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利用午睡环节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2022-11-23夏露

教育界·A 2022年27期
关键词:如厕自理裤子

【摘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这正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核心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将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列为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借助午睡环节引导幼儿发展自理能力,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而且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多项利用午睡环节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午睡;自理能力

作者简介:夏露(1998—),女,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云盘实验幼儿园。

幼儿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照料自己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够让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问题处理能力都随之提升,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幼儿阶段是培养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中,幼儿每天都需要午睡以补充身体机能,这也给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午睡环节,渗透自理意识,让幼儿逐渐习惯照顾自己,从而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

一、睡前小活动,逐渐生睡意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不断讲解和提醒幼儿,幼儿才能逐渐形成自理意识,发展自理能力。教师利用午睡前的一小段时间宣传自理的理念,可以让幼儿认识自理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形成自理意识。

(一)视频讲解,形象展示

针对幼儿制作的视频多半有着形象的动画、欢快的曲调,这些元素能够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确保幼儿从视频中学到更多知识。要借助午睡前的时间宣传理念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样的视频,展现幼儿需要自己完成的事项以及完成这些事项的方式,这样能够让幼儿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午睡前的任务,也能让幼儿逐渐形成自理意识。

午睡前,幼儿需要脱下一部分衣物,待午睡后幼儿要再穿上这些衣物。然而很多幼儿无法辨认裤子等衣物的正反面,因此难以依靠自己穿好衣服。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引导幼儿辨认裤子的正反面。教师可播放这样的动画视频—一个幼儿在穿裤子,同时说道:“男孩子裤子的前面呀,有一扇小小的门,小小的门用来干什么,原来是来解便便,小门有真的门,也有假的门,找到小门就把它穿到前面。裤子还有小兜兜,小兜兜,手向前,放东西,很方便。”这样的视频有着趣味的讲解和形象的示例,幼儿会一下子记住其中的内容,而且视频简短,很适合幼儿睡前观看。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向幼儿展示午睡的重要性等内容,以达到引导幼儿形成自理意识的

目的。

利用幼儿进入午睡的过渡时间进行宣传,不仅能够悄然对幼儿渗透自理意识,还能够让幼儿学到生活常识,这对于幼儿的自理能力发展大有裨益。在此过程中,视频无疑是引导幼儿掌握生活常识的好助手,与幼儿的兴趣相契合。

(二)用活动角,创设情境

很多幼儿园都设置有活动角,利用幼儿睡前的时间让幼儿走进活动角或者其他活动区域,既能让幼儿放松身心,又能让幼儿参与情境活动。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合理的引导,让幼儿了解相关的生活自理知识即可。

教师可以在活动角放置一些玩偶,当幼儿在活动角玩游戏的时候,教师便可结合当时的情境给予幼儿引导,如对幼儿说:“转眼間,娃娃们也吃完饭了,到了午睡时间。午睡的时候,娃娃们要做点什么呢?”“小朋友们,午睡时娃娃也需要脱衣脱袜,这些事情应该由谁来做呢?”在情境中,教师的引导更加有效,幼儿能够由此很好地过渡到午睡自理中,建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利用幼儿午睡前的小段时间,让幼儿进入活动角学习、演练,引导幼儿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幼儿会逐渐感受到自理的必要性。

(三)引导幼儿睡前如厕

为了让幼儿的午睡更加舒适,减少午睡过程幼儿排便的次数,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在睡觉前进行排便,帮助幼儿养成睡前排便的好习惯。可以说,做好如厕引导,对于幼儿的午睡习惯养成、自理能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需加以重视,并利用多种引导方式,使幼儿形成习惯。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幼儿说明睡前如厕的重要性。教师利用小木偶说道:“一会儿要睡觉了,要是睡觉时再起来上厕所就不能睡好觉了,而且还很容易感冒。”说完,便活动小木偶,使其演示如厕的必要动作。在表演如厕之后,教师可以用小木偶继续说道:“我上完厕所了,这下就不怕睡觉时想要上厕所了!”教师演示完成之后,可以告诉幼儿:“接下来,小木偶就安心进入梦乡了。”接下来,教师向幼儿询问:“我们睡觉前需要做什么呢?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要上厕所的呢?”如此,比直接要求幼儿如厕,更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表演等形式,对幼儿的自理行为进行引导,这样不仅会让幼儿感觉到非常有趣,而且有利于幼儿形成自理意识,养成良好的睡前

习惯。

二、睡前先整理,快乐进梦乡

在午睡开始前的几分钟,幼儿需要爬上小床、脱衣盖被,这个过程也可以为教师所利用,成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间。在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脱衣、盖被,进行自我管理,这样能够强化幼儿的自理意识,让幼儿的自理能力得以提升,幼儿也会获得更多成就感。

(一)脱衣脱袜,放在床头

脱下衣袜是午睡前幼儿必须完成的重要行为之一,也是幼儿酝酿睡意的重要过程。很多时候,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度过高,总认为幼儿年纪小、需要被照顾,因此会帮助幼儿完成脱衣、脱鞋、脱袜。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利于幼儿养成自理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其实已经可以完成简单的自理行为了,让幼儿自己脱衣、脱袜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这类自理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午睡前的几分钟引导幼儿完成脱衣、脱袜、正确摆放衣服和袜子,让幼儿的午睡环节更加充实。

为此,教师可以假装与幼儿一同“午睡”。首先,教师坐在一张床边脱下鞋子,一边将鞋子整齐摆放到床下一边引导道:“午睡第一步,脱下鞋子爬上床。”部分幼儿可能不会脱下自己的鞋子,教师可以在此时耐心地给幼儿讲解如何解开鞋子上的扣子或者鞋带。教师教完之后,应当让幼儿跟着一起做,确保幼儿自己能解开自己的鞋子,而且教师还需带领幼儿一同将鞋子摆放到床下。然后,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脱下袜子和外衣,并摆放整齐。幼儿可能无法很快学会,因此教师需要留意幼儿的行为,并对无法完成的幼儿一些鼓励和引导,这样做能够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养成自理习惯。

午睡环节之前,幼儿需要完成的重点自理内容之一就是脱衣、脱袜,在幼儿完成脱衣、脱袜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做好辅助与协作工作,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帮助,并坚持让幼儿完成这一内容,这样能够更好辅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

发展。

(二)管理自我,闭上眼睛

自理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不仅需要幼儿萌生自理意识,还需要幼儿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午睡环节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自我管理,即使幼儿尚未习惯睡午觉,也可以先控制自己闭上眼睛休息。很多幼儿由于本身精力旺盛,且尚未养成午睡的习惯,因此可能不喜欢午睡,教师需要慢慢引导幼儿完成自我管理,让幼儿习惯在午睡时间闭上眼睛不说话,从而促使幼儿慢慢进入梦乡。当然,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越来越强。

三、睡后小整理,干净又整齐

午睡能让幼儿的体力、精力得到恢复,午睡之后幼儿往往更活跃,因此午睡后也是教育幼儿的好时机。幼儿午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自我整理,完成穿衣、叠被,这样能够让幼儿在自理之路上走得越来越好,看到自己整理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幼儿也会获得成就感。

(一)穿衣叠被,习惯养成

幼儿午睡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在床上坐一会,然后引导睡醒的幼儿先自己穿衣、穿袜,再叠被子,让幼儿感受到自理行为的意义,也体会到“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快乐。在幼儿穿衣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找到自己午睡前将衣服放在哪里,提示幼儿穿衣服的时候分清衣服的前后,然后两手伸进衣服里,让衣服套住头,再将头从领口伸出。教师还需要告诉幼儿,穿完上衣再穿裤子,穿裤子时也需要区分裤子的正、反面,然后将腿伸进裤腿,将裤脚拉至脚脖子以上,再拉起裤子至腰部,将内衣塞进裤子里。之后,幼儿需要穿鞋。穿鞋时,幼儿也需要分清鞋子的左右,确保左脚穿进左鞋,右脚穿进右鞋,然后站起来整理自己的衣服。最后,教师还需要提醒幼儿整理床铺,叠好自己的被子,拍一拍自己枕头。尽管午睡后的自理内容较多,但教师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完成,适当给幼儿提供辅助。

午睡之后的时间,同样是引导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间,教师需要抓住此时机,让幼儿自己完成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会获得成就感,这有助于幼儿完成自理行为,也会给幼儿带来养成自理习惯的动力以及自理的快乐。

(二)齐唱儿歌,营造氛围

唱兒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合理途径。教师可以在幼儿午睡醒来之后,与幼儿一同唱融入了自理相关生活常识的儿歌,将快乐传递给幼儿的同时,让幼儿接受更多的自理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一同拍手哼唱儿歌:“两条裤腿像山洞,两只脚丫钻山洞,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呜呜呜,呜呜呜,两列火车出山洞!”这首儿歌形象地描述了穿裤子的过程,幼儿可以一边哼唱儿歌,一边按照儿歌中的步骤练习穿裤子,对照自己的步骤是否正确。这样不仅可以带给幼儿欢乐,还可以让幼儿将在儿歌中学习的自理知识与自己的行为更好地结合。

快乐的氛围能够让幼儿的积极性提升,也更有利于幼儿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午睡后与幼儿一同唱儿歌,使儿歌成为幼儿自理能力提升的桥梁,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自理知识,推动幼儿自理能力发展。

(三)舒展身体,提升状态

午睡之后,幼儿的体力会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但还需要做一些伸展活动,幼儿的身体才能被很好地唤醒,幼儿才能拥有良好的状态进行下午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幼儿合理地舒展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幼儿睡醒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排队一起喝水,并奖励喝水的幼儿一枚小贴画;还可以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如厕,奖励完成如厕的幼儿一张小卡片。随后,教师再利用音乐,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拉伸锻炼,使幼儿合理舒展身体。

午睡之后的身体唤醒对于幼儿的后续活动开展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小活动,引导幼儿养成午睡后的好习惯。

结语

自理能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幼儿获得良好发展的根本助力[2],教师需要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午睡这一环节,渗透自理思想,强化自理理念,培养幼儿的自理习惯,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在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措施提醒幼儿完成自理行为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认识到自理之重要性,并逐渐获得自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更顺利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馨.一日生活皆课程:浅谈幼儿午睡管理要点[J].教育界,2021(02):73-74.

[2]李倩.从我不会做到我会做:如何在午睡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J].幸福家庭,2020

(20):26.

猜你喜欢

如厕自理裤子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七条裤子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且谈如厕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皱裤子遐想
“破裤子”路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