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2-11-23孙智信杜亚松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污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

孙智信,杜亚松

一提到“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等字眼,人们就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新闻中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患者伤人、杀人的画面,也往往会因此认为精神病患者是危险且可怕的。这就是人们对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stigma)。污名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背负了各种令人难堪的标签,承担了来自社会大众的各种歧视与莫须有的指责,还会让其承受更多压力,在其本来就因为精神疾病而不堪重负的心灵上又增添新的伤口。当这种现象发生在相对弱势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时,情况则显得更加严峻。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本文综述了过往的有关研究,指出了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并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1 污名的概念

1.1 污名的定义 污名最早是由Goffman[1]提出的,指个体因为有某种特征而被他人或者社会群体贴上负面标签,这种负面标签会损害持有者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这一过程又被称为污名化。后续对污名给出了其他定义,如:污名是由多种行为共同构成的,包括贴标签、刻板印象、社交隔离、社会地位受损和歧视,并且是当社会中的一个群体能够有权力对另一群体实施前述的几种行为要素时,污名才能够存在[2];污名表现为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组成部分[3]。总之,污名是一种负面的标签,会对持有者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1.2 污名的分类 污名是涉及个体、他人、社会等的复杂概念,为更好地区分并研究污名现象,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污名做出了一系列划分。①根据污名的对象分为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公众污名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群体的污名;自我污名则是受污名者对污名的内化,导致对自我产生的刻板影响、歧视等行为。②根据污名的可见性分为可见污名与隐匿污名。③根据受污名者对污名的知觉情况分为外显污名与内隐污名。外显污名是个体自身可以察觉到的污名;内隐污名是个体没有知觉到但是在潜意识层面等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污名[4]。此外,污名还可能影响到与被污名者有亲密关系的个体,这种污名被称作连带污名,同样会对受污名者产生消极影响[5]。

2 不同污名对患心理疾病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2.1 公众污名 过往研究大多关注公众污名对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同伴关系的影响。2012年O'Driscoll等[6]研究指出,与患哮喘病的青少年相比,患有多动症与抑郁症的青少年往往会受到同伴更多的刻板印象与歧视;被试与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共同活动的意愿更低,在关系距离与生理距离上也更远。患精神疾病青少年的同伴认为其更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并且将这种不良行为的出现更多地归因在患病青少年自身,对其抱有消极态度与偏见,甚至产生霸凌[7-9]。2016年Silke等[10]构建了一个7因素模型来描述同辈对患病青少年污名化行为,这7个因素分别为危险度、热情与能力、责任感、负面属性、偏见、课堂歧视、友谊歧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幸福感与归属感等起着重要影响,经常遭遇同伴拒绝的儿童往往会导致不良结果[11],可能表现出外化问题,如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等[12]。同伴拒绝以及低质量的人际关系可能使得儿童体验到更多的抑郁、孤独情绪,并且有可能使其出现习得性无助,从而减少甚至停止交友行为;这些结果也很可能反过来加剧被污名的青少年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造成恶性循环[13]。

2.2 自我污名 普通人群本身对于心理疾病就抱有负面刻板印象,而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因此受到歧视,长期暴露于这样的环境中,可能导致患者将这些负面刻板印象内化,而使得个体,尤其是自我概念尚未发展成熟的青少年产生负面的自我概念。自我污名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自尊水平往往更低,自我价值感、幸福感水平也都低于其他正常的同龄人,并且往往报告有更严重的抑郁情绪[14-15],这会降低患病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归因,导致成绩下降、缺乏人际交往等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16]。

此外,自我污名还会使患病青少年感到自己异于常人[17],感觉到耻辱或者尴尬[18]。这些负面感受会影响个体对于药物和有关心理卫生服务上的态度,及其人际关系。患病青少年认为使用药物会加剧自己异于常人的感受,从而减少对药物使用的依从性;或者更不愿意主动去寻找有关的心理卫生服务,这会阻碍其心理疾病的恢复。患病青少年可能会为了避免污名带来的影响减少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陷入社会支持缺乏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他们在朋友的选择上可能会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一样面临心理问题或者污名的个体。研究指出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同伴之间能够更好地共情彼此,相互支持,从而更好地克服污名问题[19]。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在访谈中提到“他们之间互相传染着负面情绪”,这种同伴关系也可能阻碍他们自身的康复[17]。

2.3 连带污名 Goffman[1]的研究认为,与受污名者存在关联者会同样受到污名;尽管这一类型的污名如何影响到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已有的研究[20]指出,此类青少年的父母或者家庭往往会承受这种污名。根据家庭治疗的系统观,家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互相影响,从而影响到精神疾病的发展及愈后情况。因此,父母承受的连带污名也可能会从各种途径影响到患病青少年自身,增加患病青少年的自我污名水平;连带污名可能使父母承受更多压力,患病青少年在察觉到父母因连带污名而增加的压力后,可能会因此提高其自我污名水平,并进一步阻碍其病情的康复[20-21]。Koro-Ljungberg等[22]指出,对于患有ADHD的青少年而言,家长感受到的连带污名水平,与其自身愿意接受社区的心理卫生项目的意愿负相关;说明连带污名还可能间接阻碍患病青少年自身接受心理卫生服务。

另外一方面,父母本身也对患病青少年能否获得有关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咨询等心理卫生服务有着决定权。如果父母对于精神疾病抱有错误观念,则很可能耽误患病青少年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或导致其面对更多的压力而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情绪。Villatoro等[23]发现,父母对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程度越高,其本身越倾向于让子女远离有精神疾病的同龄人,并且这种父母也更难发现自己的子女出现精神疾病,从而导致其子女不能及时获得帮助。父母的这种态度可能会使得患病青少年更倾向于隐瞒自身的问题,还可能因为缺少与同样患有精神疾病的同伴交往,而不能及早识别自身问题,降低了其更早获得有关帮助的可能。

2.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污名对青少年的影响 疫情期间,对于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而言,不仅本身要面对心理疾病的疼苦,以及疫情带来的心理应激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污名也会为青少年在家隔离期间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困扰。在Moses[24]的研究中,有一半的被访青少年表示,曾经受到过来自家庭成员的污名。这些青少年往往会受到家庭成员的一些消极对待,如不被家庭成员信任、受到家庭成员的贬低或排斥等。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大部分家庭的成员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患病青少年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的时间相较以往会明显地增多,因此也可能会承受更多地来自家庭成员的污名,体验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感受到孤独、抑郁、挫败感等,也可能导致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恶化,在家庭中难以获得情感支持,而更进一步地加深自我污名水平,变得更加消极,自尊、自我效能感等进一步下降[15]。污名的身份威胁模型[25]指出,污名不仅会影响个体情绪与认知,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患病青少年在污名的影响下,还可能进一步内化污名带来的各种刻板影响,并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2016年Silke等[10]研究指出,在学习等能力上变得更不可靠,更不具有责任心,对他人表现得更加危险与冷漠等;这些行为上的变化影响到患病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及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疫情过后的正常生活以及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遭受来自家庭成员的污名还有可能导致患病青少年更容易与家庭成员爆发各种矛盾,由此感受到更多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在缺少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的同时,疫情时期与同伴、老师等的交往更少,其他诸如外出运动,与朋友聚会等较为积极的应对策略,也因为疫情而受到限制,获得社会支持也可能变少。因此,患病的青少年会更加无助,也更可能发展出一些不良的应对方式,如沉迷手机等。因此在疫情期间,患病青少年面对污名的影响而持续积累的负面情绪可能因此加重自身病情,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的风险[26]。

3 局限及展望

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的污名问题的研究较少,很多污名对其的影响往往来自于成人被试的研究结果。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目前研究者们的视线大都集中在公共污名与自我污名上,对其他类型的污名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研究的对象大都集中在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上,对于其他研究对象,以及存在的其他污名化行为探索较少。②研究深度不够。现有研究关于公共污名对青少年的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主要通过设计短篇故事,通过问卷量表等方式了解青少年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同伴的看法,但是青少年具体是如何产生这种污名,这些污名对青少年又具体通过怎样的心理机制发挥影响仍然没有得到解答。而在自我污名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多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但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常识性的,没有对青少年自我污名的心理进行深入挖掘。③缺乏理论框架。尽管在污名的研究领域中已经有了一些用于解释污名的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如标签理论、修正标签理论等,但是这些理论本身是基于成人的研究结果建立的,而青少年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现有理论可能并不适合于青少年,需要进一步的开发适用于青少年群体的有关理论框架[27]。

未来研究应该着眼于以下几点:①从过往研究来看,并不是每个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都会遇到污名问题,并且这一比例并不低,因此受污名影响的青少年与不受污名影响的青少年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探索。②污名具体是怎样对青少年发挥影响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污名这一变量具体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以及行为。③公共污名、自我污名以及连带污名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在实际上是怎样的,它们之间是否会交互影响,并导致青少年的各种问题也是现有研究的空白。④考虑通过纵向研究设计以及混合设计来进一步探索污名对青少年影响的长期机制。

猜你喜欢

污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
近20年来国际“残疾污名”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Web of Science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基于污名视角探究地域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精神疾病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马桶座圈