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精神的重塑与弘扬*

2022-11-24刘姿伶冯永财

图书馆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图书馆精神

刘姿伶 冯永财

(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西安 710600)

1 引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而言,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是图书馆界当前面对的主要矛盾[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事业领域也不例外。图书馆精神作为图书馆事业上层建筑的范畴,能够反作用于图书馆事业,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它是图书馆人对文化传播的自我觉醒和责任担当,促使图书馆人更好地把悠久累积的文明、远古沉淀的智慧、现代革新的文化传递给他人。在当今科技发达、新媒体覆盖的全新时代,我们如何有效重塑与弘扬图书馆精神,对于解决当前图书馆事业的矛盾,促进图书馆乃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 高质量发展与图书馆精神的内涵

2.1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经,从宏观层面来理解高质量发展,即经济增速稳定、区域发展均衡、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公平正义。其显著特征是在保持经济发展总体规模稳速增长的基础上,要求各行各业从关注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实现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动力变革。从图书馆行业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从过去填补空白式的、追求高大上的粗放发展转向注重工作效率、注重服务质量、注重人员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中寻求进步,在转型中谋求发展[2]。

过去二十年是中国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呈现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政府高度重视下,公共文化事业迎来了大变革,全国各地纷纷启动公共图书馆及总分馆建设,并积极开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数字文化工程,此外还推出了“万村书库”“送书下乡”等工程。公共图书馆及总分馆的大量普及与文化工程的深入开展,让海量的公共文化资源和便捷的多样化服务惠及全民,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3]。“全民阅读”上升为重要的战略部署,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提出 “倡导全民阅读”到2017年提出“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再到2022年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重视程度逐步加强,社会各界纷纷展开阅读推广研究,积极推行全民阅读活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阅读行为和习惯。2017年和2018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公共图书馆法》相继施行,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些瞩目成就体现了政府构建书香社会,建设“书香中国”的决心,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于更丰富、更优质的文化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图书馆事业必须考虑转型升级,以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己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开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国内学者对如何推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持有不同观点。王世伟[1]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应当努力实现深度一体化、深度均等化、深度智能化、深度绿色化、深度安全化这五大指向。王惠君[4]认为要用互联网思维、融合发展思维、区域协调发展思维来研究、探索、实践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李国新[5]指出应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一核心任务,重点谋划,着力推进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借鉴国内学者关于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的同时,更要关注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彰显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跟上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2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具备的一种精神风貌,体现的是图书馆的一种特质。从文化视觉去理解图书馆精神,它是一种人格的完善、一个精神的独立,是重修自我传承和再现人文精神的需要。基于自身各种基础、环境、条件、能力等现实因素,图书馆精神的发展共性中更多体现的是其个性、特殊性,关于图书馆精神内涵,学者众说纷纭。

胡军[6]认为图书馆精神包括爱馆敬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团结协作的凝聚精神。程焕文[7]将图书馆精神主要内容总结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并在“四爱”的基础上,将“智慧和服务”确立为馆训。于良芝[8]希望图书馆职业能够像医生、律师、护士这样的专业性职业一样,拥有核心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性。不同的学者鉴于自身的身份和立场不同,对于图书馆精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从图书馆行业整体发展来看,无论新中国成立时期基础如何薄弱,技术如何贫乏,条件如何恶劣,都阻挡不了图书馆人为之奋斗的步伐。在经历了“文革”时期无情的摧残和改革开放以来体制的探索创新后,图书馆开始规范化发展。法规和标准化建设,统一了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和技术内容,促进了全国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事业发展速度;在信息技术洪流的冲击下,图书馆与网络搜索引擎、出版发行业、信息服务商等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图书馆人坚守人文核心,积极创新变革,将数字化技术合理转化应用,为广大读者免费开展知识服务,努力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如今,图书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复杂多变的知识环境下积极推动图书馆转型升级,促进图书馆事业由量到质的飞跃,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全体图书馆人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图书馆精神可视作一种行业精神,并不具体到某个馆员,它是一种崇高的认知,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内在自觉的使命感,引领着图书馆人走向“团结、互助、合作、共享”的康庄大道,不断将图书馆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精神的重塑

3.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图书馆精神的要求

经济和文化具有耦合效应,经济的革新代表着文化的提高,而文化的解放和提升必然推动经济的变革,二者既有独立性,又有共生性,在彼此适应的基础上形成文化经济共同体,如自然经济与农耕文化、工业经济与工业文化。高质量发展经济必然需要形成与之匹配的文化。

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具有文献收藏、信息传递、社会教育功能,能有效提高各阶层民众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直接作用于文化,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图书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金、技术、设施、人员等软硬件得到逐步完善,对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人员素质方面有了更高要求,更加重视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在优质均衡发展基础上,必将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感和满意度,提升人民文化幸福感。它不仅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机构,还代表一种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切实保障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普惠性和平等性,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图书馆职业的高度敬意,体现了崇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人文情怀。这与胡军、程焕文、于良芝理解的图书馆精神略有不同,他们主要从道德与职业范畴论述图书馆精神,强调图书馆从业人员在服务用户过程中应具备的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从行业自律角度规范馆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图书馆精神,不仅包含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行业自律精神,更多倾向于一种价值追问,一方面体现了图书馆保障公民自由平等求知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的自身价值,包括读者和员工的价值。因此需要对新时代图书馆精神进行重新塑造,赋予其“公平公正、保障弱者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内涵,并用来指导人们的行动。

3.2 图书馆精神重塑

笔者结合“十四五”时期中央对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现状,在参照国内学者对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方向基础上,尝试对新时代图书馆精神作出科学诠释:

(1)人人享有平等和自由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权利。首先,树立读者平等的思想,坚持所有读者阅读、学习、娱乐机会均等;其次,全面关注读者精神、心理需求,不断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确保每位读者在图书馆社会服务中得到全面发展;最后,对读者予以人文关怀,追踪了解读者借阅目的与需求,帮助制定检索计划,最大限度提供信息服务。

(2)以人为本,促进技术与人文精神智慧融合。首先,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合理利用技术手段推动图书馆变革发展,内在驱动对人的关怀,实现人文价值;最后,促进技术和人文的智慧融合,满足未来图书馆发展需求。

(3)重视图书馆行业人才,提升图书馆从业人员行业荣誉感。首先,保持职业操守,树立职业道德,制定图书馆员行为准则,维持良好的服务形象;其次,提升福利待遇,重视馆员教育和学习,不断适应时代需求;最后,充分重视图书馆员应有的权利,给予图书馆员价值最大的认可,维护其职业权益和尊严。

它从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两个维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和图书馆自身高质量发展需求,是对图书馆精神历史沉淀精华的提炼。科学理性即尊重图书馆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以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阅读环境,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人文理性即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最大数量读者诉求为出发点,实现知识资源共享,进而从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关注员工内在需求,充分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与图书馆行业“更加注重工作效率、注重服务质量、注重人员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创新中寻求进步,在转型中谋求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人要高举弘扬新时代图书馆精神的旗帜,在探索中寻求实践与精神的统一,竭力消除“知识鸿沟”,为社会弱势群体以及一切希望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人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弘扬图书馆精神的困境

4.1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国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认识和理念有别,导致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立法保障、政府文化管理、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文化的发展以经济为基础,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文化也越繁荣。为缩小经济因素带来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差距,我国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然而部分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视度不高,在文化管理事业中存在工作缺位、错位问题,导致当地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停滞不前。相反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突出典型,充分表明政府部门在公共文化领域的职能尤其关键[9]。除了政府的推进作用,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意识也很重要,排除经济因素,管理者良好的素质和长远的眼光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如果一味强调“公益事业是免费的,只能等、靠、要”,没有社会服务意识,在馆藏建设方面只考虑自我体系,不重视读者的实际需求,这样消极的做法自然会造成自身发展的落后。总之,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有物质和经济的原因,观念、意识以及人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在立足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顺应图书馆发展规律,坚持均衡发展、协调共享理念,对不平衡的状态加以正确的调整,切实保障各地区各读者群的每一位读者平等、自由享有获取图书馆优质服务的权利。

4.2 重技术轻人文现象突出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网络信息新技术在图书馆界广泛应用,流通和采分编的电脑化作业开始实现,并逐渐出现了文献导航、自助借阅、自动分拣等技术服务,传统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4]。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极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并在观念和思维的层次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人们开始无限憧憬图书馆技术带来的全方位服务,并逐渐沉浸在其带来的光环里,几乎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存在。

随着图书馆步入数字时代,IT和图书馆界开启了数字图书馆研究热潮。然而,耗费了大量资金和心血建立的数字图书馆项目,真正投入服务的少之又少。虽然它一方面促进了网络信息服务和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发展,成效很大;另一方面却与用户缺乏沟通,数字馆藏库与库之间缺乏连接,成为了一个个数据孤岛,真正投入使用的寥寥无几,信息技术优势没有得到真正发挥[10]。图书馆因文化和知识而生,传播文化知识是它的历史使命,而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它存在的目的是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传承文化,为用户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而不是成为图书馆的面子工程和摆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更积极更主动突破空间地域和时间限制,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互通共享,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文化传播终极使命[11]。

4.3 图书馆员行业荣誉感不强,自我认同感不足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公众关注重心转向金融、经济领域,图书馆学从此由“热门”变成了“冷门”,图书馆学学生择业态度从此发生了转变[12]。在互联网冲击下,图书馆被认为是清闲之地,大量非专业人员成为图书馆员。这对受过专业图书馆学教育的馆员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较低的薪酬与绩效水平,抑或是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学教育的长远发展。低入职门槛让馆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服务意识不强,难以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优质服务,进而让社会公众对图书馆员职业认知产生偏差[13]。

图书馆职业认同感低不仅受行业自身发展影响,还受时代制约。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整体上过度重视馆藏资源、技术设备等的作用,忽略了馆员的价值。尤其在“送书下乡”与“万村书库”等文化惠农工程中,馆员在政策安排上更是被省略不提[14]。这个问题值得政策制定者深思,对馆员的忽视,意味着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弱化了对专业图书馆员的依赖。为了降低成本,公共图书馆必然会减少或取消高薪聘请专业图书馆员,从而使用成本更低的非专业人员管理图书馆或者干脆成为无人图书馆。这样带来的后果是让图书馆精神传承在实践领域难以落实。弘扬图书馆精神,不能停留在学术讨论领域,而是需要落实到行动上,要把馆员作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激励和支持,让馆员有从业幸福感和自豪感,并使其具有较强专业性和说服力,这样的图书馆精神才有鲜活的感染力。

5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弘扬图书馆精神的路径

5.1 秉持均衡发展、协调共享理念

图书馆行业中所存在的经费投入、文献典藏、馆舍设施、人员配备、收入待遇等不均衡现象,是与当前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环境分不开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痛点表现在布局各类资源时的非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造成了很多城市和地区一馆独大的现象[15]。从长远来看,这种不均衡发展是绝对的,优质均衡是相对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正从不均衡向基本均衡、优质均衡深入推进。这是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趋势,也是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尚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图书馆从业者需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科技发展潮流,提升服务效能,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公共图书馆优质均衡发展。

(1)坚持均衡发展理念。创新探索优质均衡发展理念,把优质资源与优质服务重心下移到更多空间、更多读者群,并不断满足和适应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读者需求,实现全域服务目标。政府通过将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中西部结对资源共享、对老少边穷地区送书下乡等方式,在非均衡现实基础上寻求新的相对均衡。在将优质资源向老少边穷地区重心下沉和扩大延伸过程中,一方面量身定制普惠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紧密结合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内的农村读者群的实际,满足农村读者群体真正需要;另一方面需创新理念和方法,在推动实现偏远农村地区图书馆服务可及性和提升资源匹配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农村地区阅读推广活动,并兼顾有阅读障碍的读者群体,满足所有读者享受公共图书馆普惠性服务的需求。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地区协调共享、城乡协调共享、资源协调共享、同城协调共享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城市和地区的精准投入和支持,改善其资源服务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例如通过各种协调共享的方式和路径使东部地区优质资源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实现共享;在总分馆布局中,实现城乡公共图书馆优质资源布局一体化和同质化发展;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图书馆应当将优质文献资源、优质人才、优质设施通过一体化共享平台,以智能互联和对口支援方式输送至基层图书馆,努力使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保障水平趋向一致,提高每个读者对优质资源的就近使用率。

(3)借鉴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安康样板”。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创造了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安康样板”[16]。通过“安康阅读吧”“流动讲习所”“乡村文化理事会”“安康阅读起跑线”“阅读推广人”“与中小学结合拓展图书馆服务新领域”等活动,共享优质资源,全面提升了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是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协调共享探索的成功案例,实现了图书馆人人平等、自由利用图书资源和服务的精神理念,为我国基层图书馆事业在新时代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践探索和创新路径。

5.2 技术与人文并重

新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技术驱动、技术与需求双驱动、技术与人文双驱动[11。技术与人文的冲突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发生,技术崇拜弱化了人文精神作用,引发了图书馆精神和权利大讨论,人们呼唤人文关怀,要求图书馆回归“自由”与“平等”。这是人们在经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发展后,对图书馆精神缺失的自我反省和深思。智慧图书馆的提出,是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下,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所蕴含的技术智慧,全面提升知识服务的人文智慧,实现图书馆精神的回归。

(1)创造开放先进的服务空间。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使人们摆脱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的束缚,从虚拟环境中走入真实世界中的图书馆,获取科学而系统的知识,更好地体会知识的人文之美,坚守并保护知识获取中的“图书馆精神”,是信息时代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传统图书馆以藏书为主的空间布局不能满足用户获取知识的需要。图书馆提供的环境是否友好舒适、是否方便沟通交流、是否适宜认知构建是吸引用户进入图书馆阅读的关键因素[17]。智慧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应打造多种阅读方式并存的多元化空间模式,贯穿平面阅读、数字阅读、动态阅读、立体阅读等形态,并重构情景化学习空间,将档案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等与图书馆资源深度融合,方便学习者探索、协作和讨论。从建筑角度设想,智慧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集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新业态,涵盖实体空间再造、虚拟空间再造、智慧空间再造、空间服务创新等,通过AR和VR技术应用,建设智能立体书库、智慧楼宇空间、网上虚拟社交空间、智慧书房等多媒体智能阅读场景,实现传统阅读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为用户营造动态交互、虚实结合、沉浸体验的学习交流环境。

(2)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开启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模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技术驱动,图书馆发展就失去了原动力。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图书馆领域引入和持续应用,大力提升了图书馆智能水平,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和服务优化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构建和部署全流程智慧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知识内容多元立体集成、关联分析、智能获取。图书馆智能设施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用户行为轨迹采集、知识挖掘等高新技术,感应用户需求,实现智能门禁出入、智慧检索、导航借书等服务;智慧用户能够通过图书馆网站、智能机器人问答、自助式服务系统、智能终端App等图书馆智慧设施平台,及时了解图书馆相关活动,实现网上借还图书、预约占座,远程获取与现场等效的文化服务体验;智慧馆员根据图书馆资源、设备、用户行为等数据的动态关联与变化,及时了解用户学习阅读的精准需求,并为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资源。智慧用户、智能设施、智慧馆员相互融合、沟通交流,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慧化的知识服务[17]。

(3)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涉及政策、技术、规范、服务以及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独特的建筑空间设计,360度无障碍视野,强大的功能和先进的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它的建成意味着图书馆全新时代的到来。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智慧图书馆建设要改变以信息储存为主导的传统思维,通过智能技术和智慧管理最大限度把信息释放出来,方便用户获取、共享、创造,实现信息增值[10]。图书馆要顺势而为,拓宽事业发展思路,在承担文化传播历史使命的同时,成为人类社会知识共享大平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5.3 建设专业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学科和专业知识背景,将自身知识、技术与和设备应用能力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还需要有良好的服务精神。图书馆员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热情礼貌、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是专业服务精神。它需要馆员在工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有爱无碍,传递书香,用真诚的服务感染每一位渴求知识的读者,带给读者如沐春风的阅读体验。然而我国目前存在图书馆人才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政府需要给予图书馆人才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图书馆行业也应为保护人才专业性做出相应努力。

(1)重视图书馆法律制度建设。良禽择木而栖,良好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是提高人才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的重要保障。我国不断完善图书馆法律制度建设,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实施,标志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法制化时代。图书馆法涉及全民阅读、法人治理、总分馆制等内容,但是其中关于馆员职业的规范化和科学性问题并未被提及,这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图书馆普遍施行图书馆员资格认证制度,它的建立和实施有利于加强图书馆员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员社会地位,这对我国图书馆人才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18]。因此,我国图书馆行业要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地位,增强馆员行业荣誉感,需要对法律、法规制度进行更加专业、具体的研究和探索。

(2)创新人才利用和管理体制。在智慧图书馆发展时代,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充分肯定员工能力和价值,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传统图书馆工作体制下,大多数馆员安于现状,缺乏工作学习热情,现有绩效考核因循守旧,形式主义严重,“填表、写评语、打分”是一贯模式,缺乏科学性,对员工无实际激励作用,不利于人才培养和选拔。发达国家图书馆在人才利用和管理环节上的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的志愿者培训项目“身边的图书馆员”,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并提供实习报告;日本的“不定期出勤”人员聘任制,让员工可以按实际情况分配工作和生活;英国的馆员辅导制“机构知识管理系统”、“自愿退出”制度,通过强大的个人技能数据库,为员工提供多种工作类型和职业发展路径,充分满足员工的个人择业意愿。这些国家根据员工个人性格、能力、兴趣乃至生活需求等因素,采取多元化的人力资源运营模式,实现人才动态管理和科学配置,做到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18]。我国图书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学习发达国家的人才利用模式,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托岗位需求引进人才,并对现有人才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最大化发挥人才效能。

(3)加强员工关怀与组织文化建设。和谐、健康、公平的工作环境是培养员工主动性,激发员工创新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基本保障。日本图书馆重视员工身心健康,定期给员工做身体和心理健康检查,并根据体检结果调节工作量。英国国家图书馆提倡消除偏见,营造尊重、平等的工作环境。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忽略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尤其是缺乏对情感需求的关注,比较倾向于制度化管理。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馆员发展需求,尊重个性化差异,加强员工关怀,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潜能,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可以通过对员工个人生活的帮助、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以及个性化关怀等几个方面来完善员工关怀方式。例如在馆内建立专门的应急生活保障基金,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员工渡过难关;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检测、培训和引导;重大节假日开展茶话会,听取员工们的需求与建议,积极采纳合理意见;针对图书馆女性馆员较多的现状,可以增加育婴室、瑜伽班等女性关怀项目,营造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归属感和集体凝聚力。

6 结语

时代赋予了图书馆精神不同的含义,但更为重要的是图书馆精神的实践。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图书馆人不断努力探索实践,在坚持平等自由、技术和人文并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下,通过资源均衡发展、协调共享,开展智慧图书馆服务,建设专业的馆员队伍等措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应注重服务效能与社会效益的提升,竭力消除社会地位、经济能力、地域等个体差异,实现图书馆服务普惠性和专业性,让蕴含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图书馆精神在探索实践中获得共识,增强图书馆人的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进而帮助人们培育正确的文_化信仰和价值观,坚定其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兴邦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高质量图书馆精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拿出精神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