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现状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2021-05-25姜雄春陆春秀顾珂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腰背痛腰痛初产妇

姜雄春,凌 静,陆春秀,顾珂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麻醉科;2.产科,南宁 530021)

产妇腰背痛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影响着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研究显示其发生率在34.8%~75%不等[1-2],有超过1/3 的产妇主诉其非常严重,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质量[3]。研究显示,产后腰背痛会引起产妇活动恐惧症,还可引发抑郁症状[4]。而有关产后腰背痛的相关因素的报道和研究较少,更缺少对初产妇的大数据调查分析。本研究旨在调查初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个时间点的腰背痛发生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产后慢性腰背痛的风险因素,筛查影响产后慢性腰痛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妇女围产期保健管理工作和预防产后腰背痛的发生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2020 年3~8月收治的572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在观察过程中因中止回访而排除观察36例,实际纳入研究对象536 例。纳入标准:(1)初产妇;(2)单胎。排除标准:(1)妊娠前有腰椎手术史、腰部疾病史者;(2)多胎妊娠;(3)有精神疾病者;(4)不配合者;(5)回访失联者。本研究获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产妇基本档案建立 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于产后/术后第3天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征询产妇及家属同意,充分告知产后回访时间、回访流程、主要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后建立产妇基本档案,包括15 个内容:年龄、学历、民族、职业、家庭月收入、身高、体重、分娩孕周、孕次、产次、妊娠期间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妊娠前有无腰痛症状、妊娠期间有无腰痛症状、分娩方式(顺产;无痛分娩;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1.2.2 回访方法与内容 研究者经过统一培训后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产后1 个月开始回访,产后3个月第2次回访,产后6个月进行第3次回访。于拟定时间进行电话回访,如未能联系到参与者,将持续联系,最迟不超过7 d,超过7 d仍未能联系到参与者则列入回访失联者。每次电话回访前再次取得产妇口头同意参加研究,电话调查的时间约为5~8 min。回访的内容包括4 个方面内容:(1)产后疼痛状况:有无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记录疼痛最高值,0分代表没有任何疼痛感;1~3分,说明有轻微的疼痛;4~6分,疼痛较为明显;7~10分,疼痛非常剧烈,难以忍受。(2)居家情况:喂养方式、婴儿日常护理情况。(3)身高、体重值。(4)进行产后常规护理指导。疼痛症状认定方法:静止或者活动状态下腰背疼痛症状、轻微按压腰背部有痛点。产后慢性腰背痛:产后腰背痛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排除腰部手术或疾病者,本研究产后6 个月时腰背痛发生者均为腰痛症状阳性且持续3个月以上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产后慢性腰背痛风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腰背痛发生情况

536例初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50.37%(270/536)、43.84%(235/536)、39.18%(210/536)。

2.2 影响初产妇产后慢性腰背痛(6个月)的单因素分析

以产后6 个月收集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民族、家庭月收入、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喂养方式不是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P>0.05),而产妇体重指数(Ibm)、妊娠期间腰痛史、分娩方式、婴儿主要护理者与产后腰背痛的发生有关(P<0.05),见表1。

表1 产后(6个月)慢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n(%)

2.3 影响初产妇产后(6个月)慢性腰背痛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Ibm、妊娠期间腰痛史、分娩方式、婴儿主要护理者是产妇产后和腰背痛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产后(6 个月)慢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发生率高

通常产后6周时间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产妇的身体各器官形态和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研究初产妇产后腰背痛发生率从产后1 个月50.37%降到产后6 个月的39.18%,提示初产妇产后身体器官逐渐恢复的同时仍然有部分产妇发生了产后慢性腰背痛。产后腰背痛发生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妊娠期的长期腰肌牵拉、顺产时的韧带损伤及剧烈疼痛引发全身过度应激反应,或剖宫产手术操作牵拉及术后长时间卧床、椎管内麻醉穿刺损伤与韧带松弛等因素有关[5]。产后腰背痛影响着产后女性的生活质量[6],通常会对日常的站立、坐着、举重和步行等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调查的人种、腰背痛的界定标准、随访时间的不同,得出的产后腰背痛发生率跨度较大,发生率在34.8%~75.0%[1-2]不等。本研究观察的对象为初产妇,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50.37%、43.84%、39.18%,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腰背痛发生率有所下降,产后6个月时的慢性腰背痛发生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妇幼保健工作者应充分重视产后腰背痛的发生,尽早识别有产后腰背痛风险因素的妇女,及时根据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围产期保健管理和治疗计划。

3.2 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

筛查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妇幼保健医生和护理工作者及时给孕产妇预防建议与健康指导计划。影响产后腰背痛因素涉及产前至产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国外Gausel等[7]认为产妇年龄30 岁及以上是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新生儿的体质量是产后腰背痛的重要风险因素[8],而本研究显示,新生儿体重过高、过低与正常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中过高或过低体质量的新生儿比例较少有关。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学历、民族、家庭月收入、妊娠合并或并发症、新生儿体质量、喂养方式不是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P>0.05)。产妇的Ibm、妊娠期间腰痛史、分娩方式、婴儿主要护理者与产后腰背痛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高Ibm、妊娠期间腰痛史、剖宫产分娩方式、产妇为婴儿主要护理者是初产妇产后腰背痛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

国内关应军等[9]认为,产妇Ibm是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国外一项系统评价指出,妊娠约17周时Ibm>30 kg/m2是持续性PGPP直至产后6个月的危险因素[10]。本研究对初产妇产后6 个月时的Ibm 进行Logistic 分析,认为初产妇的Ibm 越高,发生产后腰背痛的概率增大,亦支持Ibm 是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的观点。因此,建议怀孕前Ibm>23.9 kg/m2的妇女在怀孕前、怀孕中及产后应进行体重监测,并提供Ibm健康指导的建议。妊娠期间腰痛史是产后腰背痛的风险因素,本研究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1-12]。许多妇女会遭受与妊娠有关的妊娠相关腰背痛,产前腰背痛症状延续到产后阶段。分娩方式中,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慢性腰背痛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和无痛分娩者,这可能与剖宫产手术操作牵拉及术后长时间卧床等因素有关。而顺产产妇与无痛分娩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痛分娩时进行的麻醉穿刺对初产妇产后慢性腰背痛无明显影响。这与相关研究认为分娩方式的不同产后慢性腰背痛发病率不同,与剖宫产是产后慢性腰背痛的危险因素观点一致[13-14]。本研究还从初产妇产后的日常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认为产妇为婴儿的主要护理者如弯腰给婴儿换尿布、长时间抱婴儿等因素,可能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增加产后腰背痛发生的概率。国外也有研究认为,产后腰背痛与女性家务工作和照顾婴儿有关,繁重的工作是产后腰背痛的重要风险因素[15]。因此,应正确指导产妇产后的居家自我护理,避免繁重的护理工作量有助于避免产后腰背痛的发生。

产妇产后腰背痛情况可长期伴随着产后妇女。它可能不是自限性疾病[16-17],对于部分产妇而言可能会变得慢性或持久性,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这种痛苦的长远危害,重视和识别初产妇的产后腰背痛症状,需要早期干预和更具体的治疗方案来管理产后腰背痛症状,有助于降低慢性腰背痛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初产妇的Ibm 高、妊娠期间腰痛史、剖宫产分娩方式、产妇为婴儿主要护理者是产后慢性腰背痛的独立风险因素。因此,在围产期保健卫生服务工作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产妇的体重及妊娠期间的腰背痛症状,倡导自然分娩,针对产后的日常护理工作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影响产后腰背痛的因素复杂,应进一步以产妇睡眠活动情况、产后康复锻炼情况、产妇的情绪因素纳入风险观察因素进行补充研究。

猜你喜欢

腰背痛腰痛初产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查不出原因的腰背痛,都是腰肌劳损吗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腰背疼痛别忘查内脏
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术后腰背痛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