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

2022-11-24涛,孙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洪 涛,孙 赛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深度融合,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人际交往互动模式被“网缘”模式所挤压,或者说正在模糊和混合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边界。我国目前正处于“Web2.0”时代,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应用媒介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平台,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长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面临着新的现实困境。认同是人们获得其生活意义和经验的来源,它是个人对自我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1]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浸在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中,这无疑促使大学生对网络上他人的情感和经验产生同化和心理归属感,不断形成新的网络认同。

一、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最早提出“认同”的概念,并指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被仿效的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2]一般来讲,网络认同是人在网络化的生存活动场域中,通过网络实践活动建构演化的反思性共识心理。[3]大学生网络认同是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线上场域”中,比如QQ、微信、微博、知乎、论坛、贴吧等网络设置,基于网络实践活动而产生一种反思心理并且与之达成情感共识、共享、共进的状态。大学生获得了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意愿和评价的灵动机制,广阔的信息沟通使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技术性、主体交互性、合作性、冲突性、系统性的鲜明特征。

(一) 技术性

“技术”一词无论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的网络社会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之一。现代社会技术不仅仅指生产工具以及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实物技术,已经充分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技术问题早已不是狭义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人类活动,伴随着活动的都有技术的存在,包括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等各个领域。网络认同生成、演化于由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的网络“场域”之中,因而具有技术性。联系马克思主义技术观分析,首先,在物质层面。大学生网络认同存续于他们所处的网络社会,更小一点说是网络社群,自然技术在不断改造他们所处的世界并为其本身的存续提供了互联网技术等物质基础。其次,在社会层面。构建社会的关系即社会技术,在网络社会的各个网络社群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网络认同是大学生对网络社会关系的一种心理反应,所以大学生的网络认同也受到社会技术的影响。最后,在心理层面。思维技术是一种在由观念到现实,由现象到本质的网络认同转化过程中使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获取、筛选、加工、处理网络信息并认同最后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认同思维技术性特征的表现。

(二) 主体交互性

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前,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单向性居间工具,这一相对单纯的社会环境使得认同主体单一。对于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信息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相分离,大学生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被动地接受灌输式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不断改变,“线上世界”与“线下世界”高度融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知识、意义的交流共享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载体和平台,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主”对“客”的简单模式,大学生不再“坐等受教”。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呈现出交互性的特征。例如,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通过在论坛、公众号、抖音等网站阅读文章和观看视频的方式接收信息,与此同时又通过点赞、评论、好友分享等方式对接收到的信息加工处理,进而影响他人,达到网络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不同主体在交流与沟通中不断重新认识自我。

(三) 合作性

网络是网络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组成的联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大学生校外网络生活活跃,与日俱增的以校级、院级、班级为单位开展的网络活动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校内网络生活的参与度,并且他们“脚踏实地”地参与到校内外举办的网络活动。“脚踏实地”也就是指大学生们以真实的身份为了自身现实的发展选择认同的网络社群进而开展有效的网络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合作是大学生网络互动的一种形态。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性特征首先体现在大学生以某种联合为目的对自我身份的鉴定与评价,他们参与到某个网络社群是认同这个社群中每一份成员身份的某种特定合作的表现。另外,除了与满足需求的内群体成员的合作,网络认同的合作性还表现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以此交换与共享网络信息。比如大学生院级公众平台与校级公众平台两个网络群体之间基于学习需要、娱乐感受、求职需求等的合作,都是出于对他们自身生活方式、价值情感的认同与选择。

(四) 冲突性

冲突也属于大学生网络互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随着网络社会迅速扩展,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方式愈加形式多样,交往空间更加广阔,交往人数也呈爆炸式增长趋势,这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也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互联”。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意到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是同一发展的,由于知识面和生活环境的差异,这些变化使他们对网络社会中不同社群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也产生相应的差异性,由此导致认同差异或者是对立。泰菲尔在他的《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群体间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一书中提到“人会根据其社会认同进行内群体与外群体的划分,人会积极的维持其社会认同对外群体产生偏见和冲突。”[4]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网络社会中根据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身处不同的网络社会群体,当这些角色在复杂的群体矛盾运动中产生价值观念、情感认同的差异时,就会在网络认同过程中产生冲突。

(五) 系统性

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教授对系统的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5]网络认同的系统性表现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各个组成部分简单机械集合的线性关系,而是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整体和部分在演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的特征。大学生构建的某种网络认同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受到网络上作为系统的部分即各种各样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角色、校园角色、群体所属、价值情感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与协同作用构成了大学生网络认同系统性特征,其中任何因素的脱离都会导致大学生整体网络认同发生改变。另外,大学生网络认同系统中各要素之间以某种目的相互关联,具有相关性和目的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进行网络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行为、客体的活动内容、载体的实在要素都因立德树人这一相同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组成大学生网络认同的系统性特征。

二、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是否具有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媒介形态的演变更新,随之产生的许多新生事物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实践行为和思考方式。在这样一个内含包罗万象认同的网络社会,每出现一种新的网络认同,都有许多新问题因“网”而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不少现实困境。

(一) 出现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现象

网络身份认同是在网络活动中对具有相同文化和价值的身份归属。现实社会是真实的世界,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世界,一个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对于身份认同必然会受到现实与虚拟的制约。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强势介入,使之成功占据大学生课余活动的一部分,大型多人网络游戏世界中的玩家在互动与交流中组成了一个虚拟的社群,在这个“社群”里,游戏玩家也发生着社会化行为,因此由网络游戏衍生的“网游亚文化”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认同。但是由网络游戏而形成的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暴力却是大学生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使大学生的线上身份认同与线下身份认同之间呈现出一种分裂关系。他们在进行网络游戏的角色扮演行为时,自身的游戏角色、队友的游戏角色、敌人的游戏角色等身份之间相互联系,其中对于游戏中的角色过分依恋有助于提升线上游戏身份认同,但是对于发展现实世界的自我身份认同可能毫无意义。“网生一代”的网络认同构建要回归正道,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自我身份认同,避免线上身份认同占据整个大学生生活的重心,化解网络认同错位危机,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二) 共在化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种人才,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教的也不是“千人一面”,所以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化教育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在大学生的成长之路上,网络文化空间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网络认同和心灵成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对网络文化空间进行时刻关注。所以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要以网络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索努力。当下,新媒介、移动终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打破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形塑了一种“身体不在场”的新型互动方式,使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丰富多彩,有了更加自由开放的空间,认知面也得到了巨大的拓展。但是存在这些网络优势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网络认同问题。网络文化空间与现实中的社会群体不一样,是以一种多元的、松散的方式存在的,自由性、虚拟性、分散性的特征导致网络社会中多种文化的共在化,使不同的价值文化交叉横行,这虽然使价值生产场域得到延展、文化表达方式得到丰富、多元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但同时越来越全面的“格式化”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思考和创作,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矛盾,进而在矛盾中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发展,使自由个性不断被思维定式或者消解,进而遮蔽个性,甚至是沉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现实情况,努力消解形形色色的网络认同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丰富完善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

(三) 流动性冲击了大学生的话语认同

话语是在社会生产、生活、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出现并动态变化的,它产生于人类社会现实、客观的需要,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最终目的在于自我表达、人际交往、社会沟通的更有效实现。[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认同体现在网络教育对大学生的交往互动、言谈举止、心理习惯的向好改变。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带给人们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涌现多元话语和诉求,使得大学生群体产生自我怀疑和认同危机,也使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浏览网页时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网络空间看到的信息各式各样,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不同的人接收的网络话语众多而杂乱。网络社会出现这种流动性的新空间形式,使得信息片段化、观点碎片化、情绪感性化,改变着我们的时间空间逻辑和价值认同,改变了以往信息来源固定性为基础的信息传播与认同方式。同时网络信息的来源也越来越变得模糊性,特别是一些以“据说”、“据传”、“网传”等字样散布的信息,话语的生活化、随意性、娱乐化使其真伪难以辨别,加上“后真相”时代的大学生猎奇心较重,网络信息散布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流动性使得大学生在甄别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碎片化、片面化、模糊化的认同,久而久之,严肃的、主流的话语内容反而遭到抗拒。

(四) 多元化削弱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意大利革命者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社会, 领导方式也更加侧重于精神和道德领导”[7]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如果大学生的网络认同都不能符合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期待,我们又将如何继往开来、迎接挑战,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这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坚守好建设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网络主战场。网络空间广阔无垠没有边界,包含着海量芜杂的价值信息,因此多元化成为其最为显而易见的特征。在网络化普及和网络文化多元化发展这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注重自我观念,网络产品井喷式的生产传播使得一些“非主流”、“反主流”的意识形态集聚汇聚与碰撞,比如,网络上一些歪曲、丑化、诋毁、否定英雄烈士事件,某个网红主播公然篡改国歌曲谱,喊麦视频中国旗被挂反,等等。这些导向不正的文化在浮华的网络世界中肆意狂欢,不知不觉地操纵着大学生的网络认同,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情感、立场、态度,导致传统文化认同被改写,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引导力和控制力。另外,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对于网络上流行的视频、小说、游戏具有自然的亲近度,这就为掺杂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比如一些植入色情、暴力元素的影视作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提供了群众基础,进而影响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渗透力、领导力和感召力以强化大学生网络认同的正确方向。

三、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抉择

在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是载体,价值引领是目标,所以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好线下“引路人”和线上“把关人”的双重效应,认真通过网络思政教育把价值引领的政治立场向大学生明确展示,使他们化“认同”为“德行”,化“德行”为“信奉”。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站在当前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融入鲜明的价值判断来思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认同的时代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提供价值遵循。

(一) 方法上因事而化:用好思政教育之“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所以我们在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用好思政教育之“盐”,不能在网络教育中“喊口号”式的“灌输”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最好是充分挖掘各个专业教学的思政要素,根据不同主体需要,使思政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网络中,使之“如盐在水”地浸润到其中。以往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数采用“机制”、“服务”、“队伍”等传统视角,如今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情况,在教育方法上要做到因事而化,把准大学生主体思想命脉,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事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更加立体和多维,因事而化,因人施教。

首先,以“师”提“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办好网络思政关键在教师。古人有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老师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感化。网络社会尤其需要注重网络认同教育,明确教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用真理的力量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认同,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次,教师在提升自身理论素质的同时,要认清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升自身网络素质来适应当前网络教育新需求。积极参加集中培训、定期参与讲座学习,外出合作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网络技术水平,这样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才能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手段向不同大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厚植爱国情怀,让善心和美德成为大学生网络认同形成的美好开端,做到“己欲立而立人”,以教师自身网络素质提升学生网络素质。

其次,以“德”融“网”。青年大学生活跃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里,为大力推进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网络认同,我们要始终坚持内容创新,将道德理念“时时可得、处处可及”地融入到网络环境中,让网络成为德育的“传帮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多渠道、全方位获取自己的知识需求,如何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凝练适合大学生网络思想引领的内容是以“德”融“网”内容创新需要核心把握的问题。大学生网络认同是学生主体以实践结果的认同需要为目的在网络上参与实践活动而产生的。由于大学生所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以及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在选择网络社群时存在主体选择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网络社群选择参与构建的基础上加强内容建设的创新,积极走进大学生的生活情境和话语体系,增强网络认同教育实效,引领“后浪”在正确的航道上奔腾翻涌。

最后,以“技”添“彩”。网络认同的主体与客体在认同和被认同之间需要一个载体要素将它们连接,其中掌握好作为承载网络认同信息载体之一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支撑。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手段,比如开发教育软件、利用移动直播、建立官方新媒体平台等,根据不同学生群体需要创新内容建设,凝练富有吸引力、针对性、有效性的德育内容和先进理念,以“技”添“彩”,为网络思政教育增添精彩的一笔。另外,为使教育内容有情怀、有趣味、有用处、有品质,慕课、微课、私播课等针对不同学生主体的学习革新也为高校思政课增添了新的活力,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循环传播、互动传播、争论传播的重复式、螺旋式上升的教育特征,以此使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情有义”,也使之成为大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加油站”。

(二) 方位上因时而进:建好思政教学“主渠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视野和网络思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前进的理论支撑。新时代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史的高度以及重视马克思主义对人本质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要从新时代新征程中找准发展空间,不断凝练传统经验,在教育方位上因时而进,回应时代命题。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也应在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在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的新时代中建好思政教学“主渠道”,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从偏见和谬误的网络认同中解放出来形成正确的网络认同。

一方面,以“理”制“舆”,加强舆论引导。《吕氏春秋》中讲道:“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可见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发挥舆论的作用,“谏鼓”、“谤木”就是收集舆论。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先是命人在鱼肚子里放入写着“陈胜王”的字条,后又使人模仿狐狸的叫声,伪造是狐狸在喊“大楚兴,陈胜王”,由此让人民相信起义是天意,利用了舆论的导向作用。网络全球化的发展,网络上一些类似“陈胜王”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和观念如“泥沙俱下”般混入大学生的视野,使得大学生很容易被所谓“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理论等各种错误思潮所迷惑。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对大学生网络认同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用科学的历史观、权威而全面的史实,以史铸魂,补好精神之“钙”。同时把握好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由“最大变量”到“最大增量”。做好以“理”制“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抵制网络上的不良思潮,用新时代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网络、进网课、进头脑。

另一方面,以“道”应“变”,紧跟时代之变。“道可道,非常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最核心的解释就是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讲好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客观规律,面对时代之变既要有变化发展的眼光也要始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刻舟求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8]这三大规律对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力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教育学发展史上的教育规律指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所引起的大学生新视野新理念也要足够重视,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准教育教学方位,才能解决网络上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受到威胁和大学生网络话语认同危机的问题,才能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合力,以清朗的网络空间推动正确的网络认同。

(三) 方向上因势而新:由“指尖”直抵“心间”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构建教育平台、探寻授课方法、调控管理方式等。新时代的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必须要考虑“为什么人”的问题,需要基于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手段并且紧扣世界新格局、社会新变革的情势变化考虑到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发生的网络认同,在方向上做到因势而新,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大学生心灵深处,让思政课教学从“指尖”直抵“心间”。

其一,以“文”化“人”,坚持文化育人。《论语·季氏第十六》中讲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可见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了文化在交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中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以积极阐释中华民族禀赋、特点、精神为切入点,坚持以“文”化“人”,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体现。如今的网络上国外文化泛滥,文化共在化问题冲击着大学生的网络认同,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发展,如果看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文化追求放任不管,只顾着跟在别人后面“东施效颦”,这样的思政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且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特别是将绵延几千年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之为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深厚力量。文化育人的同时加强党对高校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理论培养大学生,用正确思想引导大学生,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在网络社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精神文化引领。

其二,以“智”促“优”,优化教育平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的迭代发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发展教育平台的技术和基础硬件设备,更多地提供教育信息使教育优质资源能够在平台中得到共享,以满足大学生不断成长成才的知识需要,推动建立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相匹配的网络认同。网络信息化传播模式使思政课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发生了深刻变化。线下思政课堂主在通过分析静态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渊源坚守青年学生思想认知的重要阵地,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扭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一关键,重视解决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结合,构建起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能优化思政课教育平台,从而优化网络思政教育供给,实现“供给侧”转型升级。例如,在网络上推广虚拟现实智能技术让大学生回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红船上,到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的长征,再到“亲眼”看见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热烈现场,这样的“现实感”平台既“创新”又“走心”,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为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勃勃生气。

其三,因“势”创“新”,创新教育形式。网络认同是通过网络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认同信息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中发展起来的,要进行大学生网络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以大学生为核心促进教育形式和管理方法的常思、常新,常优,优化教育管理结构、调控教育管理形式。目前有些教育平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比较枯燥乏味、流于形式,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变革的机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在新形势下创新教育形式,将网络认同深植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平台的构建可以借助鲜活的视频、音频、动画、动图、图片等丰富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对“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中国故事进行个性化智能推送,以云端共享、云传播等现代化技术接入名师课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校跨地区协调联动,使教育平台不仅作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沟通教育参与的纽带,还要作为网络认同引导的重要阵地,激发正能量,以网化人,以网育人,以网养人,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的学生身份,摆脱网络带来的身份认同错位现象的问题。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