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探微

2022-11-23董育勇

教育界·A 2022年27期
关键词:史料教学唯物史观初中历史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精神,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史料解决各种历史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正确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关键词】唯物史观;史料教学;初中历史

作者简介:董育勇(1977—),男,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初级中学。

唯物史观认为要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先人的功绩,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时候,不能凭空表达观点,而要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做到论从史出。有了唯物史观,人们能更客观、全面地分析并处理历史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基于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尝试运用各种史料解决历史问题,这样就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唯物史观。

一、有的放矢,精选史料

(一)准确,求真求实

唯物史观认为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脱离历史条件的空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有的放矢,结合各类学习问题精选史料,引导学生展开准确分析,从而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分析问题,然后围绕该主题找到更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做到求真求实,这样才能提升史料搜集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盛唐气象”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到盛唐气象?能否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的关键点,思考如何寻找更准确的史料。学生认为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搜集史料。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题目要求大家寻找能展现盛唐气象的资料,那么,大家觉得怎样的资料才能展现出‘盛唐’的状态呢?”由此,学生认识到,搜集资料的时候既要体现出多种不同的角度,又要突显出“盛唐”这个关键词,这样才更准确,更符合教学要求。

准确可靠是史料搜集的前提条件[1],若是脱离了这条标准,就很难围绕唯物史观科学地分析历史问题。展现同一历史事实的史料往往很多,但是它们并非全都准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资料的来源,看看它们来自史书还是其他文学性著作,也要结合资料的时间,观察谁前谁后,此外还要分析作者的想法,看其是否将自己的主观想法融入资料中。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史料,精选出最能反映史实的资料。

(二)典型,接近真相

在选择史料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典型性,选择最接近真相的史料。因为不同的历史学家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或多或少都会将自己的主观想法融入其中,所以在选择史料的时候,要剔除掉主观因素,选择最客观的材料。如历史地图、表格、数据等方面的资料,掺杂的主观因素最少,最可能接近历史真相。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选择,提高分析效率。

在教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中国历代是如何设定各种政策保证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的?”围绕这个问题,学生自主搜集各种史料。学生很快找到了《中国通史》等历史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此时教师提醒他们思考:“这些资料都是作者总结历史事实后提出的观点,那么,作者是否会将自己的主观想法融入进去呢?如何选择更客观、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典型材料呢?”学生在思考后认为,首先可以从史实中寻找材料,如分析历代设立了怎样的机关部门,又撤销了什么职位;其次还可以从历史地图、年表中获取信息。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搜集好资料后进行对比分析,看看围绕相同的问题,不同资料的说法有何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合理取舍,找出其中更具典型性的资料。

(三)全面,打开视角

不少學生在搜集史料的时候常常只围绕某一点入手,没有打开视角,搜集多方面不同的资料。对此,教师要用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己还有哪方面没有考虑周全。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思考,方便查缺补漏,提升学习效率。

在教学“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唐太宗在推动历史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搜集到了各种不同的史料,教师让大家思考不同史料的关键词是什么,分析角度是否全面。如“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这样的史料关涉的是国家管理方面,“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涉及的则是选择人才、录用官员方面,“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等史料关涉的是处理与他国关系方面。这些史料的角度各不相同,能促使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

在引导学生全面搜集史料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关注史料的类型,使史料类型更为多样化。很多学生常常只注意搜集文字类史料,但是却忽略了历史地图、表格、新闻照片等史料,教师可提醒学生适当搜集这些类型的资料,使分析更为全面。

二、伺机而动,深度研读

(一)粗读,把握整体大意

学生分析研读史料时,教师要伺机而动,寻找合适的时机指导他们掌握阅读史料、分析资料的方法,促使他们运用辩证性思维对史料加以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粗读史料,先整体解读,把握住史料的基本大意,找到中心句,这样才能整体把握史料。

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让学生上网搜集展现民众生活的相关资料,然后粗读这些资料,提炼观点。大多数学生读完资料后,得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结论。

学生在粗读资料后,就能够整体把握资料大意,此时若学生发现史料的方向存在问题,就可以加以调整,再次寻找其他的史料,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读,抓住关键信息

在粗读史料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精读。学生精读时要抓住句子的语义重心,找到每一个句子的关键词,还要找到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连接词,观察是否存在句意的转折和递进等。由于大多数历史资料都是文言文资料,因此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掌握古汉语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思考隋朝灭亡的原因。学生搜集了不少相关的资料,并在粗读中发现,这些资料都展现了隋炀帝是一个喜欢享乐、昏庸无道的人。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尝试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如一段资料展现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信息,资料中特别提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让他们认识到,大运河的修建促使隋朝的商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此,学生认识到要辩证地分析问题,既要从修建大运河的资料中看到隋炀帝的奢侈,也要看到他对隋朝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三)比较读,发现潜在深意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史料展开深入探究,挖掘其中的潜在深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两份史料,探究它们分别从何种角度入手分析历史问题,作者是否将自己的主观想法融入其中,是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比较分析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提升分析能力。

教学“对外开放”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外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要解决此问题,学生就要尝试将资料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学生首先要找到反映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社会发展情况的历史资料,然后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此后再将角度相同的资料放在一起,展开对比。这样学生就能从报纸、杂志、社会史、照片等资料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生活质量、思想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们发现这些资料不仅展现历史,而且还反映出对外开放是一项正确的政策。

史料是历史的载体,也是学生认识历史的重要工具[2]。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史料展开对比分析,尝试运用辨别、研读等方法挖掘其中的潜在深意,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循循善诱,问题引导

(一)新颖性,积极思考

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用唯物史观能解决各种历史问题,但是初中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还较为薄弱,因此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展开分析,教师要循循善诱,用问题一步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以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教学“抗美援朝”这一课时,教师从热门电影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在《长津湖》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战士们服从纪律、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么,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抗美援朝?”這个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们结合这个问题进行史料搜索,了解当时的中美局势。在整合这些资料后,学生认识到抗美援朝不仅保护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朝鲜,同时也保卫了国家领土不受侵犯。由此,学生对抗美援朝重要性的理解更为深刻。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紧密围绕材料展开,还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积极思考。

(二)细微处,抽丝剥茧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促使学生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之有据。教师要围绕史料的细微处进行设问,促使学生结合这些细微处抽丝剥茧,发现历史的

真相。

教学“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观察当时唐朝的地图,并注意几个细节。“唐朝的疆域虽然很大,但是政府能控制的地方并不大,和安西都护府控制的地方之间,有一条细长的地带联系。”从这个细节,学生能看到唐朝政府要压制安息都护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注意:“唐朝的周围都是什么国家,它们和唐朝的关系如何?”学生发现,唐朝向西要抵抗突厥、吐蕃等,向东要对抗契丹、靺鞨等。通过这些细微处,学生嗅到了一丝战争的味道,此后再来分析,就更加容易。

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资源,如果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发现了关于史料的细节问题,并且此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些问题,以此作为教学切入点,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三)层次性,由浅入深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促使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其层次性,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超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过易则不能起到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明朝的灭亡”这一课时,教师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据此寻找史料。“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只需要查询史料就能知道,李自成起义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此后教师又提出问题:“明朝末期处于怎样的状况,对内、对外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明朝政府是否想过要解决问题?为何没能渡过危机?”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寻找更多史料,层层深入地展开探究。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思考问题时,容易被复杂深奥的问题难倒,从而失去继续探究的信心,教师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着手之处,从而真正深入了解历史。

唯物史观要求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各种历史问题,观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避免用割裂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教师要基于唯物史观组织学生运用史料来分析历史、学习历史,这样学生才能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岳艺.把握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4):80.

[2]王艳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J].辽宁教育,2020(09):74-76.

猜你喜欢

史料教学唯物史观初中历史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以史料促教学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