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实践逻辑
2022-11-23王宏兴
王宏兴,张 羽,段 琪
(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带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基本理论遵循。在这个意义上说,发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实践逻辑,对于更好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对现实矛盾的深刻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否精准、到位,这本身就是对实践主体素质和能力的检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
1.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当然,社会发展作为一项异常复杂的总体性实践,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即使在总体的进步中也难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我们在生态方面积累了大量问题,留下了不少“欠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成为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制约。近年来,雾霾天气多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既是环境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发展下去也必然是重大政治问题”[1]86。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解决的力度不大,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制约中国梦的全面实现。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已经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就要求我们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空气、土壤、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目标,科学布局、精准施策,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使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2.建立和利用由生态问题产生的倒逼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实践,抓住了问题只是确定了实践发展的有利突破口和契机,而要推动实践向纵深发展,就必须建立从问题导向到倒逼机制的有效链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实践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1]83。这就要求,既要下大力气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探索建立长久有效、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既有现实针对性,又能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实践误区,实现从“问题入手”和从“整体着眼”的有机统一。比如,针对形形色色的资源过度消耗和能源浪费问题,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就是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高效利用能源的倒逼机制。如果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要“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2]15;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循环、低碳、清洁生产的普遍推行,也可以倒逼社会的绿色消费进程,引导形成勤俭节约、抵制浪费的社会风尚。总之,只有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由此产生的倒逼机制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的双重效果,从而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协同性和系统性,实现实践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3.将生态问题的“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人们要不断提升实践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个别实践目标的实现,还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的反思和理性的审视。一方面,要对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和内在联系进行理论升华和深刻总结,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认识飞跃,唯此,才能实现对实践规律和实践逻辑的正确把握;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只有抓住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制订有效的预防计划,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将解决问题和对问题的总结结合起来,对于发现的问题就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罢休;同时,又要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地方和领域重复出现。
总之,只有将问题导向的原则和标本兼治的方针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生态治理的水平和效果,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二、重视并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是人类能动地、自觉地追求需要的满足、目的的实现的活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总体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也要进行合理的实践规划和科学的顶层设计。
1.在时间的维度上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规划。马克思曾经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都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在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的目标和方案就已经以观念的形式产生了。这种观念中的目标和方案不仅解决了“干什么”的问题,而且也回答了“怎么干”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实践目标和路径在观念中的一致性。简单而言,就是在实践开始之前,必须做到“腹有良谋”,唯此,才能保证实践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因此,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根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本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制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3]88。只有运用前瞻性思维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方向和正确路径。当然,由于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又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总体规划也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而且,只有制定出每个具体阶段的科学目标,并且保证各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和有效衔接,才能使总体规划得以顺利实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度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这里就呈现出一个连接不同阶段、涵盖不同层次的目标系统和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包涵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而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又是总体目标中的一个环节。当然,不管是近期目标还是总体规划,其共同的指向都是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
2.在空间的维度上统筹兼顾“三生”空间的关系。国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科学规划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要从空间的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实际上,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就要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形成合理的搭配和布局。如果只顾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不断地挤占和压缩生态空间,必然会使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相反,如果不顾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一味地扩张生态空间,也会使社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就必须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科学把握“三生”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实现国土空间布局的合理化、最优化。“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1]43-44这样,才能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
3.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中的顶层设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目标宏伟而又高度复杂的总体性实践,其中,既要围绕长远规划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又要根据近期形势设计一些重点性任务,打好精彩的“攻坚战”。而且,只有将常规性工作和重点性任务结合起来,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既能做到抓基础、利长远,又能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例如,针对近年来比较严峻的雾霾形势,党中央明确提出要通过“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25%”[4],到2025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5]。如果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来看,这无疑是一项重点任务。为了保证它的顺利完成,也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可见,科学的顶层设计必须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各个层面,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形成明显的“聚合”效应,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得有计划、有重点、有成效。
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了更多的理性规划和行动自觉,这必将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在生态治理中展现出丰富的实践智慧
人们要想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取得理想效果,必须重视对实践规律、实践法则和实践智慧的反思和把握。作为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目标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同样要自觉地遵循实践法则,彰显实践艺术,展现实践智慧。在这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表现出以下特点:
1.做好源头治理和保护。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抓住事物的源头对于矛盾的解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本身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由无数矛盾组成的。而且,任何矛盾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具体过程。一般而言,如果矛盾能够在初始阶段得到有效解决或成功化解,往往能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提高实践的时效。相反,如果问题在源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会形成一个不断加剧的问题链,这样既增加了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也必然使解决问题的成本和难度倍加。从这个意义上看,问题的源头解决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高度重视源头治理和保护。要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的困局,就“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1]45。要保住绿水青山同样要抓源头,只有从源头上保证绿水青山不被破坏,才能真正打牢生态屏障,保障全社会的生态安全。在污染治理问题上,要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这是因为,如果将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在源头,消除在事发的“第一现场”,就能从根本上切断生态环境问题转化或扩散的链条,实现有效防治。
2.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人们是通过不断的劳动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双向的运动:一方面,人们从自然界获取了必要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从而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还要把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反哺自然,从而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既要“取之于自然”,同时也要自觉地承担“养育自然”的使命。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但是,这种双向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可见,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就必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方面面以及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生态向度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实施这种全程式的严格管理,才能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在和谐、稳定的轨道上,从而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当然,这种严格的过程管理不仅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层面,实际上,对于一些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同样也要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比如,对于水的利用和管理,就要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大而言之,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上,“要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2]16。总之,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要本着“全程严管”的思路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
3.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实践活动不仅要做好实践发动之前的“思维操作”和“观念谋划”,而且要进行实践后的总结、评价和反思。“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5]93。只有进行充分的实践反思,将上一次实践中形成的有益信息和经验反馈至下一轮实践中,促使实践主体对实践方案、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必要的完善、修正和调整,才能使实践活动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在发展中不断实现“质的跃迁”。可以说,实践反思是人类实践得以不断发展、提升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步骤。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为了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全社会的生态和谐,也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生态维度的审视和反思。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1]99。这样,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4.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由人来发动和完成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份使命必然落到实践的主体——社会化的人肩上。而且,处在不同社会关系和条件下的人们,在实践参与、利益诉求和成果分享等方面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分歧,甚至会出现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状况。因此,要充分调动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利益机制和价值导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主体(组织或个人)进行必要的激励和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促进社会生态正义的不断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形成支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又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形成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有效约束”[6]。当然,为了让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并取得实效,还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以及必要的宣传教育,使外在的激励化为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动力,使制度的刚性约束化为企业和个人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
5.把控好实践的边界。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呈现出实践的规模、力度或节奏等重要表征。而且,实践的规模、力度和节奏等,也是关系到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正效益的重要变量。这些变量,通俗而言也就是实践的边界。实际上,任何成功的实践活动都必然表现为对实践边界的恰当把握;反之,任何实践活动一旦突破了边界,结果必然会适得其反。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们在实践中应该遵循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基本法则,“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928。也就是说,人们必须以最适当的方式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握好实践的规模、力度和节奏,动态地把控好实践的边界。这样,才能在进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具体而言,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实践语境中,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就是一个客观的、无形的约束。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一方面,既要确定人口总量的上限,并合理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避免出现因城市化急剧扩张而造成的生态困境;另一方面,又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从而将实践活动限定在资源环境所许可的范围内。实际上,这种对“红线”的清醒和自觉,就是合理把控实践边界所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
总之,“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1]26。可以说,遵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自身的规律,总结实践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实现实践方法论的不断创新,这是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性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以调整、控制和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总体目标的实践过程。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是实践过程。唯物史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存在方式。人在实践中生成发展,同时也在实践中实现了对世界的改造和提升。在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时,不能仅仅停留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改造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8]527。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自在的自然不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而且,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这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得以永续进行。要做到这些,仅仅停留在观念的领域是不行的。即便这些观念是完全正确的,若没有通过实践活动将其对象化,对于世界依然不会带来任何的改变。在这个意义上说,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才能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1]62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必然是一个实践过程。
2.生态化实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表现为实践的过程,但是,并不是任何实践活动都能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际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资本逻辑成为支配一切的力量,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以分裂和对抗为特征。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语境下,由于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人们才能真正将自然视为人类无机的身体,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合理的实践必然是生态化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生态化实践必然会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律悖反”,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共进。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生态化实践就是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43。具体到经济领域,就要求协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总之,只有将绿色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尺度,才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3.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向。任何实践活动都要从实际条件出发,通过感性的对象化活动改变现存事物的本然状态,并努力使其达到对人而言的“应然”状态。可见,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会展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指示着实践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推进实践发展的动力之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处理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也必然蕴含着自己的实践指向和价值诉求。从当前来看,就是要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核心是要通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意义上说,能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美丽的中国”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的成败。在国际上,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履行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责任的角度来看,我们还要致力于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这样,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编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愿景。当然,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全面进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通过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理想,这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指向和高远境界。
综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实践品格,并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新的时代特征,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史上,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开拓和创新。在这个意义上说,揭示并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含的实践逻辑,不仅对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