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2022-11-23张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天津分局

品牌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影子监管

文/张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审计局天津分局)

影子银行是相对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而言的,由于不受传统金融体系的监管与约束,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但却具有与银行相似的金融功能,因此被称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传统金融机构所难以提供的融资服务,有效缓解经济主体发展所需的资金压力,因此受到市场主体青睐。当然,由于缺乏监管,影子银行存在诸多风险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同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想要更好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就应当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力度,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这也是本文以影子银行影响因素作为探究的主要原因。

一、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影子银行的特征

国内影子银行类型众多,包括担保公司、信托、P2P网贷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主要以民间借贷、非银行金融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为主,这些主体具有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与银行关系密切。很多影子银行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商业银行等金融主体之间存在业务往来。第二,监管薄弱。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影子银行并非正式金融机构,因此现有金融监管政策难以实现对影子银行的有效监管,当然这与影子银行资金通道独特性密切相关。第三,风险高。影子银行同样具有银行业务特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吸纳社会资金,从而形成资金池,为市场主体提供资金,由于缺乏严格监管,因此容易出现“暴雷”事件,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影子银行的显著特征,是其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所以必须予以把握,并做好应对。

(二)影子银行的现状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020年前,影子银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占比较高,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其中2017年,影子银行规模在GDP中的占比为81%,2019年为86%。由此可见,在2020年前影子银行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较为显著,且影响力不断提升,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足。但从2020年开始,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以及影子银行风险的不断诱发,国家开始控制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并强化影子银行主体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总规模呈现递减态势,影子银行资产总规模在2019年达到84万亿元,在国内GDP中占比86%。2020年末,中国影子银行资产总规模仅为59.2万亿元,占GDP的58.3%,2021年 占GDP的52.9%,连续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国家继续压缩影子银行资产规模,在长期整治中,影子银行规模已经控制在20万亿元以内,有效降低了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影子银行虽然满足了国内市场主体在资金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监管缺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甚至容易诱发金融动荡和市场风险,因此,这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影子银行的管控力度,不断缩小影子银行规模,未来,在影子银行未形成有效监管机制之前,其规模将得到有效控制,其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将日益削弱。

二、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1.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影子银行具有显著优势,能够以更为便利的途径为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也是影子银行存在的主要原因。实体经济发展对资金依赖性较大,因此影子银行发展影响着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影子银行的风险将影响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市场利率化前,影子银行受多重因素制约,发展缓慢,主要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主,但随着我国市场利率化实施以及金融环境的放宽,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当然由于监管缺失,影子银行虽然助推了实体经济发展,也埋下了潜在隐患。

2.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影子银行属于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对金融市场有着双重作用。首先,影子银行发展丰富了金融市场,激发了金融市场活力,弥补了金融市场融资不足的问题,为更多中小企业主体拓展了融资渠道,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其次,影子银行发展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尤其是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会诱发金融风险发生。例如,影子银行与房产行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房产行业近年来发展面临着较高风险,风险溢出效应显著。

(二)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子银行主要通过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并为市场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在经济金融发展当中,影子银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市场因素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主体之一,虽然并非传统金融机构,但是依然具备金融主体的功能,在市场环境中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影子银行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运用了信用功能,能够有效参与到金融竞争当中,且对金融行业影响深远。首先,从业务角度分析,金融机构多为中介机构,主要凭借自身信誉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并从中赚取差价,或者利用金融资质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以此获取资金。对于银行而言,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风控管理体系,这就决定了很多信息不健全、实力薄弱的中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发展所需要的金融资金。影子银行则不同,没有受到传统银行严格的监管,在信贷业务开展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满足了更多不具备信贷资质企业的信贷需求,这在一定程度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从物质方面,传统银行无论是在注册资金、场所、规模、人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符合要求才能够获得经营许可,这也使得银行经营成本较高。影子银行成立规范较低,不受成本因素影响,所以具有较强竞争力。此外,从业务监管角度来讲,传统银行业务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则处于边缘状态,极少受到严格监管,这种情况下,影子银行业务发展更为便利,也成为传统银行的主要竞争对象。其次,业务关联。根据影子银行概念可知,影子银行与银行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两者在业务方面有一定的重合和延伸,更多情况下影子银行实现了银行业务的拓展,而银行受制于金融监管,业务类型有限,在竞争方面无法与影子银行相提并论。最后,盈利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盈利模式,在影子银行出现后,逐渐替代了传统银行的部分业务,同时随着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传统银行有利的竞争对手。

2.政策因素

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政策因素的影响,2020年前,我国在影子银行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较为薄弱,这使得影子银行的整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也出现了诸多由影子银行引发的金融风险。2020年开始,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为了更好推动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加大了影子银行方面的政策法规构建,在制度规范约束下,影子银行的整体规模不断缩减。无论是信贷供给问题,还是金融问题,在市场无法实现自我调控背景下,央行往往会进行干预,利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同时,国家也会通过政策制度进行金融问题的应对。例如,在针对影子银行风险时,我国就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如202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为予以规范;2021年,颁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跨地区经营进行严格限制,并明确出资比例。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2022年,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提到,经过近五年对影子银行的严格管控和制度建设,影子银行乱象得到有效整治,且实现了对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管。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影子银行发展影响较大。

3.监管因素

影子银行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机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子银行业务范围广泛,与各行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若影子银行发生问题将会波及诸多行业,金融行业更将首当其冲。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风险传导作用较为显著,会诱发更大的风险隐患。目前,影子银行监管缺陷主要表现为:我国金融监管主体较为多元,包括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不同主体通过各种方式、途径颁布政策,这导致我国影子银行方面的制度规范虽然多元但却零碎,缺乏统一规范体系。2020年疫情暴发至今,为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维持企业生存发展,我国信贷环境逐渐放松,影子银行进一步发展。监管套利是影子银行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有监管难以实现对影子银行的有效约束。

三、影子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监管力度

根据研究可知,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针对影子银行现有监管的薄弱与不足,必须要强化监督管理力度,降低风险隐患。国内影子银行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资产证券化比例有限,例如,在资产证券化作用下增强了金融创新力度,但所引发的金融系统风险也是较大的。目前,我国影子银行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是因为我国在金融方面的风控较为严格,金融市场化水平不高。同时,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范围主要以银行为主,而且缺乏统一规范,正是业务范围的限制性,才能够通过监管的约束和强化,不断提高影子银行的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实现对影子银行的有效规范。首先,影子银行具有风险性特征,因此必须加强风险监督管理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金融监管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尤为重要,影子银行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并入到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当中,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规范化发展。影子银行对经济金融所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引发潜在的金融系统风险,对此,必须要强化金融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其次,完善行业监管机制。想要实现影子银行的发展,必须构建完善的行业监管机制,同时要强化影子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衔接,将其纳入金融体系当中,降低风险。

(二)完善政策机制

在金融行业发展中,法律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构建完善的金融制度体系,才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政策制度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将影子银行业务范围纳入政策机制当中,能够确保影子银行发展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由于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一旦出现风险将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所以,必须要通过制度对其经营活动予以规范。

第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因此,易于诱发金融风险,危害金融体系,而影子银行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对此,可以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当中,通过严格监管实现其规范化发展。

第三,影子银行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型方式,例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更好实现了资本的流动,也为影子银行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当前影子银行依然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国家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基础上,必须要转变原有发展模式。经济金融与影子银行存在密切关系,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必须要构建完善制度体系,推动影子银行的规范化、证券化发展,弥补传统融资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完善的影子银行管理政策。

(三)规范市场行为

根据影子银行特征分析可知,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更具显著优势,尤其在监管不足状况下,发展受到的约束力度较小,当然,这既是影子银行的突出特点,也是其风险产生的根源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想要实现影子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其竞争行为予以约束,构建透明、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确保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一,营造公平准入机制,对金融市场主体准入进行严格管制,避免不符合要求的金融主体进入到金融市场,带给金融行业潜在风险,这样也可以提高影子银行的资质和实力,实现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二,规范业务活动内容,确保在法律范围内开展金融活动。创新发展是影子银行的显著特征之一,极大激发了金融市场活力,但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风险隐患,尤其是一些业务游离于法律边界,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在侵害参与主体权益时,极难得到维护,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金融活动,所以必须要对金融业务予以规范,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将其束缚在法律准则范围之内。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我国98%的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难以通过正规金融途径获取发展所需的充裕资金,因此对影子银行的发展尤为迫切,需要通过影子银行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影子银行与经济金融之间关系密切,可以在制度体系健全基础上,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增强影子银行的融资实力,使其更好参与到资产市场竞争当中,为中小企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等问题。

四、结语

影子银行发展受金融改革及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在简要论述影子银行发展影响因素基础上,本文从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政策机制、规范市场行为等层面制定风险因素应对策略,以为影子银行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当然,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虽然增加了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合理引导与监管机制规范,是可以为影子银行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从而满足经济金融长远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影子监管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监管和扶持并行
让金融市场发力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