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能化运行模式构建中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22-11-24吕雪峰刘伟东
吕雪峰 刘伟东
(中国人民大学)
一、前言
项目管理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经过60 多年发展探索,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目前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被广泛应用和高度重视的专业领域。随着工业4.0 的飞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把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了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之中。近年来,美国和欧洲的大型公司均高度重视项目管理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发展项目管理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广泛深度的开展项目管理理论研发和实践运用。
近年来,无论是社会管理工作还是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均普遍采用了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众多企业家和相关科研人员积极探索项目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突破和实践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
二、项目管理相关概述
(一)项目管理的发展
近现代项目管理兴起于1957 年美国企业和政府对重大工程的开创性应用,经过众多专家的研究应用,现今已成为理论和研究方法成熟的专业领域。进入21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企业在科研项目、管理项目及人才工作项目中,普遍应用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众多专家学者对项目管理在科技工作、人才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
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的传统强国相比,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发展起步较晚。一直到1999 年中国政府机构才正式引入了PMI 的项目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但是我国的项目管理虽然起步慢,但是呈现出飞速发展、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中国制造、智能制造、工业4.0 等国家发展战略之后,项目管理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不断增加,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也越来越强,截至2018 年,已有超过20 万人获得了PMI 颁发的资格与能力水平证书。目前,我国众多大型央企、国企和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均已设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推进项目的高效运转,有十分突出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项目管理起步慢,但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飞速前进的大背景下,政府已经从国家层面对项目管理高度重视,相关专业人员拥有大量宝贵的学习机会,素质和实践水平正在飞速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国项目管理发展势头迅猛,在很多尖端、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实践强国,但从平均水平上说,与欧美的传统强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项目管理的概念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跨越式飞速发展,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逐步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最初应用的时候,项目特指工程项目,而随着社会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广义的项目概念。按照PMI 对项目的解释,项目是一种临时性的任务,而这个任务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成果,且有具体而明确的起始时间。
项目管理,通俗地理解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完成项目,进行项目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全方位干预。这种干预包括制定项目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指挥与协调,风险控制与项目评价等全环节的投入,以更好、更快速、更安全地完成项目的全部要求。
项目管理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就会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包括了从项目起始的全阶段、全过程所有内容。从范围方面来说,包括了项目的立项、项目的规划、项目的界定、项目的合适、项目的变更控制;从项目风险管理来说,包括项目风险的识别、项目风险的量化、项目风险的应对和项目风险的控制等。项目组织管理。所有的项目均是由专业的项目人才或者人才队伍实施完成的,项目组织管理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施效果与成本,目前主要存在着“现状组织”、“项目组织”、“产品/矩阵组织”、“矩阵组织”等形式。
(三)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
近现代的项目管理理论,以20 世纪50 年代美国企业与政府军方对重大工程应用为开端,至今的六十多年时间,专业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和实践技术手段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日臻成熟。如彼得定律(员工总是愿意去或者趋向到难以胜任的职级),这就告诉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层,要量才适用,在本岗位干得出色,业绩优秀的员工,并不一定能够胜任或者是和更高一级的职位,否则不仅不是对员工的褒奖,而很可能使其束手束脚,无法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又如马太效应、手表定理等等,诸多项目管理经典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不胜枚举,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重视,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的飞速现代化建设背景中必定能发挥十分重大的作用。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高速分支的新兴领域,除了应用管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实践中,较为广泛的应用量化管理、阶段化管理以及优化管理等技术方法手段。量化管理在整个管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很多管理学巨著和经典教材均视量化管理为整个科学管理思想的代表性方法,所谓的量化管理,简要来说即是根据市场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现状,将整个企业的项目通过科学化、计量化的技术手段,进行体系构建和项目改造方案标准的量化设计,力争每个项目环节都关联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项目整体的高效率、平稳运行实施;所谓阶段化管理,就是将整个项目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分解成不同的阶段环节,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设计、管理和实施,完成好每一个阶段的分任务和分目标,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不紊的实施;所谓优化管理法,就是企业决策者根据行业特点、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所有的资源就行优化配置,选择最合适的配置组合,以提高项目的实施成果率和确保项目取得最好的成效。
三、基于智能化运行模式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优化路径
对公司自动化及信息化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公司目前的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未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改进及发展的方向,目前公司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自动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设备与控制系统不完善是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还不能完全实现各生产系统设备无人值守的全流程巡检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许多因素还制约着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完全实现自动控制还需进一步探索解决。
(二)网络基础设施问题
企业普遍的整体网络架构基本没有成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局域网结构,仅有普遍的基于安全生产和治安的内部视频监控网络,对外通过联通等运营商的光纤接入进行互联网的连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没有整体规划,就不能适应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部分网络设备配置较低和数量不足,资源整合程度相对较低,部分线路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缺乏独立供电方案,网络设备线路供电保证性不高。没有符合防尘防静电、供配电、空调、监控、消防系统、安全系统(门禁)等标准要求的机房,缺少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还存在隐患。
此外,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还可以通过网络与系统平台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实现综合办公、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知识管理等工作流程管理和远程网络视频会议服务等。
四、企业智能化运行模式的优化依据和原则
(一)优化依据
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流程工业企业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以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运营管控一体化为核心,实现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和智能化生产,主要依据国家出台的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规划文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科技规划、工业转型规划以及互联网+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二)优化原则
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改造升级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过程,必须遵循项目管理与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一般规律,在整体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智能化改造原则,包括整体性、准确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等。
整体性原则,企业智能化改造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对生产环节的全部工业流程和全生产要素进行统一谋划,整体布局,充分衡量项目实施后的整体效果与影响。
经济性原则,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改造切不可盲目扩大范围,铺张浪费,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最经济合理,最适合企业现状的智能化改造方案。
准确可靠性,智能化改在设计到众多管理平台系统,如生产监测系统,管理系统等,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安全性原则,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涉及互联网的大面积升级改造,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环节,设置不同的身份权限,提高认证手段,做到硬件软件等全方位的安全防御体系,做好防火墙的建立与维护工作,严防放生泄密或者管理权限被盗用的安全生产事故,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上,要遵循“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授权、统一保护”原则,建立适应信息安全工作要求的安全管理组织框架,对重点区域实行专人负责,重点设备由专人进行看管,加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对所有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要严格规范技术服务体系和安全防护措施,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实操性。
高实用性原则,在智能化平台的使用设计中,一定要根据本公司的生产特点和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追求“髙大上”,同时平台界面设计要充分考虑本单位职工的现有水平基础,要做到易学易用易维护,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落到实处,到来切切实实的便利与经济效益。
五、基于智能化运行模式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优化路径
企业要科学制定智能化改造决策,企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改造是一个巨大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必须从企业决策层自上而下地大力推进,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其中。智能化改造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启动需要管理层有极大的决心、信心和执行力。随着国家工业4.0 大战略的逐步实施,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关键已经从生产生活中转到了互联网+智能化中来,企业必须做好全方位模式的创新,才能永葆活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一)降低项目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合理设计智能化改造方案。智能化改造项目是一个长期复杂而且又依据市场和需求变化而动态调整的专业项目。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之前,要制定完善科学的项目预算,针对企业的生产情况、改造需求和财务状况,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方案,不可盲目追求好高骛远,预算要切合实际,过高会在实施过程中大手大脚,过低无法成功完成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监控实施费用,严格执行预定的成本控制计划,出现实施范围和需求目标变化时,需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充分的论证,仔细衡量成本因素。应该把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看成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与经济利润提升的必然要求,而不是消费和企业门面的装饰。产品选型重点考虑四个方面:公司的背景和实力、产品(软件)的先进和完美性、顾问咨询和服务团队的能力和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二)降低项目组织风险应对措施
1.做好培训工作和质量控制
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控制实施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每个模块应满足的功能需求作出详细的定义,在验收过程中要针对各种情况对每个功能进行认真的测试,比如在达到最大使用并发数下,整个系统运行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出现偏离,需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完善和调整。同时,项目实施要注重项目培训,培训要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从企业的高层领导到普通的操作人员,从理念培训到具体模块的操作培训,只有真正实现知识转移,才能保证项目高质量地实施成功。
2.加强项目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是重点,特别是对既能注重局部,又能纵观全局的项目经理和组长人选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须重视对信息人才的知识转移,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作为一个尖端前沿领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降低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1.通过公开招标,选择设备供应商
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项目管理协调体系,最好有主管领导直接参与,成立专门的项目协调部门,具体负责制定项目的重大决策、策略和建设方向,确保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沟通顺畅,项目每个分环节密切联系,有机关联,做到上传下达,服务号项目的整体实施,确保取得最优的项目成果。
智能化改造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应对设备供应商选择风险。按照采购管理规定,分别由相关部门负责招标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有效避免了在选择设备供应商时,供应商一拥而上,造成项目小组选择时的困难的情况。同时通过公开招标,将公正地将网络智能化改造项目对设计、设备和产品的要求发布给有能力参与的公司,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2.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和协调体系
建立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和项目管理协调体系,最好有主管领导直接参与,成立专门的项目协调部门,具体负责制定项目的重大决策、策略和建设方向,确保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沟通顺畅,项目每个分环节密切联系,有机关联,做到上传下达,服务好项目的整体实施,确保取得最优的项目成果。
六、结语
本文针对企业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改造的整体要求,根据企业智能化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特点和行业标准,对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对技术方案、业务方案以及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系统分析了如何建立适合企业的智能化改造的项目管理方案,对每个阶段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等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总结本项目管理的相关经验,为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