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2022-11-24阮王秀
阮王秀
(中共祁门县委党校,安徽黄山 245600)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调整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发生改变。传统农业社会中在血缘和经验上对老者的敬重和需要在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长河中逐渐淡化,人们的孝亲敬老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笔者围绕“孝亲敬老文化”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与学习,并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 国内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历程
国内关于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两个研究阶段。
1.1 概念分析阶段
概念分析阶段的研究时间大致为21世纪初至2010年。这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为内涵分析,关注中国传统孝文化、孝道和社会养老,分别从哲学、伦理学视角,通过对古籍等文献资料的分析得出与孝亲敬老文化相关的概念内涵。继而分析孝文化、孝道等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意义,衍生为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1]。
1.2 多样化研究阶段
2010年至今,研究重点转向对孝亲敬老文化的历史发展、社会传承的研究。这一时期,老龄化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者开始从多个视角出发,研究这一问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有3 个层面。
其一,历史研究层面。研究重点为梳理孝亲敬老文化核心内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发展脉络,分析孝亲、孝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内涵和行为要求进行对比,以此凸显出历代统治者对“孝”的重视,强调孝亲敬老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如陈谷嘉学者清晰地呈现了“孝”的发展:原始社会已有了“孝”观念的萌芽;西周时代出现孝文化形态,形成了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并将“忠”纳入其规范体系;汉代敬老成为社会风尚,“孝”进入课堂并成为选官标准,但开了“愚孝”的先河;元代孝道精神达到高峰,《二十四孝》广为流传;明清时期敬老文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2]。
其二,问题研究层面。研究重点为孝亲敬老文化弘扬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基于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选取特定群体,对其孝亲敬老观念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孝亲敬老观念的转变,文化的弘扬从制度、教育、思想等层面提出建议。如夏辛萍学者在积极老龄化视野下,探求敬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活动政策;加大社会支持,拓宽参与渠道;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提供精神支持三方面提出建议。
其三,跨学科、多领域研究层面。研究重点为综合使用各学科理论,多角度、宽领域地看待现实问题,全面客观地辨析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者将历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全面分析弘扬孝亲敬老文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继而从经济、社会、思想等多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使国内关于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迈上新的台阶。范兴昕教授着眼于孔子的孝亲观在两汉时期的“异化”发展,重点从两汉的以孝治国政策入手,分析孝亲文化的政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影响。
2 国内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视角
2010年以来,学者更多地关注文化传承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更加重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同时,研究也更具创新性,从多种视角出发,开阔了学者对孝亲敬老文化研究的视野,主要包括社会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视角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2.1 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是孝亲敬老文化研究中最为普遍的视角,大部分学者都从某一社会领域出发或选取特定群体,对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和谐社会的构建、养老制度的改进、精神养老的实现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等提出建议,促进孝亲敬老文化的创新发展。
社会学视角下孝亲敬老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孝亲敬老观念的淡化、文化继承的意义缺失和社会养老行为的偏差等方面。针对这些现象,提出的建议主要是:积极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加强孝亲敬老观念教育,树立理性孝亲敬老观;老年人改变观念,积极学习,加强自我建设[3]。
2.2 历史学视角
历史学视角主要是研究者着眼于某一历史时期的孝亲敬老文化具体内涵,分析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以及发展历程,比较各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和特征,从中得到对现代孝亲敬老文化传承的启示。
从历史学视角对孝亲敬老文化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主要有对汉代敬老文化的分析:汉代敬老文化内容丰富,开始重视敬老教育,将《孝经》纳入教学内容,并广泛进行基础教育;皇帝率先典范,君主以道德教化治国,官员和百姓效仿,从而影响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政策上给予老人物质保障和优待,对孝悌者给予奖励(免徭役、赏物质、举孝廉、赐爵位)。
2.3 教育学视角
对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不论从哪个视角出发,均会将加强孝亲尊亲教育,树立新型敬老养老观念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而直接将教育学作为研究立场的文献不多,主要是针对某一群体的观念问题提出教育策略。如张华学者以儒家孝道观为例证,针对现代人的伦理困惑,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孝亲敬老教育必须通过“扬弃”,赋予孝道“以敬为先,不以愚顺;以养为本,不以葬显;以护为要,不以守论;以正己为则,不贻亲羞;以及人之老,不独亲其亲”等全新的时代内涵。
2.4 哲学视角
哲学视角是孝亲敬老研究最传统的视角,通过借助古籍文献分析孔子、墨子、契嵩等对孝文化、孝道的解释,从儒家、释家等角度分析孝亲敬老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如李梦学者对儒家和佛教的孝亲观的发展、内容和特点分别做了概述,从中总结出契嵩的孝亲观的特质——圆融,分析了契嵩的孝亲观对佛教和儒学以及儒释融合的影响:取消了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界限,使孝的目的和准则在佛教中的至上地位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
2.5 跨学科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综合多个学科,横跨各个领域对孝亲敬老文化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运用各种学科理论分析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王雪霏学者从佛教孝亲观切入,将佛教孝亲观和汉地本土孝亲观进行比较,梳理了佛教孝亲观在汉代本土化的历程,最后论证了两种孝亲观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佛教孝亲观更是将孝敬和关爱推广到天地万物,扩大了汉地本土孝亲观的内涵。
3 国内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内容
孝亲敬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由孝文化发展而来,以儒家孝亲思想为主,兼收并蓄,形成了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又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化。国内学者对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涵研究、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和策略研究。
3.1 内涵研究
在孝亲敬老的内涵方面,瞿容提出了三条具体内涵:“孝”为敬老文化的核心和依托;敬老文化的起点是以诚敬的态度供养父母;提供物质供养和精神赡养的统一以及家庭养老模式。周全德指出孝亲敬老文化是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本源型文化,其主要特质是感恩图报、推己及人、宽厚包容及永续传承。孝亲敬老是能让国人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珍贵的人文精神资源[4]。吉洪田强调“敬老孝亲”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从表面层次讲,是指要对父母及长辈有关爱之心、孝敬之情,具体要做到尊重父母、顺从父母的心意等。
综上,孝亲敬老文化是在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内在和精神,以感恩为基点,对亲人、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的关怀、照料以及精神世界的交流和提升,由此形成的由内而外的敬老行为、社会规范等的综合。在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下,老年人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社会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孝亲敬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给当代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要求的赡养义务仅是孝亲敬老最基本的体现,而感恩和尊重则是其精神内核。
3.2 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现状与影响因素,学者研究较为丰富。秦安兰指出当代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所面临的几个困境:一是老年人地位由权威转变为弱势;二是社会压力下子女的敬老意愿难以达成,传统敬老观念淡化;三是敬老礼俗淡化,敬老制度不健全。瞿容将现代性的理论知识与敬老文化传统相结合,发现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敬老文化传统,当今社会的敬老风尚也在不断演进,但敬老文化建设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重物质轻精神、重身后厚葬轻生前厚养、重幼轻老等。
3.3 策略研究
在促进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方面,学者主要从精神、政策制度、教育宣传、导向引领等出发,综合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等方面共同发力,以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养老、价值实现、孝亲敬老文化弘扬。秦安兰以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分析了当下社会老人主要存在生存、安全、归属、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并提出解决策略:增权赋能,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满足其高层次需要;完善敬老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满足子女、家庭敬老的多层次需求;推崇感恩教育,塑造认知老年人新视角,培育敬老文化的社会心理需求。许立新从弘扬和传承孝亲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出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掘和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二是建设长效机制,彰显公共政策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三是针对孝亲敬老道德传承出现的新问题,积极调整政策措施。
4 国内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对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差异比较法和调查法。
4.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国内孝亲敬老文化研究中使用最为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李梦、蒋方、李小荣、侯润珍等学者将《孝经》《诗经》《论语》《孟子》《二十四孝》等古籍文献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其中蕴含的孝亲敬老观念,阐释儒家孝亲观、中国孝亲文化的具体内涵,明确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的现代意义[5]。中国经典古籍、中国知网等学术数据平台、各种与孝相关的著作、期刊都成为学者进行研究的重要文献来源。
4.2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朝代的历史资料中关于孝思想的分析,梳理其发展脉络,从而确定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的深刻历史性和科学性。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历史资源的不可验证性、对史料的主观解读以及不完整性,致使其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张鸿浩、范兴昕、张敏、王晓娟等学者分别对唐代之前、两汉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的敬老文化进行研究,梳理了孝亲敬老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时期,丰富了现代孝亲敬老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4.3 差异比较法
对孝亲敬老文化的差异比较研究主要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将我国孝亲文化与西方孝亲文化的内涵、内在要求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异同,从而学习西方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孝亲敬老文化的弘扬和创新。纵向比较是通过对各个时期孝亲敬老文化的内涵和行为要求的比较,丰富当代孝亲敬老文化的内涵,辩证分析行为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王建云、乔晓妍学者使用差异比较法分别对东西方的敬老文化、中西方家庭德育中的孝亲观进行分析和学习。
4.4 调察法
调查法是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进行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这两种方法在国内孝亲敬老文化研究中使用甚少,张婧哲学者虽使用了问卷调查法,但样本较少,数据权威性有待提高。通过调查,研究者可以搜集到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评价、社会舆论等精神领域的材料,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和挖掘,使研究提出的对策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故而对孝亲敬老文化的研究要重视调查法的使用[6]。
5 综合与评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学界关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孝亲敬老文化的理论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文章的结构相对统一。主要包括三段式结构:意义—问题—策略、问题—原因—建议,以及两段式:困境—策略。蒋方、许立新、夏辛萍等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弘扬和发展孝亲敬老文化对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使读者对孝亲敬老文化形成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随即根据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敬老缺失、养老制度不够完善、精神养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现象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凸显了应对措施的必要性,还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列举加强了措施的针对性和紧迫性,从而使文章兼具理论性和科学性。张婧哲、周全德等则是开门见山,直接抛出敬老、养老中存在的问题,继而辩证地分析对应的解决方法,全文基调严肃,论证严谨,进一步强调了孝亲敬老观念的形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二是研究多角度、多视域。学者关注社会上与孝亲敬老文化存在分歧甚至相悖的各种现象,注重实效性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孝亲敬老文化进行分析和综合,更多的是在实践层面提出弘扬和发展孝亲敬老文化的建议。综合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从独生子女、青少年、老年人自身等群体出发,探讨家庭养老、社会敬老文化中孝亲敬老观念的转变和培养路径,形成了一些多学科领域交叉研究孝亲敬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
三是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目前研究更多地采取了概念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具体的、可靠的相关数据作为支撑。张婧哲选取石家庄城市和农村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一群体,从父母视角考察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孝心和孝行。通过对问卷收集的数据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紧密相关的影响因素。而其他学者大多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概念分析法,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之后的研究中应该综合使用这几种研究方法,创新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人们对孝亲敬老文化的看法,较为全面地把握孝亲敬老文化在新时期传承的现状,通过对各项具体指标的分析或者对访谈者所提供的资料的挖掘,更加贴近生活,体现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孝亲敬老文化的理论研究存在文章的结构相对统一、研究在多角度、多视域及研究方法方面过于单一的特点,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注重对研究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