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以中美关系之变为例

2022-11-24余晓迪

关键词:中美关系思政政治

余晓迪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新时代的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将中美关系之变作为典型案例融入到对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之中,需从本质上把握中美关系转变的原因及实质,并分析我国的应对策略。同时,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要展现我国的态度、立场及优势,使青年学生能够理性对待,独立思考,纠正对中美之争的错误认知。在具体案例中,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爱国情怀,将个人发展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局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一、新形势:中美关系之“变”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我国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联系增多。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成为青年学生群体中关注的热点事件。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思想开放活跃,应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6,我们要紧跟学生思想动向,使更多更好的案例走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增强舆论引导力,传播中国声音。

(一) 中美关系变化的表现与实质

将中美关系之变作为思政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在于通过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实质,帮助学生认清中国在国际大环境中面临的主要形势。鲜明地呈现中国对待美国的立场和态度,引导学生把握我国对外话语传播的主要方向。

1. 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实质

近年来,中美关系发生重要转变,从中美经贸摩擦开始愈演愈烈。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经贸摩擦,而是涉及到意识形态、国家制度、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竞争。特别是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美国将疫情政治化、关闭休斯顿领事馆、干涉南海问题、在涉疆问题和香港问题上制造事端、借北京冬奥会将体育政治化等等,不断恶化和挑衅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关系的好坏会产生一系列外溢效应。中美恶性竞争,百害而无一利,不但对国际经济秩序、全球价值链分工、制造业发展、贸易出口等产生负面效应,增加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将动摇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回顾历史上的美日竞争,均发生于中国和日本的产业转型时期。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令美国感到不安。1971年,美国强迫日本接受“日美纺织品协定”,美日贸易争端开始,从最初的轻工业领域、重工业领域、技术领域等单个领域,逐渐发展到90年代以后的综合性、全方位的摩擦。1985年,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改善其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要求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同意日元兑美元升值。此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可见,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同样源于惧怕中国实力增长对美国霸权地位造成威胁,其本质是守成大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博弈与较量。需指出的是,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主要也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中美之间形势多变,但无论哪个党派执政,美国对华政策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2. 中国对待美国的立场和态度

中美双方博弈过程中,中国始终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从维护中美关系及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积极释放善意和诚意,促进两国相向而行。而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制措施都是在美国的层层极限施压下被迫实行的,不仅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也以决心和信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态度: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谋求最大同心圆。同时,中国坚持在原则问题、重大关切和根本利益问题上决不妥协让步,“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2]34。“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3]42。在与美国的屡次谈判中,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公平正义的原则,以对话代替对抗,以事实发声,秉持最大的诚意寻求两国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未来中国依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持续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二) 中美关系之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4]。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提升对外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而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特别是思政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是其中重要一维。

当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在中美博弈期间,美国多次利用美联社、推特等媒体网络,操控舆论导向,煽动民心,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舆论。针对国际上的“不同声音”,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其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对于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错误舆论,要进行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批驳。对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认知偏见,要进行例行的沟通,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从现有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中美关系变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因素以及中国的应对之策上进行的,而缺乏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当前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关心国家问题。中美冲突发生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和全国各界高度关注,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对中美问题有着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将青年学生对中美问题的关注与思政课相结合,将思政理论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梦。

二、青年学生对中美关系的认知状况

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美问题各有见解,虽然绝大多数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中美未来发展前景整体向好。但也有部分群体对中美关系持漠视态度,或者认知存在偏差。

(一) 青年学生对中美关系有着明确的认知

整体上来说,当前大多数学生普遍关注中美关系的变化及走向,并对中美关系的实质有着明确的认识。美国对中国的挑衅及舆论攻击,主要目的是破坏中国发展和团结,在国际上争夺话语权,以为美国自身利益服务。本质上,中美冲突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博弈。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封锁华为、制造南海事端、围猎Tik Tok、利用新疆棉制造人权问题等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在不断挑战中国底线。同时,也是美国国家战略变化的反映,更是美国所一贯奉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主义体现。

(二) 青年学生对美国的态度明显转变

目前,“霸权”“虚伪”“民族歧视”成为学生们对美国的主要印象。以赴美留学为例,曾经美国一度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据悉,2019年4月至9月,美国向中国学生发放的学生签证有90410份,而2020年同期却降至808份,约下降100倍。其中不免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但美国对华留学限制是主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生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度急速下降,且对美国现今的对华政策表示不满,认为面对美国的无理要求和极端态度,中方理应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三) 青年学生中存在对中美关系的错误认知

处于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微信群、朋友圈、微博、抖音等信息或视频平台为青年学生接收信息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但同时这些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去中心化”“碎片化”等问题,甚至在人为煽动下形成舆论风暴。由于青年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开放,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下,他们极易被一些真假难辨的思想所迷惑。特别是一些低劣杂乱的信息,严重偏离了主流意识形态,一些学生缺乏甄别能力,就会在这些信息的诱导下产生错误认知。如关于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个别学生有着“美国太强大了,我们根本拼不起”的思想。更有部分学生一味崇拜美国的科技产品,以拥有美国产品为荣。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认为中国的国力在逐渐增强,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没有足够信心。个别学生被一些庸俗化、娱乐化、博眼球的八卦新闻所诱导,对此津津乐道并热衷于网络传播。这类错误认知,极易对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消极影响,必需及时加以纠正。

(四) 部分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感到忧虑

中美关系急转直下,在学生群体中也引起了广泛讨论。在青年学生看来,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事关世界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美国对中国发起的一系列事端,使部分学生群体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感到忧虑。“中美脱钩”论在学生群体中也有体现,但大多保持理性态度,认为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长期的。未来中美关系将呈曲折发展的态势,但整体上是“理性克制下的竞争”,终会在竞争和冲突中逐渐趋于平衡。

事实上,上述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当前所讨论的中美关系领域,在对待其他国家和社会性重大议题时也同样存在。在一些重大国际热点事件上,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理论辨析,澄清学生们对问题的片面理解和错误认识,并学会正确地为祖国发声,这正是思政教育所要努力的方向。

三、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主要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在教育中扮演着“铸魂育人”的角色。在中美冲突之下,我们可借助这一时政背景,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态度认知的基础上,对当前的思政工作提出建议。

(一)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正确舆论导向

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存在着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与海量信息参差不齐难以呈现高质量供给的矛盾。但青年学生思想尚不够成熟,缺乏对诱导性、误导性信息的辨析与辩驳能力,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统一思想认识,强党史国情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思政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引导力。

1. 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统一思想认识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5]。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决定着青年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与思想高度。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媒体仍掌握着国际舆论主导权,自诩“民主与自由的代表”,动辄指责中国,炮制一些“唱衰”中国的论调,如“中国威胁论”“中国渗透论”“黄祸论”。在中美冲突中,美国将发动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归咎中国。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又不分缘由称之为“中国病毒”,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对此,我们应“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6]106。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把握好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入脑入心,不断培植青年学生的精神家园。

第二,要揭露并批判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3]327。在大是大非面前,教师首先要有清晰的判断,具备较强的政治觉悟、高尚的情怀和宽广的视野。在青年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舆论思潮而出现思想困惑时,思政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美国借用新疆棉花事件掀起“人权”问题,污蔑中国犯了“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在国际上大放厥词,其根本目的是在政治上影响大众意识,煽动民族情绪,以实现竞争目的。对此,帮助学生辨明是非至关重要。美国历史上屠杀塔尔萨非洲裔,在西进运动中驱逐杀害印第安人。2020年,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使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失去生命。凡此种种,都是驳倒美国谬论的铁证。相反,在中国共产党的治理下,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0年,新疆308.9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2000年新疆GDP只有1364亿元,2020年新疆GDP达到13798亿元,20年间增长了10倍多,人均GDP则达到55484元,人均预期寿命74.42岁,整体呈现出安定团结的局面。因此,在学生思想上出现偏差时,要以事实为例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做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使学生学会自行判断错误思潮、传播正能量。同时,要启发学生敢于为真理发声。

第三,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弘扬主旋律。我们党所要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明确了这一定位,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人,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衔接,嵌入、融入、深入进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使思政学科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国家前途命运与学生个人发展相衔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寓个人理想于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之中,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 加强党史国情教育

学懂弄通党的历史和国情,才能在理论学习上明理、增信,在社会实践上崇德、力行。新时代的青年,更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7]。

第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个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社会环境与主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触到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可创性”,也即是说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思想塑造和教育。如可组织带领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红色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激起学生的爱国心、报国志。此外,还可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们在情境创设中受到自我教育。

第二,增强故事性和感染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革命英雄,他们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不是生硬的灌输,更不是逐字逐句的照本宣科。历史上这些真实、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因为最真实的往往最打动人心。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德化人、以情感人。在讲授思政课程时,要“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将故事以最贴切现实生活的方式为学生们呈现出来,直抵学生内心深处,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311。在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文化建设在全局工作中占重要位置。在中美冲突中,不乏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我们要高度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坚定文化自信。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增强其文化自信,首先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曾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533-534。习近平同志也指出:“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10]264。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得来的,更不是轻而易举就实现的,而是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的层面上,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社会期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世界理想。小的层面上,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与人为善”的处事方针。要引导学生在承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其次,要带领学生学习革命文化。近代以来,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承担起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在这一进程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文化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先进文化的形成开辟道路。要使学生深刻体悟革命精神,了解今天所得成就的来之不易,对革命历史、革命人物常怀崇敬之心、感激之情,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最后,要指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43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革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标志。美国屡屡向中国挑起事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实力的增强,使其日渐不安。因此,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既讲解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更要表明我国与美国的本质区别,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二)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思政课程不能停留于传统模式上。要适应社会变化新特点,使思政课堂与时俱进,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从课程内容、课程方法、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并适时转换教师“授课人”的角色,实现思政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

1.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讲好、办好思政课,既要“守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也要立足现实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的创新。首先,课程内容的创新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增加时政内容。要紧跟国家、社会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分析社会现象。以中美冲突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开放式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容许不同的声音,既做到坚持学科底色,又注重提升学科特色。其次,要增强思政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协同性。思政课老师面对的是各种专业的学生群体,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会另辟蹊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关系问题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技术、意识形态等领域,关系到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学科。因此,要加强思政学科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纵横交错”,找准学科相通的基点、学科融合的“催化剂”。

第二,课程方法的创新。目前,高校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模糊的认知,有的将思政课等同于品德课,认为其存在没有必要。有的将思政课视为形势政策课,认为临到考试前读一读、背一背就能拿高分,这种想法并不少见。甚至是有些思政专业的学生,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思政课程与方法缺乏生动性。因此,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课程方法的创新,如用转化法将教材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以类比法将中美在国际事务上的表现呈现出来,通过对中美两国在疫情中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自行做出判断和总结,深刻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第一,教育方式“信息化”。我们正处于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主的全媒体时代,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就要把握好各种新媒体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当前,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抖音、B站等视频应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信息平台成为学生们了解国内外热点的主要渠道。根据“高校学生日常接触互联网时间”的调查结果统计,其中约30%的人每天用时7-8小时。在这近8个小时内,学生们所接收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接收速度也比传统课堂要高得多。因此,作为思政教师,也应该从高校青年学生的特点出发,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运用新媒体平台的能力。一方面,在课堂授课时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直观的视频直播、ppt演示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办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公众号等,将新鲜的热点素材上传,以供学生课下学习,从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间接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第二,注重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来说的,是一种间接的教育手段。它不是单刀直入地告诉学生“你该如何做”,而是在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明白“我可以这么做”。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载体,使教学内容不露痕迹地糅合其中,将看似枯燥无味的知识无形中传达到学生的头脑。这样不但避免了学生的抗拒心理,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3.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首先,改变课堂“漫灌”的方式,避免单纯“说理”。照着课本、文件宣读,不但缺乏“生命力”,也难以启发学生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8]330。任何教育都是双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政课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反馈,这种反馈是即时的、交互的,能够更好地取得思政课教育实效。

其次,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状态,从学生的思想需求入手。这样,才能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学生有时候也可以是“老师”,因此,教师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反向思考。

再次,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以往的思政课堂中,常常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殊不知,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漫游者。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将“以人为本”引入到课堂中,指引学生在捕捉热点信息的同时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政治价值。这样,更有助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自觉学好思政课。

最后,要让学生“动”起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上好“大思政课”,与现实结合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思想实践。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止要注重在思想上领悟、内化于心,还要转换为具体的行动和实践,并从切身实践中有所思、所悟、所得。

(三) 加强对思政课效果的管理监督

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工作。既要在思政大课堂上解决好教学教育的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也要在课堂之外,做好思政课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保证思政课发挥切实效果和持续影响力。

1. 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43。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同样需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使教育成果得以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就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首先,学校党委领导要走进课堂,参与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为思政课教学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思政课教师的主心骨、带路人。其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过去不少高校没有开设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或者没有对本校的思政专业给予应有的重视。学校党委部门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重视受教育者,为办好思政课坚定信心,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再次,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挥它的作用。在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时,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党的大政方针,又要体现时代鲜明特色,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2.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1]5,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路人,要培育好人才,先要培养好思想。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担当大任的坚定信念,前提是要具备一支精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首先,要强化标准,选配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教师。专业素质是选拔教师的基本和前提,思政课教师的特点就在于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传授美德。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其次,要革新教师队伍。队伍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师水平上不去,就很难培育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再次,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培训。要在教师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先要当“好学生”,才能胜任“好先生”。因此,要在教学方法、教材制定、教案设计等方面,对思政教师进行定时定量的专门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拓宽教学思路、更新知识结构。最后,要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思政教师,要在课堂、学校、家庭之间的找到衔接点,防止思政教育出现断层和脱节,切实增强教育影响力,在课堂内外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

3. 完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

教育管理部门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便是建立并完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不断的反馈、比较、调整,保障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12]。

首先,要改变“功利主义”思想。思政教师要“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弊端”[1]26,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13]把国家所想、所急、所需、所盼作为思政课的价值指向,不仅在“树人”上立德,更要以立德为己任。其次,要完善思政课评价机制。评价是一种反馈方式,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14]873。在教师评价上,要制定严格而又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将对教师的评价落实在教育、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上。同时注意评价机制的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避免盲目跟风,敷衍塞责。在课程评价上,要体现社会价值与学生个体价值的统一,注重学生个人思政课的“获得感”。在学生评价上,应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要疏通反馈渠道。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内外难免存在问题或需求,因此应为其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其中,对于合理可行的需求或建议,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思政教师做好“后勤”工作。

结语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5]。国家的发展壮大,民族的文明进步,需要广大青年群体的力量。生逢新时代这样的盛世,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学生身上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对中美关系局势的关注,是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体现。中美关系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供了典型素材和崭新的内容。中美竞争博弈中,我国有礼有节,并以自身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了我们的立场和态度,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借助中美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演变,有助于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曲直,从中获得启发,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坚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引导青年学生走正路,思政教育责无旁贷。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好思想基础,从而为建设富强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