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2022-11-23崔丽杨波朱忠强金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腰背痛腰椎针灸

崔丽,杨波,朱忠强,金艳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8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上海 20008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上海 201203;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上海 200080)

腰背痛(low back pain,LBP)是全球常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其发病率较高[1],发病原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有长时间坐姿不良、劳累、跌打扭伤、受凉受潮等,主要发病人群为中、青年人群[2]。临床上将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的LBP称为慢性LBP,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麻木[3],若患者在发病后未及时对症治疗,其腰痛将会放射至腿部,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甚至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LBP的方法较多[4],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对症治疗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但多数是在医院接受治疗,不仅耗时长,费用也高,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研究[5-6]表明,采用温针灸及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LBP效果显著,越来越受到康复医师及治疗师的重视,已经成为康复治疗的新趋势和新热点。本研究采用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LBP,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收治的124例明确诊断为慢性LB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7]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拟定。主要表现为腰背、腰骶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单侧或双侧下肢无疼痛或者麻木感,无间歇性跛行症状;体格检查: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影像学检查显示:X线、CT等检查结果无异常。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的相关标准拟定。包括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气滞血瘀型。本研究患者集中于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腰痛如刺,轻则俯仰不便,重则无法转侧,拒按,舌质紫暗,脉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无认知功能障碍,能够配合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腰椎、髋关节存在骨折或肿瘤的患者;②同时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⑤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⑥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处理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麦肯基疗法治疗,包括评估、治疗、预防三个步骤。进行俯卧、俯卧伸展、卧式伸展练习、站立伸展、平躺弯曲、坐式弯曲、站立弯曲等方式。同时进行有关慢性LBP知识的健康教育。麦肯基疗法:对入组慢性LBP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和力学测试,以俯卧位为基本体位,逐步进行麦肯基系列手法,并进行逐级力学升级手法,适当进行手法变换。

1.5.2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腰椎稳定性训练法治疗。利用悬吊运动工作站,科学地对慢性LBP患者的腰椎深层肌肉功能进行训练。首先训练腰椎肌肉功能,之后逐步训练肢体功能,最终可以保证慢性LBP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正常的运动功能。①侧桥运动:侧躺在运动垫上,使用肘部支撑上身(力量不足可用膝盖做为支点,减轻腰部负荷,增加安全性),起初每次维持5~10 s,之后慢慢延长支撑时间。②平板支撑:全身身子像板子一样,用手臂支撑在运动垫子上,每个部位要求不同(臀部不过肩,肩峰超过手臂肘关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起初每次维持5~10 s,之后慢慢延长支撑时间。③屈伸循环:患者跪在运动垫上缓慢地、匀速将脊柱完全屈曲位到脊柱完全伸展位,10次/组。④俯卧,双手自然平伸,缓慢抬高右脚和左臂,尽可能抬到最高,维持3 s后缓慢放下,换左脚和右臂,躯干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紧贴在运动垫上,注意头部微微抬起,脖子放松,整个身子要保持平衡状态,逐步增加持续时间,左右各10次/组,30 min/次,5次/周。⑤腹壁训练:仰卧位,手于腰椎下,以保持脊柱在中立位,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同时对侧膝关节伸展,头肩随之缓慢抬离地面,伸屈过程中,收缩腹肌训练效果更显著,10次/组。⑥首先呈四足跪姿,收腹,身体放松保持稳定,左手牵伸,右腿向后伸直,将力作用在右手和左腿,牵伸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抬起的上肢和下肢尽可能延伸,让身体能够感受到牵拉的感觉,每次维持10 s,左右各10次/组。注意热身运动,运动前后都要做,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种类和运动的时间强度。连续治疗4周。

1.5.3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患者取俯卧位,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穴、血海、腰阳关、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及秩边,常规消毒穴位局部后,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0.3 mm×40 mm),进针1~2寸,得气后,使用捻转提插法,强刺激10~15 s,之后在针柄尾端放置并点燃预先制备好的1.5 cm长艾段,待艾段燃尽后均匀涂抹凡士林于周围皮肤上,同时避免艾条上火星溅落,对皮肤造成损伤、烫伤,小心取下灰烬。针灸后使用捻转提插术及先补后泻法3~4次,留针10~15 min,术后缓缓抽针并进行针孔消毒。每日1次。持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疼痛程度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9]。

1.6.2 腰痛障碍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腰痛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 分 的 变 化 情况[10]。该量表主要评估腰椎功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包含单项功能5个条目(坐、站、立、行走、提物)、疼痛1个项目(疼痛程度)、个人综合功能4个条目(日常活动能力、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社会活动、性生活),共计3个领域,10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功能障碍情况评分0~5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治疗前后,指导慢性LBP患者填写ODI问卷表,计算实际得分值。ODI评分值=实际得分/总分(50分)×100%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拟定。治愈:无疼痛,患者腰部可轻松转至侧方,腰椎活动不受限,直腿抬高试验结果阴性,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且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疼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结果阴性,腰椎活动基本不受限,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工作基本不受明显影响,劳动能力改善;有效:疼痛减轻,腰椎活动情况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活、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能长久劳动;无效:疼痛症状及腰椎活动情况无改善,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恶化,无法正常工作。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62例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29~63岁,平均(45.44±6.3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6±1.09)年。对照组62例患者中,男28例,女34例;年龄27~59岁,平均(44.81±7.1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2±1.21)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57/62),对照组为79.03%(49/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慢性腰背痛(LBP)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LBP)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慢性腰背痛(LBP)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LB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2 2组慢性腰背痛(LBP)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LB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62 62治疗前6.81±2.12 7.16±1.94 0.972 0.333治疗后2.60±0.66①②4.18±0.98①10.4984<0.001差值4.11±2.20②3.02±1.56 7.305 0.002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慢性腰背痛(LBP)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LB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3 2组慢性腰背痛(LBP)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LBP)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62 62治疗前57.60±11.65 58.60±10.36 0.505 0.614治疗后20.61±4.35①②41.56±9.29①16.086<0.001差值36.90±10.19②17.13±8.10 11.965<0.001

3 讨论

中医古籍中将慢性腰背痛(LBP)划分在“痹证”“腰腿痛”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肾为主要病位,其发生与外感和内伤有关[11]。中医对于LBP的症状有着较为全面、丰富的描述,根据LBP的范围、部位、性质,划分了四种类型[12],分别是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以及气滞血瘀型。其中,以气滞血瘀型较为常见,病因主要为外力使气血瘀阻,而瘀血在腰背部凝聚,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疼痛,通常病情容易反复,因此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特点。

中医治疗中,针灸是常见的一种方法[13],通过针刺放松肌肉,减轻机械压迫,从而缓解疼痛。温灸,一是通过神经根周围组织微循环状态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免疫物质渗透,对炎性介质进行消除,从而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14];二是通过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发挥其镇痛作用,尤其在疼痛较为剧烈时,效果更加显著。腰椎稳定性训练则是一种现代化治疗手段[15],主要是通过腰椎深层肌肉功能训练,达到减轻疼痛程度及促进腰痛功能障碍缓解的作用。慢性LBP的发生是患者内源性稳定系统被破坏[16-17],使得脊柱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而内源性稳定系统的破坏,导致外源性稳定系统的负荷加重,久之心肌群痉挛、萎缩和肌力不足,使脊柱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通过腰椎稳定性训练,对慢性LBP患者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以增加患侧肌肉群的厚度,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18],在运动时,这些肌肉协调性增强,从而加强了脊柱的稳定性,缓解慢性LBP的相关症状。

有研究[19-20]表明,对于慢性LBP,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纯治疗,疼痛程度可明显减轻,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对124例慢性LBP患者行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57/62),对照组为79.03%(49/6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优于单纯治疗。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OD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LBP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治疗。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腰椎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LBP,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的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背痛腰椎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查不出原因的腰背痛,都是腰肌劳损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现状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针灸
腰背疼痛别忘查内脏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