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杖头木偶戏的艺术形态分析

2022-11-23曾诗媚

百花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造型

曾诗媚

关键词:杖头木偶戏;艺术形态;造型;传承保护

木偶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木偶模仿人的动作,配上音乐、唱腔及服饰,来表达各种人物的神态和情绪叙说故事,其历史发展悠久,内容丰富。自湖南木偶戏出现以来,戏班剧团代代相承,经过历代接班人的不断创新和逐步优化,渐渐完善起来。在其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湖南木偶戏出现了几条分支,分别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以及布袋木偶。其中杖头木偶最为典型,在省内传播最为广泛。杖头木偶戏的表演生动有趣、受众群体广、老少皆宜。湖南杖头木偶戏是一种以操纵木偶表演为中心,集音乐、唱腔、雕刻、服装道具、杂技、舞蹈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逐步发展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社会的来临,影视业、电商、短视频和自媒体飞速崛起,传统艺术势微,木偶戏的发展举步维艰,颇为坎坷。而关于湖南木偶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经典剧目也较少,使得现今群众有不少人甚至不知道这一艺术的存在。因此,笔者拟对杖头木偶戏的艺术形态作以细致分析,进行创新性的活态传承研究,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衍生出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一、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历史概况

中国木偶戏最早是从刻木为人开始,模拟人的形态,主要是模仿人耕田下地的生活动作,以及原始的歌舞。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雕刻木偶一切从模仿出发,模拟人的动作,与歌舞戏剧之间相互影响。木偶戏是由多种音乐元素、舞台道具以及一些简单情节组合成的一种戏剧音乐,包括音乐、服装、舞台、动作、木偶表演等部分。木偶戏在唐宋时期就已非常流行,是中国古代市民音乐艺术的代表之一,木偶戏剧种繁多,演唱形式各有不同,但皆和当地地方戏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唐代,木偶戏从模仿人的形态动作和歌舞表演,逐渐转为模仿戏剧演唱,但其在借鉴模仿的同时又保留本身独有的艺术特征。因此,木偶戏并不是戏剧的完全翻版,在歌舞戏中也并非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地方木偶戏都有当地戏曲的“影子”,湖南木偶戏虽是模拟湖南花鼓戏,但操纵木偶的方式、艺术形态、表演与全国各地木偶戏相同。

杖头木偶戏深受湖南历史精神和社会文化空间的滋养。清末民初,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日渐繁荣,杖头木偶戏成为民众观戏的主流形式之一,职业以及半职业的戏班遍地都是。首先,演出场地往往因地制宜,或在乡镇集市的街头搭台,或在村头的晒谷场上搭台,雨雪天气甚至在堂屋室内搭台。其次,表演内容和形式上迎合乡村农民的审美需求,满足乡民的基本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剧本大多数选自民间故事、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与戏剧选本大体相似,宣扬美德典范是其主要表演内容,通过观看表演可以使观众对善与恶有更明确的概念。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观众惊叹它的剧中人物“简直跟活人一样”“跟真人只差了一口气”。湖南木偶戏遍及全省,传播广泛,戏班队伍精简,表演道具小巧轻便,演出费用低廉,易于深入乡村小镇奔走演出。其分布状况与地方戏曲不同之处,即木偶戏较戏曲流行的范围更为广泛,杖头木偶戏遍及湘中、湘南和湘西。

二、湖南杖头木偶戏的艺术形态

(一)演唱特点

呼吸,是歌唱艺术中的重要根源和支撑。专业人士常说:会呼吸就会唱歌,学会了呼吸基本上就掌握了歌唱技术的50%。湖南杖头木偶戏的演唱和美声、民族唱法一样,十分讲究科学的运用气息,演员必须要在演唱时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就是吸气要吸到肺里,沉气要沉到丹田,同时,肌肉还要放松,呼吸要流动顺畅,气管保持通畅,如果太用力或者用蛮劲就会出现脸红脖子粗的现象,太放松气息没有支点,就会出现气息不稳的现象。气息掌控技巧包括揉气、歇气、弹气、提气等。揉气多用于平缓的唱段,气息进行平稳,匀速呼吸,音乐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叙事。歇气即是“声断气不断”,跟我们平常学美声唱法是一样的道理。虽然在声音上稍作停顿处理,但是气息依旧保持稳定,并且与此同时加入情感酝酿,这样的处理能够加强唱段的情感表达,从而让观众更加全面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弹气则是快吸慢呼,自身犹如弹簧一般,核心发力并且快速地吸气,然后轻巧地将吸入的气息弹射出去,同时要注意咬字头,一般唱词的声母为塞音、塞擦音以及含有爆破音成分的词较为常用。提气则多用于表现人物情感的升腾,气贯长虹的唱段,采用慢吸快呼的方法使气息充足、支点扎实,从而达到音色饱满嘹亮、情感充沛的艺术效果。

语言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明代著名戏曲家魏良辅说:“唱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即咬字吐字要清晰、行腔润腔要纯净圆滑,板眼节奏要准确。因此通过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湖南方言和声音饱满的音色处理,可以加强表演者真挚、生动、自然的情感表达。重咬字头,但又不能过于僵硬笨拙,要用“巧劲”,这就需要表演者多加练习。要以轻带重,口腔放松,管道通畅,气息要流动,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句尾要收字,直到这句词唱完,气息才能松。在一句词快结束时,气流气压减弱,腔体放松,声音逐渐减小,但核心仍然是收紧的状态,气息支撑依旧要保持住,不然容易出现泄气、漏气的状况。

(二)音乐特点

最早的杖头木偶戏是没有固定伴奏音乐的,也没有声腔,是一种粗糙的市井杂耍表演。后逐渐发展为依照民间话本、模拟人的动作讲述一些简单故事,采用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谓之“歌腔”。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自由板式,依据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表达不同的情感,并叙述故事情节。表演过程中敲打一个类似梆子的物体作为伴奏,根据这简单的节拍旋律不断重复演唱话本台词,朴实单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戏班演员的不断创新,木偶戏逐渐吸收了民间音乐元素来丰富自己,伴奏增加了喇叭、小調和锣鼓;同时还吸收戏曲的音乐和声腔,由于艺术形式不同,故对有些戏曲的音乐和声腔作了改良,在运用上展现出木偶戏独有的特点。木偶戏舞台较小,表演动作快,人物活动的范围较窄,所以在配合锣鼓和曲牌时,与传统戏曲音乐有一定差异。例如人物出场,木偶戏只需要四五个小节的锣鼓就能把人物送到台口亮相,而戏曲则需要十几个小节才能到达舞台中央。木偶戏演员少,一般是由一人分饰多角,还要学唱不同行当的角色。湖南杖头木偶戏旋律融合了祁剧音乐色彩,借鉴了民间小调的精髓以及花鼓戏的音乐唱腔,逐步融合进而形成了木偶戏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此外,在湖南木偶戏中通常使用扩腔作为旋律发展的手段。伴奏乐器有唢呐、二胡、锣鼓、小钗、云扳等民间乐器,一般只有两个人,一人敲鼓打锣,另一人拉琴、吹唢呐、小钗,负责文武场的任务。

(三)表演特点

湖南木偶戏是一种模拟人的动作进行表演的综合艺术,其服饰、声腔、音乐、表演都吸收借鉴了戏剧艺术的养料,因此在表演上同传统戏剧艺术一般,既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又有浪漫主义的手法。木偶戏生长于民间,取材于民,服务于民,且模拟戏剧程式性的动作,因此具有浓厚的地方乡土色彩。传统戏剧的行当划分得较细致严谨,演员较多,而木偶戏虽是参照戏剧分了行当,但戏班内演员少,角色较多,常常一人分饰多角,故其分行就较为粗略随意,只是基本上分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木偶戏在表演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快速性,正因为木偶全身的活动都要通过艺人操纵举竿来完成,赋予其“生命”,让其在舞台上“活”起来,故在表演时演员不仅要娴熟地操纵,而且节奏上必须快速又鲜明,使它的每一个形体动作从容连贯,符合剧情中的角色。湖南杖头木偶的操纵主要为三个方面:头部、五官和颈部。通常的头部操作以向后、向前、左右转动来表达木偶角色的表情。其次,夸张性,木偶戏不论是在艺术特点方面还是造型艺术方面,均是擅于夸张的。木偶戏阐释了民众自然生成的生活习惯,投射出民众的情感和意志,但又远远超过了现实基础。与戏曲的艺术夸张不同,就表演方面而言,木偶戏既模拟戏曲程式,又超越程式化的范围,并且不受戏剧程式框架的限制,可根据剧情需要大胆进行夸张。最后,虚实结合,杖头木偶戏中的虚实多数情况下不是分开的,往往虚中有实,实里见虚。二者结合在一起,正是木偶戏独特的表演特点。表演艺人运用这些特点,创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角色,丰富了木偶戏的表演艺术,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标识。

(四)造型艺术特点

湖南木偶戏的种类繁多,各品种的造型更是大相径庭,而杖头木偶是最具有独特风格的。湖南杖头木偶采用樟木雕刻,不易被虫腐蚀,便于长期保存。木偶由木偶头、木偶身、举竿、签子四大部分组成的。首先,木偶头像分为净、生、旦、丑四种,面部主要保留了神像的痕迹,一般脸部较短、人中较长,眼大耳垂,下颚比较尖,但也会根据不同行当人物的特点来区别雕刻木偶头像,再用颜料在脸部上色,显示了木偶造型艺术的灵便性。木偶的五官有活动和固定两种,根据剧情人物需要来装置使用。其次,木偶身躯是传统的内签子木偶,头大身宽、体型扁平、手臂短肩膀窄,跟人的真实体型比例有一定差距。但它并不会因为不合比例而令人感到“丑”,反而给人们一种朴实的美感。木偶的盔帽和服饰均由演员自制,服饰由棉布制成,其图案大多是模仿一些戏服,有些服装的花纹中,还可见湖南一部分少数民族服饰的元素,例如苗族、瑶族等,这些在传统戏服中还是罕见的。木偶戏的造型可塑性很强,除了模拟人的形态以外,它还能够塑造很多动物形象。但这些动物的造型甚为夸张,跟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不一样,是由篾扎成架子,上面绷布,然后再画上各种动物的图案。过去条件简陋,舞台是没有灯光照明的,因此,木偶头往往需要打蜡,这样在油灯下经过打蜡的头就会显得突出。而如今这些老办法已经不需要了,舞台上可以根据不同情景、人物来调节灯光,渲染氛围。总之,造型艺术是木偶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木偶本身就是一件雕刻精湛的工艺品,人们对于每一个木偶人物,不论何种角色,是人或是动物,都当作一件艺术品来看待。通过艺人的演唱、操纵,它们活动起来,栩栩如生,从而也就变成了一件“活”的工艺品了。

三、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

(一)發展现状

由于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短视频、多元艺术和新媒体高速发展,加上戏班演员自身存在着较大问题,湖南杖头木偶戏逐渐走向衰弱,传承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清末民初,有名的班社如祁阳“仁和班”,龙山“双合班”“大顺班”等传承人逐代减少,不复从前辉煌,也有些班社临时聘人,故生意惨淡,久而久之班内人员就四散了,甚至将木偶道具一并变卖。杖头木偶戏的传承艺人大多数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家,而现代年轻人认为这些技艺学习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不愿意学习,所以老艺人的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从而出现地方戏剧人才难以为继的现象。其次,木偶戏剧目保管不够完善,丢失严重,绝大部分的剧本都是手抄本,且错别字较多,还存在许多复印剧本,页面大片黑点,几乎认不清字迹。剧目内容陈旧老套,单调乏味缺少创新,难以吸引听众。因此,剧目的丢失、损坏也间接导致了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木偶戏艺人经济收入低,勉强糊口,且艺人对于内容深奥的剧本难以理解,故在提升艺术水平上进展缓慢,至民国初期,湖南杖头木偶戏进入了一个全面衰弱的阶段。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日趋丰富,审美需求逐渐多元,这更是对湖南杖头木偶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湖南杖头木偶戏作为湖湘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是湖湘文化记忆的载体,而如今正处于濒危境地,对其传承和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传承策略

1.健全湖南木偶戏的传承机制

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并完善湖南木偶戏的传承鼓励机制,制定系统的保护制度。首先,将对杖头木偶戏的保护费用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保障湖南杖头木偶戏传承发展的资金;其次,大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来保护和传承杖头木偶戏,建立地方传统戏剧保护区;最后,政府还应积极协调当地学校,请戏班艺人把木偶戏带入课堂,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乡的本土戏剧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帮助木偶戏发展。

2.加强湖南木偶戏的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杖头木偶戏的逐渐衰败,人们对它的关注减少,湖南木偶戏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前期抢救、整理、挖掘工作。因此需要定期组织举办湖南木偶戏的研讨会,聘请一些资深艺人来深入研究杖头木偶戏的特征和传承模式,编排一些新剧目。另外,在校园内开设木偶戏社团,可以请一些老艺人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木偶戏人才的培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促进多元传播方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木偶戏的传承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力量,例如开设专门的湖南戏剧频道和栏目,以大力宣传著名的戏剧艺人、剧目、起源及历史。湖南当地的文旅网页也应增加详细介绍湖南木偶戏的内容,提供著名剧目视频资料等。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抖音、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让湖湘文化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此外,还需注意促进湖南木偶戏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促进杖头木偶戏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湖南杖头木偶戏自形成以来,其发展离不开本地域内的人文风俗、自然环境等因素。因此,在与现代艺术融合时,既要根植这些因素,又要面向未来。作为地方文化记忆的载体,形成新的文化符号,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衍生出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安徽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造型
宜兴紫砂原料市场的开采现状与保护创新研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