风格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在后续的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并且及时总结活动开展的经验,及时改进缺漏之处,提升创意美术活动的策划水平[4]。

3.6 将美术活动与生活情景相融合

学龄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认知能力较低的特点,如果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中只重视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培养,会导致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厌倦和懈怠,为了提高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率,教师应当注重将创意美术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用尽量多的生活化元素,让儿童能够在熟悉的领域进行美术活动实践。例如,在最开始对儿童进行创意美术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贴近生活的元素入手,首先选取贴合生活实际的主题,引导儿童在较为熟悉的领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美术创新。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家具作为创意美术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或者制作模型的形式,将自己最熟悉的家具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想如何对家具进行改造,在提高学生美术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合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能够促进儿童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的培养儿童的美术创新能力,提升儿童的情感感知能力,充分挖掘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潜力,促进儿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5]。

3.7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入民族文化特征

在开展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将国画等民族文化形式融入其中,让儿童通过理解欣赏国画中蕴藏的含意,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国画作为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艺术形式,许多家长由于对国画并不了解,幼儿很少有能接触到国画的机会,使得幼儿对美术中的中国元素并不了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可以给儿童展示不同风格的国画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国风氛围。在开展风景画主体美术活动时,可以为儿童展示水墨画形式的山峰、梅花、竹林等等,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丰富幼儿对于美术绘画的认知,并且积极鼓励引导幼儿用水墨画的形式将自己喜欢的风景展现出来,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除此之外,在幼儿对国画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例如进行脸谱的绘制等等,鼓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更加独特的作品。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阶段作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意美术活动能够有效的加强对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目前的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当从思想、策划等方面积极加强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能力,从而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美术儿童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篇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六·一”——我们过年啦!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