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子商务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1-24刘欣宇

商展经济 2022年19期
关键词:产教跨境育人

刘欣宇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0)

1 跨境电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比例,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等;2018年,《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产教融合是达到高校和企业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是连接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合作的重要桥梁,是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外贸”环境下,跨境电商应运而生,且迅猛发展。高校已经意识到产教融合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只有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高校的培养才具有实质性意义。基于此,本文从高职跨境电商如何推进产教融合机制改革进行研究,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为例,从多方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路径、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旨在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产教融合机制的各个环节,提出产教融合机制改革新思路。

2 跨境电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存在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路径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等问题。

2.1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

学生在学校往往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造成学生容易出现毕业即失业、工作上专业不对口、毕业后再依据岗位再学习等情况,同时,因为跨境电商近几年发展较快,院校对行业信息敏感度有待加强,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部分教师由于企业经验少,理论难以跟上实际发展,造成课堂知识成就,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往往毕业后需要再次学习。同时,企业的本质是技术和利润,而高校的本质是求真和育人,企业的目标和高校的目标很难一致。

2.2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不明晰

目前,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难以充分配合,市场化与商业化是企业追逐的最终目标,因此高校需要知道企业需求,将成果产业化与商业化,并将学生按照企业需求进行培养,但是目前校企合作难以深度开展,电商专业因为专业特性,企业难以大规模的招收学生进行实习,且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同时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电商操作能力、职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内容上难以与时俱进,在方式上难以突破现有的实践教学困境,导致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不明晰。

2.3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缺乏

目前,企业项目难以推动学生发展,快速适应企业需求,而且企业众多,每个企业的考核方式不同,因此缺乏在考核方式、考核制度等方面的统一规范,不能形成人员激励打消行业用人顾虑。高等院校和企业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需依靠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来进行标准化的考核机制。

3 跨境电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合作,并针对产教融合进行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3.1 基于产教融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产教融合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协同发展,各方优势互补。育人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成立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负责产学研合作的指导及管理,在实施“实践班”的过程中,双方密切配合,学校聘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或其他专业人员为“实践班”辅导员,对于一些实践课程,学校也会邀请企业导师参与课堂,和专业教师共同讲授。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也会定期邀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讲座,进行专业交流和职业指导,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会考虑企业的建议,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让学生永远保持知识的更新。合作双方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多方面共同进行多主体协同育人。

(2)进行产、学、研交流合作。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选派优秀教师和业务骨干,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行业前沿知识,了解企业文化,同时针对企业情况,做出人才培养分析报告。如果有机会,可与企业共同参与科技开发、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回学校后,依据从企业了解的需求,有依据的从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改善,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保证培养质量,毕业后,企业能够与毕业生进行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就业,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

(3)协同培养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专业教师每年受汉睿产业参加全国跨境电商峰会,在峰会上与行业专家进行专业交流,一起探讨行业趋势,同时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结合行业专家和其他高校教育专家的建议,对本校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制定出特定方案。本校电商专业教师也经常参加企业实践、受聘成创业导师等活动,如汉睿集团暑期的挂职锻炼(师资培训)和优优汇联公司举办的1+X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能力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企业的优秀员工也到高校课堂开展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就业咨询等方面的指导。

3.2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确定出跨境电商在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为满足不同岗位的素质要求,有目标地进行个性化定制,在课堂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引入实践教学,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组建实践班、模拟后台操作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组建实践班。学校和企业指定考核要求,共同挑选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学生,通常要求学生具有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并能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采取单独组班招生组成定制培养班。由企业来进行专业课程培养,校内老师进行班级管理。

将原来的 “2.5+0.5” 课程教学模式改为 “3+2+1”课程教学模式,即前3学期在学校进行文化课及专业课学习,第4学期开始组织相关专业招生宣讲,根据自愿原则形成新的跨境电商特色班级,并针对该班级定期安排跨境电商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学习及实践(如有需要可以适当提前或延后);第5学期除了学生原有的课程计划外,课程安排由双方协商确定。必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跨境电子商务概述、跨境电商平台介绍及其运营理念、跨境电商实操等。跨境电商实践课程持续进行并根据意愿可延期至学生毕业,结合前两年学习的课程,学生需完成跨境电商专业考试,并获得产业学院结业证书、参加1+X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等;第6学期根据学生意愿积极引导其在跨境电商公司或其上下游企业资源中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并根据企业主办的跨境电商人才双选会提供多渠道就业实习机会。

学校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对“实践班”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甲乙双方共同进行商议,双方在场地,师资等多方面进行配合,通过甲、乙双方两个地点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经考核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学生,由企业安排其相关实习。实习之前,由企业指派行业专家进行授课,讲授岗位素质要求,企业文化,行业趋势等内容,行业专家需按要求提交授课计划,教案等材料。学校教师主要进行班级管理,确保学生到课率,上课的纪律。学生在学习前意识到所学内容是能够立即应用到企业中的,因此具有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也大幅提高。

3.3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

产教深度融合的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是对产教融合进行结果评价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评价指标又是机制建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来确定。对合作企业进行考察,是从考核方式、考核制度、考核主体等方面进行考察。企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是通过企业考核,定向企业就业率,相关证书通过率等指标。对教师的考核是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等指标进行,对主体的考察来评价和监督产教融合的效果。

4 跨境电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的育人成果

跨境电商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使学生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考取跨境电商行业证书,提升了理论知识;在校期间能够实操,为学生创业或就业提供了实践能力。

4.1 学生学习跨境电商网络课程,积极考取跨境电商行业证书

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对行业认识度加深,也积极考取了各类行业证书。例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汉睿产业,提供了免费的跨境电商课程,可供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同时也可以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在大一新生入校时,专业教师就进行宣传和引导,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同时开设跨境电商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作为一门课证融通课,纳入了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训课上又有虚拟平台实操,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学生学习结束后可通过在线考试取得优优汇联认证的1+X跨境电商多平台运营(中级)证书或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证书等,获得行业认可。

4.2 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创业与企业无缝对接,服务区域经济

经过学校及企业近3年的培养,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职业素质,还能无缝对接企业的岗位,满足企业需求,毕业时学生可与对应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双方合作的意向都很强烈,学生进入企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对工作岗位的要求都很明确,对具体的岗位工作都很熟悉,企业对用工也很满意,往往对经过培训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没有试用期,同时也节约了用人成本;从学生角度来看,根据近几年疫情背景下的就业情况,学生也多了一个可靠的选择,学生可以立即上岗,节约了找工作的时间,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生在大三顶岗实习阶段就会进入公司,享有和正式员工同等的工作机会。当然,如果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也可以随时签约更好的公司。

如学员有意创业,实践班也将提供完备的创业辅导,优秀的学员创业团队、创业项目还将得到汉睿跨境电商实践班提供的融资支持。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配套服务,支持大学生在学校创新创业基地电商特色班级或企业主导的武汉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开办创业公司,同时在创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可享受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扶持政策。

在“互联网+外贸”环境下,通过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路径,激励机制与监督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最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改革,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能力,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跨境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No.4 天猫国际推出三大跨境进口新服务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