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贸易风险的防控

2022-11-24吴欣薇中石化国际事业上海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2年27期
关键词:贸易国有企业客户

吴欣薇 中石化国际事业上海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主要指国有企业管理者通过有效手段减少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或者将风险事件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因贸易具有未知性,风险在所难免,只能尽可能减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才能将风险带来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国有企业未来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就需要国有企业结合企业发展形势,针对贸易业务进行时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探索更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

一、国有企业贸易发展现状

当前的世界局势混乱,经济形势低迷。从2020 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蔓延,继而又在全世界范围肆虐。截至2022 年6 月末,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了5.4 亿,累计病亡超630 万。直至现在,新冠疫情仍在继续,疫情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除此以外,原油在2020 年3月初暴跌不止,直至历史性首次跌至负值,2022 年俄乌战争爆发,原油价格猛窜到120 美元/桶,创历史新高。海运费大幅上涨、大宗产品价格犹如“过山车”跌宕起伏、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纷纷宣布加息、汇率持续波动等,一系列的变化都带来了贸易潜在的风险。

受全球疫情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贸易风险积聚,疫情给需求和供给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严峻的全球疫情和不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贸易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大宗贸易具有体量大、资金量大、货权管理难、价格变动快、利润率低等特征,同时,还面临价格波动风险,政策性风险,汇率风险及客户信用风险等,一旦客户违反约定,业务人员违规操作或业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到位,都将给企业造成重大资产损失。因此国有企业更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依规治企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风控内控体系建设,加强预控与管理,提升预警能力,筑牢防火墙,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贸易风险防控重要性

(一)新经济环境下发展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使沿线国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速。在此背景下,企业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国企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然而,国企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反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自身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整体实力,提升内在驱力,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1]。

(二)有利于提升国企市场竞争力

由于市场不稳定,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危险和挑战,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埋下隐患。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具有前瞻性,将其未来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办法,以未雨绸缪,从外部和外部克服其弊端,提高企业内驱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三)经济环境与市场发展的必然抉择

国有企业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有一定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性潜藏在市场不稳定性和波动中,使得国企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出现偏差,对国企未来发展趋势欠缺清晰认知,甚至出现超前、滞后等问题,为国企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风险。此外,近年来国企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对生产、销售、运输等实施统一管理,管理层次繁多,结构较为复杂,在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下,建立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加强贸易风险管理能力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必然选择。

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贸易风险分析

(一)政策性风险

首先,国有企业在发展国际贸易时面临诸多风险,如果与国企打交道的贸易国发展态势不稳定,或者是政策上发生重大变化,则会调整进口关税,进口商品质量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可能对国企造成重大损失。当然,进口商贸易运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爆发“俄乌战争”等,政局便会愈加动荡,一旦其经济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则会对其商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进口国局面动荡,导致汇率波动,如果汇率升值,国企进出口便会面临相对不利的局面。

(二)贸易物权风险

国有企业在做国际贸易时,运输是影响贸易发展成效的一大因素。因长期运输,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如在运输时遇到海盗或石油价格飞涨等,均会导致国企产生巨大运输成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国有企业贸易物权风险日益加剧。由于外界客观因素影响,极有可能出现货物丢失问题,或者物权转移单据和时间点不精确,导致国有企业贸易物权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贸易发展。

(三)贸易资金风险

国有企业展开贸易活动,如若不能及时拿到货款,企业资金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出现资金紧张问题,甚至会导致企业停产和停工。业务风险对企业正常生产及正常经营等都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如果企业产品在销售时出现大量成本及费用,企业盈利将会遭遇影响,企业贸易运营过程面临重重阻碍。

(四)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违约风险,也被称之为信用风险。由于客户存在信用风险,企业未创建相关的机制针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评判,极有可能导致客户在业务发展中受资金、价格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不按要求执行合同,增加客户违约风险[2]。当客户存在贸易违约风险,便会对合作的国有企业造成直接影响,极可能导致国有企业贸易风险不可控,不仅影响贸易合作项目效果,还会致使双方利益严重受损。

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贸易风险防控的有效策略

(一)认清新形势、强化风险意识

一是居安思危,充分认知自身所处的环境,看清政治大势、经济大势和发展大势,顺势而为,增强忧患意识,树牢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二是多谋善断,加强对宏观大势、经济走势和产品走势的分析研判,充分估计困难挑战,抓实汇率、利率、资金、库存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三是做好对风险的预判,提高风险防范意,有措施有解决预案,坚决防止碰到风险后失管失控。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的重要原因。

(二)完善制度体系,优化风险管理

一是全面梳理内控、风控和合规管理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制度控险,优化内控细则,及时将法律法规等外部监管规定转化为内部规章或内控措施。在具体业务制度的制定修订过程中应当嵌入统一的内控体系管控要求,明确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控制要求或风险应对措施。二是完善内部制度管理体系,强化统筹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健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管理制度,如存货管理、货权管理、资金管理等。三是利用工具控险,建立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经营管理系统,构建信用评价模型,实现业务操作刚性约束,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自动报警。健全内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充分发挥内控体系强基固本作用,形成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实行团队化运作,流程化操作,业务、法务、财务三位一体,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三)优选合作伙伴,提升风险防御

首先,做实交易对手动态画像,选择信誉比较好的合作伙伴,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降低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加强交易对手风险管理,通过第三方咨询机构定期对合作伙伴资信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充分了解合作伙伴经营状况、银行资信、行业口碑等方面的信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避免与资信不好的客户签约。对于有授信的客户,一是通过信用保险投保,二是建立授信额度管理。业务洽谈过程中关注谈判主体和签约主体是否一致,各类单据的签发对象与签约主体是否相一致。关注合同履约和违约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合同签约主体因资信变化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或者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而违约,国企承担着生产项目建设物资保供职责,导致项目进展受到重大影响从而产生重大损失。

其次,要完善市场评价体系,拓展市场调研和收集市场信息,对市场动态、价格和市场成交量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法律等政策动态,并对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引发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在开展交易之前,由专业业务队伍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对近期市场动态、价格涨跌、市场交易量等进行实时分析并加以研判,实时指导贸易交易,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

最后,科学应用信用政策,在实际商业运作中,如果采用“先货后款”方式,则需要对合作伙伴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可用作抵押的资产进行评估,并建立信贷标准。同时,为客户确定合理信贷期限,并依据企业经营特点和信用状况,对长期合作的客户给予一定信贷期限,以扩大贸易规模。在企业收到应收款项后,要采取一切措施,争取按时收回货款,并尽可能地向合作伙伴提出不少于货款的抵押物要求。此外,要重视创建客户信用评价机制。在展开贸易前,需要认真检查客户资信,详细了解客户现金流、资产负债率、涉诉情况及征信情况,并且针对企业高管进行全面分析,了解高管处事风格以及行为品德。结合多项指标,针对客户进行评级,进而确定是否与其合作以及明确合作金额大小。在评级后,仍要持续关注对方经营状况,保持动态管理,通过有效的信用评级机制,将资质以及信用水平较低的客户过滤,从根源上避免出现贸易风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能力。

(四)压实管控责任,夯实风险控制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主要领导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业务经办人是直接责任人。二是细化责任落实。明确内控、风控和合规管理的风管领导,要把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层层传递压力。三是发挥“三道防线”合力,全面压实业务部门“第一道防线”管控主体责任,管理部门“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责任,纪检监督部门“第三道防线”专责监督责任。四是优化决策机制。

(五)强化财务管理,实施动态管控

强化企业财务动态管理,实行“事后控制”策略。一是要进行定期的财务审计。正确地发挥审计的约束和推动功能。一方面,及时地发现企业经营中的违规行为、舞弊行为以及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之风[3]。另一方面,要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各种经济利益的协调,防范内外勾结、滥用职权。通常采用的是季度和年末审核。二是强化存货清点工作。定期或临时性的清查、统计存货的实际数量,了解存货的流向、入、出库、出库的流通情况,并将库存量与存货账中的存货数量进行核对,从而准确地掌握存货的数量。

(六)营造风险文化,树立风险理念

一是加强内控风控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内控风控岗位,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分享经验和案例,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内控水平和专业能力。二是业务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自觉践行法律合规风险管控制度及要求,强化法律合规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合规理念。三是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强化全体员工的依法合规、遵章守纪意识,增强学制度、用制度、守制度的自觉性。四是营造风险管理氛围。培育“人人知风险、岗位控风险、系统防风险”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业务发展、风险内控管理的良性循环。

(七)加强业财融合,规避贸易风险

从整体上看,国企财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在经营活动中也会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这种现象很可能导致企业经营人员不清楚账款收支、货物出入库、收付和收付的及时性、财务人员不积极发挥督促作用或不及时督促,存在造成相关经济损失的风险。所以,如何加强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非常必要。会计人员要掌握金融方面知识,掌握金融法规,熟悉各个业务流程实际运作,并尽可能地融入业务流程中去,做到彼此换位思考,形成有效沟通,避免出现金融方面风险[4]。

(八)应用信息技术,强化风险控制

在国有企业防控贸易风险时,通过一系列能反映企业运营情况和能力的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建模,从而发现和预测风险,即可实现风险控制目标。只有确保企业信息化和贸易风险控制相结合,使二者之间协调、突出局部多于整体的作用,才能真正落实风险控制工作。对国企来讲,要着眼于国际、面向全球。因此,国有企业可通过与国外管理咨询专家、IT 专业团队、内部风险管理团队以及各业务部门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发展需求和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将管理成果不断转换为可量化数据,建立完整数据库,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贸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把硬件设备、软件、核心技术等与贸易风险控制工作内容相结合,以降低企业贸易风险发生率,提高其发展实力,以应对企业发展的诸多挑战,使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得以落实,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当然,国企贸易风险控制不能只限于单一层面,要坚持多元化,坚持多管齐下的方针,注重各部门团结一致,积极应对市场发展所产生的各种贸易风险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贸易业务时面临众多风险,如所经国家社会局势动荡风险以及交易资金风险等。为此,就需要国有企业结合贸易发展现状,设置多元化风险防控策略,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尽可能减少风险为企业造成的损失,进而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质保量发展贸易业务,创收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贸易国有企业客户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机会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