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022-11-24艾炳蔚
蒋 阳,艾炳蔚
(1.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科,江苏苏州 215600;2.江苏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江苏南京 210004)
揿针是中医针灸中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临床又将其称为“埋针法”,其利用揿针的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长时间的埋藏[1]。揿针通过刺激皮部组织和腧穴,进而可调节体内经络、五脏六腑的运转机能,达到阴阳平衡、治病防病的效果。揿针在当前的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顽固类型或经常发作的疾病,目前已在儿科、妇科、外科等方面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
1 揿针介绍
1.1 揿针的起源 揿针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开始发展应用,但当时的技术尚未完善,人们对其作用机制也了解得不够充分,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经过中医理论及针灸学的发展,揿针最终成熟于元明时期,且治疗效果尚可,后远传海外并被广泛应用[3]。揿针是一种类似图钉的针,针柄处呈扁平状,针体全身1~2 cm 长,故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图钉型皮内针。日本医学家赤羽幸兵于1950 年首次发明改革揿针,同时由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院士开始推广和传播[4]。揿针秉承着“浅刺、安全、无痛、方便、价廉、长效”等优点,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神经科、骨科等方面运用广泛,深受患者青睐。传统的揿针为圆圈结构,且针刺与皮肤表面的接触点较小,会对患者局部组织造成压迫性损害,治疗过程中揿针还易脱落,而针尖较粗,治疗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创新改革后的揿针,具有传统揿针的优点,且机理明确、治疗方式简单,可大幅节省治疗的时间;另外,针刺过程安全无痛,治疗效果显著[5]。传统中药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会在机体内产生不同的药理变化,会导致药物进入机体后出现毒副作用等多种并发症。而揿针是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措施,通过临床相关诊断确定穴位进行埋针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达到穴位按摩的效果,进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器官及周身血液的循环,加快机体自身调节能力,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2 揿针作用的机制探讨
1.2.1 揿针中医治疗原理 揿针医师根据点压、触摸患者后的临床反应寻找治疗穴位,如:阿是穴是一种随病情而定的穴位,多数位于病灶、病变区域附近,该穴位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临床医师通过点压和触摸利用“有痛便是穴”的中医理念,感觉皮肤的变化给予对应的治疗措施,具有对症、快速的特点[6]。腧穴是人体内经络中主要的穴位,具有传输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肌肉肌理、沟通体表与五脏六腑联系的作用,也是揿针治疗病灶时常用的穴位。揿针可通过在皮下形成弱而长时间的反复刺激,调节人体内的经络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的目的。《素问·离合真邪论》中记载,“吸则内针,无令气杵,静以久留”,体现了留针的目的在于候气和调气,可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调的作用。揿针即是在治疗过程中以快速为优势,对机体主要穴位进行刺激,并在刺激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通过皮下弱而长时间的反复刺激,调节机体内的血气,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1.2.2 揿针西医治疗原理 揿针刺入体内会生成一种微电流,改变局部组织的电位差,反复刺激皮肤皮下组织神经末梢的感受器,使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可抑制病理性的兴奋病灶。皮肤拥有完整的内分泌、神经、免疫网络,当揿针刺入后通过刺入点产生的刺激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并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会随着相对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导向中枢神经(脊髓及大脑),改善神经系统功能[6]。同时,揿针刺入相对应的穴位,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运转,释放出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进而达到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目的,进一步地兴奋神经末梢以及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运转[5]。长时间的埋针刺激,还可将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作为免疫活性细胞,增加机体内免疫系统的调控,并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整合,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产生皮内针刺效应,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揿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进展
2.1 揿针在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吞咽障碍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其可影响患者日常饮食以及营养吸收,若食物误吸入气管后可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针刺可治疗舌咽部相关疾病,并改善咽部吞咽功能,阻止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是神经类的病变,患病期间会出现肌肉无力或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吞咽障碍;应用揿针治疗可通过刺激患者脑皮下经络,提升大脑兴奋性,改善脑部能量代谢的运转过程,进而改善吞咽功能[6]。相关研究显示,揿针埋针在治疗吞咽功能障碍中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较少出现过敏现象,且患者的自觉舒适感较好,出针后几乎无针眼,也无出血、红斑等不良反应[7]。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性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意识会逐渐出现模糊,同时机体还会出现帕金森非运动症状,危及其生命安全。而吞咽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患者患病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运用揿针治疗帕金森患者吞咽障碍时,可通过对患者全身经络进行诊断,运用特质的揿针进行埋针治疗,以腧穴位置作为入针点,并埋针治疗24 h,通过埋针刺激经络使气血流通,最终可恢复患者吞咽肌的运动功能。
2.2 揿针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的应用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期感染类型皮肤疾病,病毒感染患者后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患者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感染会出现二次复发和加重,促使受到侵犯的神经产生强烈的炎症,并伴随剧烈的神经性疼痛。带状疱疹在中医中可归“蛇盘疮”等范畴。中医治疗主要认为该疾病由心火妄动、外受毒邪、阴阳失调等所致,患病期间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疼痛,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随着疾病的发展加重,且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可导致患者发生睡眠障碍,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症,加大治疗的难度。针剂治疗带状疱疹是中医治疗中最具有特色的治疗方式,患者处于疱疹期和后遗神经痛期都可采用揿针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缓解疱疹引起的疼痛,还具有病程短及并发症少的特点[8]。王会等[9]的研究中显示,通过对62 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疱疹局部电针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耳穴揿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为66.67%,说明耳穴揿针联合电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揿针围刺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PHN的疼痛程度,并对皮损部位起到愈合作用,缩短临床病程,减轻由疼痛带来的睡眠障碍,降低PHN的发生概率,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0]。
2.3 揿针在儿童抽动症的应用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综合性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临床又将其称为多发性抽动症,该疾病表现为突发性的运动抽动或语言障碍,患病期间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频率眨眼,并出现不自主的刻板动作或慢性抽动等,病情复杂、丰富多变,时刻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成长过程,若不及时治疗,该疾病甚至会延续到成人阶段[11]。目前,中医药疗法在儿童抽动症中逐渐彰显治疗优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连翘散加减联合应用揿针治疗儿童抽动症,通过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获得了比单独运用针刺或中药治疗更好的疗效[12]。揿针在治疗儿童抽动症时,可帮助调节患儿不自主的抽动,改善突发性的运动,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质量,避免疾病加重[13]。
2.4 揿针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 面神经炎又称为Bell 麻痹,是指茎孔以上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也是面部肌肉瘫痪。由于其一般是由于支配面部的肌肉中风后所引起,可导致患者眼部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出现畏光反应、流泪等[14]。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侧面部肌肉突然瘫痪,患病后1~3 d 还会出现外耳道或耳后乳突区疼痛或出现口角歪斜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状态,同时还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针灸治疗是治疗面瘫的最佳治疗方式,面部肌肉中有多种穴位,可通过针灸选取对应的穴位并配合药物治疗,刺激面部神经,进而有效地治疗周围性面瘫,并改善患者患病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15]。分析原理,可能是揿针将针埋在穴位处,不断地刺激皮下的经络,促进机体经络系统的活跃性,增加血流量,改善面部循环,从而消除面部血肿状态,加快面部肌细胞的新陈代谢,其具有内外兼治、效果显著的特点。
2.5 揿针在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临床又将面肌痉挛称为面肌抽搐,主要症状为面部一侧出现不自主的抽搐,且抽搐呈阵发或不规则,患病期间可因倦怠、精神紧张等加重病情。患者患病初期面部神经部位会出现“樱桃”形状的基底动脉瘤,形成异位压迫并造成面部抽搐,而随着病情的发展,非患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和口角也会出现抽搐,严重还会导致同侧的颈阔肌出现不同程度、规律不同的抽搐[16-17]。临床将面肌痉挛分为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和继发性面肌痉挛。在中医理论中将面肌痉挛定义为因正气不足、外邪趁虚而入,致使筋脉发生牵引或筋失濡养,且虚风内动亦可导致颜面筋肉发生调动。揿针治疗面肌痉挛可改善患者痉挛抽动的强度以及频率,同时,与传统针刺相比,患者的身心体验效果更佳、配合度更高。其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针刺治疗,刺激皮下的神经元和穴位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并缓解神经疼痛。其治疗方法如下: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对患者面部进行针刺,再由上到下在患者面部进行拍打,即通过叩击将揿针接触穴位,观察患者面部痉挛情况;若反复试刺均出现痉挛,即为埋针点1处,并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医生制订揿针留置时间,每日观察患者面部改善情况,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整刺激的强度,增加揿针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说,揿针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安全可靠的特点,且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8]。
2.6 揿针在妇科术后中的应用 部分女性患者在妇科术后会出现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或心肌缺血;妇科术后还会出现肺炎,若患者在术前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患有呼吸道感染,其术后肺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则较大,严重则会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血栓等疾病,极大地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19-20]。因此,在妇科术后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康复效果尤为重要。而中医学者认为妊娠及妇科术后患者易患胃、脾及肝之虚,导致孕后冲气上逆而犯胃[21-22]。应用揿针及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恶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揿针刺激足三里穴、内关穴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并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临床恢复[23-24]。
3 总结
揿针疗法以无痛、安全、浅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其通过埋针疗法反复刺激皮下的浅表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揿针通过将传统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当前现代物理技术的结合并运用,调节患者机体血气、改善其临床症状。揿针针体较为短小,治疗过程中可减少刺痛感的产生,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在治疗时仅需皮下进行,对患者的五脏六腑或血管(毛细血管除外)不会造成损伤,因此,揿针治疗的安全性更好。除此之外,揿针还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疾病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但目前研究揿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理疗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且揿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种未能全面覆盖整个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临床还需加强开展揿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多角度研究,为临床治疗和揿针的医学应用前景贡献出更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