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对婴幼儿心理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2022-11-24何雪梅刘芸苏杭王静王敏尹树月
何雪梅, 刘芸, 苏杭, 王静, 王敏, 尹树月
产后抑郁是产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烦恼、郁闷、焦虑、沮丧等症状[1]。产后抑郁的症状多发生于产后6个月内,可持续2~6个月,部分产妇甚至长达2年[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后抑郁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产后抑郁是女性生育期最具致残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仅次于艾滋病[3]。Halbreich等[4]对40个国家143个个体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0%~60%。在年轻及低收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国内产后抑郁的发病率约为14.7%[5]。
小儿0~3岁是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儿童社交能力在生命的早期已开始发育,情绪的感知较成人敏感,这一时期更容易受到母亲情绪和行为的影响[6]。产后抑郁会导致母婴连结及沟通障碍,从而对婴幼儿的智力及行为发育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7]。儿童早期是神经细胞发挥可塑性和代偿潜能的最佳时期,也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的发展直接影响成人时期的生命健康状况,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产后抑郁对婴幼儿智能、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为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幼儿进行心理行为早期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产后抑郁对婴儿的影响
1.1 产后抑郁对婴儿情绪的影响 情绪是人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母亲的抑郁情绪会影响婴儿的情绪。Field[8]的研究中,分别观察正常母亲、产后抑郁母亲与婴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结果发现产后抑郁婴儿积极的面部表情反应较少,消极表情和抗议的行为较多。另外,Field等[9]对12位在孕期有心理问题(其中大部分患有产后抑郁)的母亲与其婴儿进行研究,在婴儿4个月大时观察母婴交流,发现这些婴儿较少出现轻松与满足,较多表现出来的是倦怠和烦躁。Cohn等[10]通过24例抑郁母婴和22例非抑郁母婴在产后2个月时抑郁对母婴互动的影响,发现抑郁的母亲比没有抑郁的母亲更消极,对应所养育的孩子也更加消极。
1.2 产后抑郁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婴儿对于外界环境的认识大部分依赖于母亲为其提供的经验,只有在母亲的支持、帮助、锻炼下,婴儿才能逐步获得认知技能,母亲抑郁或多或少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并将长期影响着儿童的心理行为、智能发展[10]。侯永梅等[11]对42日龄的婴儿进行研究,发现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均明显落后于非抑郁母亲婴儿。王新佳等[12]研究表明,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的各单项发育商及总值均低于正常母亲的婴儿。研究还发现,与女性儿童相比,男性儿童大肌肉运动发育迟缓的风险更高。即使在控制了营养不良的影响之后,母亲抑郁仍然是3~24个月婴儿发育结果的重要预测因子[13]。
1.3 产后抑郁对婴儿气质的影响 婴儿气质是生后早期表现出来的一种较明显且稳定的个人特征,它是婴儿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是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14]。国内外的研究都指出,母亲产后的抑郁、焦虑情绪对婴儿的气质具有影响。余文等[15]对590名产妇进行研究,在3个月时由母亲填写婴儿气质量表评价婴儿的气质情况,结果显示产后抑郁母亲的子女中表现为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的比例更高,尤其是在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趋避性、情绪本质以及注意分散度等的方面的评分与正常母亲婴儿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Grath等[16]对39名妇女进行纵向研究,在产后2个月和6个月对婴儿气质和儿童养育压力进行评估。抑郁和非抑郁母亲对婴儿气质特征有显著差异,非抑郁母亲的婴儿更易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对外部环境和人常常表现出退缩以及不适应,最终影响婴儿的气质。
1.4 产后抑郁对婴儿睡眠影响 国内有研究发现,产后抑郁会影响婴儿睡眠。王琼瑶等[17]通过对1 138名婴儿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夜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持续时间与母亲产后抑郁存在一定相关性,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儿更易出现睡眠问题,夜间睡眠时间短,夜醒次数多、时间长是主要的表现。可能是由于产后抑郁母亲由于长期抑郁的情绪,导致其自身存在一定睡眠问题,及夜间睡眠质量差,白天易疲劳,疏于对婴儿的照顾,从而对婴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婴儿的睡眠问题也会增加母亲抑郁症状,增加母亲的育儿压力,导致母亲情绪不良,形成恶性循环,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Sharkey等[18]认为婴儿睡眠质量差与产后抑郁和压力有关,他认为改善母亲睡眠和产后情绪的干预措施应同时包括母亲和婴儿,因为单独改善婴儿睡眠对于改善母亲睡眠不具有有效作用。而睡眠对儿童早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对语言发育、身心健康产生深远影响[19]。
2 产后抑郁对幼儿的影响
2.1 产后抑郁对幼儿智能的影响 智能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及后天环境。环境、教育的影响共同促进智能发育,人生的早期及孩童3岁以前尤为明显。这一阶段的神经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制约其行为发育的进程。纪艳丽等[20]采用标准化的丹佛智能发育筛查法对产后抑郁母亲及正常母亲的儿童在3岁时进行测评,产后抑郁母亲的儿童其智能发育异常者显著高于正常组,即母亲产后抑郁对儿童的智能发育存在一定不良影响。Murray等[21]的纵向研究中发现,产后抑郁对18个月幼儿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是由2个月时亲子关系的性质决定的,而且未来的认知功能发育也会受到18个月时认知功能发育不良的限制。早期亲子关系不良与儿童心理发育长期不良提示婴儿早期可能是儿童心理发育的敏感时期。Murray等[21]认为生后早期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认知影响较大,尤其是18个月以前。
2.2 产后抑郁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产后抑郁对于幼儿的情绪形成也有影响,产后抑郁母亲的孩子更易出现情绪问题、精神障碍等。与正常母亲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在婴幼儿期会现出各种负性情绪,儿童表现出更多攻击性和高度情绪化,而青少年则表现为烦躁不安,很少有快乐的体验。此外,孩子的社会功能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缺失,如母亲产前和产后的抑郁症的儿童更多出现适应不良[22]。Stein等[23]通过对49名产后患有产后抑郁母亲与49名对照母亲在分娩后19个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后抑郁母亲的孩子表现出较少的积极性,分享互动行为的比率较低,注意力不集中,消极的反应较多,且对陌生人的社交能力也较低。
2.3 产后抑郁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李粉[24]等认为产后抑郁可能会增加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风险,应加强孕妇妊娠期间心理健康监测,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Murray等[21]通过评估幼儿的行为问题和社会功能,结果发现母亲产后抑郁的幼儿其行为障碍较正常母亲的幼儿重,男孩较女孩多,以反社会行为多见。在评定幼儿的气质时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母亲患有抑郁的男孩的好动和注意力分散的评分较高,而母亲患有抑郁的女孩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类似。Koutra等[25]研究发现母亲产后抑郁会导致学龄前子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反社会行为增加,且母亲抑郁越严重,儿童行为问题越多见。
5 总结
综上,母亲产后抑郁通过各种途径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在一些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导致子女出现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障碍。目前产后抑郁造成对儿童神经发育不良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神经生理变化、教养方式、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压力等因素有关。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重要的时间窗口期,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也会对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及智能产生不良影响。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集团等联合发布《养育照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助力儿童生存发展、改善健康,发掘潜能的指引框架》。其核心内容为通过养育照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养育照护需要从健康、安全、营养、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五方面抓起,其中回应性照护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6]。回应性照护包含了对孩子的动作、声音、姿态和口头请求进行观察和作出恰当的回应,全心全意的回应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27]。回应性照护内容包括:孕产妇情绪管理、发育筛查监测、父母育儿技能提升等。母婴之间交流与互动是对婴儿情绪影响的最大因素,母婴之间的抚触和感情交流可以调节婴儿多种生理、行为及神经精神问题。充分的母婴之间的交流会对婴儿大脑产生良性刺激,促进其感知能力的发展、激发出人类独有的感情和高级神经中枢的综合活动,进而促进其智力和行为能力的发育。回应性照护的照养模式有助于改善母亲产后抑郁对孩子的影响[28]。目前有关产后抑郁如何影响儿童智能、心理行为发育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的长期追踪,且在婴幼儿早期行为的“异常识别”工具较少,今后需积极探索眼动、睡眠、情绪识别以及智能心理行为评估在产后抑郁母亲儿童的早期评估中的运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